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市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策略周报:珍惜优质筹码,修复行情将在10月下旬缓慢展开-20251019
华西证券· 2025-10-19 16:2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市场修复行情将在10月下旬缓慢展开,建议珍惜优质筹码 [2] - 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和信号,"TACO"交易再现,有助于资本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2] - 国内外积极因素较多,包括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美联储降息预期等 [3] - "稳市机制"建设和投资者回报制度完善是本轮行情的核心特征,市场回调风险相对可控 [3] - 科技板块当前处于估值震荡期,但不足以构成持续性风格切换,待结构再平衡后市场向上突破仍将依靠景气成长 [4][5] 市场回顾 - 十月以来全球风险事件增多,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贵金属走强,油价下跌 [1] - 港股跌幅大于A股和美股,主因美元走强和国际资金流动影响 [1] - A股呈现避险交易特征,全A日成交额一度缩量至2万亿元下方 [1] - 市场风格出现"高低切",前期强势的创业板、科创板调整幅度居前,防御属性的红利指数上涨 [1] 市场展望 - 中美经贸关系迎来阶段性缓和,双方有望在接下来经贸磋商和APEC峰会期间达成部分共识 [2] -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预计会对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等多领域进行系统性部署,可能带来主题机会催化 [3] - 美联储10月降息是大概率事件,且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停止缩表,货币政策趋向宽松 [3] - 以中央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已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对黑天鹅冲击的应对愈加成熟 [3] 市场风格分析 - 近期红利板块的上涨是缩量行情下资金防御的表现 [4] - 科技股调整源于四方面因素:交易拥挤度提升、关税摩擦推升避险情绪、海外"AI泡沫"讨论增多、三季报披露期盈利要求提高 [4] - 从已披露财报和2025年行业一致预期来看,TMT等成长领域业绩相对优势仍较明显 [5] - PPI尚未脱离负增长区间,顺周期板块缺乏基本面的持续支撑 [5] 行业配置建议 - 指数颠簸期会加快风格轮动,低位的红利、金融可承接资金的流入 [5] - 待结构再平衡后,市场向上突破大概率还是依靠景气成长,资金仍有望重新聚焦科技成长和未来产业投资 [5] - 主题上建议关注"并购重组" [5] 资金面与流动性 - 本周权益类基金发行份额57亿份 [29] - 2025年8月私募基金股票仓位为63.82% [29] - 本周A股融资资金净买入145亿元 [30] - 10月至今股票型ETF净申购623亿元 [30] - 10月至今A股IPO融资规模为12亿元 [33] - 10月至今重要股东净减持165亿元 [33]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我国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人民网· 2025-09-22 17:18
资本市场法规制度建设 - "四梁八柱"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 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系统"立改废释" [1] - 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法规相继发布实施 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法治体系进一步健全 [1] -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并配套60余项规则 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全方位重构 [1] 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 - 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纵深推进 北交所成功设立并高质量建设 新三板改革持续深化 [2] -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2] - 交易所债券市场创新品种加快发展 包括公募REITs、科创债、资产证券化等 [2]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2] - 设立广期所更好促进绿色发展 [2] 投融资市场功能发展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3]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 [3]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1/4 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3] -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18家提升至当前24家 [3] - 5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合计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超八成 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2.07倍 [3] 市场稳定机制与风险防控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3] - 协同各宏观管理、金融管理、国资部门和市场主体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 [3] 市场监管执法成效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较"十三五"增长58% [4] - 罚没金额414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30% [4] - 执法震慑增强 透明度提高 市场生态净化 [4]
证监会: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意识明显增强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6:45
法规制度建设 - “四梁八柱”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 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系统梳理[1] - 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历经“十年磨一剑”的法规发布实施[1] - 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 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出台60余项配套规则 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1] 市场体系建设 -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1] - 多层次股权市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 包括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北交所高质量建设及新三板深化改革[1] - 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丰富 公募REITs、科创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1]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 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设立广期所促进绿色发展[1] 市场功能发展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2]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2] -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2] - 近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合计派发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 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2] 市场稳定与监管环境 -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3] - 坚持监管“长牙带刺” 不断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3] - “十四五”期间罚没金额达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执法震慑增强 市场生态净化[3]
吴清最新发声!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含“科”量进一步提升
新浪证券· 2025-09-22 15:49
法规制度建设 - 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并配套60余项规则 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全方位重构 [1] - 四梁八柱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 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打下制度基础 [1] 市场体系建设 - A股总市值于2024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多层次股权市场结构完善 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并设立北交所 [1] - 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1] - 交易所债券市场快速发展 推出公募REITs科创债等创新品种 [1] 投融资功能 - 近5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总额达57.5万亿元 [2] -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2] - 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25% 高于金融地产板块总和 [2] - 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18家增至24家 [2] 投资者回报 - "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总额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80% [2] - 分红回购金额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2] 市场稳定性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2] - 协同政策资金预期三重对冲机制 防范市场大幅波动 [2] 监管执法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较"十三五"增长58% [3] - 罚没金额达414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30% [3]
一揽子政策落地显效 中长期资金筑牢稳市根基丨时报经济眼
证券时报· 2025-09-17 08:06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与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24日推出"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和"1+N"政策体系 系统性重塑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1] - 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市场预期和信心明显改善 A股企稳回升且交易日趋活跃 [1] - 证监会谋划"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 持续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 稳市场机制与资金支持 -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指数基金与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形成合力 该搭配模式被验证为应对市场短期超调的有效举措 [3] - 中国人民银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逆周期调节阻断市场负向循环 [3] - 超500家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 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1200亿元 [3] - 保险和银行理财增量资金加快进场 新基金发行提速 企业年金入市比例增加 [6] 中长期资金入市情况 - 五大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上半年股票投资金额达18464.29亿元 较年初增长28.71% [6] - 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 其中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6] - 年金投资资产净值较2024年底增长约0.69万亿元 [6] -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加大入市力度 [6] 市场生态与制度改革 - 公募基金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优化 投资行为稳定性提高 [7] - 机构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 市场资金向优质资产集中 [7]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健全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 [9] - 推动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强化投资者回报 [9]
一揽子政策落地显效 中长期资金筑牢稳市根基
证券时报· 2025-09-17 02:09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成效 - 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以来,“1+N”政策体系渐次落地,系统性重塑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1] - 市场预期和信心明显改善,A股企稳回升,交易日趋活跃 [1] - 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增效,强调以深化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持续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安排 [1] 稳市机制与资金支持 - 金融监管部门形成稳定资本市场合力,中央汇金公司增持指数基金,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该模式被验证为应对市场短期超调的有效举措 [2] - 中国人民银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逆周期调节阻断市场走弱负向循环 [2] - 超500家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公告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过1200亿元,在稳定市场预期方面发挥作用 [2] - 稳市机制建设从被动应对迈向主动管理,资产价格稳定被纳入货币政策视野,类“平准基金”作用有利于校正资本市场超调 [3] 中长期资金入市情况 - 保险和银行理财增量资金进场步伐加快,新基金发行全面提速,企业年金入市比例增加 [4] - 今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股票投资金额合计达18464.29亿元,较年初增长28.71% [4] - 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其中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年金投资资产净值较2024年年底增长约0.69万亿元 [4] - 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入市意愿 [4] 市场生态与投资行为变化 - 公募基金投资业绩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持续优化,投资行为稳定性提高 [5] - 在长周期考核机制下,机构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市场资金向优质资产集中 [5] - 中长期资金入市显著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进而提升A股市场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5] 未来改革方向与重点 - 证监会将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加快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扎实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公募基金改革 [6]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以发展多元股权融资为重点,健全覆盖各类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的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 [6] - 建议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6]
增强吸引力与包容性,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将持续完善
搜狐财经· 2025-08-11 07:45
资本市场政策方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 - 下半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路线清晰化 [1] - 当前处于"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布局关键时点 [1] 政策体系完善预期 - 下半年将完善"1+N"资本市场政策体系 [1] - 重点包括健全稳市机制建设 [1] - 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引导政策 [1] - 持续优化投资者保护制度体系 [1]
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国务院多部门发声
财联社· 2025-08-04 21:22
宏观经济政策 - 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加力提升宏观政策效能,持续攻坚破解难题 [1] -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 [3] - 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4] -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5] -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8] 产业发展与创新 -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6]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7]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9] -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14] -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15] 工业与制造业 - 重点抓好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13] - 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强保障,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 [17] -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18] -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19] - 抓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 [20] 财政与金融 -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 [27]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28]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30] - 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53] -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54] 资本市场 -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 [58] - 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59] - 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 [60] - 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62] 就业与社会保障 - 抓好重点领域岗位挖潜扩容方案实施,会同相关部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等就业增长点 [39] - 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改革 [44] - 协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个人养老金政策措施 [45] - 研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50]
解读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丨筑牢韧性根基 打造资本市场“稳”字标签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7:11
市场表现与政策成效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行 市场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1] - 2025年一季度四分之三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明显 [3] - 年内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 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 [5] 政策支持与机制建设 - 2024年9月央行 金融监管总局 证监会联合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 打出稳增长强信心组合拳 [2] - 中央汇金公司果断出手 各类机构投资者积极投入 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维护股价稳定 [2]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优化收费模式 将业绩跑赢基准和投资者盈亏纳入考核 [5] 资金流向与结构优化 - 中央汇金增持ETF 新基金发行提速 保险银行理财增量资金加快进场 外资持续流入 [4] - 公募基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约27亿元 达去年同期自购金额3倍多 [5] - 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投资者结构 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 引导资金向优质资产集中 [5] 改革方向与发展基础 - 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增效 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 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 [1][3] - 稳市政策工具储备充足 采用"短期流动性支持+中长期改革红利释放"双支撑模式 [7] - 推动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从资产端和资金端固本培元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者回报 [7]
瑞达期货纯碱玻璃产业日报-20250728
瑞达期货· 2025-07-28 17: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纯碱预计供给宽松需求回落价格承压,建议买入看跌期权 [2] - 玻璃整体回调概率加大,短期有下跌空间,建议暂时观望 [2] 各部分总结 期货市场 - 纯碱主力合约收盘价1316元/吨,环比-124;玻璃主力合约收盘价1223元/吨,环比-139 [2] - 纯碱主力合约持仓量951913手,环比46632;玻璃主力合约持仓量950473手,环比-77986 [2] - 纯碱前20名净持仓-290077,环比8272;玻璃前20名净持仓-176305,环比8320 [2] - 纯碱交易所仓单0吨,玻璃交易所仓单955吨 [2] - 纯碱9月 - 1月合约价差-76,环比1;玻璃合约9月 - 1月价差-64,环比31 [2] - 纯碱基差-50元/吨,环比38;玻璃基差-150元/吨,环比-7 [2] 现货市场 - 华北重碱1390元/吨,环比70;华中重碱1325元/吨,环比50 [2] - 华东轻碱1250元/吨,环比75;华中轻碱1250元/吨,环比55 [2] - 沙河玻璃大板1212元/吨,环比48;华中玻璃大板1230元/吨,环比40 [2] 产业情况 - 纯碱装置开工率83.02%,环比-1.08;浮法玻璃企业开工率75%,环比-0.34 [2] - 玻璃在产产能15.89万吨/年,环比0.11;玻璃在产生产线条数223条,环比0 [2] - 纯碱企业库存178.36万吨,环比-8.1;玻璃企业库存6189.6万重箱,环比-304.3 [2] 下游情况 -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值30364.32万平米,环比7180.71;房地产竣工面积累计值22566.61万平米,环比4181.47 [2] 行业消息 - 国务院总理李强召开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举措 [2] - 证监会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健全稳市机制 [2] - 证监会同意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货注册 [2] - 证监会就《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 - 国家统计局公布1 - 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 [2] - 财政部公布2025年上半年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长1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