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械监管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安徽多措并举推动药械监管全过程改革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01:15
政策核心目标 - 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全过程改革以推动药械创新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提出5个方面共21条具体改革举措 [1] 研发创新支持 - 对安徽省内在研创新药械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跟踪服务 [1] - 促进创新药械联合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协作以加强医药产业开放合作 [2] 中药产业发展 - 提升中药饮片炮制水平并推动具有安徽特色的"徽派中药炮制技术体系"研究和传承 [1] - 支持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成为具备中药配方颗粒完整生产能力的法人企业 [1] 审评审批优化 - 加强审评审批能力建设并提升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使用和管理效率 [2] - 完善审批前置服务对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大创新产品实施跟踪服务机制 [2] - 持续优化审评审批流程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首创性差异化改革 [2] - 实行研检审联动优先检验检测、注册核查、审评审批以促进临床急需药械加快上市 [2] 产业生态建设 - 支持在医药产业有先发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市、县规划建设高标准特色产业园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2] - 提升医药流通新业态监管质效并支持药品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 [2]
浙江七部门联手推20条药械改革新政
中国新闻网· 2025-11-11 15:05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浙江省七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意见》,推出20条具体改革举措,旨在通过全过程深化药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目标为力争到2035年,使浙江省药品科学监管能力、整体安全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行列 [1] 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 构建全链条科创支撑体系,聚焦深化科创支撑能级、健全“三医”协同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1] - 编制重点品种清单,对清单内产品提供全过程沟通交流和全链条指导服务,清单聚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点领域创新药械及临床急需和罕见病用药械 [3] 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 深化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医疗器械“研审联动”等改革,推进药品上市后生产场地变更优先审评 [2] - 在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国家创新试点中,已将重大变更审评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 [2] 监管能力与新技术应用 - 推进药品监管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算法成熟度评价 [3] - 研究制定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极弱磁测量技术等重点领域医疗器械审评要点 [3] 政策影响与意义 - 分析指出该政策从协同创新、审评审批、安全监管、开放服务、能力建设等多维度系统推进改革,将有力推动浙江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5] - 该政策旨在为全国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提供“浙江经验” [5]
山西出台28项举措深化药械监管改革
山西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 政策背景与总体框架 - 山西省发布《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包含5大方面28项具体措施,旨在释放政策红利并巩固医药产业良好发展势头[1] - 2024年以来已推动38个药品品种、240个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4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为产业奠定安全基础[1] 研发创新支持措施 -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药物临床前研究转化、创新药械产业化、中医药守正创新、标准引领及知识产权保护6项措施[2] - 重点提及生物制品批签发授权、仿制药质量提升、医药企业数智化转型等技术创新方向[2] 审评审批优化措施 - 提出7项举措包括优化审评机制、加速临床急需产品审批、改进临床试验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及加快罕见病用药审批[2] - 特别强调国际通用监管规则转化实施,推动审批标准与国际接轨[2] 创新产品应用推广 - 通过鼓励成果应用、加速医院采购、医保支付支持及优化进出口政策4项措施促进市场化[2] - 直接关联创新医疗器械入院使用效率与医保覆盖范围[2] 监管体系升级 - 构建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监管能力建设、科学研究和信息化建设4大支撑体系[3] - 采用"四清单"工作机制(风险隐患/问题线索/整改销号/督办落实)提升智慧监管效能[1][3] 实施路径 - 山西省药监局将以"讲政治、强监管、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为工作主线推进政策落地[3] - 目标实现全周期安全管控、全链条产业支持及全方位监管能力提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