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霸权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重回金砖后,反手对美“砍出一刀”,特朗普低估了莫迪的决心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52
贸易摩擦与反击 - 美国对印度汽车零部件和钢铁加征高额关税 同时要求印度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包括转基因玉米和大豆 [1] - 印度对美国特定商品征收7.25亿美元报复性关税 并向WTO提交通报 [3] - 印度对美出口仅占总出口量约18% 为其提供了缓冲空间 [5] 战略考量与外交转向 - 印度利用巨大国内市场作为谈判筹码 拒绝成为美国"经济附庸" [5] - 莫迪政府选择重返金砖舞台 开展五国巡访并在巴西峰会推动"全球南方代言人"角色 [7] - 印度改变以往犹豫态度 坚定支持金砖峰会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挑战美元霸权的声明 [9] 国际格局重塑 - 印度寻求独立自主之路 明确拒绝成为任何大国附庸 [11] - 金砖成为印度撬动多极化世界的战略支点 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 [9][11] - 印度通过贸易反击和金砖战略靠拢 试图以更独立姿态重塑国际地位 [11]
美国政府将如何主导这次全球范围内的债务重整?
海豚投研· 2025-06-02 18:51
美元与美债的关系 - 美元是超主权货币,美债是美国政府的主权债务,美元属于全世界而美债仅属于美国[1] - 美联储独立地位被美国最高法院再次确认,但特朗普政府试图将美元主权化,与美联储存在冲突[2] - 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元被美联储"鸠占鹊巢",无法直接控制美元作为主权货币的工具[3] 主权货币政策的本质 - 各国本币国债利率差异大,但通过外汇掉期转换为美元计价后,利率差异消失,除非联邦基金利率为负[7] - 美元计价的中日国债利率在2024年前显著高于十年美债利率,2025年后收敛,中债收敛更明显[9] - 任何国家X的美元计价长期收益率公式为R_X = R + δ_X,其中R为联邦基金利率,δ_X为主权信用风险溢价[9] 美债信用风险与无风险利率 - 市场误将十年美债利率视为无风险利率,实际应计入信用风险溢价δ_U,公式为R_U= R + δ_U[11] - 中国主权信用风险溢价δ_C偶尔低于美国δ_U,显示市场认为中国信用风险更低[12] 货币政策与债务重整 - 货币政策通过"货币幻术"扭曲真实利率,如日本通过零利率掩盖实际成本,美国因美元直接计价无法使用此手段[14] - 美国政府可通过关税战迫使其他主权货币升值,间接操纵美元贬值,实现债务重整[19][21] - 美国政府可影响对偶主权国家的政策利率r,通过调整其国债/汇率账户支付比率来改变美元强弱[23] 美元霸权体系的双央行机制 - 完整美元体系需超主权央行(美联储)和主权央行(如日本央行),后者听命于美国政府[26] - 日本央行长期充当美国"第二央行",根据美国需求调整日元汇率(如1985年广场协议致日元升值179%)[26][28][29] -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加息+日元升值+中东购债三招解决恶性通胀和债务问题,日本承担代价[29][33] 当前关税战的债务重整逻辑 - 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施压全球主权货币升值,本质是跨国债务重整,类似1980年代模式[32][34] - 2025年5月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收50%关税,旨在迫使欧元升值以缓解美国债务压力[34] - 若谈判失败,日本可能被迫大幅升值日元,日债收益率将飙升,其他国家收益率上行优于美国自身上行[36][38]
3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谁是主要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5-06 16:49
美国国债已经达到36万亿美元的天量,已经是GDP的近1.5倍,每年的利息支出都高达1.1万亿美元(都 赶上沙特或土耳其的GDP了)。 所以特朗普上台后各种操作,包括关税大战、从盟友撤军、卖移民金卡等,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削减美 国国债规模。 美债的国际债权人持有占比大约24%,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英国,其他还有少量欧洲国家、离岸地 区、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 具体来看,日本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外部债主,目前持有约1.07万亿美元。但这些年也在持续抛售美债, 以稳定日元汇率。 中国方面,过去十年累计减持美债规模超过5,000亿美元,目前持有规模约7,608亿美元,为美国第二大 外部债主。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以为在美元霸权体系下,美国是通过向全世界举债,然后以此购买和享用着以中国 为代表的国家的丰富产品。 但从美债实际的债权人构成来看,美债其实是高度"内循环"的——美国国内的个人和机构,才是最大的 债权人,占比达到76%。 换句话说,是政府向社会举债,然后大部分再用于提升社会福利(联邦财政支出中,社保、医保、医疗 补助等法定福利支出约占60%)。 具体来看,美国个人及家庭投资者持有美债约2.1万亿美元、美联储持有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