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搜索文档
6月IPO受理家数较去年同期增长数倍!北交所独揽六成份额,还有这些看点
券商中国· 2025-07-01 22:44
IPO上半年受理情况 - 6月沪深北交易所集中受理41家拟上市企业的IPO申请 [1] - 6月三地交易所新增受理企业总数达150家,是去年同期的5倍,占2023年6月同期受理家数的60% [2] - 上半年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共有177家IPO企业获得受理,其中北交所115家,上交所30家,深交所32家 [10] 各交易所受理情况 - 北交所6月受理97家,较去年同期增长逾200%,成为投行保荐的"首选地" [6][7] - 深交所和上交所6月分别受理28家和25家,比去年同期有所回温,但与2023年相比仍有明显距离 [9] - 主板6月共有16家IPO企业获得受理,沪市主板7家,深市主板9家 [23] 企业盈利能力 - 6月新受理的北交所IPO企业最新一年扣非净利润平均值达0.91亿元 [3][12] - 北交所受理的"盈利王"乔路铭2024年扣非净利润达4.11亿元 [13] - 创业板6月受理的19家IPO企业2024年扣非净利润平均值为1.53亿元 [19] - 深市主板新受理的9家IPO企业最新一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平均值达5.75亿元 [24] - 沪市主板新受理的7家IPO企业最新一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平均值为2.63亿元 [25] 未盈利企业情况 - 科创板6月受理18家企业,其中5家为非盈利企业,占比近30% [16] - 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07亿元和-10.44亿元 [17] - 创业板迎来首单未盈利IPO项目大普微,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1.95亿元 [19][20] 重点企业案例 - 南网数字2024年扣非净利润达5.62亿元,主要从事电网数字化等领域 [22] - 惠科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403.1亿元,扣非净利润25.89亿元,主营半导体显示面板 [24] - 浙江振石新材料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6亿元 [25]
2025陆家嘴论坛发布一揽子利好政策——深化金融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6-21 05:58
2025陆家嘴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以"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金融开放、资本市场改革、跨境支付体系创新等议题,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全球金融治理 [1]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上海实施八项高水平开放政策,涵盖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设立、离岸贸易金融改革试点等突破性举措 [2]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深化改革方案,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放宽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标准、扩大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企业适用范围 [3] - 外汇局将新发放QDII投资额度,当前累计批准额度达1677.89亿美元,覆盖189家金融机构 [4] 金融开放政策 - 沪港签署《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优化债券通、互换通机制,共建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 [5]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华总资产突破7万亿元,外资保险市场份额从4%提升至9%,外资银行占衍生品市场20%份额 [6] - 全球前50大银行中42家已在华设机构,40大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 [6] 资本市场改革 - 科创板将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增加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3] - 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3] 跨境金融发展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在SDR货币篮子权重位列第三 [8] - 中国建成多渠道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跨境支付体系呈现本币结算多元化趋势 [8] 外资参与情况 - 橡树资本在华投资总额超470亿元,覆盖股票、债券和不动产等多个领域 [5] - 全国性银行中80%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治理效能 [6]
红筹股回归路径拓宽,A股国际化向前一步
第一财经· 2025-06-12 21:43
深交所国际化进程 - 深交所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股公司发行存托凭证(CDR),包括红筹或VIE架构公司,国际化迈进一步 [1] - 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进一步丰富内地投资者标的池 [1][4] - 深交所与港交所地理位置优势明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区域资源效率更高 [4] 港股回流深市政策细节 - 政策允许H股和红筹架构公司回归深交所,需制定包容性制度 [3] - 深交所历史案例较少,因未开放VIE架构回归,未来中小企业或更适合创业板 [3][4] - 新增CDR发行提法,潜在对象数量大幅扩充,有助于打通深港估值体系 [4] 试点意义与市场影响 - CDR是短期快捷手段,投资者可快速参与交易 [5] - 需完善市值、盈利、ESG披露等细则,明确托管结算及纠纷处理机制 [6] - 提升大湾区融资规模和质量,吸引更多国际化资金,长期推动资本市场开放 [6][7] 资本市场开放趋势 - 区域性金融协同体系经验未来可推广至上交所、北交所 [2][7] - 政策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节奏加快 [7] - 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为实体企业出海提供竞争力提升路径 [7]
信息量巨大!五部长重磅发声,事关降息降准、提振消费、化债、DeepSeek等|聚焦两会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06 19:35
3 月6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 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 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郑栅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发布实施 郑栅洁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的具体方案,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 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让供给侧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他表示,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 发布实施。 他指出,将把培育新动能和升级传统动能更好结合起来。 我们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近期我 们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引导基金将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未来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 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适当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撑原创性、颠覆性技 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他认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显著加快, 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 民营经济出口去年占 64.7%,提升1.4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0.8%、5.8%。 郑栅洁表 ...
“稳住股市”首入报告,吴清谈资本市场下一步|两会时间
和讯· 2025-03-06 19:21
文/李悦 股市是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表明 2025年股市稳定的重要性,也体现出中央要稳住股市的决心。 "要多渠道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稳市做法和工作机制。"证监会主席吴清在3月 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 中长期资金入市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 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现在开了个好头,各类 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不断显效。"据吴清介绍,下一步将逐项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 金入市卡点堵点,不断引入源头活水。 人工智能是今年两会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出进一步部 署,"含科量"增重。资本市场对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证监会 深入推进关键制度创新,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科技含量"。 吴清称,要加快健全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抓紧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机制,在估值定价、 审核流程、支付工具等方面进一步打通堵点,大力推进企业并购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发展,推 动更多 ...
刚刚,吴清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3-06 16:00
3月6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 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 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吴清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我们将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筑牢股市健康发展根基。一是要进一步 增强多层次市场的包容性。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投融资发展的协同性。三是进一步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四要进一步 增强市场基础制度的适配性。 吴清还表示,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促进市场资源向新产业、新 业态、新技术领域集聚。 吴清表示,我们将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筑牢股市健康发展根基。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的 包容性。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投融资发展的协同性。三是进一步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四要进一步增强市场基础制度 的适配性。 吴清:证监会将进一步增强市场基础制度的适配性 坚持尊重规律、尊 重规则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增强市场基础制度的适配性,坚持尊重规律、尊重规则,优化市场评价机制,评估完善交 易结算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