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财
搜索文档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1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507.4亿元
北京商报· 2025-10-24 17:47
文章核心观点 - “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实施后市场反应良好 深圳地区业务规模实现显著增长 跨境收付金额占大湾区比重近五成 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1] 深圳“跨境理财通”业务表现 - 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1万名 [1] - 跨境收付金额合计507.4亿元 [1] - 业务金额占大湾区比重近五成 [1] - 业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1]
东亚银行李民斌:上半年大湾区内地分行富裕客群增长3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08:38
公司动态 - 东亚银行深圳福田旗舰行于10月16日开业 [2] - 新旗舰行选址临近福田高铁站旨在服务往返深港两地的人才和高净值客户 [2] - 公司管理层表示此举将进一步发挥内地和香港的协同优势 [2] 业务表现 - 公司在大湾区内地分行的富裕群体客户数量在今年上半年增长39% [2] - 南下香港的客户数量增长54% [2] - 南向跨境理财业务的管理资产规模增长约90% [2] 行业趋势与战略 - 大湾区居民的财富增长被观察到非常迅速 [2] - 公司计划积极发展跨境理财业务 [2]
结构性存款来了,湾区居民新增“跨境理财通”标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0:46
招商永隆银行产品范围调整 - 招商永隆银行修订"南向通"条款,将"指定理财投资产品"的定义简化为"本行按监管规定不时许可的理财投资产品",修订将于2025年10月27日生效 [2] - 调整原因是应监管机构对合资格理财产品范围的修订,主要变化是将原不包括在内的结构性存款纳入指定产品 [4] - "指定理财产品"范围明确扩大,过往明确不包括结构性存款,现时已将货币挂钩保本投资纳入,但产品风险等级要求未变 [5] 结构性存款监管背景与市场现状 - 2024年6月香港金管局更新规则,容许符合特定条件(被销售银行评定为"低"至"中"风险且保本)的标准结构性存款成为南向通合资格产品 [6] - 香港银行上架结构性存款的节奏不一,招商永隆银行、中银香港、中信银行(国际)已为南向通提供结构性存款产品 [7] - 部分银行如汇丰香港、交通银行(香港)、渣打香港、恒生香港、东亚香港等目前未在南向通项下提供结构性存款 [7] 跨境理财通市场发展概况 - 截至8月末,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达16.71万人,其中内地投资者11.37万人,资金跨境汇划金额为1235.50亿元 [9] - 大湾区内地九市有34家银行、14家证券公司办理跨境理财通资金汇划业务,8月份单月境内银行办理资金汇划22.4亿元,占比85.1% [10] - 香港金管局总裁透露"跨境理财通3.0"已在讨论中,涉及额度资格、产品范围、销售流程等环节优化,并探索扩展至大湾区以外的可行性 [9]
最快年底!跨境理财通3.0拟扩大地域
证券时报· 2025-09-13 11:30
跨境理财通3.0版本优化进展 - 跨境理财通拟适时扩展至粤港澳大湾区之外地域 目前监管仍在调研优化 最快今年年底推出3.0版本征求意见稿 [1][3] - 香港财政司司长透露将在中央部委支持下扩大地域范围、产品种类和参与群体以增强市场活力 [1] 跨境理财通优势与演进 - 跨境理财通具备不占用换汇额度、不受QDII限额影响、费用相对低廉及产品选择范围广等优势 [3] - 2021年9月最初在34家银行试行 2024年2.0版本推出后14家证券公司获试点资格可开户销售跨境理财产品 [3] - 业界期待3.0版本将地域拓展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因当地投资者海外配置需求强烈 [3] 跨境理财通业务数据表现 - 跨境汇划总额度1500亿元 截至2025年7月末内地与香港间汇划额1096.73亿元占比90.7% 内地与澳门间汇划额112.46亿元占比9.3% [5] - 7月单月新增个人投资者2959人 办理跨境汇划金额29.15亿元 其中南向通29.03亿元显著高于北向通0.12亿元 [5] - 截至7月末参与个人投资者达16.46万人 包括港澳投资者5.30万人和内地投资者11.16万人 累计跨境汇划金额1209.19亿元 [5] - 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四市业务汇划金额占比达87.1% [5] 试点机构业务分布 - 7月银行办理资金汇划24.64亿元占比84.5% 证券公司办理4.51亿元占比15.5% [6] - 截至7月末银行累计办理1155.87亿元 证券公司累计办理53.32亿元 银行先发优势突出 [5][6]
最快年底!跨境理财通3.0拟扩大地域
新浪财经· 2025-09-13 10:32
政策动向 - 香港财政司司长透露中央部委支持适时适度扩大跨境理财通的地域范围、产品种类和参与群体以增强市场活力 [1] - 两地监管机构正调研探讨跨境理财通3.0版本优化 征求意见稿最快有望于今年底出台 [1] 市场预期 - 业界对优化3.0版本非常期待 尤其关注地域拓展至大湾区以外并至少将北京上海纳入试点 [1] - 北京上海一线城市投资者存在强烈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 [1]
汇华理财首次与外资银行建立代销合作关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9:31
产品发布与合作 - 汇华理财与渣打银行合作推出环球增益汇华趋势指南一个月最短持有050理财产品 采用固收+投资策略并部分配置境外CIO精选基金 [1] - 该产品由渣打银行独家代销 是汇华理财首次与外资银行建立代销合作关系 [1] - 通过渣打银行全球渠道 产品可高效触达境内投资者并提供全球资产本地服务体验 [1] CIO基金与策略整合 - CIO基金由渣打新加坡担任投资顾问 法国东方汇理资管担任基金管理人 汇聚渣打集团首席投资办公室全球市场观点及基金筛选框架 [2] - 渣打集团自2022年9月起面向全球12个市场零售客户代销CIO基金系列 在售产品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5亿美元(约178亿元人民币) [2] - 理财产品通过配置CIO基金将CIO策略融入其中 为投资者提供覆盖多资产类别的投资方案 [2] 产品结构与优势 - 理财产品以80%稳健固收资产为基础进行境内外债券主动管理 部分配置境外CIO精选基金以增强收益 [2] - 产品具备低门槛共享全球投资资源 汇华理财国际化团队进行跨境及全球资产配置 并由国际顶尖风险管理系统支持 [2] - 产品融合国际领先投资框架与全球视野 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提供多资产类别投资方案 [2]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汇华理财作为国内合资理财行业先行者 已搭建覆盖宏观 固收 权益 衍生品及跨境投资的投研体系 [3] - 公司依托外方股东东方汇理资管全球资源优势 发挥全球多元大类资产配置特色优势并结合对中国本土市场洞察 [3] - 跨境理财成为资管行业新赛道 公司旨在为国内理财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球多元配置投资解决方案 [3]
渣打集团(02888):舆情扰动,回调或是加配机会
华泰证券· 2025-08-19 15:3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64.30港币 [1][5] - 当前股价139.60港币(截至8月18日),市值3228.88亿港币 [8] 核心观点 - 短期股价回调因美国议员指控引发舆情扰动,但公司澄清指控已被多次驳回且不影响基本面 [1][2] - 长期看好渣打新兴市场布局优势,交易银行与财富管理业务将受益于产业链重构和跨境理财需求增长 [1][3][4]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43.31亿美元,25-27年CAGR为8.1% [5][11] 业务优势 - **跨境业务动能**:在40个"一带一路"市场设网点,超20个市场运营超百年,东盟地区产业转移带来金融服务需求 [3] - **财富管理增长**:25H1财富管理收入同比+23.1%,新开户13.5万名,预计24-29年CAGR达双位数 [4][11] - **轻资本模式**:25H1香港商业地产敞口仅占总贷款0.7%,PB(MRQ)0.91倍,综合回报率8.35% [3][8] 财务与估值 - 25年预测BVPS 20.99美元,对应PB 0.85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0.97倍 [5][13] - 25年ROE预计9.82%,27年提升至11.21%;股息率从25年2.19%增至27年3.13% [11] - 25年EPS 2.08美元,PE 8.58倍,显著低于24年11.46倍 [11] 市场表现 - 52周股价区间75.40-153.00港币,当前接近区间上限 [8] - 6个月日均成交额1.43亿港币,流动性适中 [8]
时报数说 香港金管局:“跨境理财通”2.0 个人投资者已逾16万人
证券时报· 2025-08-05 06:56
跨境理财通2.0市场表现 - 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实施后市场反应良好 截至6月底参与个人投资者超过16万人 较1.0阶段增幅超过120% [1] - 南向通投资者持仓市值超过160亿元人民币 较1.0阶段实现两倍增幅 [1] 南向通投资者行为变化 - 南向通投资者产品选择多元化 从初期存款类产品为主转向更多配置基金和债券产品 [2] - 香港市场产品认知度提升 投资者日益重视分散投资 [2]
香港金融管理局:“跨境理财通”2.0个人投资者已逾16万人
新华社· 2025-08-04 13:57
跨境理财通2.0市场表现 - 截至今年6月底参与个人投资者超过16万人 与1.0版本相比增幅超过120% [1] - 南向通投资者持仓市值超过160亿元人民币 较1.0版本增长两倍 [1] - 南向通产品配置多元化趋势明显 从初期存款类为主转向基金和债券产品 [1] 政策优化措施 - 2.0版本优化措施包括额度提升、产品扩容、投资者门槛放宽、参与机构范围扩大及完善销售推广安排 [1] - 近期推出"一次性同意"、"三方线上会议"及非亲身开户等新措施 提升银行服务效率 [1] - 香港6家银行已落实"一次性同意"安排 10家银行正在推进相关计划 [1] - "三方线上会议"推出一个月内 部分银行已实施或准备实施该措施 [1] 市场参与动态 - 南向通投资者对香港市场产品认知度提升 分散投资需求增长 [1] - 香港银行积极响应政策优化 加速推进服务升级 [1]
网络根基厚,财富动能强
华泰证券· 2025-05-13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2025年目标PB0.85倍,目标价137.46港币 [1][5][125][1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渣打集团兼具业绩成长性、稳健经营能力与优异股东回报,产业链重构与跨境理财需求为交易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带来增量空间,存量风险出清,资产质量稳健,股东回报策略有吸引力,中长期有望受益于全球产业链重构实现估值修复 [1][4][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当下:两大逻辑驱动盈利能力提升 - 关税政策“由急变缓”,全球贸易壁垒上升压力边际缓解,渣打集团股价受关税政策影响波动,近期有所缓和 [23] - 近年来渣打集团ROTE持续稳步提升,预计2026年调整口径ROTE将达到13% [26] 供应链分散化提速,网络银行优势凸显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企业“多点布局、绕道生产”策略为渣打创造机遇,其全球化网络布局独特,网点与“一带一路”沿线重合度高,能深度绑定企业需求 [28] - 渣打中美跨境业务占比低,关税影响可控,且有望随供应链区域分散化拥抱增量业务空间,通过工具帮助企业锁定成本、降低风险,2019 - 2024年跨境收入按11%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中期占比提升至70% [33] 跨境理财需求涌现,财富管理持续扩容 - 全球资产配置与跨境理财需求呈上升趋势,亚洲及中东新兴市场财富规模扩张,中国香港有望成全球最大跨境财富中心,地缘政治紧张将推动跨境财富增长 [43] - 渣打AUM规模亚洲第三,有差异化竞争优势,本地和跨境客户为增长引擎,明确未来五年财富管理增长路径,降息周期将优化收入结构支撑非息收入 [45][46] 全局概览:深耕新兴市场的“百年老店” - 2015年后渣打压降风险,存量风险出清,发展重点转向注重收益和核心业务,采用轻资产模式,降低资本消耗,非息收入占比高,贷款投向风险偏好趋于稳健 [54] - 渣打业务范围布局广泛,亚太地区为主要收入来源,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收入贡献大,在香港市占率第三 [59] 模式洞察:业务轻+风险低+空间大 - 2018年以来渣打非息收入对盈利能力贡献高,利息净收入贡献低,成本收入比高,ROE在同业中靠后,但中收和其他非息收入表现出色,2015年后降低对传统存贷业务依赖,ROE企稳回升 [65] - 渣打以轻资产模式见长,非息收入对营收贡献高,2024年金融投资在总资产占比达48%,利息净收入、中收、其他非息在营收中占比分别为33%、19%、48% [73] 交易银行:营收主要贡献,增长动能强劲 - 2018年以来交易业务在渣打营收中占比超20%,利息净收入主要由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贡献,其他非息收入主要由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贡献,交易银行业务以现金管理为主,客户多为大型跨国企业 [76] - 交易服务对营收贡献最高,渣打优化业务结构,交易服务占比超30%,财富方案业务增速快,交易银行业务布局全球,与“一带一路”沿线高度重合,网点优势明显 [79][80] 财富管理:代销范围广泛,产品货架丰富 - 渣打财富管理业务有多元化产品架构和客群分层经营策略,区域布局有先发优势,产品壁垒高,客群结构优,2024年新增资金净流入和国际富裕客群人数增长 [85] - 以代销模式为基础,智能交易赋能,产品货架覆盖全球优质资产,与瑞银相比,客群结构和产品模式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86][89] 存贷业务:贷款占比偏低,息差压力仍存 - 渣打金融市场业务优,金融投资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偏高,2024年末客户贷款、金融投资资产占比分别为33%、48%,加息周期后客户贷款占比下降,金融投资资产占比提升 [90] - 贷款投放集中在亚太地区,风险偏好趋于稳健,预计2025年利息净收入难正增长,利率对冲降低利率敏感度,但受市场利率波动和高基数影响仍有压力 [93][96] 资产质量:风险偏好稳健,香港CRE敞口低 - 2014年后渣打压降周期性行业敞口,资产质量稳中向好,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2.17%,环比改善,拨备覆盖率79%,环比持平 [106] - 分行业看,香港商业地产敞口小,整体风险可控,对公贷款不良率高于零售贷款但边际改善,零售不良率有抬头趋势,已对商业地产风险敞口计提减值 [108] 费用支出:加大管控力度,增强运营效率 - 渣打成本收入比偏高,2024年提出“提效增益”计划,24年成本收入比64.0%,同比下降,预计2025 - 2026年成本收入比下行,计划集中在四方面 [113] 展望未来:挖掘轻资产模式潜在价值 - 渣打股东回报凸显配置价值,PB估值低,24 - 26年股东回报指引80亿美元有望超额完成,资本水平充足,随着关税博弈放缓,估值有望修复 [118] - 渣打轻资本模式有望享受更高估值,后续PB提升有空间 [119] 盈利预测 - 维持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8.3/39.6/43.6亿美元,2025年bvps为20.79美元,对应PB为0.71倍,维持2025年目标PB0.85倍 [5][125][127] - 美联储降息或驱动贷款增速提升,市场利率下行拖累息差,加强管理费用管控,信用成本或抬升,资本回馈与ROE提升双线并进 [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