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文化

搜索文档
坚冰融化!特朗普欲带领美国腾飞?贝莱德:我已退出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46
商业文化转向 - 好莱坞重启被搁置的喜剧项目 创作氛围解冻 反映"成功不再有罪"的趋势 [1] - 科技公司减少自我审查 行业意识形态经历系统性重构 [1][7] - 贝莱德退出气候倡议 从"气候旗手"转变为战略撤退 [3][5] 金融行业动态 - 摩根大通大举增持比特币ETF 加密货币资产飙升至1630万美元 [1] - 传统金融机构进入加密市场 受监管松绑和客户需求推动 [1] - 贝莱德将客户投票权从ESG议程剥离 但声称不改变投资策略 [5] 监管政策变化 - 纳斯达克强制设立"多元化董事会"规定被法官推翻 [4] - 特朗普政府取消清洁能源补贴 放宽化石燃料监管 [5] - 行政令阻止"觉醒"式AI发展 定义为可能脱离人类控制的系统 [5] 企业战略调整 - 贝莱德退出"净零资产管理者倡议"和"企业净零联盟" [3] - 科技巨头普遍认为"过去十年的苦难即将结束" 经营压力减轻 [7] - 企业不再面临因碳排放被撤资的压力 环境承诺存疑 [7]
“敌视”行动延续,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美财长缺席南非G20会议
环球时报· 2025-07-18 06:32
G20财长会议与美南关系紧张 - 美国财长贝森特缺席G20财长会议 此举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对南非"敌视"政策的延续 南非作为轮值主席国仅获美国低级别官员参会 [1][3] -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关税 涉及8个G20成员国 南非汽车对美出口因关税已骤降80% [3][4] - 南非央行行长警告美国关税政策或导致该国10万人失业 农业和汽车制造业受冲击最严重 [4] 特朗普政府对南非经济制裁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终止对南非经济援助 指责其土地改革政策构成"种族歧视" 南非回应称改革旨在纠正历史不平等 [4] - 美国拟对所有南非输美商品加征30%关税 可能造成灾难性经济影响 此前汽车关税已使南非对美出口暴跌80% [4] - 南非调整对美外交策略 任命"特使"而非大使 寻求更灵活直接的沟通方式 [4] 国际治理体系冲突 - 美国高级官员连续抵制南非主办的G20会议 包括财长贝森特和国务卿鲁比奥缺席2月会议 [3] - 分析指出南非倡导的全球团结理念与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直接冲突 G20被双方视为不同价值观的博弈平台 [5] - 专家质疑G20长期可行性 因最大经济体美国在高层政治层面的缺席破坏全球治理秩序 [3]
哈佛“封杀令”背后:当教育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经济观察网· 2025-06-05 06:36
美国国土安全部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事件 - 美国国土安全部撤销哈佛大学SEVP认证 导致该校2025-2026学年无法接收持F/J类签证的外籍学生 现有留学生需转学否则失去合法身份 [1] - 哈佛大学已就禁令提起诉讼 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发出临时限制令要求"维持现状" [1] - 特朗普政府威胁撤资30亿美元 并下令美使领馆暂停留学生新签证面谈 [1] 事件背后的政治与社会因素 - 事件反映美国民粹主义与精英体系的较量 涉及政治权力干预、精英阶层结构性矛盾等问题 [2] - 特朗普利用民众对优绩主义的不满情绪上台 其政策具有反精英倾向 [6][8] - 特朗普支持者立场民粹反精英 对抗哈佛等传统精英机构是对选民的讨好 [9]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问题 - 常春藤盟校历史上存在排斥犹太学生等歧视性招生政策 维护WASP阶层利益 [10] - 美国高校课程设计存在分裂 源自英式道德培养与德式学术研究体系的矛盾 [11][12] - 高等教育日益商业化 重视收益而忽视教育质量 全职教授减少 兼职教师增多 [14] - 高校全球化扩张体现商业化运作 如纽约大学阿布扎比校区、耶鲁大学新加坡校区等 [14] 优绩主义的社会影响 - 优绩主义承诺机会均等但实际加剧不平等 中产家庭孩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7] - 优绩主义将大多数公民推向社会边缘 中下阶层受困于平庸学校和毫无前途的工作 [9] - 美国社会流动性几乎为发达国家最低 大学体系对此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11]
哈佛想要告倒特朗普,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虎嗅· 2025-05-30 15:37
哈佛诉特朗普政府案进展 - 美国联邦地区法官发布初步禁令阻止特朗普政府撤销哈佛国际学生招生资格[1] - 政府此前以未提供国际学生信息及存在反犹主义为由要求72小时内驱逐学生[2] - 法官认为需维持现状直至30天行政异议程序完成[3] 案件法律争议焦点 - 核心争议为政府行为是否构成对哈佛自由派立场的政治打压[4] - 哈佛需举证政府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和第十四修正案(平等保护)[5] - 类似判例显示政府不得因政治立场选择性撤资[21] 哈佛的联邦资金依赖 - 2024财年哈佛联邦研究经费达6.86亿美元占受资助研究收入的68%[18] - 联邦资金占该校总运营收入的11%涉及生物医药、AI等前沿领域[17][18] - 私立大学在资金上存在"既自主又依赖"联邦的微妙关系[19] 美国高校结构性优势 - 常春藤盟校通过校友网络掌控总统、大法官、企业高管等精英路径[14] - 主导政策研究和社会议题的话语生产边界[15] - 全球留学生集中地承担美国价值观对外传播角色[16] 案件后续司法路径 - 预计将上诉至第一巡回上诉法院(6名法官均为民主党任命)[28] - 最高法院当前保守派与自由派法官比例6:3含4名哈佛校友[31][32] - 哈佛校友大法官中保守派与自由派各两位形成潜在变量[33] 自由派高校与保守派冲突背景 - 哈佛被视为"觉醒文化"主阵地推动多元包容政策和反种族主义课程[10][11] - 特朗普政府限制学生签证、削减联邦资金针对性削弱自由派高校[13] - 冲突本质为对美国知识体制权力结构的深度触动[16]
美国民主党去哪儿了
虎嗅· 2025-05-02 09:45
民主党现状分析 - 民主党在特朗普政府政策面前表现被动,集体"哑火",包括拜登、奥巴马和克林顿等前总统的批评也未能引起足够关注 [1] - 党内面临团结危机,高层陷入内讧和相互攻击,拜登放弃连任引发夫人与佩洛西女儿相互指责 [2] - 党内分裂广泛存在于众参两院、基础选民和领袖、建制派和意识形态拥护者以及不同世代之间 [3] 党内分歧与领导力问题 - 在应对特朗普问题上党内高层出现分歧,部分人主张妥协,部分人主张划清界限 [2] - 拜登离任前赦免家人引发两党批评,损害民主党道德信誉 [2] -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的投票立场引发党内不满,前众议长佩洛西敦促挑战其地位 [3] 特朗普政府权力扩张 - 特朗普将总统行政权运用到极致,通过行政令推翻上届政府政策并推动自己议程 [5] - 特朗普绕过国会讨论和表决,利用行政令实施全球贸易加征关税措施 [5] - 特朗普试图越过其他政府部门权力,谋求对立法、司法及社会和文化的控制权 [6] 民主党应对策略 - 部分民主党议员开始采取行动,如格林打断特朗普演讲、布克创纪录冗长演说等 [6] - 桑德斯和奥卡西奥-科尔特斯开启"反寡头政治"巡回集会活动 [6] - 左翼进步派呼吁将民主党改造成更接近"罗斯福时代根基"的政党 [10] 民主党未来展望 - 近期地方选举中民主党开始赢回一些席位,如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席位 [11] - 全美范围内社会抗议活动陆续展开,包括"50501"抗议活动和"总统日无国王"行动 [11] - 奥卡西奥-科尔特斯表现出不凡政治才能,被呼吁在2028年大选中挑战舒默 [11] - 2026年中期选举可能成为民主党"东山再起"的良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