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重构

搜索文档
京东要做灶王爷?
36氪· 2025-07-25 09:42
京东跨界餐饮战略 - 公司宣布在全国开设1万家"七鲜小厨"门店,主打现炒现做模式,并投入10亿现金招募1000道招牌菜合伙人 [1] - 合伙人只需提供配方即可获得100万保底分成,生产、配送、销售环节全部由公司负责 [1] - 该模式借鉴电商领域"自营+物流"核心能力,采用标准化厨房加统一配送模式,从食材采购到品控全流程把控 [1] 外卖市场现状与痛点 - 2025年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日均消费33亿元 [2] - 美团日订单量超1.5亿单,其中"神抢手"贡献5000万单,"拼好饭"突破3500万单 [2] - 行业面临三大问题:用户对食品安全要求提高、平台抽成压缩商家利润、食品安全隐患频发 [2] 供应链优化方案 - 与中粮、正大、双汇等食品企业合作,直接从源头采购食材 [3] - 通过中央厨房集中处理可将食材损耗率从传统外卖门店的10%-15%降至5%以下,参考老乡鸡已实现3%损耗率 [4] - 集中采购加工模式降低食材成本和人力投入 [4] 技术应用与标准化 - 采用机器人炒菜实现标准化生产,每道菜火候时间配料比例精确控制 [5] - 每台机器人设4个加工位,3-5分钟完成一道菜,效率高于人工 [5] - 但存在口味单一化问题,用户反馈缺乏"锅气",可能影响复购率 [7] 商业模式创新 - "菜品合伙人"计划重构餐饮产业链权力分配,厨师转型为知识型人才 [8] - 形成"中央厨房+社区店+机器人炒菜"组合拳,将产业链控制权向平台转移 [9] - 中小餐厅加盟后主要承担履约功能,品牌价值和用户关系让渡给平台 [10] 地域化挑战 - 餐饮行业高度依赖本地化,各地口味习惯、供应链和政策存在差异 [12] - 一线城市效率优势明显,但三四线城市面临物流成本和配送半径挑战 [13] - 竞争对手如美团、抖音等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对区域需求 [14][15][16]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推进"智能厨房"和"无人配送",饿了么布局"数字餐厅" [14] - 抖音通过"外卖+直播"模式利用内容流量优势 [14] - 各平台分别采取技术、流量和本地化策略形成竞争壁垒 [15][16]
看,链博会上“硬核”亮相的“中国制造”
中国电力报· 2025-07-22 14:44
中国清洁能源供应链发展现状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三分之一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1] - 全球80%以上光伏组件和70%风电装备为中国制造 [1] 核心企业技术突破 - 东方电气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满足5万户家庭用电 [1] - 中石化"西氢东送"管道年输氢10万吨,覆盖京津冀氢能走廊 [1] -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年产天然气超30亿立方米,累计产气突破100亿立方米 [1] 产业链协同与创新 - 央企承担全国90%以上油气供应、60%以上电力供应、25%以上煤炭供应 [2] - 华润电力"疆电入渝"项目总容量610万千瓦,年输渝电超191亿千瓦时 [2] - 中石化易派客平台品牌价值连续5年超百亿元,服务全球供应商 [2] 关键技术进展 - 东方电气5兆瓦化学链燃烧系统降低碳捕集成本三分之二 [3] - 中石化碱性电解槽单槽规模提升至5000立方米,制造成本下降30%以上 [3] - 中天科技TOPCon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3.3%,液冷储能柜度电成本降20% [3] 国际业务拓展 - 东方电气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1亿千瓦发电设备,带动17000家供应商 [5] - 哈萨克斯坦风电项目年供绿色电力8.4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68.66万吨 [5]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5] 未来发展方向 - 强化氢能储运、长时储能等技术攻关,完善"风光氢储"一体化标准 [6] - 深化碳市场、绿电交易等机制,激发产业链绿色转型动力 [6] - 推动绿氢认证、跨境输电等国际规则对接,提升全球能源协同 [6]
印尼效仿中国赌镍价,从6%飙到74%,终难逃亡崩盘结局
搜狐财经· 2025-07-19 12:28
印尼镍产业泡沫周期 - 印尼镍储量从全球6%飙升至74%市场份额 经历完整经济泡沫周期后全面崩盘 [1] - 2020年凭借60%镍储量实施出口禁令 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建设冶炼厂 精炼镍产能快速扩张 [3] - 精炼镍年产量达220万吨 另有150万吨产能建设中 导致本土镍矿不足需从菲律宾进口 [6] 供需失衡与价格暴跌 - 镍价跌至1.4万美元/吨 接近印尼冶炼厂成本线 工厂面临停工亏损风险 [7] - 全球市场无法消化370万吨总产能 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暴跌 [4][6] - 印尼镍产业年出口额超300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额10-20% [4] 中国市场需求变化 - 电动车电池技术转向磷酸铁锂路线 减少对镍的需求 [9] - 中国企业低价期囤积高品质一级镍作为战略储备 [11] - 电池回收技术突破 镍回收率达95% 降低对新矿依赖 [12] 技术路线对比 - 印尼冶炼厂使用燃煤炉 每吨镍排放16吨二氧化碳 环保压力巨大 [13] - 中国企业掌握全球领先提炼技术 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和技术生态 [15][17] 全球产业链启示 - 资源禀赋不等于产业链控制权 技术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 [15][20] - 越南稀土和澳大利亚锂矿案例显示 缺乏精炼技术仍依赖中国加工 [14] - 全球竞争重点转向技术生态和供应链韧性 而非单纯资源争夺 [19]
全球首个电解铝AI智能生产线投产!魏桥集团云南建厂折射铝业变局
大众日报· 2025-07-15 14:44
绿色铝产业转型 - 全球首个电解铝AI智能系统生产线在云南投产,年产193万吨低碳铝,标志着先进技术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1] - 云南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占地8377亩,承接山东魏桥集团产能转移,打造"中国绿色铝谷"[1] - 云南电力总装机超1.6亿千瓦,绿色能源占比90%达1.5亿千瓦,水电铝材一体化优势显著[3] 碳排放与能源结构 - 电解铝占全国碳排放5%,云南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0.1073千克/千瓦时,仅为全国平均1/5[3][5] - 云南生产单吨电解铝二氧化碳排放1.8吨,较火电下降86.15%,年减排1836万吨[5] - 山东电解铝行业碳排放强度8.2吨CO₂/万元,较2019年下降37%,领先全国29%的平均降幅[5] 产业链与政策支持 - 园区形成"原铝生产—精深加工—废铝回收"完整产业链,吸引多家企业入驻,累计投资70亿元[5] -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绿色铝列为云南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6] - 工信部提出电解铝产能向云南、广西等水电富集区倾斜,氧化铝项目需匹配铝土矿资源[7] 区域协同与经济效益 - 云南电解铝产能占比从2020年不足5%提升至2024年18%,全国运行产能4358.4万吨占全球55.17%[10] - "短流程"模式使铝水直接流入下游企业,年产能200万吨可节省12亿元重熔运输成本[10] - 云南区位优势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及南亚东南亚市场,中老铁路增强辐射能力[10] 技术升级与战略合作 - 魏桥集团采用600千安特大型电解槽,氧化铝注入速率达每秒30升,实现价值链重构[7] - 山东信发集团在广西建设200万吨氧化铝项目,采用全球领先拜耳法工艺[7] - 南山铝业与特斯拉合作航空铝材生产线,复制"短流程"制造模式至美国[7]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开幕 签约超百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21:40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在南昌开幕,12个产业转移重点合作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超百亿元[1] - 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共建产业生态,加速中部崛起"[1] - 活动旨在搭建高水平产业转移对接平台,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打造一流产业承接环境,推动区域产业协作深化升级[1] 江西产业优势 - 江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工业体系较为完备,制造业基础比较坚实[1] - 近年来江西积极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1] 签约项目 - 签约项目涉及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1]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与江西南昌经开区签约建设海立冷暖空调压缩机数智工厂及先进电机研发试制中心项目[1]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副总裁郁冲表示产业转移是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重构与能级跃升[1] 参会企业 - 活动吸引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制造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等众多重量级企业参会[2] - 主办方安排了电子信息、有色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航空四个产业链专题对接活动[2] - 还组织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交流活动和考察活动[2]
共探上市公司创新生态: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论坛在京举行
第一财经· 2025-06-23 22:37
全球科技创新格局 - 中国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2023年研发投入占全国比重达55%,美国前250家上市公司贡献全国63.6%研发总额 [2] -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重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双重核心动力 [3] - 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与技术协同发展,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带动全要素改革,形成科技投资高潮 [1][6] 上市公司创新生态 - 风险投资与耐心资本通过"投贷联动"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领域,提供全周期支持并参与企业管理 [2] - 系统性创新需技术、管理、制度、战略、组织多要素协同,构建内部护城河抵抗复杂性竞争 [6] - 创新生态系统依赖企业、资本、政府、科研、供应链、媒体等多方协同,形成相互推进的依存关系 [1][6] 产业链与全球化趋势 - 全球产业链从"水平分工"转向"垂直整合"和"产业集群化",中国凭借完备产业体系有望打造全球集群 [5] - 中美或成未来全球产业链双链主,"一带一路"和货币互换机制将推动更公平的价值链分配 [5] - 新型技术壁垒和数字关税割裂全球市场信任基础,前沿技术如AI、量子计算重塑产业链控制权 [3] 公司治理与ESG发展 - ESG中的治理(G)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关键,需通过碳排放交易权等机制将外部性转化为可交易成本 [4] - AI技术改变治理模式,特斯拉等企业创始人长期担任CEO体现创新,但需防范恶性竞争和信息不对称 [4] - 面向2035的上市公司需构建全球标准治理体系,结合AI驱动创新,平衡企业价值与社会责任 [4] 资本市场功能 - 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枢纽,通过科创板等改革提升"含科量",培育具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2] - 并购重组改革以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为科技企业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2]
破解“内卷”困局:以品牌价值为核心 ,构建产业链价值共创格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6-12 18:27
汽车产业供应链改革 - 16家主流车企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内,包括上汽、广汽、一汽、东风、长安、比亚迪、吉利等 [2] - 此举响应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付款期限不超过货物交付后60日 [2] 产业链挤压现象与历史教训 - 家电和手机行业曾因供应链挤压陷入恶性价格战,导致行业分化,仅少数具备核心技术企业存活 [2] - 家电行业"金字塔"结构下,品牌方通过成本倒逼、资金挤压(账期拉长至90-120天)、技术控制三重路径压榨供应商 [5] - 歌尔股份代工业务净利率从2014年13.26%降至2019年3.64%,2022年智能硬件业务营收占比超60%以应对压力 [6] 龙头企业转型与赋能案例 - 美的集团"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中小供应商开放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覆盖欧洲、东南亚等地 [8] - 海尔海创汇平台孵化4家上市公司、5家独角兽及37家瞪羚企业,构建"产业+科技+资金"生态 [8] - TCL华星通过收购LGD广州产线形成"双子星"工厂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盈利能力 [8] 中小企业突围路径 - 佳禾智能拟收购德国高端音频品牌拜亚动力,布局高端市场 [9] - 深圳千岸科技转型跨境电商自有品牌,直接面向海外C端消费者以摆脱代工压价 [9] - 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中1000亿元定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 [11] 国际化布局与创新模式 - SHEIN采用小单快反模式,7-10天完成设计到销售全流程,2023年营收超300亿美元,估值660亿美元 [12] - 比亚迪匈牙利基地和宁德时代德国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降低运输成本并应对贸易壁垒 [13] 政策与市场环境优化 - 《反垄断法》2024年办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643件 [10] - 财政部、工信部2024年专项支持1100多家"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 [11]
中金:钨价创出历史新高,全球钨业龙头配置价值愈加凸显
中金点睛· 2025-06-11 07:48
钨价走势与市场动态 - 中国65%WO3钨精矿价格突破17.3万元/吨,年初以来累计上涨21.8%,创历史新高 [1] - 2025年2月出口管制后,海外APT价格较国内溢价22%,价差达5万元/吨 [3] - 2020-2024年钨精矿年均价从8.3万元/吨升至13.6万元/吨,2025年均价同比再增9% [9] 政策与供给格局 - 中国2025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指标5.8万吨,同比减少6.5%,连续两年收紧 [8][15] - 欧盟计划2030年实现40%关键原材料本地加工,支持La Parrilla等3个钨项目开发 [23][24] - 美国向加拿大Mactung钨矿注资1580万美元,预计WO3资源量37万吨 [26] - 2023-2028年全球钨供给CAGR预计2.57%,海外增量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和韩国 [37][38] 需求驱动因素 - 光伏钨丝需求强劲,厦门钨业2024年销量1354亿米(含1070亿米光伏用) [39] - 人形机器人金属加工或新增50亿元刀具需求,适配硬质合金特性 [44] - 全球军费开支加速,欧洲计划8000亿欧元国防投资,推升高端装备用钨需求 [46] 价格与出口结构 - 出口管制后中国1-4月钨制品总出口量降20.1%,但刀具及钨铁出口同比增5.1% [59] - 下游钨制品出口占比提升,钨铁和刀具份额较2024年分别增加8.5ppt和6.6ppt [60] - 2024-2028年全球钨供需缺口预计从1.83万吨扩至1.91万吨,缺口比例维持16%-18% [67] 龙头企业战略 - 中国龙头加速布局上游资源(如柿竹园技改)和下游高端产能(光伏钨丝) [72] - 海外钨企受益于政策支持与溢价,韩国桑东钨矿计划2025年商业化生产 [72]
中国对美国留的后手见效,特朗普束手无策,只渴望尽快与中方通话
搜狐财经· 2025-06-03 01:07
稀土产业链博弈 - 中国对全球稀土产业链具有绝对掌控力 全球80%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 中国钕铁硼永磁体产量占全球90% [6][9] - 稀土成为中美贸易战中的关键筹码 中国将稀土出口许可与关税谈判挂钩 形成对美方的战略优势 [3][6] - 稀土管制已对全球科技产业产生实质性影响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因缺少中国稀土材料而停产 英特尔7纳米芯片研发进度被迫推迟三个月 [3][4] 美国企业困境 - 超过200家美国企业向政府提交关税豁免申请 涉及得克萨斯州石油设备制造商和加利福尼亚半导体工厂等 [4] - 美国科技巨头面临供应链重构压力 特斯拉 波音等企业加速布局"中国+1"供应链 [6] - 美国在稀土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承认"每天都在对话" [3] 中美贸易谈判态势 - 中美达成90天关税暂停协议 但谈判破裂风险仍然存在 [9] - 美国保留30%基准关税和24%芬太尼关税 但面临产业阵痛 [4] - 中国采取"以打促谈"策略 通过稀土反制寻求取消剩余关税和解除技术禁运 [4][6] 全球产业链影响 - 中国将稀土精炼技术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管控 引发全球产业链重构 [6] - 美国试图维持技术封锁 但面临中国在5G 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反制 [4] - 稀土博弈揭示全球化时代产业霸权与资源垄断的碰撞 [6][9]
印尼不锈钢降维打击,欧洲市场陷结构性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5-25 01:35
51不锈钢2025年05月24日 22:17广东 综合外媒2025年5月24日消息,据 Kallanish 报道,由于季节性低迷和价格疲软,未来几个月不锈钢生产 的市场状况预计不会改善,2025 年该行业预计将面临重大困难。据国际不锈钢及特殊合金加工局 (BIR)最新发布的《不锈钢镜报》分析,印尼凭借成本优势形成的"降维打击"已令欧洲不锈钢产业链 陷入结构性危机,行业寒冬或将持续。 传统工艺遭遇降维打击 更具杀伤力的是,印尼采用镍生铁工艺生产的不锈钢产品,其成本较欧洲基于废钢冶炼的传统工艺低出 近30%,形成碾压性竞争优势。 "当欧洲钢厂还在为每吨废钢支付复杂成本时,印尼产品已凭借价格利剑直刺市场腹地。"里科透露,欧 盟境内废钢价格过去半年累计跌幅超15%,304级不锈钢废钢现货价正逼近1,200欧元/吨(约合1,355美 元)心理关口,业内预计6月将跌破该支撑位。 03 产业链重构进行时: 01 欧洲市场全面承压: 板材长材量价齐跌 BIR不锈钢委员会主席、奥瑞克斯不锈钢(Oryx Stainless)代表约斯特·范克利夫明确指出,受季节性需 求疲软与价格持续走低影响,未来数月不锈钢市场难现回暖迹象。意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