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转型

搜索文档
五星级酒店摆摊卖包子,哪里丢人了
虎嗅· 2025-07-31 08:57
行业趋势 - 星级酒店通过摆摊方式吸引流量,成为短视频平台热门话题,小红书相关笔记突破百万篇 [1][6] - 全国范围内五星级酒店纷纷加入摆摊行列,如济南凯悦、长沙瑞吉、武汉泛海喜来登等 [7][8] - 2020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五星级酒店数量从850家减少至736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13] 经营策略 - 酒店推出低价菜品,如郑州某五星级酒店手工素包2元/个、鸭翅2元/个、凉拌菜10元/份,与行政套房1800元/晚形成反差 [4][5] - 摆摊业务显著提升营收,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首日营收3000元,七天后增至3万元,石家庄中豪大酒店26元盒饭40分钟售罄 [22] - 部分酒店通过摆摊引流正餐业务,长沙潇湘华天大酒店20%摊位顾客转化为正餐预订,带来4万元额外订单 [32] 消费需求 - 消费者追求性价比,天津丽思卡尔顿75元汉堡套餐吸引白领打卡,郑州顾客认为星级酒店食材和安全更有保障 [27][31] - 消费分级趋势明显,高端客群预算缩减,企业差旅预算平均下滑15%-20%,科技、金融行业削减30%以上 [17] 业务挑战 - 摆摊业务毛利率低,成都锦苑宾馆日均收入8000元仅覆盖水电气与耗材,永和铂爵酒店人工成本导致100%亏损 [38] - 差评影响显著,30%用户因差评流失,差评导致酒店至少10%营收损失,北京长城饭店评分长期徘徊2.7-3.5分 [42][44] 创新案例 - 上海半岛酒店通过历史文脉打造沉浸体验,杭州黄龙饭店设立"女士楼层"提升服务针对性 [47] - 亚朵酒店通过零售业务实现25.92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27%,零售占总营收30% [51]
“烟火气”里,藏着五星级酒店的生存密码
36氪· 2025-07-25 08:10
行业趋势 - 五星级酒店业务模式转型,通过外摆摊等亲民措施吸引客流,商务和团旅订单减少导致销售策略调整[1][2] - 2024年全国超过1000家中高端酒店关门,涉及客房约10万间,其中高端酒店占比27%[3] - 中高端连锁酒店品牌崛起,2024年全国新开业酒店4.9万家,同比增长27.3%,中高端酒店占比47.7%[11] 市场需求变化 - 北京市五星级酒店2024年前十个月接待人次393万,同比下滑8.7%,收入75亿元,同比下滑8.2%[4] - 自由行用户预订五星酒店比例从50%跌至30%,90%年轻家庭优先选择300-500元价格区间[7] - 87%商旅员工受差旅成本管控影响,五星级酒店依赖的商务活动需求萎缩[6] 竞争格局 - 全季、亚朵等中高端品牌通过价格优势和服务创新分流客群,华住集团推出自助入住机提升效率[12] - 亚朵2023年家居周边销售额达25.92亿元,全季2023-2024年在华南新开145家门店[14] - 五星级酒店仍保有地理位置和布草清洗等硬件优势,但需学习新兴品牌的免费洗衣等增值服务[16][18] 转型策略 - 五星级酒店尝试推出亲子托管、情侣套餐等特色服务,瞄准年轻消费群体需求[19] - 通过"场景创新+价格适配"过渡,目标是将"五星级"从价格标签转化为价值标杆[19] - 部分消费者重新关注五星级酒店行政房等高价高价值产品,显示潜在市场机会[20] 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从追求"星级"转向注重实用性与性价比,新兴品牌更契合"刚需+效率"需求[14] - 网友批评部分五星级酒店设施老旧、服务僵化,导致客源流失[8] - 年轻消费者偏好"体验后扫码购买"模式,亚朵等品牌将酒店转化为销售场景[14]
街头烟火气里的高端酒店求生:从日入5千到4万的破局逻辑
齐鲁晚报网· 2025-07-19 11:58
行业趋势 - 高档酒店纷纷尝试外摆摊业务以应对传统业务经营压力,如东营蓝海御华酒店和东营宾馆 [1][4][5] - 外摆摊业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蓝海御华酒店外摆第四天营业额突破4万元,首日营业额5千元,次日超1万元,第三日超2万元 [5][8] - 全国餐饮行业景气指数微降,三线及以下城市降幅最大,6月环比下降5.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滑0.4% [12] 公司策略 - 蓝海御华酒店推出40余款外摆菜品,包括西点、炸货、卤味等,选择家庭制作繁琐的拿手菜,保证新鲜不隔夜 [6] - 东营宾馆以"国宴油条"试水早市,现场炸制限购每人两根,吸引市民排队近一小时购买 [9] - 酒店采取低价策略,蓝海御华推出49.9元双人套餐、59.9元双人套餐、79.9元三人套餐,将人均消费拉至30元以内 [10][12] 市场反应 - 外摆摊吸引大量市民,胶州路两侧停满采购车辆,酒店门口首次出现堵车现象 [15] - 市民对星级酒店亲民价格接受度高,如15元小酥肉、10元3个虎皮鸡爪、45元清蒸海鲈鱼等菜品热销 [1][8] - 东营宾馆油条摊排队火爆,市民排队52分钟购买最后一份油条 [9] 产品定位 - 酒店强调"星级品质亲民价格",通过外摆摊拓宽服务面,吸引关注度 [8][15] - 选择差异化产品如国宴油条,使用鸡蛋、黄油、牛奶和面,非转基因大豆油炸制 [9] - 针对家庭消费场景推出团购套餐,如19.9元午餐自助,直接拉低人均消费底线 [12] 经营调整 - 酒店利用中午清闲时段准备外摆菜品,员工积极性高,销售火热 [6] - 外摆业务弥补商务接待下滑缺口,部分酒店商务接待份额已缩水至20%-25% [13] - 行业专家建议酒店需思考如何长期保持差异化优势,调整产品结构迎合新需求 [15]
不到2小时进账2万,长沙五星级酒店纷纷摆摊“接地气”
长沙晚报· 2025-07-10 18:40
五星级酒店摆摊现象 - 长沙多家五星级酒店加入"摆摊大军",包括潇湘华天大酒店、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圣爵菲斯大酒店和通程温泉大酒店,通过街头摊位售卖卤味、凉面、烧烤等美食 [1][3][6][7] - 潇湘华天大酒店美食驿站工作日下午5时出摊,7时30分收摊,预计日营业额5000元但实际可能突破2万元,卤鸭肠60元/斤,猪脚18元/边,鸡爪3元/个,鸭脖10元/根,凉皮凉面8元/碗 [3][4] - 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推出"金茂烟火移动站",白天卖包点卤蛋和西式三明治,夜晚变身"星级烧烤摊",圣爵菲斯大酒店还推出西瓜椰椰等饮品搭配卤味 [6] 酒店餐饮业务转型 - 2024年全服务高档酒店平均餐饮总收入1020.84万元,较2019年1655.04万元下降38.3%,餐饮业务利润持续承压 [8] - 酒店通过摆摊拉近与消费者距离,潇湘华天大酒店表示这是战略转型关键一环,以健康食材和星级厨艺直达市民餐桌 [8] - 其他转型案例包括河南某五星酒店短视频预售虎皮肘子单场卖出2万份,北京昆仑饭店推9.9元国宴点心套餐,长沙通程酒店售卖38元盒饭 [8] 市场反应与经营策略 - 市民对五星酒店地摊美食反响热烈,潇湘华天大酒店备货常在晚7时前卖完,通程温泉大酒店卤味半小时售罄 [4][7] - 酒店强调食材与高端宴席一致,如潇湘华天大酒店由星级大厨团队制作,聚焦湖南本地特色如秘制安乡酱卤 [4] - 价格策略主打普惠实惠,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烧烤价格与普通摊位相当,圣爵菲斯大酒店卤味吸引大量食客 [6][8]
五星级酒店集体摆摊了,什么情况?
凤凰网财经· 2025-07-05 22:01
行业现象 - 五星级酒店开始街头摆摊,价格亲民,与原有高端定位形成强烈反差 [1][3] - 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摆摊卖卤味凉菜,手工素包2元/个、鸭翅2元/个、鸭脖10元/3个、爆炒花甲15元/份 [1] - 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移动汉堡车套餐售价75元,原早餐自助258元/位,午餐自助398元/位 [3] - 常州文璞酒店摆摊卖榴莲酥18元/盒、小龙虾凉皮18元/份、卤鸭翅8元/个 [5] - 安徽徽宴楼摆摊卖小龙虾48元/份,盐水鸡29元/盒,麻辣血旺10元/份,花卷1元一个 [7] 经营策略 - 酒店摆摊商品价格普遍在10元到30元之间,主打性价比 [8] - 选品瞄准日常需求,如盒饭、包子、卤味、小龙虾等,便于即买即走 [8] - 常州文璞酒店之前推出剩菜盲盒,早餐10元/盒、午晚餐20元/盒,现摆摊品类更丰富 [8] - 主流商品包括卤味凉菜、经济套餐、点心小吃等 [8] 市场反应 - 消费者反馈整体积极,对"星级主厨手艺"产生好奇心 [9] - 消费者对酒店摆摊信任感更强,卫生条件受认可 [9] - 常州中吴宾馆摊位前排队,半小时所有食物卖光 [9] - 部分消费者批评摆摊是营销噱头,食物份量偏少 [11] 经营效益 - 不同酒店业绩差异显著,日流水从一两千元到3万元不等 [12] - 酒店人力、房租成本高,若无供应链优势难实现真正增收 [12] - 低价策略可能削弱消费者对酒店高端餐饮的价值认知 [13] 行业背景 - 2025年Q1锦江酒店收入29.42亿元,同比下滑8.25%,归母净利润3600万,同比下滑81.03% [16] - 金陵饭店2025年Q1收入4.47亿元,同比下滑20.48%,归母净利润645万,同比下滑18.26% [16] - 2024年国内酒店整体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118元,同比下降9.7%,入住率58.8%,下降2.5个百分点 [16] - 2024年餐饮消费支出增加的消费者占比从2023年的50.0%降至31.3% [17] - 2024年小吃快餐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7.5% [17] -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量610.6万对,同比锐减157.6万对,降幅20.5% [17] 行业挑战 - 禁酒新规落地后,北京有企业单店营业额同比下滑约20% [15] - 酒店需在不损害品牌核心价值前提下实现创收和转型 [19] - 需优化成本结构,开发适应不同场景和客群的产品线 [19]
多元消费场景解锁“新玩法”
新华日报· 2025-05-23 06:17
行业转型背景 - 酒店业面临多元化市场需求和深刻变革 需推出个性化消费场景吸引不同类型客人[1] - 吴江酒店业竞争激烈 经济型与高端酒店同步扩张 市场饱和度提升 房地产和外贸企业也在布局中高端市场[3] - 消费者需求转向个性化、多元化体验 倒逼行业调整经营结构和营销方式 降价引客成为常态但非节假日入住率仍不稳定[3] 创新实践案例 - 东太湖大酒店推出宠物友好房 配备地垫、水碗、玩具等设施 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打卡[1] - 吴江宾馆引入上海三联书店 整合书籍、文创、餐饮等多元业态 以文化赋能经营[2] - 苏州湾华邑温泉度假酒店推出"四季泡温泉"概念和"躺营俱乐部" 打破季节性限制并打造都市慢生活场景[2] - 黎花建国酒店针对上海"一日聚"热潮开发短途游产品 打包餐饮和娱乐项目提供高性价比服务[5] 差异化经营策略 - 东太湖大酒店依托临湖优势打造"游园、赏湖、享泉、品宴"四大主题产品 推出湖景房、湖畔茶庐及游艇下午茶[6] - 华邑酒店结合"非遗热"推出风筝、评弹等体验活动 计划开发更多非遗IP并建设亲水平台[7] - 吴江宾馆拓展疗休养项目和线上外卖服务 同时开发"江南运河文化"主题房强化文化体验[5] 市场机遇与数字化 - 苏州文旅市场持续增长 2023年接待游客1.81亿人次(+14.4%) 旅游总收入2041.1亿元(+10.4%) 2024年五一假期游客量同比增21.4%[4] - 沪苏湖高铁通车为吴江文旅业带来新机遇 酒店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7] - 行业普遍转向数字化营销 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广 吴江宾馆线上订单占比持续提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