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航天员张洪章:又一位戴眼镜的载荷专家 如何从科研工作者转变成航天员?
央广网· 2025-10-30 13:59
从科研工作者到航天员,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作为第二名上太空的"载荷专家",张洪章对于参加此次任务有着怎样的期待,又有怎样的使命? 央广网北京10月30日消息(记者王逸群 张棉棉 张筱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本次任务中的03航天员张洪章,是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 组中的"载荷专家"。今年39岁的他出生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临池镇,在中国科学院博士毕业后,他留在中科院某下属单位一直工作到现在。 张洪章坦言,当时国家选拔航天员的通知下来的时候,他还有点儿意外。他说:"当时这个报名通知(下来的时候),因为有好多朋友知道我一直对这 个航天事业有热爱,所以他们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当时我以为这是开玩笑,还不敢信。后来我们单位正式通知大家来报名来参加选航天员,我才知道是 真的。" 因为戴着高度数的眼镜从事科研工作,体能锻炼相对缺乏,张洪章直言,进入到航天员队伍之后,体能训练成为他必须补的短板。经过长时间的科学锻 炼,张洪章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改善,之前最让人感到煎熬的转椅等相关训练,他也找到了"窍门",坚持了下来。"虽然有困难,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放 弃。因为既然选择了做航天员,那就要做到底。不可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 ...
特斯拉放弃造新车?背后惊人布局曝光!
美股研究社· 2025-09-19 18:23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正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AI机器人及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战略核心是放弃低利润的平价车市场 转向高价值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人形机器人(Optimus)和能源业务[4][5][24] - 公司通过构建横跨交通、能源和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 将汽车作为入口 未来盈利增长点集中于自动驾驶服务、储能系统和机器人等高利润业务[24][30][44] 市场份额与竞争态势 - 2025年8月特斯拉在美国电动车市场占有率降至38% 创2017年以来新低[8] - 同期在欧洲市场 德国和英国上牌量同比下滑近50%[8] - 中国市场占有率仅5.1% 远低于比亚迪的27.8%[8] 战略转型动因 - 平价电动车市场陷入价格战 比亚迪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业务单车利润降至4800元人民币 较第一季度8800元下降45%[15][17] - 特斯拉当前毛利率为17.2% 若参与价格战将压缩利润空间并削弱研发投入能力[18] - 维持科技公司估值需避免被归类为传统车企 科技公司估值更关注增长潜力与技术壁垒[21] Robotaxi业务规划 - 下一代车型将完全取消方向盘 专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5][30] - 特斯拉FSD车型成本优势显著 售价5-6万美元 较Waymo的20万美元低67%-75%[30] - 试运营数据显示特斯拉打车费用较Uber低31%-67% 其中奥斯汀中央图书馆至服务路线费用低67.35%[31] - 内华达州已于2025年9月11日批准其路测 计划2025年底覆盖美国一半人口[32] - 若部署100万辆Robotaxi 每车年净收入超4万美元 可产生400亿美元年度现金流[31]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40年全球无人出租车市场达万亿美元规模 特斯拉有望获30%-35%份额[32] Optimus人形机器人 - 马斯克称特斯拉未来80%价值可能来自Optimus业务[34] - Optimus 3原型机拟2025年底亮相 2026年量产 目标成本2-3万美元/台[34] - 按十年交付100万台计算 硬件销售额可达250亿美元[35] - 每台机器人年服务收入1000-2000美元 100万台可产生10-20亿美元经常性收入[35]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5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5万亿美元[36] 能源储能业务 - 2024年能源业务收入达100.86亿美元 同比增长67%[38] - 储能交付量翻倍至31.4 GWh 毛利率从20%提升至24.4%[37][41] - 新一代Mega Pack Three产品安装速度提升23% 成本降低40%[41] - 若储能规模达100 GWh 按35万美元/兆瓦时测算 年收入可达350亿美元[40] - 毛利率稳定在25%以上时 年净利润贡献可达近90亿美元[41] 财务表现对比 - 2024年汽车业务收入770.7亿美元 同比下降6%[38] - 能源与储能业务收入100.86亿美元 服务及其他收入105.34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67%与27%[38] - 全球车辆库存供应天数从16天降至13天(-19%) 超充站数量增长17%至6975座[40]
特斯拉放弃造新车?背后惊人布局曝光
36氪· 2025-09-19 07:36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正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为AI机器人及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战略重心已从新车发布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人形机器人和能源业务 [1][15][17] - 公司面临主要电动车市场份额下滑 但拒绝通过低价车型参与价格战以维持利润空间和科技公司估值定位 [3][8][13] - 未来增长依赖三大支柱:Robotaxi的万亿美元市场潜力、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社会革命性影响 以及能源储能业务的高利润现金流贡献 [18][22][26][33][34][35] 市场表现与战略转向 - 2025年8月在美国电动车市场份额降至38% 创2017年以来新低 欧洲德国和英国上牌量同比近乎腰斩 [1] - 同期中国市场份额仅5.1% 远低于比亚迪27.8% 吉利12.1% 长安6.5% 上汽通用五菱5.5% [3] - 拒绝开发平价车型因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比亚迪2025年5月对近二十款车型提供最高34%折扣 海鸥车型起售价降至55,800人民币 [5][6] - 维持17.2%毛利率 若参与价格战将压缩利润并削弱研发投入 对比亚迪2025年Q2汽车业务单车利润降至4,800人民币 毛利率跌至16.3% [8][9] Robotaxi业务规划 - 下一代车型将完全取消方向盘 专注于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1][18] - FSD车型售价5-6万美元 显著低于Waymo约20万美元的车辆成本 [18] - 测试运营显示服务价格较Uber低31.79%-67.35% 例如奥斯汀11.94英里行程收费12.94美元 vs Uber 18.97美元 [19] - 潜在财务模型:100万辆Robotaxi年净收入超4万美元/车 产生400亿美元年度现金流 [19]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40年全球无人出租车市场达万亿美元规模 特斯拉有望占据30%-35%份额 年收入突破5,000亿美元 [20] - 2025年9月获内华达州批准路测 计划2025年底覆盖美国一半人口 [20][21] Optimus人形机器人发展 - 马斯克预测未来80%公司价值可能来自Optimus业务 [22] - Optimus 3原型机2025年底亮相 2026年量产 目标成本2-3万美元/台 [24] - 按十年交付100万台计算 硬件销售额达250亿美元 年服务收入(1,000-2,000美元/台)贡献10-20亿美元经常性现金流 [24]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5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5万亿美元 [24] - 平台化战略可能复刻苹果模式 开发者生态拓展工厂及家庭应用场景 [25] 能源储能业务进展 - 2024年能源业务收入突破100亿美元 同比增长67% 储能交付量翻倍至31.4 GWh [28][29] - 目标规模100 GWh+ 按35万美元/兆瓦时价格测算 年收入可达350亿美元 [29] - 毛利率从去年20%提升至24.4% 高于汽车业务18.2% 潜在年净利润贡献近90亿美元 [30] - 2025年9月发布Megapack Three及Mega Block系统 安装速度提升23% 成本降低40% [30] - 自研变压器投产 强化垂直整合能力并降低供应链依赖 [32] 财务数据支撑 - 2024年总营收97,690亿美元 同比增1% 汽车业务收入77,070亿美元同比下降6% [29] - 能源发电与储能收入10,086亿美元同比增67% 服务及其他收入10,534亿美元同比增27% [29] - 全球库存供应天数从16天降至13天 超充站数量增长17%至6,975座 [29]
2025沙利文新投资大会在沪开幕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9:18
大会概况 - 2025第十九届沙利文全球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四届新投资大会于8月27日在上海开幕 [1] - 大会集结超200位海内外重磅嘉宾 举办超100场演讲/圆桌 [1] - 现场专业观众规模预计超4000人 [1] 大会主题与支持单位 - 大会以"智启新程·共塑全球增长极"为主题 [2]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广告协会和《中国质量监管》杂志 [2] - 汇聚全球产业界、学术界、投资界力量探讨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新市场、新赛道 [2] 会议内容聚焦 - 聚焦前沿产业趋势与资本动向 [1] - 涵盖宏观经济、科技创新、医疗健康、能源储能、人工智能及ESG实践等领域 [1] - 现场发布近20项研究成果包括多份行业白皮书和蓝皮书 [1] 研究成果发布 - 发布《中国未来50年产业发展趋势白皮书(第四期)》等系列研究报告 [1] - 揭晓"2025中国ESG最佳企业实践榜单"等多项评选结果 [1] - 包括PE/VC基金行业CFO白皮书和AI Agent最佳实践应用榜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