美伊核谈判

搜索文档
伊朗驳斥14国“反伊联合声明”,伊外长:恢复谈判需“重建信任”
环球时报· 2025-08-02 06:42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 伊朗驳斥美国及13个盟国关于其在西方国家境内实施暗杀或绑架行为的指控 [1] -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称恢复谈判需要"重建信任" [1] - 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政府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伊朗侵犯他国主权和支持恐怖主义 [1] -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称相关指控为"荒谬且毫无根据"并指责西方国家转移对加沙地区种族灭绝的关注 [1] 美伊核谈判进展 -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交换意见寻求"双赢解决方案" [2] - 伊朗要求在重启谈判前获得冲突损失的赔偿和未来不被攻击的保证 [2] -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皮戈特称伊朗要求补偿的言论"可笑"并应停止核计划资金浪费 [2] - 特朗普政府要求伊朗完全停止铀浓缩活动而伊朗认为该议题"不可协商" [2]
【环时深度】利益冲突和信任缺失成了美伊核谈判两大堵点
环球时报· 2025-07-04 07:00
伊核谈判进展与共识 - 前五轮谈判中,美伊达成4项核心共识:伊朗同意实施最高级别核设施透明度检查机制、将400公斤浓缩铀库存稀释或转移国外、将浓缩铀丰度降至5%以下民用水平、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解决技术问题 [2] - 第六轮谈判因以色列6月13日突袭伊朗而取消,以色列行动直接破坏谈判进程 [1][2] 美伊战略分歧与矛盾焦点 - 美方要求伊朗先行落实措施(如允许IAEA实时监控铀浓缩速度),而伊朗坚持分阶段解除制裁为谈判底线,双方存在"解除制裁"认知错位 [6] - 核心矛盾在于美国认定伊朗核计划旨在研发武器,伊朗则强调其民用属性及和平利用核能的主权权利 [6] - 特朗普政府对伊政策从经济制裁转向外交+军事+制裁组合策略,4月曾推动分阶段计划:给予伊朗两个月谈判窗口,失败则升级施压 [4] 以色列因素与地区安全困境 - 以色列"核模糊+先发制人"策略与伊朗长期对立,6月袭击加剧谈判复杂性 [1][4] - 伊朗认为以色列未明确拥核却攻击其民用核计划的行为难以接受,双方安全困境深化 [6][7] 伊朗核计划动态与NPT争议 - 伊朗议会起草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法案,但分析认为实际退出可能性低,因将面临国际孤立与联合施压 [8][9] - 伊朗前核谈判代表称,若美国承认其合法权利则愿留在NPT框架内,否则行动将"取决于美国态度" [10] - 伊朗目前拥有400公斤丰度60%的浓缩铀,远超民用需求,但IAEA过去20年报告未发现其研发核武器的证据 [8] 美国国内立场与民意倾向 - 美国内部对伊朗核能力评估一致(超民用需求),但应对策略分歧:部分主张军事打击,另一派倾向外交解决 [10] - 民调显示35%美国人反对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仅27%支持,80%更倾向外交或经济制裁手段 [11] - 美国政府近期释放矛盾信号:威胁加强石油制裁与暗示放松制裁并存,外交立场摇摆 [11] 谈判重启条件与前景 - 伊朗要求重返谈判的两项前提:美以保证谈判期间不发动军事打击、美国展示善意姿态 [12] - 伊朗外长称外交大门未关闭,但短期内难回谈判桌,因缺乏互信基础 [12] - 专家预警可能陷入"伊朗发展核能-美以打击-谈判"的循环模式,结构性矛盾短期难解 [5][7]
布油盘中跌超1% 报道称美国计划下周与伊朗谈判
华尔街见闻· 2025-07-03 23:57
美伊核谈判重启计划 - 白宫特使Steve Witkoff计划下周在挪威奥斯陆与伊朗外交部长Abbas Araghchi会面 旨在重启美伊核谈判 [1] - 伊朗提出恢复谈判前提是美国保证伊朗不再遭袭 并重申没有停止铀浓缩的计划 [1] - 若谈判成行 将是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后双方首次正式接触 [1] 谈判背景与进展 - 在以色列与伊朗的12天冲突期间及停火后 Witkoff与Araghchi保持直接沟通 阿曼和卡塔尔官员参与斡旋 [1] - 冲突刚结束时伊朗不愿与美国接触 但立场正逐步软化 [1] - 具体谈判日期尚未最终确定 两国政府未公开确认 [1] 谈判核心议题 - 关键议题之一是伊朗的高丰度浓缩铀库存 包括约400公斤浓缩度达60%的铀 [2] - 这些铀库存目前被封存在三个遭联合打击的设施中 包括纳坦兹和福尔多浓缩设施以及伊斯法罕地下隧道 [2] - 因空袭破坏 伊朗暂时无法取出核材料 但清理废墟后可能恢复使用能力 [2] 市场反应 - 消息传出后 布伦特原油期货跌幅一度扩大至超1 1% [4]
美伊核谈前路崎岖 停火状态异常脆弱 专家警示新冲突风险
央视新闻· 2025-07-01 09:57
伊朗核谈判现状 - 双方重启核谈判难度增大 伊朗坚持美国需先展现诚意才考虑重返谈判桌 美国则发出军事打击威胁 [1] - 伊朗提出美国必须做出承诺或善意让步才会重回谈判 因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2015年达成的核协议 [2] - 美伊双方条件均有所提高 伊朗要求持续铀浓缩和美国解除制裁 美国则警告若伊朗铀浓缩至军用级别将再次空袭 [1][2] 停火脆弱性 - 当前停火状态缺乏实质约束 既无文本机制也无担保机制 仅靠特朗普社交媒体言论促成 [3] - 停火可持续性普遍受质疑 美以均未承诺永久停止军事袭击 未来军事冲突风险较大 [2][3] - 专家认为此次停火异常脆弱 不排除未来发生新的冲突 [1][3] 双方立场分析 - 伊朗作为核不扩散条约签约国 坚持有权进行民用核能开发 并遵守不发展核武器原则 [1] - 美国单方面退出核协议的行为导致伊朗对谈判信任度下降 认为美国不能随意进退谈判 [2] - 特朗普明确表态若伊朗铀浓缩至武器级水平 美国将必然空袭其核设施 [3]
伊朗最高领袖顾问亲口讲述:我如何逃过以色列暗杀
观察者网· 2025-06-29 22:22
伊朗高级顾问沙姆哈尼生还事件 - 伊朗最高领袖高级顾问沙姆哈尼在以色列空袭中生还,此前被传丧生,实际被埋废墟3小时后获救,肋骨断裂、肺部受伤但意识清醒[1][5] - 沙姆哈尼公开否认左腿截肢传闻,透露袭击后仍完成宗教仪式,并称清楚以色列暗杀动机但暂不公开[5][8] - 伊朗举行国葬悼念60多名冲突遇难者,沙姆哈尼拄拐现身,系空袭后首次公开露面[1][3] 伊朗军事与安全应对能力 - 沙姆哈尼强调伊朗领导层对局势准备充分,12小时内完成指挥官替换,所有行动按预定计划执行[8] - 伊朗认为美国谈判意在煽动内乱,但民众因对敌认知保持团结,非情绪化反应[8] 沙姆哈尼背景与核谈判角色 - 沙姆哈尼是革命卫队创始人、哈梅内伊心腹,曾任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十年,参与核谈判并担任主要顾问[9] - 空袭后伊朗媒体一度报道其死亡,后澄清重伤治疗,沙姆哈尼发公开信称"随时准备牺牲"[9] 伊朗核问题动态 - 沙姆哈尼用多语言发文称伊朗浓缩铀材料未被摧毁,政治与行动主动权仍在伊朗手中[10]
买不买伊朗石油,中国说了算,关键时刻伊防长访华,提出一个请求
搜狐财经· 2025-06-29 22:06
伊以停火后的国际局势 - 伊以冲突后实现12天停火 特朗普第一时间喊话中国可恢复购买伊朗石油 并宣称美国不会阻止此类交易[1][3] - 中国外交部明确回应将根据自身需求调整能源举措 强调中伊贸易自主权不受美国干涉[3] - 伊朗外长在停火48小时内紧急访华参加上合防长会 创下伊朗高层外交响应速度纪录[3] 中伊战略合作动向 - 伊朗防长与中方会晤时明确请求中国主持公道 维护停火局面 分析认为此举是为美伊核谈判前争取战略支撑[5] - 伊朗希望中国在安理会为其发声 同时通过人民币结算体系维持石油贸易 以稀释美国制裁影响[7][8] - 伊朗寻求与中国强化防务合作 因冲突中暴露防空漏洞(美轰炸机停留2小时未被发现)和情报失灵(逮捕700名间谍)等致命弱点[10] 能源贸易与地缘政治 - 美国试图通过"长臂管辖"切断中伊石油贸易 威胁制裁使用美元结算的中国金融机构[8] - 伊朗因美国制裁导致通胀率超40% 石油出口严重受限 急需资金进行战后重建[3][7] - 中国强调支持伊朗维护主权是基于联合国宪章原则 而非选边站队 同时需严防核扩散风险[10]
特朗普意外发帖称“中国可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中方回应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48
特朗普关于中国购买伊朗石油的声明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发帖称,在以色列和伊朗停火后,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并希望中国也能从美国大量购买石油 [1] - 这一声明令石油贸易商以及美国政府官员感到意外,白宫随后澄清说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将放松对伊制裁 [1] - 特朗普的帖子发表于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停火几个小时之后,同时发布了一系列要求以伊停止敌对行动的帖子 [1] 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政策 - 特朗普自今年1月上台以来对伊朗加大施压力度,以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 [1] - 2月美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美国打算将伊朗石油出口量压缩至目前水平的10%以下,恢复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极限施压"政策 [1] - 美国已对数百艘参与运输伊朗石油的油轮实施制裁,并瞄准了购买伊朗石油的中国实体 [2] - 上个月特朗普还警告称所有从伊朗购买石油或石化产品的行为"必须立即停止",否则将受到二级制裁 [2] 各方对特朗普声明的反应 - 特朗普的最新声明引发舆论困惑,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官员莫德尔分析称这可能反映出执法标准回归松懈,或是将制裁作为美伊核谈判的筹码 [2] - 西伯特首席投资官马克·马利克认为这些言论似乎是在"向中国和伊朗示好",以鼓励它们在与美国的谈判中进行合作 [2] - 白宫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制裁将继续,称特朗普的意思是让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美国石油而非伊朗石油 [2] -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拒绝提供更多细节,称很快就有机会知道结果 [2]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2]
中东局势紧张给予金价支撑
宝城期货· 2025-06-23 18: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13日美伊核谈判无望,以色列攻击伊朗致中东动乱升级,原油上涨,10天后油价上涨乏力,金价冲高回落,显示市场对中东局势乐观;6月22日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伊朗将反击,地缘政治或推动金价上行 [3][26] - 二季度以来金价高位震荡,上方压力大;美国关税政策放松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若中东局势可控,三季度金价或承压 [3][26] 各目录总结 1 行情回顾 1.1 周度走势 - 展示美元指数联动图表 [7] 1.2 指标涨跌幅 - COMEX黄金从3452.60降至3384.40,跌幅1.98%;COMEX白银从36.37降至35.95,跌幅1.15%;SHFE黄金主力从794.36降至778.58,跌幅1.99%;SHFE白银主力从8791.00降至8664.00,跌幅1.44% [8] - 美元指数从98.15涨至98.76,涨幅0.63%;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从7.19降至7.18,跌幅0.14%;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从2.13降至2.05,降0.08 [8] - 标普500从5976.97降至5967.84,跌幅0.15%;美原油连续从73.18涨至75.00,涨幅2.49% [8] - COMEX金银比从94.93降至94.14,跌幅0.83%;SHFE金银比从90.36降至89.86,跌幅0.55% [8] - SPDR黄金ETF从940.49增至950.24,增9.75;iShare黄金ETF从436.00增至437.76,增1.76 [8] 2 金价冲高回落 - 上周金价冲高回落,美元指数触底回升,原油上行乏力,美股无明显跌幅,显示市场对中东局势乐观 [10] - 6月22日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伊朗将反击,利好金价;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最早7月降息 [10] 3 其他指标追踪 - 5月下旬COMEX非商业多头净持仓持续回升,6月10日较上周多头持仓变动 -987张,空头持仓变动 -563张,多头净持仓变动 -424张,该指标对贵金属价格反应灵敏但时效性差 [15] - 5月下旬以来黄金ETF攀升,白银ETF上升明显,6月上旬白银上涨对应ETF增仓,量价齐增,白银突破2024年5月高点,预计维持强势 [17] - 4月下旬黄金冲高回落,金银比值高位回落,白银补涨,突破近一年震荡高位,预计金银比值持续弱势运行 [20] - 6月以来美债10 - 2年期利差整体小幅下降 [22] 4 结论 - 同报告核心观点 [3][26]
特朗普称美国完成对伊朗三处核设施的打击!专家分析背后博弈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10:54
以伊冲突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已完成对伊朗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的袭击 [1] - 伊朗库姆省确认福尔多核设施部分区域遭空袭 伊斯法罕和纳坦兹核设施也受到攻击 [1] - 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升级全国戒备状态 [1] 以色列的战略目标 - 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旨在阻挠美伊核谈判 防止伊朗被"放虎归山" [2] - 以色列担心美伊可能达成新核协议 原伊核协议即将到期 特朗普设定的两个月期限临近 [2] - 国际原子能机构决议认为伊朗违反核不扩散条约 为以色列提供行动理由 [2] 美伊核谈判背景 - 自4月以来美伊已举行五轮间接会谈 第六轮会谈因以色列突袭取消 [1] - 特朗普表示美国寻求"彻底胜利"即"伊朗没有核武器"而非停火 [1] - 美国在中东地区与以色列立场相近 以色列多次敦促美国加入对伊军事行动 [1][2] 冲突的根本原因 - 以伊开战的根本原因是双方的安全困境 互相视为最大地区敌手和外部威胁 [2] - 核问题只是借口 该问题已延宕二十多年 [2] - 美伊核谈判是此次以色列打击伊朗的最直接原因 [2]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以色列试图通过其袭击破坏美伊核谈判,显示其不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快讯· 2025-06-21 17:30
地缘政治与外交关系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指责以色列试图通过军事袭击破坏美伊核谈判 [1] - 埃尔多安认为以色列的行动表明其不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