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加工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可口可乐(KO.US)已同意在美国版可乐中改用蔗糖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1:45
可口可乐产品配方变更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可口可乐已同意在美国销售的可乐饮料中使用蔗糖替代高果糖玉米糖浆 [1] - 可口可乐声明将很快公布新产品细节 但未确认是否全面转换配方 计划在7月22日财报公布时提供更多信息 [1] - 目前美国原味可口可乐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 墨西哥版可乐已使用蔗糖 [1] 甜味剂市场影响 -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2026年度蔗糖产量预计占国内糖供应30% 其余来自甜菜糖和进口糖 [2] - 玉米糖浆制造商Archer-Daniels-Midland股价盘后下跌8% 可口可乐股价基本持平 [2] - 玉米精炼商协会警告配方变更可能导致美国食品制造业岗位流失和农民收入减少 [2] 健康与政策因素 - 美国卫生部长批评高果糖玉米糖浆在超加工食品中的广泛使用 认为影响国民健康 [1] - 高果糖玉米糖浆因稳定性高 成本低 甜度高而被食品行业广泛采用 [1] - 特朗普本人偏好使用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的健怡可乐 [2]
美国加州拟禁止中小学校提供超加工食品
快讯· 2025-06-05 14:27
美国加州拟禁止中小学校提供超加工食品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众议院通过法案 计划禁止该州中小学校向学生提供超加工食品 [1] - 超加工食品指在已经加工过的食品基础上再加工的食品 通常含有5种以上工业制剂 [1] - 超加工食品通常是高糖 高脂 高热量食品 [1] - 已有多项研究确定了超加工食品与多种癌症之间的关联 [1]
Cell子刊:人体试验证实,蒸煮比烧烤更健康,烹饪方式影响心血管代谢
生物世界· 2025-04-27 08:36
超加工食品与烹饪方式研究 - 超加工食品消费量大幅上升与多种慢性疾病发生呈同步增长态势但具体因果机制仍不清楚[2] - 热处理是食品工业首选方法加热时形成可逆美拉德反应产物最终稳定为膳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dAGE)[2] - 煮和蒸产生的dAGE量较低而烘焙和烧烤因高温干热产生较多dAGE[2] 烹饪方式对生物学影响 - 随机交叉试验显示相同食材下烹饪方式会改变食物生物学影响[4] - 煮和蒸等低AGE烹饪方式可改善脂质谱并提高血清蛋白4E-BP1水平(4E-BP1对健康寿命有积极影响)[9][10] - 烧烤和烘烤等高AGE烹饪方式会增加粪便丁酸盐水平(提示肠道微生物代谢或吸收改变)[9][13]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机制 - 羧甲基赖氨酸(CML)等是主要dAGE指标会引发蛋白质交联改变结构功能[4] - AGE通过受体相互作用触发炎症级联和氧化应激未被吸收部分可能调节肠道菌群[4] - 降低dAGE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LDL胆固醇减少炎症标志物但现有研究结果不一致[5] 研究设计与行业启示 - 严格控制的交叉研究首次全面评估仅烹饪方式改变对AGE水平的影响涵盖全身和肠道结果[7] - 当前饮食指南侧重食材而非烹饪方法但研究显示低AGE烹饪应纳入心血管预防策略[12][13] - 需在食品工业和预防医学中重新评估烧烤等传统推荐烹饪方式的长期健康影响[5][13]
我发现减肥的尽头是正常吃饭
36氪· 2025-03-08 23:46
核心观点 - 现代人饮食结构偏离"正常饮食"标准,导致隐性饥饿和肥胖问题并存 [4][10] - 高糖高脂食物通过重塑大脑奖赏机制加剧暴饮暴食倾向 [15] - 超加工食品消费量激增是肥胖率上升的关键因素 [24][25] - 社交环境和包装设计等外部因素显著影响进食量 [18][20] - 规律三餐和进食速度对体重管理的影响超过单纯热量控制 [30][34] 膳食结构分析 - 标准膳食结构:蔬菜水果占50%(蔬菜为主),谷薯类碳水+优质蛋白占50% [4] - 成年人日摄入量标准:谷物200-300g/蔬菜≥300g/水果200-350g/动物性食物120-200g/奶制品≥300g当量 [5] - 中国实际摄入量:人均日热量3200千卡,超世界平均水平10%(2900千卡),超膳食指南标准42%(男性2250千卡) [11] - 脂肪摄入占比从2010-2012年的32.9%升至2015-2017年的34.6%,超推荐上限(30%)[12] 食品消费趋势 - 超加工食品人均消费量从2002年62g/日增至2016年174g/日,增长180% [24] - 典型超加工食品如星巴克牛角包(80g)含300千卡热量,脂肪占比达40% [23] - 高糖饮食导致内脏脂肪堆积,含糖饮料使腰围增长风险提升31% [13][30] 行为影响因素 - 7人以上聚餐使热量摄入增加76%,周末食量比工作日高10% [18] - 快速进食(<5分钟)人群更易出现腰围增长,北方居民该习惯更普遍 [30] - 不吃早餐使超重风险增加48%,腹部肥胖风险增加31% [30] 解决方案建议 - 运动方案:每周150-300分钟中低强度有氧+2-3次抗阻训练,目标周消耗2000千卡 [34] - 食物选择:增加全谷物/蔬果摄入,减少超加工食品,控制单次包装量 [25][20] - 进餐方式: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避免分心进食 [30][35]
肥胖、上瘾并非你意志薄弱,而是食品公司盯上了你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4-10-13 20:01
超加工食品(UPF)的定义与特性 - UPF指用塑料包装且含有家庭厨房不常见配料的工业化食品 包含添加剂、欺骗性营销等广义加工过程[4][19] - 典型特征包括高糖(如9颗方糖/罐可乐)、高脂、低纤维 含黄原胶(细菌粘液)等非食物成分[6][16] - 破坏人体饱腹感系统 导致进食速度加快且延迟满足感 每分钟热量摄入显著提升[6][8] 行业现状与商业策略 - 欧美UPF占饮食比例达60% 中国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3][28] - 食品巨头通过赞助研究(如96%否认糖危害的研究由行业资助)、法律威胁(56页律师函)等手段维护利益[21][30] - 营销策略包括奥运赞助(Nike)、明星代言(lululemon贾玲)、健康声明(低脂高纤维标签)[3][29] 健康影响与科学证据 - UPF关联癌症、代谢疾病风险 实验显示1个月80%UPF饮食导致体重增加12斤且激素紊乱[8][9] - 人造甜味剂虽无糖但提升胰岛素水平 刺激对其他甜食的摄入欲望[3][6] - 婴儿配方奶粉在中低收入国家添加7.3克糖/份 导致肺炎腹泻死亡率上升[26][27] 公司行为与监管挑战 - 雀巢等企业被证实54%产品健康评级低于3.5星 但股东压力迫使CEO转向低健康标准生产[19][34] - 行业通过旋转门(如监管者转任企业顾问)影响政策 控制慈善机构及学术组织[10][24] - 烟草公司曾主导UPF风味开发 现采用相似成瘾性配方(如Philip Morris收购食品品牌)[44][45] 解决方案与市场转变 - 智利模式:强制黑色警示标签+校园禁售+高税 使含糖饮料销量下降23%[40][41] - 建议补贴新鲜食材(西兰花)而非大宗商品(小麦) 推动供应链转型[41] - 消费者认知是关键 需明确UPF与烟草同属成瘾性有害产品[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