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承

搜索文档
陈佩斯:在时代变迁中守艺承风
凤凰网财经· 2025-06-26 18:22
核心观点 - 陈佩斯通过舍弃商业利益和主流曝光,坚守艺术真实性和人性洞察,实现从春晚小品到话剧舞台的成功转型 [5][7] - 艺术传承需要拥抱时代变革(如短视频平台),但必须保留核心创作理念(如喜剧的真实共鸣) [7][22] - 父子两代艺术家通过"戏比天大"的信念完成事业传承与和解,体现艺术信仰的延续性 [18][21] 01 传承不是固步自封 - 陈佩斯在电视时代淡出后,持续通过话剧《阳台》等作品保持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 [2][3] - 为保留艺术纯粹性主动舍弃商业利益,选择有限舞台但获得持久艺术生命力 [5] - 与儿子合作拥抱短视频新形式,注重观众情感连接而非数据流量 [7] 02 转型并非一帆风顺 - 早期因形象限制在电影行业受阻,转而与朱时茂开创春晚小品先河 [9][11] - 2001年转战话剧后经历创作阵痛,《托儿》《戏台》等作品最终成为经典 [13] - 家庭支持是其坚持艺术探索的关键因素,父亲陈强的艺术熏陶奠定基础 [8][9] 03 艺术信仰的代代传承 - 陈大愚通过努力弥补天赋差距,主动承接父亲体力衰退后的艺术使命 [14][16] - 父子关系从艺术评价对立转变为共同守护"戏比天大"的职业信念 [18] - 陈佩斯现阶段满足于有戏可演、有观众等待的纯粹创作状态 [20][21]
画布上的追梦旅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2 06:12
艺术背景 - 成长于艺术世家,父亲为画家,表伯父曾鹏、曾力为陶瓷艺术家,曾祖父卢传远是岭南画派名家 [2] - 4岁自学绘画,通过漫画和卡通人物记录生活,幼儿园时期多次在儿童美术比赛中获奖 [2] - 小学阶段受日本动漫文化影响,临摹《火影忍者》《黑执事》等作品,萌生成为艺术家的愿望 [2] 教育经历 - 高中毕业后赴昆士兰科技大学攻读视觉艺术专业,探索雕塑、装置、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3] - 硕士阶段就读昆士兰大学教育专业,计划以艺术家与教育者双重身份传播艺术 [3] - 目前为全职艺术家,兼任布里斯班中文学校手工艺术教师及昆士兰大学绘画课程讲师 [3] 艺术创作 - 通过临摹宫崎骏、岸本齐史、简明等艺术家作品学习线条与色彩技巧,后转向原创 [3] - 代表作品包括《新形》《茵入》《唤爱》,2020年画作《无价之宝》在布里斯班亚洲节期间于威廉乔利大桥投影展示 [3][4] - 2022年为布里斯班街头艺术节创作壁画《水虎》,融合中国虎文化象征与当地洪灾背景 [6] 文化交流 - 2018年创办"茵之窗"品牌,同年于湖南益阳紫薇村举办"百变创新鞋艺展",联合200名儿童及家长用绘画改造废旧鞋子 [5] - 2025年新春在布里斯班蒂芙尼珠宝店以毛笔书写红包祝福,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 [6] - 计划2026年1月在布里斯班举办个人展览"茵无限"扑克牌系列,灵感源于疫情期间对人生如牌局的思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