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大规模市场

搜索文档
外国消费者在华乐享购物折射中国超大规模市场魅力
新华网· 2025-05-20 09:04
中国制造竞争力提升 - 中国制造产品在性能、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色,改变了"廉价低质"的片面认知 [2] - 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产品竞争力实现跃升 [2] - 中国消费市场日益丰富,为外国消费者提供国际、多元、时尚的消费体验 [2] 跨境消费趋势 - 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与高效物流网络使跨境购物时效快捷且成本优势明显 [3] - "中国购"成为越南新的购物趋势,反映中越消费联系日益紧密 [3] - 2024年上海、北京等5个城市口岸入境外国人数同比增长约1倍,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占全国近七成 [5] 国际消费环境优化 - 中国实施单方面免签、过境免签、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拓展国际信用卡支付渠道等措施 [5]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全国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游客占比达71.3% [5] - 中国与马来西亚签署互免签证协定,进一步便利跨境消费 [6] 消费市场国际化 - 国际品牌在中国各大城市和线上平台广泛覆盖,提供便捷的全球购物体验 [2] - 外国消费者可在中国商超和电商平台购买到本国特色商品 [2] - 中国通过政策开放和消费便利化营造开放、多元、包容的消费环境 [6] 政策支持与行业展望 -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继续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增加品质化消费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6] - 中国通过高水平开放推动国际合作,为全球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更多机遇 [6]
“真就像星辰大海一样”:外国人零距离感受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能量
新华网· 2025-05-17 09:50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 - 外国游客对中国市场的评价为"星辰大海",体现其丰富性和规模 [1] - 天津正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跨境支付、离境退税等政策提升消费便利度 [1] - 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显著,景区引入数字化设备如登山外骨骼 [1] 政策支持与市场数据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扩大入境消费",税务总局细化"即买即退"流程 [2] - 2024年"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达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免签入境增长72.7% [4] - 中国连续十多年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消费对GDP贡献率居首 [4] 外资企业投资动态 - GE医疗宣布5年内向天津磁共振东半球总部增投5亿元人民币 [4] - 空客在天津建设A320系列第二条总装线,预计2026年初投产 [7] - 特斯拉2024年中国内地销量超65万辆,创历史新高 [7] 供应链与产业协同 - GE医疗与西部超导合作研发高性能超导线材,推动磁共振设备升级 [5] - 西部超导通过创新成为全球领先超导线材供应商 [5] - 沙特阿美累计对华投资超2000亿元人民币,认可中国市场稳定性 [7] 消费场景升级 - 天津古文化街等景点吸引外国游客购买文化商品及体验本地美食 [1] - 跨境电商便利外国游客回国后继续购买中国商品 [1] - 绿色消费趋势显著,如新能源车普及和数字化服务应用 [1][4]
瞭望 | 西方经济学陷“涉华解释力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5-06 16:21
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力困境 - 西方经济学理论在推动技术方法论极致化的同时,对经济发展本质问题的忽视愈发严重,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困境凸显[1][3] - 西方经济学擅长解释严格假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现象,但排斥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忽略超大规模经济体量和统一大市场等关键变量[4] - 西方经济学倾向于将复杂经济问题简化为线性关系,加剧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的窘境[4]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命题缺陷 - 长期意识形态化地回避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命题,政府角色在西方经济学中被边缘化[5] - 西方主流经济学日渐脱离真实世界经济学的本质,在狭窄道路上走向技术化[6] - 对市场经济的复杂性缺乏解释力,过度简化的线性研究范式难以解释现实世界[7] 西方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的不足 - 西方经济学缺乏对中国经济基本事实、客观规律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关注,理论适用的公信力危机日益凸显[9] - 西方经济学理论尚未实现中国化和本土化,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存在"拿来主义"特征[9] - 西方经济学对关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认知缺位,如超大规模市场和社会文化等[10][11] 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 中国经济学需立足中国发展和改革实践,凝练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破除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偏见[1][12] - 需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辩证取舍[12] - 从经济学术语革命出发,循序渐进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总结中国经济经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