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早已布局!你却还在犹豫?
搜狐财经· 2025-11-15 12:10
市场行情表现 - 11月13日A股市场出现106只个股涨停,呈现“百股涨停”盛况 [1] - 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三大板块领涨市场 [1] - 涨停个股平均总市值达140.63亿元,百亿市值以上个股占比37.73% [3] - 天赐材料、英维克等6只股票总市值超过500亿元 [3] - 30只个股实现连板,其中*ST东易12连板,摩恩电气8连板 [9] 机构资金行为分析 - 银行股从2022年开始持续走强,机构资金从2022年就通过量化指标显示持续布局 [4][6] - 白酒板块从2023年10月起机构库存数据消失,缺乏机构参与导致反弹昙花一现 [8] - 连板股背后存在明显资金运作痕迹,是精心布局而非偶然热点 [9] 投资方法论 - 趋势是共识形成并不断加强的过程,共识本身具有价值 [3] - 普通投资者后知后觉的原因在于缺乏看清机构行为的工具和方法 [3] - 投资决策应基于资金交易行为而非主观判断高低 [4] - 量化数据能揭示资金行为逻辑,穿透市场表象看到本质 [8] - 普通投资者需要理解市场而非预测市场,顺应市场而非战胜市场 [10] 具体个股表现 - *ST东易实现12连板,年内涨停天数达38天 [9] - 摩恩电气实现8连板,年内涨停天数8天 [9] - *STIESE实现7连板,年内涨停天数37天 [9] - 宝目股份实现6连板,年内涨停天数8天 [9] - *ST绿康实现6连板,年内涨停天数30天 [9]
电子行业获21亿融资!散户却还在猜涨跌?
搜狐财经· 2025-10-29 20:26
电子行业融资动态 - 电子行业近期获得21.79亿融资净买入 [1] - 三花智控以近7亿的净买入额成为市场焦点 [1] 市场波动与资金行为分析 - 牛市中出现暴跌是大资金为引发散户恐慌而制造剧烈波动的策略 [3] - 散户常见错误包括过早抄底导致被套以及在底部因恐慌而割肉 [4] - 决定股价趋势的核心因素是资金的交易意图,尤其是大资金的意图 [4] 量化数据分析方法 - 量化大数据系统通过“主导动能”数据识别做空、做多、回吐和回补行为 [6][8] - “机构库存”数据通过橙色柱体持续时间反映机构参与度 [8] - 当蓝色“回补”行为与活跃的橙色“库存”同时出现,表明机构在震仓洗盘,是趋势改变的重要标志 [8][10] - 若无机构参与的“回补”,则反弹大概率由散户推动 [8][10] 投资策略建议 - 不应迷信单一传统指标如成交量、MACD、KDJ,因这些指标易被操纵 [10] - 应关注资金的真实交易行为,这比任何消息都更可靠 [10] - 需要建立能呈现多维数据的个人数据体系 [10] - 保持独立思考至关重要,因为市场上90%的声音都是噪音 [10]
机构洗盘手法曝光:90%散户都中招
搜狐财经· 2025-10-27 15:32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摩根资产管理报告指出全球资产配置正迎来战略性窗口期,意味着大规模资本可能进行重新布局 [1] - 美联储准备降息,亚洲市场显现活跃迹象,日本股市已出现大幅上涨 [1] - 东北亚地区被视为新时期资产配置的核心战场 [3] 市场资金行为分析 - 股票价格持续震荡是普遍现象,源于面临跟风盘和获利盘越来越多的两大挑战 [3] - 主力资金通过洗盘操作制造恐慌,诱导散户割肉离场后再拉高股价 [3] - 影响股价的关键因素是大资金的交易行为,而非单纯的基本面,例如2025年8月底表现最佳的是全行业亏损的光伏板块,而非业绩优秀的公交板块 [3] 个股资金动向研判 - 股价震荡过程中若伴随机构库存数据活跃,表明机构资金在持续参与,走势相对健康 [10] - 震荡过程中机构库存数据消失,表明大资金已撤离,看似强势的大阳线可能仅是游资自救行为 [10] - 某些走势会先制造跌不下去的错觉吸引散户进场,随后出现暴跌套牢投资者 [7] 投资方法论建议 - 应放弃预测思维,转向观察资金对宏观事件的实际反应 [11] - 需从关注K线涨跌转变为重视能揭示资金真实动向的交易行为数据 [12][13] - 应建立独立的观察体系,利用量化工具长期跟踪验证,并保持独立思考不被市场热点牵制 [13] - 量化数据有助于缩小信息不对称,可能是散户在机构主导市场中的关键工具 [12]
融资客狂买93股!散户却还在看消息?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19
市场资金行为分析 - 近期A股市场有93只股票连续5天以上获得融资净买入,其中同方股份连续13天被融资买入,光启技术、华灿光电等公司也在列[1] - 市场存在资金行为与表面现象背离的情况,例如某日市场大涨被归因于科技大厂发布新品,但领涨板块却是汽车股[3] - 另一种情况是市场指数在利空新规公布前就已开始下跌,表明价格变动可能先于公开信息[3] 交易行为类型 - 市场交易行为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做多主导(红柱)、获利回吐(黄柱)、做空主导(绿柱)以及空头回补(蓝柱)[5] - 股价在上涨过程中若出现连续多日的获利回吐(黄柱),可能预示后续下跌,尽管表面上看涨幅仅速度放缓[8] - 股价在暴跌过程中若出现连续多日的空头回补(蓝柱),可能构成买入机会,后续走势证明下跌为“黄金坑”[10] 资金策略与信息解读 - 大资金建仓是一个漫长过程,其策略可能包括在买入同时制造恐慌情绪促使散户交出筹码[10] - 在信息爆炸时代,解读信息的能力比信息本身更有价值,单纯追逐消息的散户难以理解资金的真实意图[3][10] - 市场价格走势(如K线)本身可能具有误导性,需通过数据分析来透视市场的本质交易行为[10]
量化数据告诉你:好股票都是"抢"出来的
搜狐财经· 2025-10-09 00:23
券商10月金股推荐概况 - 26家券商共推荐了196只10月金股[1] - 信息技术板块受到青睐,兆易创新被5家券商同时推荐[1] - 立讯精密和海康威视等公司也出现在推荐名单中[1] 被多次推荐的具体公司 - 兆易创新获得5次推荐[4] - 药明康德和立讯精密各获得4次推荐[4] - 大金重工、海康威视、华友钴业、照思科技、恺英网络、海光信息、石头科技、日立液压、深信服、洛阳铜业各获得3次推荐[4] A股市场交易行为特征 - A股市场具有"抢跑"特性,交易基于提前埋伏和提前炒作[3] - 市场存在"买传闻,卖新闻"现象,利好公开时往往是股价高点兑现时机[3] - 机构资金通常在信息公开前已完成布局[3] 资金动向分析方法 - 通过量化系统追踪资金动向,橙色柱体代表机构资金活跃度(机构库存),蓝色柱体反映游资动向[5] - 当机构资金和游资数据交汇时,表明两类资金都在积极参与交易,出现"抢筹"现象[5] - 几乎所有大涨的股票在启动前都出现明显的"抢筹"现象[9]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决策应关注资金真实动向而非已知信息[12] - 散户需要改变思维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关注资金真实博弈[12] - "抢筹"现象可以帮助投资者在5000多只股票中缩小观察范围[12]
两张图告诉你:为何90%散户看不懂横盘?
搜狐财经· 2025-09-22 19:35
市场表现与基本面脱钩 - 在特定行情中 业绩表现最佳的公交板块跑输全行业亏损的光伏板块 出现市场表现与基本面背离的现象 [3] - 股价上涨20%后 散户追高买入 但主力资金可能进行深度洗盘 导致90%的散户在连续阴线后割肉离场 [3] 机构资金行为分析 - 通过分析「机构库存」数据可以清晰追踪主力资金的运作轨迹 [4] - 对比两只同为四连阴走势的股票 前者因「机构库存」数据消失而持续阴跌 后者因「机构库存」保持活跃而在三个月后走出翻倍行情 [6] - 橙色柱体代表的「机构库存」数据能穿透K线表象 揭示机构资金的真实意图 优于传统分析指标如市盈率和MACD金叉 [8] - 在全行业亏损时期 光伏板块出现逆袭 因「机构库存」数据显示大资金在持续流入 [8] 量化数据的有效性验证 - 在去年四季度的市场调整中 「机构库存」保持活跃的股票平均跑赢大盘17.6个百分点 [8]
融资盘持续买入14天,140只个股获资金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9-21 06:50
融资净买入现象分析 - 市场出现140只个股连续5天以上获得融资净买入 [1] 机构与散户投资差异 - 机构投资者掌握更全面信息、专业分析工具和高效交易系统 散户处于信息不对称劣势 [3] - 机构资金活跃度可通过量化工具监测 如弘业期货交易图中的橙色柱体显示机构资金持续活跃数月 [5] - 股价持续表现取决于机构资金参与程度 而非行情好坏或主观愿望 百大集团因缺乏机构资金支持导致反弹短暂 [7] 投资策略洞察 - 融资盘仅是市场行为的侧面反映 同样融资行为背后可能存在完全不同逻辑 [7] - 需结合多维度数据做出准确判断 量化数据可穿透表象直达本质 [7] - 投资是长期过程 需建立科学投资体系而非追逐热点或消息炒股 [7]
融资净买入31亿!机构却在偷偷做这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9-18 16:43
市场表现 - 31个行业中22个行业上涨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 [1] - 宁德时代单日吸引资金13亿元 中芯国际和中信证券等龙头公司获得大额资金流入 [1] 机构资金行为分析 - 机构通过洗盘操作解决跟风盘和获利盘问题 故意打压股价制造调整假象 [3] - 机构库存数据反映资金活跃程度 橙色柱体显示机构参与交易的强度和时间长度 [10] - 震荡行情中机构资金积极参与的个股表现优于机构资金逐渐消失的个股 [10] 投资逻辑与市场认知 - 2025年8月底9月初行情中 光伏板块表现最佳 尽管全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3] - 股价表现主要受机构交易行为驱动 而非业绩表现等传统指标 [4] - 融资净买入数据表面利好 但大资金进场具有未公开的考量因素 [10]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关注量化数据而非盲目追随热门股和概念股 [10] - 通过机构库存等数据识别资金真实流向和机构意图 [10] - 采用机构思维模式进行投资决策 量化数据可作为重要分析工具 [10]
中芯国际创新高,但厉害的还在后面!
搜狐财经· 2025-09-17 23:45
半导体行业表现 - 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44.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1] - 半导体板块出现集体上涨行情 中芯国际单日涨幅达7% [1] - AI算力需求暴增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推动行业发展 [1] 市场资金动向分析 - 股价上涨过程中出现连续4天获利回吐主导 表明机构借利好出货 [9] - 利空消息下股价反而上涨 因9天中有6天空头回补主导 机构借恐慌低吸 [11] - 量化数据显示红柱代表做多主导 黄柱代表获利回吐 绿柱代表做空主导 蓝柱代表空头回补 [5] 投资策略观察 - 牛市环境中适时换股策略优于盲目持股策略 [2] - 热门板块往往存在投资陷阱 需避免单纯追逐市场热点 [6] - 机构操作节奏与散户完全不同 普通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 [2][12]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芯片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腾讯高管公开站台支持半导体行业发展 [1] - 再优秀的公司也会出现阶段性调整 [12]
百亿基金经理出走,背后暗藏玄机
搜狐财经· 2025-09-16 21:56
基金经理变动与市场影响 - 宝盈基金出现百亿级权益基金经理杨思亮离职 人才流失已成常态 此前郝淼转投嘉实 李健伟和陈金伟相继出走[2] - 基金经理离职新闻对普通投资者实际意义有限 因仓位调整往往在消息公布前已完成[2] A股市场交易特性 - A股市场存在"买传闻 卖新闻"现象 利好公布前股价已上涨 消息公布时反成出货时机[2] - 市场操作基于提前量而非已知信息 散户常因信息差而操作滞后[2] 白酒板块案例研究 - 2025年5月白酒板块出现跳空低开 20个交易日平均跌幅超6% 成为两市跌幅最大板块之一[3] - 机构资金在年初反弹结束后已不再积极参与交易 通过交易行为数据可提前察觉资金动向[5] ST诺泰生物案例解析 - 2025年7月19日诺泰生物被ST 复牌后低开高走 四天内最大涨幅超25%[7] - 股价表现并非"利空出尽" 而是机构提前进场布局的结果[7] 量化数据的市场价值 - 量化数据能还原市场真相 反映所有因素的最终交易表现 无滞后性且真实可靠[7] - 可帮助投资者过滤市场噪音 捕捉有价值信息 建立独立投资方法论[7][8] 投资者策略建议 - 普通投资者需建立自身投资体系 重点关注交易行为而非追逐新闻[7] - 筛选和解读信息比获取信息更重要 需借助有效工具把握市场脉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