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募集资金

搜索文档
当虹科技连亏三年半 2019年上市超募3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14:00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12.70%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615.24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4177.87万元收窄85.27% [1][3] - 扣非净亏损1315.8万元 较上年同期4425.79万元收窄70.28%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79万元 较上年同期-3372.73万元实现转正 [1][3] 2024年度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3.07亿元 同比下降7.82% [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02亿元 较上年同期1.38亿元收窄26.09% [3][5] - 扣非净亏损1.08亿元 较上年同期1.40亿元收窄22.86% [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4.86万元 较上年同期-9784.52万元改善97.29% [3][5] 2022年度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3.31亿元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859.84万元 [4] - 扣非净亏损1.02亿元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89.33万元 [4]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19年12月11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50.48元/股 [5] - 发行数量2000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10.10亿元 [6] - 募集资金净额9.30亿元 超计划3.30亿元 [6] - 发行费用8000.02万元 其中中信证券获承销保荐费5048万元 [6] 历史权益分派 - 2022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 实施每10股转增4股的资本公积转增方案 [6]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6月27日 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28日 [6]
光云科技连亏四年半 2020年上市两募资共6.1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16: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 同比增长11.78%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211.34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3446.33万元收窄64.85%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90.39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18.54% [1][2]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从5.45亿元下降至4.78亿元 呈现波动下行趋势 [2]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 累计亏损超过3.4亿元 [2] 融资情况 - 2020年4月科创板IPO募集资金净额3.70亿元 超募2059.83万元 [3] - IPO发行费用6353.17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4560万元 [3] - 2022年通过简易程序定增募集资金1.72亿元 发行价格7.13元/股 [4] - 累计通过IPO及定增合计募资6.1亿元 [4] 业务发展 - IPO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光云系列产品优化升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 [3]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23年后由负转正 [2]
股市必读:奕瑞科技(688301)9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26.6万元,占总成交额5.6%
搜狐财经· 2025-09-04 02:4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9月3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116.88元 单日上涨3.18% [1] - 当日成交量2.66万手 成交金额达3.08亿元 换手率为1.33% [1]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净流出1726.6万元 占成交总额5.6% [1][3] - 游资资金净流出2763.31万元 占成交总额8.97% [1] - 散户资金净流入4489.91万元 占成交总额14.57% [1][3] 融资计划与项目投资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1.74亿元 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15%(即3003.28万股) [1][3]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规定的投资者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X线真空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15.63亿元 建设周期36个月 [1][3] - 发行事宜已获董事会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并取得上交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同意注册 [1][3] 股权结构控制 - 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 实际控制人顾铁仍保持控股地位 [1]
欧科亿H1净利降99% 净利连降2年2020上市两募资1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30 16: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3亿元 同比增长4.17%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7.54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8.71%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1914.72万元 较上年同期3777.64万元由盈转亏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0亿元 较上年同期-1.07亿元进一步恶化 [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55亿元/10.26亿元/11.27亿元 呈现波动态势 [2]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亿元/1.66亿元/5730.24万元 连续三年下滑 [2] -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1.30亿元/2628.98万元 盈利能力持续减弱 [2] 融资活动 - 2020年IPO发行2500万股 发行价23.99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6.00亿元 [2] - IPO募集资金净额5.33亿元 超募2491.73万元 [2] - 2022年定向增发1261.63万股 发行价63.41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8.00亿元 [3]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4.00亿元 [4] - IPO发行费用6637.27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4917.95万元 [3] - 保荐机构跟投125万股 获配金额2998.75万元 限售期24个月 [3] 资金用途 - IPO原计划募集5.08亿元 其中4.50亿元用于数控刀片智造基地项目 [2] - 5800万元用于数控刀具研发平台升级项目 [2] - 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7.86亿元 [3]
预亏股德明利实控人拟减持 A股募15亿13.7%股本质押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15:16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李虎及实际控制人田华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57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51% 其中李虎减持不超过548万股 占比2.41% 田华通过银程源减持不超过22万股 占比0.10% [1] - 李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8358.66万股 占比36.84% 田华通过金程源和银程源间接持有公司股份88.81万股 占比0.39% 两人为夫妻关系 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000万元至12000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38764.72万元 同比减少120.64%至130.96%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8450万元至12450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36997.57万元 同比减少122.84%至133.65% [2] 股权质押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李虎、魏宏章、徐岱群分别为公司第一、二、四大股东 持股比例分别为36.91%、5.35%、4.05% [2] - 三人合计质押公司股份2217.1万股 占公司股本13.71% 其中李虎质押1688万股 魏宏章质押350万股 徐岱群质押179.1万股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2年7月1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公开发行新股2000万股 发行价格26.54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5.308亿元 募集资金净额4.5589亿元 [2][3] - 原拟募集资金4.5589亿元用于3D NAND闪存主控芯片及移动存储模组解决方案技术改造及升级项目、SSD主控芯片技术开发应用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3] - 发行费用共计7490.76万元 其中保荐与承销费用4481万元 [4] 定向增发情况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302.96万股 发行价格75.95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9.896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1756.15万元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9.7204亿元 [4]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金额15.20亿元 [5]
科瑞技术控股股东拟减持 此前已套现3亿元A股募7.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15:49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新加坡科瑞技术计划减持不超过420万股,占总股本1.0056%,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1] - 华苗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420万股,占总股本1.0056%,减持方式与控股股东相同 [1] - 鹰诺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400万股,占总股本0.9577%,减持方式与控股股东相同 [2] - 高级管理人员李单单计划减持不超过16.55万股,占总股本0.0396% [2] - 高级管理人员饶乐乐计划减持不超过8万股,占总股本0.0192% [2] 减持实施情况 - 新加坡科瑞技术在2025年3月13日至6月12日期间减持417.64万股,减持比例1%,减持均价17.89元/股,套现7471.58万元 [4][5] - 华苗投资同期减持182.77万股,减持比例0.4376%,减持均价17.91元/股 [4][5] - 鹰诺投资在2025年6月5日至11日期间减持120万股,减持比例0.2873%,减持均价15.87元/股 [4][5] - 李单单和饶乐乐未实施减持 [4] 股权结构变化 - 新加坡科瑞技术持股比例从38.1003%降至37.1003%,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4] - 华苗投资持股比例从15.4089%降至14.9713% [4] - 鹰诺投资持股比例从7.5077%降至7.2203% [4] -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3] 历史减持记录 - 新加坡科瑞技术自2022年9月9日起累计减持1670.54万股,累计套现约3.04亿元 [5] - 历史减持均价区间为15.83-19.42元/股 [6] 公司融资情况 - 2019年7月26日上市发行4100万股,发行价15.1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6.19亿元,净额5.66亿元 [6][7] - 2025年3月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价12.12元/股,募集资金1.12亿元 [8] - 两次募资总额共计7.31亿元 [9] 公司基本信息 - 实际控制人为潘利明(PHUA LEE MING),新加坡国籍,自2013年10月起任公司董事长 [3] - 上市保荐机构为国海证券,保荐代表人为许超、关建宇,承销及保荐费用3881.13万元 [8]
晶科科技跌1.89% 2020年上市3募资共85.9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04 17:13
股价表现与IPO情况 - 公司股价截至收盘报3.11元,较发行价4.37元下跌1.89%,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司于2020年5月19日上市,公开发行5945.93万股,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保荐代表人为陈昶、张世举[1]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 - IPO募集资金总额25.98亿元,净额24.17亿元,较原计划25亿元少8324.30万元[1] - 发行费用总额1.82亿元,其中保荐和承销费用1.40亿元[1] - 募集资金拟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包括辽阳忠旺集团230MW、营口忠旺铝业156MW、宝应100MW渔光互补项目[1]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 - 2021年4月23日公开发行3000万张可转债,每张100元,募集资金总额30亿元[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9.72亿元,发行费用2822.36万元,资金于2021年4月29日到账[2]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确认资金到位情况[2]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 2023年非公开发行6.77亿股,每股发行价4.43元,募集资金总额29.97亿元[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9.82亿元,资金于2023年2月1日到账[3]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于2023年2月9日出具验资报告[3] 累计募集资金总额 - 三次募集资金合计金额达85.95亿元[4]
翔丰华上半年转亏 2020年上市3募资共13.8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03 14:5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下降2.8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59万元,上年同期为3824.08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79.72万元,上年同期为2480.77万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亿元,上年同期为6855.12万元 [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 2020年9月1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数量2500万股,发行价格14.69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3.6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24亿元,较原计划少1.76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5.00亿元,全部用于30000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 - 发行费用4374.84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2875.64万元 [1] 2022年定向增发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5,841,741股,发行价格37.66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2.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17亿元 [2] - 募集资金于2022年7月6日到账,经众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2] 2023年可转债发行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8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 [3] - 募集资金总额8.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7.91亿元 [3] - 募集资金于2023年10月16日到账,经众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3] 累计融资情况 - 三次募集资金金额合计13.87亿元 [3]
鼎通科技创历史新高控股股东拟询价转让 A股募资1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15:14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鼎宏骏盛计划通过非公开询价转让方式减持417.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00% [1] - 转让受让方限定为具备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受让股份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1] - 本次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进行 不属于二级市场减持 由中信证券组织实施 [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于7月31日盘中创历史新高 达101.50元 [1] 股权结构 - 出让方鼎宏骏盛为公司控股股东 系实际控制人王成海控制的企业 [1] - 实际控制人王成海 罗宏霞通过鼎宏骏盛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1] - 鼎宏骏盛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超过总股本5% [1] 首次公开发行 - 公司于2020年12月21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发行2129万股 发行价20.07元/股 [2] - IPO募集资金总额4.27亿元 净额3.78亿元 [2]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连接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3.24亿元)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382万元) [2] - 发行费用4906.97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东莞证券获承销保荐费用3123.66万元 [2] 定向增发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1333.1104万股 募集资金8亿元 [3] - 扣除发行费用1476.07万元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7.85亿元 [3] - 资金于2022年12月8日全部到位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确认 [3] 募资总额 - 公司两次募资累计金额达12.27亿元 [4]
兆龙互连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 2020年上市募资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6
股东减持计划 - 德清兆兴、德清兆信、德清百盛计划减持兆龙互连股份合计不超过2,595,600股,占总股本1% [1] - 德清兆兴拟减持不超过1,457,400股(占总股本0.56%),德清兆信拟减持不超过680,400股(占总股本0.26%),德清百盛拟减持不超过457,800股(占总股本0.18%) [1] - 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 [1] 股东持股情况 - 德清兆兴持有7,350,000股(占总股本2.83%),德清兆信持有3,150,000股(占总股本1.21%),德清百盛持有3,937,500股(占总股本1.52%) [2] - 德清兆兴及德清兆信为员工持股平台,姚金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2月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新股3062.50万股,发行价格13.21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4.0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56亿元,较原计划少7196.91万元 [2] - 发行费用4869.91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231.13万元 [3] - 原计划募集资金4.28亿元,用于年产35万公里数据电缆扩产项目(2.05亿元)、年产330万条数据通信高速互连线缆组件项目(8328.49万元)、兆龙连接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950.5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 [2] 定向增发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19,500.00万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高速电缆及连接产品智能制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3] -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周伟峰、俞康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