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
搜索文档
击中俄最大天然气厂,能源超级大国被打得缺油!乌克兰矿工被救出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35
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袭击 - 乌克兰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击中新古比雪夫斯克炼油厂和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前者年处理能力490万吨,后者年加工能力450亿立方米[1] - 乌克兰在三个月内袭击了19家俄罗斯大型能源设施,本周有5家遭袭[7] - 乌克兰的“深度打击”已将俄罗斯炼油产能降低约27%到30%[11] 袭击手段与效果对比 - 乌克兰自杀式无人机由轻型运动飞机改装,可挂载1枚航空炸弹和两枚120毫米迫击炮弹,破坏力较大但无法与巡航导弹相比[7] - 自杀式无人机攻击可使俄罗斯炼油厂停产长达数月,但难以彻底摧毁目标[3] - 俄罗斯军队使用数十枚对地攻击导弹配合无人机,能够重创或摧毁乌克兰炼油厂等目标[5] 俄罗斯能源供应危机 - 全俄83个地区中已有68个地区燃油供应受影响,秋明地区限制居民每人仅限购买30升汽油[14] - 秋明地区汽油价格从每公升50-55卢布上涨至70-80卢布,黑市价格至少是正常价格的3倍[14] - 苏尔古特地区主要油田隶属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现无油可加的情况[14] 俄罗斯电力系统危机 - 俄罗斯电力系统面临系统性危机,电力缺口达25吉瓦,约占9%,且缺口持续扩大[17] - 危机由电网过载、设备老化及制裁导致的技术获取限制共同引发[17] 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袭击 - 俄军几乎每天对乌克兰发起小规模空袭,使用巡航导弹、自杀式无人机及改进算法的弹道导弹[17] - 俄军重点打击乌克兰东部靠近前线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对乌克兰煤矿业造成打击[22] - 俄军在19日空袭中攻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一处矿井,这是过去两个月内对DTEK公司旗下煤炭企业的第四次大规模袭击[20]
乌克兰狂袭俄罗斯油脉,特朗普下令美军协助,克里米亚“限油”
搜狐财经· 2025-10-05 11:21
乌克兰战略对俄罗斯能源行业的影响 - 乌克兰新战略集中针对俄罗斯炼油厂,导致近四成炼油产能停摆,重创俄罗斯经济 [1] - 由于乌克兰无人机精准攻击及西方制裁导致修复困难,俄罗斯近40%的炼油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3] - 乌克兰计划扩大远程无人机产量,持续打击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以限制其石油产业和战争能力 [6] 俄罗斯国内燃料市场状况 - 俄罗斯燃料市场面临每月汽油需求量约20%的短缺,相当于每月200万吨需求中短缺40万吨 [3] - 俄罗斯全国汽油产量下降约20%,约每50座加油站就有1-2家停售汽油 [3] - 至少10个地区受供应链中断影响,克里米亚情况尤其严重,限制个人汽油购买量至5加仑(约19升) [4][6] 俄罗斯的应对措施与进口依赖 - 作为能源出口大国的俄罗斯罕见需要进口汽油,自7月以来从白俄罗斯的汽油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6% [4] - 仅9月从白俄罗斯的汽油进口量就比前几个月暴增168%,但远不足以填补缺口 [4] - 俄罗斯能源部长提议进一步加大从白俄罗斯采购,并取消来自中国、韩国、新加坡的汽油进口关税 [4] 外部支持与战略升级 - 美国前政府授权五角大楼与情报单位为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境内能源设施提供精准情报 [6][8] - 此次情报分享升级使乌克兰能更精准打击远离边境的炼油厂,核心目标是剥夺俄罗斯的战争财政收入 [8] - 这是美国首次援助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领土深处的能源目标 [6]
乌克兰能源设施遭开战来最大规模空袭,普京放下慈悲,现在专门挑电厂进行轰炸
搜狐财经· 2025-10-04 20:08
军事打击行动 - 俄军向乌克兰发射381架无人机和35枚导弹,专门针对能源设施进行打击 [1] - 克拉马托尔斯克市是此次空袭中受损最严重的城市 [1] 能源设施受损情况 - 克拉马托尔斯克火电厂3台耦合变压器被毁,剩余2台闭锁变压器缺乏实操可行性 [3] - 该火电厂因受损严重且缺乏替换零件,预计将长期处于离线状态 [3] - 电网压力可能转移至斯拉维扬斯克变电站和通往红利曼的线路,影响临近地区电网 [3] 能源短缺影响 - 乌克兰许多城市每天断电18至20小时,部分城市连续数周没有电、水和天然气 [7] - 在靠近实控线50公里内,民众举家搬迁的案例正越来越多 [7] - 能源短缺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还影响工业生产,并面临天然气和汽油的严重短缺 [5] - 在天气寒冷的背景下,乌克兰可能面临每天接近24小时没电的情况 [5]
高盛交易台:宏观、微观、市场
高盛· 2025-06-19 17:47
市场环境与投资者行为 - 市场面临中东局势升级等新问题需要消化,VIX波动率指数重回20以上,油价接近75美元,但标普指数与一周前基本持平[2] - 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引发更高波动率和油价上涨,进而对机械化交易群体产生二次影响,因波动率控制和风险平价调整仓位[3] - 长期债券与股市出现正相关迹象,可能表明投资者担忧美国敞口,寻求从美元、国债和美股中分散风险[3] - 人工智能和"MAG 7"科技股显著反弹,似乎抵消了更广泛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3] - 市场在某些方面出现裂痕,如Lulu业绩不佳、零售销售疲软、工业生产走弱、捷蓝航空疲软,显示零售和周期性行业放缓迹象,但市场依然坚挺[4][6] - 美联储预期12月降息,2026年再降息两次,但经济前景和政策路径仍存在大量不确定性[6] 资金流动与交易动态 - 全球主力账户连续第六周实现净买入,风险偏好资金流入,所有地区均净买入,北美和亚洲引领风险偏好,新兴市场连续第八周净买入[7][8] - 衍生品方面出现波动率和偏度的买盘,因投资者寻求保护,做市商持有大量伽玛多头,可能抑制主要指数波动[7][8] - 资金流动滞后于新闻,有时滞后一周或更久,散户基于特朗普当选和就职兴奋情绪买入,逢低买入心态过去十年表现极佳[16][19] - 多空基本面对冲基金全年在不合时宜转折点反复加仓和减仓,纯多头社区轮动后重新进入风险资产,可能有些暴露[16][19] - 系统化量化社区利当下行情获利,资金流动未呈现连贯图景,边际上从美国流向其他地区但未真正流入中国,流入欧洲部分后人们又回流原点[16][19] 美国市场与宏观经济 - 美国赤字和债券市场陷入"希望交易",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需求略显疲软,对突破5%关键点位风险感到不安[20] - 解放日后围绕美国例外主义争论不断,美国信誉受质疑,部分资本从美元、国债和美股流出,投资者寻求多元化[20] - 多元化主题伴随美国例外主义光环消退和国际上重新聚焦国内事务,以及向替代价值储存方式转变,如非美股、其他货币、比特币、黄金和白银[20] - 信用市场面对众多风险依然平静,新发行债券顺利买入,资金持续健康流入,做市商因伽玛头寸成净买家,客户寻求收益和多元化[21][22] - 市场明显偏向购买优质资产,风险偏好带警示,周期性vs防御性资产利差自四月低点未收窄[21][22] 人工智能与科技行业 - 生成式人工智能主题升温,甲骨文和博通CEO展望2026年,甲骨文CEO称需求极为庞大,问题在供应而非需求[23][24] - 战略性高价值交易出现,如Meta与Scale AI合作、OpenAI收购乔纳森·艾维的AI设备初创公司,NBA总决赛期间AI生成广告等切实应用案例[23][24] - 过去五年由风险投资主导且涉及AI或机器学习的交易比例上升约60%,风险投资领域约33%新投资偏向AI,2024年全球约50%新"独角兽"为AI公司[24] - 能源短缺可能成未来几年主题,中东局势升级和伊朗产量影响推动原油上涨,法国核电问题占欧洲供应约30%,AI转型电力需求日益旺盛[25][26] 欧洲市场与投资机会 - 欧洲股市自2010年以来上涨不足150%,而标普500指数上涨超过500%,但此前15年欧洲上涨220%,标普仅130%[29][32] - 欧洲受益于货币顺风、央行和利率环境顺风、财政支出顺风、相较美国估值折价顺风、仓位调整顺风[32] - 欧洲自我设限,无资本市场联盟,更注重简化而非放松监管,倾向将问题归咎于欧洲和布鲁塞尔,成功视为地方胜利[32] - 研发是未来收益强力预测指标,去年Mag7公司包括博通研发投入超所有欧洲上市公司总和,欧洲需将科技、创新和市场视为攻防手段[32] - 欧洲韧性被低估,"猪国"和"希腊退出"危机后依然完整,供应链一体化程度高,如意大利北部到德国连通性优于德国东西部[33][37] - 黑石计划未来十年在欧洲投资多达5000亿美元,阿波罗和KKR提到投资欧洲热情重新燃起,欧洲是正在变化的真正机会[38] 行业周期与产品动态 - 2020年和2021年市场聚焦IPO,交易量巨大失败率近零,SPAC和现金箱在零利率环境溢价交易,流动性充裕现金回报周期缩短[39][42] - 二级基金产品失去关注度,2020年至2022年募集新资本从960亿美元降至410亿美元,2022年后增长不再受追捧,DPI变重要[39][42] - 趋势逆转,2023年募集790亿美元,2024年1060亿美元,2025年有望创纪录,年中已募近550亿美元,显示产品周期性特征[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