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科技
搜索文档
独家专访盛松成:中国居民储蓄将更多流向金融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0:12
资本市场表现与居民财富配置 - 截至9月25日,中国主要股指年内涨幅显著,上证指数涨14.96%,深证成指涨29.11%,创业板指涨51.09%,恒生指数涨32.03%,恒生科技指数涨42.77% [1] - 中国居民储蓄将更多流向金融投资,尤其是能够创造稳定现金流的优质项目,其底层资产主要涵盖新基建、消费基建、新型城镇化等领域 [1] - 居民“存款搬家”趋势延续,8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增加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表明资金正加速流向资本市场 [19] 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 短期内中国尚不具备“大幅”降息的基础,主要因消费和投资的利率弹性较低,未来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 [3][10] - 中国降息仍有空间,因当前物价较低致实际利率较高,且人民币兑美元小幅缓慢升值,美联储持续降息改善了外部环境 [11]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方式包括通过降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以购买国债和地方债,以及央行在二级市场进行国债买卖 [11]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化 - 人民币汇率在中长期将稳中有升,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但短期内不宜过快升值 [4][7] - 中国不会重蹈“广场协议”覆辙,既不会单方面妥协导致汇率大幅升值,也不会通过大幅贬值刺激出口 [4][7] -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向前,中长期升值动能累积,得益于中国生产率持续提升和出口结构优化,2024年中国CPI同比仅增长0.2%,而美国为3.6% [26][27]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 - 低利率时代资管行业将迎来三大变化:超量资金涌入带动规模扩张、风险偏好改善推动资产配置向权益类和另类资产调整、费率下调倒逼机构从“重规模”转向“重服务” [19][20]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管市场,但与经济规模相比仍有差距,需通过产品创新、顺应老龄化趋势提升养老保障需求、提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等多维度协同推进 [15][17] - 上海在全球资管中心排名中升至第五,在数字基础设施、AI风投和专利产出方面进入全球前列,但与纽约的差距主要在税收激励、人才供给及ESG业务、衍生品市场等领域 [15][16] 产业与投资机会分析 - 新的投资“蓄水池”应具备重塑财富效应的特征,重点推动基建REITs发展,2024年全年公募REIT新发行数量为29只,今年已发行16只,新基建REIT发行节奏加快但占比仍偏低 [12][13] - 黄金崛起已成为长期趋势,由地缘政治和美债问题共同推动,目前金价已升至每盎司3700美元之上,但机构大规模超配的可能性有限 [22][23] - 中国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对美出口份额持续下降,2024年该比重较2019年下降2.1个百分点至14.7%,有助于控制产业空心化风险 [8]
“一超多强”角逐全球资管中心桂冠 上海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0:05
为探讨技术驱动下资管业务新趋势特征,解析全球资管中心的竞争优势演进图景,9月23日,中欧国际 工商学院、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 网、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共同主办"2025全球资管中心评价指数发布暨CLF50秋季会议"。 现场发布的《2025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显示,从整体格局来看,2025年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的竞争态势呈现出明显的"一超多强"特征。纽约继续位居首位,其"一体化优势"不仅体现在资金来源和 底层资产的强大吸附力上,更在于其对技术要素的快速整合和在资管科技赛道上的系统性领先。 中国城市展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上海升至第五,尤其在资管科技、底层资产和增长率上均有较大提 升,其数字基础设施、AI风投和专利产出方面已进入全球前列,显示出其基于综合优势的追赶潜力。 上海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最新一期指数报告显示,纽约继续位居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首位,巴黎升至第二,伦敦退居第三。值得关 注的是,上海今年首次进入全球前五,从去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其中,在底层资产和增长率指标 上,上海均位列第三,在资金来源和资管科技方面则排名第六。 2025全球资管中心评 ...
赵欣舸答21:期待机构投资者推动中国资管行业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9:33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今年中国股市表现亮眼,这助推了资管行业发展。赵欣舸发现,有很多理财产品也是以股票为基础的,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理财产品越来越丰富。从长远来看,散户占比高并不是市场最佳选择,美国市 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期待机构投资者也能助推中国资管行业发展,未来中国资管行业发展前景广 阔。 在赵欣舸看来,全球资管中心竞争格局表现为两大演进方向,一是科技驱动,AI模型、智能投研、智 能投顾正在成为未来资管的核心竞争力,中美两国是头部竞争者。二是新兴市场正在更多地承担新增金 融资产供给的角色,在底层资产领域,孟买和上海今年的排名仅次于纽约。 展望未来,赵欣舸分析称,下一阶段全球资管中心的竞争主要围绕三个新赛道:一是资管科技的竞 争,"基础设施—模型—应用"的纵向贯通将决定资管中心位次的跃迁。谁能把"数字基础设施→AI风投 与人才→模型与算法专利→面向资管场景的落地应用"串成闭环,谁就更有系统性优势。二是底层资产 的"新供给"与"新定价",传统股票/债券之外,数字资产、绿色/转型资产、新兴市场的另类资产成为新 增量。三是长期资金的"制度型增量",养老金、主权基金、保险金等长期资金 ...
全球资管中心“一超多强”格局凸显,上海排名第五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18:31
亚洲的格局则表现分化,上海升至第五,尤其在资管科技、底层资产和增长率上均有较大提升,其数字基础设 施、人工智能风投和专利产出方面已进入全球前列,显示出其基于综合优势的追赶潜力。 不过,香港跌至第十,新加坡则从第六滑落至第十三,反映出主要依赖制度便利所带来的脆弱性。孟买在底层资 产和增长率方面异军突起,成为全球新兴市场的最大"黑马",显示印度高储蓄率、资本市场开放与数字金融崛起的综 合动能。 | | | 衣 1-1 全球下入货广官理中心家合排名 (2025) | | | | --- | --- | --- | --- | --- | | | 资管中心 | 综合评分 | 分数较 2024 | 排名较 2024 | | | | | 年变化 | 年变化 | | | 纽约 | 97.91 | 2. 39 | 0 | | 2 | 巴黎 | 84. 72 | -0. 93 | 13 | | 3 | 伦敦 | 84. 58 | -1.46 | 11 | | 4 | 波士顿 | 84. 45 | 0. 22 | 17 | | 5 | 上海 | 84. 22 | -0. 86 | ↑2 | | 6 | 芝加哥 | 84. 20 ...
《2025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上海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12:24
全球资管中心排名变化 - 纽约继续位居全球资管中心首位[1] - 巴黎从上年排名升至第二位[1] - 伦敦从上年排名退居第三位[1] - 上海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从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1] 上海资管中心细分指标表现 - 底层资产指标位列全球第三[1] - 增长率指标位列全球第三[1] - 资金来源指标排名全球第六[1] - 资管科技指标排名全球第六[1] 资管科技评估体系创新 - 科技成为全球资管中心与金融业演进的关键驱动力[1] - 资管科技作为独立领域被纳入评估体系[1] - 构建四维评估框架:基础层 市场层 创新层与应用层[1]
2025全球资管中心评价指数发布 上海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4 10:30
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排名 - 纽约以97.91分保持全球第一 综合评分较2024年提升2.39分 在资金来源、底层资产、资管科技等多个细分维度领先[1][3] - 巴黎以84.72分跃升至第二 较2024年下降0.93分 在ESG及另类资产领域排名第一[1][3] - 伦敦以84.58分退居第三 较2024年下降1.46分 与纽约差距扩大1.46分 在资管科技和底层资产保持前列但税收激励与人才吸引力减弱[1][3] - 上海以84.22分跃升两位至第五 较2024年下降0.86分 在底层资产和增长率指标位列第三 资金来源和资管科技排名第六[1][2][3] 亚洲资产管理中心表现 - 上海数字基础设施、AI风投和专利产出进入全球前列 资管科技、底层资产和增长率有较大提升[1] - 香港以82.45分位列第十 较2024年下降2.37分[3] 资管科技评估体系 - 新增资管科技四维评估框架 包含基础层、市场层、创新层与应用层[4] - 资管科技推动投研决策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的数据智能化转型 实现服务模式个性化定制升级[6] - 资管科技带来数据处理能力指数级跃升 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实时监测交易行为和市场舆情 依托云计算完成市场情景模拟和压力测试[6] - 资管科技有效打破资管机构和投资者之间的供需壁垒 促进服务模式从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定制升级[6]
上海排名第五 全球资管中心“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23:59
全球资管中心排名 - 纽约继续位居全球资管中心首位,巴黎升至第二,伦敦退居第三 [1] - 上海首次进入全球前五,从去年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 [1] - 上海在底层资产和增长率指标上均位列第三,在资金来源和资管科技方面排名第六 [1] 资管科技指标与作用 - 指数修订新增资管科技指标,构建由基础层、市场层、创新层与应用层组成的四维评估框架 [1] - 资管科技推动业务投研决策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的数据智能化转型,以及服务模式的个性化定制升级 [2] - 资管科技带来数据处理能力指数级跃升,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实时监测,并通过云计算完成大规模情景模拟 [2] - 资管科技可打破资管机构和投资者之间的供需壁垒,促进服务模式从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定制升级 [2] 上海资管中心竞争力 - 上海拥有丰富优质的中国资产、强大的金融市场及快速成长的资管机构 [2] - 上海完善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及产业链优势使投资者能够高效获取优质资产 [3] - 上海在资本流动潜力上具备优势,通过政策试点和特殊通道有望提升自由进出效率 [3] - 上海资管科技已在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及资产管理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并建立行业标准指南 [3] 上海发展潜力与挑战 - 上海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约为纽约的四分之一,在国际化程度、跨境业务支撑及高能级企业布局方面仍有差距 [4] - 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五个中心联动,上海有望实现国际金融中心的持续发展和赶超潜力 [4] - 临港新片区凭借完整产业链、强大人工智能算力和国际数据直连,为资管科技和全球资产管理提供高效工具与真实应用场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