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实践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暑期流行进厂游玩!”上市公司发力工业科技旅游|微视角·新气象——一线调研行
证券时报· 2025-08-13 07:51
工业科技旅游发展现状 - 中国制造业已形成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发展优势,汽车、食品、装备、美妆等领域涌现热门打卡地,上市公司工业游、科技游项目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2] - 工业旅游项目正向资产盘活、流量转化、ESG实践、商业模式创新等更深层次探索价值 [2] - 工业旅游、科技旅游浪潮席卷各地,成为与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并立的第三类旅游资源,展现当代人类智慧结晶与前沿成果 [4] 上市公司工业旅游案例 - 申昊科技工业机器人实验场暑期每天接待上百人次研学团,青少年对机器人和"中国智造"兴趣高涨 [4] - 福瑞达化妆品"透明工厂"启用不到一年,暑期每天接待研学团,世界美妆科技馆暑期接待近5000人,比平时客流大幅增长 [5][6] - 宝钢工业创享园作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设计红色经典游线、科普研学游线、亲子休闲游线等不同客群游览路线 [7] 工业旅游对主营业务的影响 - 宝钢工业旅游秉持市场化运营模式,与外部企业协同,扩大主营业务影响力并赋能主业 [10] - 福瑞达工业旅游通过UGC内容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复购率,构建"工业旅游+私域营销"闭环 [11] - 美妆行业竞争焦点转向产业链和生态,工业旅游成为展现品牌生态竞争力的突破口 [10] 工业旅游发展趋势与挑战 - 工业旅游需更重视以体验需求为导向,进行场景化、交互式呈现 [13] - 需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严守产业安全红线,保障参观体验与生产研发秩序 [13] - 福瑞达考虑加大引入AI、元宇宙等技术提升游客体验,宝钢积极探索机制体制创新打破发展壁垒 [14][13]
瑞幸咖啡2025二季度财报:净收入123.59亿元,新开门店2109家
观察者网· 2025-07-31 17:2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为12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 [1] - 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8%,达17亿元,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 [1] - GMV达141.79亿元 [1] - 自营门店收入达91.36亿元,同比增长45.6% [1] -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实现13.4%的双位数增长 [1] - 自营门店营业利润达19.22亿元,同比增长42.3% [1] - 联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55.0%,达到28.67亿元 [1] 门店运营 - 二季度净新开门店数为2109家,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 [1] - 中国市场净增2085家门店,门店总数达26117家(自营16903家,联营9214家) [1] - 国际市场净增24家门店,海外门店总数达89家(新加坡自营63家、美国自营2家、马来西亚加盟24家) [1] 用户增长 - 二季度月均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31.6%,达9170万 [2] - 累计交易客户数突破3.8亿 [2] 供应链建设 - 第四座烘焙工厂(厦门创新产业园)于6月动工,投产后年咖啡烘焙总产能将达15.5万吨 [2] ESG实践 - 北京中关村旗舰店获LEED v4 ID+C铂金级认证 [2] - 江苏烘焙基地获LEED BD+C铂金级认证 [2] - 云南保山鲜果处理加工厂获世界自然基金会"生态友好型工厂(示范)"认证 [2] 管理层观点 - 公司聚焦规模增长,加速收入与营业利润率提升,依托规模、效率、交付和供应链优势实现同店销售双位数增长 [2] - 未来将继续关注市场份额增长,发挥规模优势、产品创新能力和用户洞察力应对市场变化 [2]
美关税“八月风暴”来袭:“餐巾纸交易”难挡冲击,中小企业利润告急
智通财经· 2025-07-30 14:41
贸易协议现状 - 当前贸易协议缺乏具体条款和可执行承诺 实际效力堪忧 被形容为"餐巾纸交易" [1] - 部分关税调整后仍维持15%水平 较今年3月显著提升 [1] - 特朗普政府签署的多项贸易协议内容模糊 引发持续质疑 [1] 关税政策影响 - 15%的关税水平将对利润率微薄的中小型企业构成实质性压力 [1] - 针对东南亚地区的不均衡关税税率可能打破区域供应链平衡 [1] - 印度或面临20%至25%的关税调整 最终税率需待8月1日前谈判确定 [1] 全球商业环境影响 - 贸易政策波动加剧投资决策迟疑 阻碍气候领域技术创新 [2] - 第一季度全球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对气候技术企业投入同比下降10% [2] - 企业进入应激状态 实际推进过程比预期更为曲折 [2] 长期趋势与应对 - 尽管短期贸易波动影响决策 长期减排目标仍是确定性方向 [2] - 企业未停止优化供应链的ESG实践 代表产业升级必然趋势 [2] - 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 政策模糊性与执行不确定性成为主要特征 [2] 关键谈判进展 - 美中关税休战协议能否延续需待特朗普两周后最终决策 [1] - 欧盟 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投资承诺仍处谈判阶段 [1]
2025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发布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22 16:5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销售额96750亿元同比下降17.1%,规模分别回落至2009年和2015-2016年水平[24][25] - 沪深300指数全年上涨14.68%而申万房地产指数下跌2.15%,恒生内地地产指数下跌17.41%,板块显著跑输大盘[20][21] - 上市房企总资产均值1334.04亿元同比下降6.66%,房地产开发收入均值228.49亿元同比下降11.42%,净利润均值首次转负至-1.37亿元[27][29] 企业竞争力排名 - 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维持综合实力前三,招商蛇口、龙湖集团等分列4-10位,华发股份为新晋10强企业[19][12] - 50强榜单变动率6%较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新增嘉里建设、九龙仓集团、上海临港3家企业[19] - 新城控股、建发国际集团、华润置地位列特定细分榜单前三[11],绿城中国、滨江集团领衔其他专项排名[9] 财务指标分析 - 偿债能力持续承压,净负债率均值上升7.24个百分点至83.99%,现金短债比中位数降至1.05[27][29] - 盈利能力指标全面下滑:净资产收益率均值0.24%下降1.18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均值0.93%下降0.22个百分点[29][31] - 经营效率指标走弱,存货周转率均值0.36、总资产周转率均值0.15均连续下降[35][36] 业务战略动向 - 头部房企聚焦一二线核心地块,10强房企新增土地价值4093亿元同比降42.8%,中小房企普遍收缩投资[35] - 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第四代住宅成为产品创新重点,经营性业务被视作营收压舱石[39] - 44家50强房企发布ESG报告,但纳税额均值同比下降23.92%至9.32亿元[37] 供应链表现 - 装饰设计、幕墙工程等传统供应链企业营收利润双降,建筑电气、智慧停车等细分领域保持平稳增长[1] - 伟星新材、老板电器、欧派家居等入选供应链典范企业,良信股份、坚朗五金等获评投资潜力企业[15][16][17]
百雀羚/联合利华包材商重启IPO!
搜狐财经· 2025-05-19 16:35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5月9日向北交所提交恢复上市审核申请,5月12日审核状态调整为"恢复审核",重启北交所上市进程 [1] - 2024年12月25日首次报送IPO申报材料,12月30日获受理,2025年1月23日进入"已问询"阶段,3月31日因财务更新问题中止审核 [5] - 5月9日发布更正后年报,修改客户销售数据,2024年总营收同比增长6%至5.3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5%至1.01亿元 [5] 公司业务与客户 - 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营薄膜类和纸张类不干胶标签,应用于饮料酒水、日化用品、食品保健品、石化用品等领域 [3] - 美妆领域客户包括联合利华、宝洁、百雀羚、花王,日化领域客户包括蓝月亮、纳爱斯 [3] - 2024年前五大客户为养生堂/农夫山泉(销售额1.9亿元,占比35.33%)、新天力(4941万元,9.18%)、蓝月亮(3701万元,6.88%)、海天味业(1968万元,3.66%)、联合利华(1641万元,3.05%)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7亿元、3.84亿元、5.08亿元、5.38亿元,同比增速10.68%、32.17%、6%,归母净利润7445万元、9646万元、1.02亿元,同比增速21.5%、29.56%、5.55% [6]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66%至2573.34万元 [6] - 2024年毛利率29.97%,较上年30.95%下降0.98个百分点 [8] - 薄膜类不干胶标签营收4.28亿元(占比79.58%),同比增长9.89%,毛利率27.78%(同比降0.29%);纸张类不干胶标签毛利率34.22%(同比降2.17%) [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包材行业准入门槛低、竞争分散、议价能力弱,终端消费需求萎缩导致价格竞争激烈 [8] - 2024年同业公司裕同科技、永新股份毛利率分别下降5.46%、3.57%,嘉亨家化、中荣股份降幅达18.74%、12.29% [9] - 美妆行业产能过剩导致订单两极分化,企业需通过规模优势或差异化壁垒(如设计、工艺、技术)突围 [9] 技术与发展 - 公司拥有122项专利(上年96项),2024年研发费用2971万元(同比增长9.15%) [5] - 发展历程显示技术从凸版印刷转向柔性版印刷,最终形成组合印刷技术优势,实现南北区域布局 [4]
重庆大消费上市公司各显其能 坚守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2:26
重庆大消费板块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2024年重庆5家主要消费上市公司(有友食品、重庆百货、重庆啤酒、涪陵榨菜、百亚股份)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6.07亿元,净利润36.74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 [1] - 2025年第一季度相关企业合计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1] - 行业通过"产品+渠道+品牌"三轮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产品创新加速、渠道变革深化、ESG实践常态化成为三大特征 [6] 重庆百货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1.39亿元(同比下降9.75%),归母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增长0.46%),扣非净利润12.28亿元(同比增长8.76%) [2] - 经营网点覆盖重庆35个区县及四川等地,拥有273个商场/门店 [2] - 以商品竞争力为核心推进供应链优化和经营模式变革,聚焦"增长+效率"主线 [3] 有友食品 - 2024年营收11.82亿元(同比增长22.37%),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35.44%) [3] - 线上渠道收入激增204.33%,线下渠道增长17.7%,泡椒凤爪仍贡献超65%收入但新品矩阵逐步稀释单一产品风险 [3] - 2025年Q1营收3.83亿元(同比增长39.23%),净利润5032.19万元(同比增长16.25%) [3] - 推出六大新品构建"技术-品类-场景"三位一体产品矩阵,皮晶类、鸡翅类、其他泡卤风味肉制品销量分别增长10.97%、28.49%、795.62% [9] 百亚股份 - 2024年营收32.54亿元(同比增长51.77%),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20.74%) [4] - "自由点"产品营收30.36亿元(同比增长60.6%),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综合毛利率达53.2%(同比增加2.9%) [4] - 线下外围省份营收4.34亿元(同比增长82.1%),线上渠道营收15.25亿元(同比增长103.8%) [4] 重庆啤酒 - 2024年营收146.45亿元(同比下降1.15%),扣非净利润12.22亿元(同比下降7.03%),啤酒销量297.49万千升(与2023年持平) [6][7] - 高档产品(8元及以上)销量145.72万千升(同比增长1.37%),占比提升至48.98%,啤酒业务毛利率49.71%,每百升营收492元 [7] - 2025年Q1推出6个品牌多款新品,包括嘉士伯醇滑5°、乌苏啤酒天山原酿等,同时布局饮料赛道 [7][8] - MSCI ESG评级升至"AA",2024年碳排放较2015年降低70%,每百升啤酒碳排放较2015年下降76.7% [8] 行业趋势与创新 - 啤酒行业2024年总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较2013年峰值下降约30% [6] - 企业普遍加大研发投入,涪陵榨菜等公司通过产品功能创新满足多样化需求 [9] - 渠道变革显著,有友食品突破会员制零售体系,百亚股份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