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募集资金

搜索文档
科瑞技术控股股东拟减持 此前已套现3亿元A股募7.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15:49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新加坡科瑞技术计划减持不超过420万股,占总股本1.0056%,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1] - 华苗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420万股,占总股本1.0056%,减持方式与控股股东相同 [1] - 鹰诺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400万股,占总股本0.9577%,减持方式与控股股东相同 [2] - 高级管理人员李单单计划减持不超过16.55万股,占总股本0.0396% [2] - 高级管理人员饶乐乐计划减持不超过8万股,占总股本0.0192% [2] 减持实施情况 - 新加坡科瑞技术在2025年3月13日至6月12日期间减持417.64万股,减持比例1%,减持均价17.89元/股,套现7471.58万元 [4][5] - 华苗投资同期减持182.77万股,减持比例0.4376%,减持均价17.91元/股 [4][5] - 鹰诺投资在2025年6月5日至11日期间减持120万股,减持比例0.2873%,减持均价15.87元/股 [4][5] - 李单单和饶乐乐未实施减持 [4] 股权结构变化 - 新加坡科瑞技术持股比例从38.1003%降至37.1003%,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4] - 华苗投资持股比例从15.4089%降至14.9713% [4] - 鹰诺投资持股比例从7.5077%降至7.2203% [4] -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3] 历史减持记录 - 新加坡科瑞技术自2022年9月9日起累计减持1670.54万股,累计套现约3.04亿元 [5] - 历史减持均价区间为15.83-19.42元/股 [6] 公司融资情况 - 2019年7月26日上市发行4100万股,发行价15.1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6.19亿元,净额5.66亿元 [6][7] - 2025年3月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价12.12元/股,募集资金1.12亿元 [8] - 两次募资总额共计7.31亿元 [9] 公司基本信息 - 实际控制人为潘利明(PHUA LEE MING),新加坡国籍,自2013年10月起任公司董事长 [3] - 上市保荐机构为国海证券,保荐代表人为许超、关建宇,承销及保荐费用3881.13万元 [8]
翔丰华上半年转亏 2020年上市3募资共13.8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03 14:5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下降2.8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59万元,上年同期为3824.08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79.72万元,上年同期为2480.77万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亿元,上年同期为6855.12万元 [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 2020年9月1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数量2500万股,发行价格14.69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3.6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24亿元,较原计划少1.76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5.00亿元,全部用于30000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 - 发行费用4374.84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2875.64万元 [1] 2022年定向增发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5,841,741股,发行价格37.66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2.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17亿元 [2] - 募集资金于2022年7月6日到账,经众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2] 2023年可转债发行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8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 [3] - 募集资金总额8.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7.91亿元 [3] - 募集资金于2023年10月16日到账,经众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3] 累计融资情况 - 三次募集资金金额合计13.87亿元 [3]
兆龙互连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 2020年上市募资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6
股东减持计划 - 德清兆兴、德清兆信、德清百盛计划减持兆龙互连股份合计不超过2,595,600股,占总股本1% [1] - 德清兆兴拟减持不超过1,457,400股(占总股本0.56%),德清兆信拟减持不超过680,400股(占总股本0.26%),德清百盛拟减持不超过457,800股(占总股本0.18%) [1] - 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 [1] 股东持股情况 - 德清兆兴持有7,350,000股(占总股本2.83%),德清兆信持有3,150,000股(占总股本1.21%),德清百盛持有3,937,500股(占总股本1.52%) [2] - 德清兆兴及德清兆信为员工持股平台,姚金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2月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新股3062.50万股,发行价格13.21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4.0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56亿元,较原计划少7196.91万元 [2] - 发行费用4869.91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231.13万元 [3] - 原计划募集资金4.28亿元,用于年产35万公里数据电缆扩产项目(2.05亿元)、年产330万条数据通信高速互连线缆组件项目(8328.49万元)、兆龙连接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950.5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 [2] 定向增发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19,500.00万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高速电缆及连接产品智能制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3] -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周伟峰、俞康泽 [3]
罗曼股份2024年转亏 2021年上市募5.9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9 15:2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49.44%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1.64万元,同比下降20.68% [1]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36.26万元,同比下降22.59% [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2亿元,上年同期为-1.06亿元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12.70% [1]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4.00万元,上年为8053.93万元 [1] - 2024年全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80.72万元,上年为8031.90万元 [1]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08.48万元,上年为1.07亿元 [1] 上市及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4月26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167万股,发行价格27.27元/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9,094.09万元,扣除不含税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52,854.88万元 [2] - 发行费用6,239.21万元,其中承销费用4,800.00万元 [2] - 拟募集资金52,854.88万元用于补充照明工程业务营运资金、研发及设计展示中心项目、城市照明运营维护平台及数据分析中心项目、营销服务及网络建设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 [2] 股东权益分配 - 2022年6月6日发布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总股本86,67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含税) [2]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25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2,002,000.00元,转增21,667,500股 [2] - 分配后总股本增至108,337,500股 [2] 保荐机构 - 上市保荐人(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名"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 - 保荐代表人为王成垒、朱玉峰 [1]
天振股份2024年减亏 2022年上市募19亿国投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8 15:0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186.07%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24.64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67亿元收窄86.04%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18.10万元,较上年同期-1.31亿元改善25.01%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68.73% [2][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7.2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998.42万元 [2][3]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1月1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3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价63元/股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和最高价均为63元,为该股历史最高价,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4]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8.9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7.85亿元,比原计划多募集4.12亿元 [4]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13.73亿元用于两个新型无机材料复合地板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 - 发行费用共计1.05亿元,其中承销保荐费用8335.8万元 [4] 权益分派 - 2022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5元(含税),共计1.5亿元 [5] - 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8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16亿股 [5]
和林微纳2024年减亏 2021年上市2募资共10.54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11:32
财务表现 - 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56,901.09万元,同比增长99.13%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0.81万元,较上年-2,093.91万元亏损收窄 [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988.33万元,较上年-3,553.05万元亏损收窄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05.12万元,上年为-1,105.72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877.09万元,同比增长115.95%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654.74万元,上年同期为-541.80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2,472.74万元,上年同期为-616.15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81.92万元,同比增长485.14% [1] 首次公开发行(IPO) - 2021年3月29日科创板上市,发行2000万股,发行价17.71元/股 [1] - IPO募集资金总额3.54亿元,净额3.12亿元 [2] - 实际募集净额比原计划少1530.03万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3.27亿元,用于MEMS精密电子零部件扩产(1.41亿元)、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扩产(7619.65万元)、研发中心建设(1.10亿元) [2] - IPO发行费用4224.25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164.53万元 [2] 定向增发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9,874,453股,发行价70.89元/股 [3] - 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6.999亿元,净额6.895亿元 [3] - 发行费用(不含税)1048.15万元 [3] 融资总额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0.54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