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价值重估

搜索文档
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价值重估的下半场
长江证券· 2025-07-06 17:42
核心观点 - 银行股处于价值重估趋势中,行情反映基本面稳定性预期偏差,盈利韧性源于监管托底,重大风险底线确立,基本面稳定是重估和加仓基础,2025年净息差筑底、资产质量稳定,区域银行业绩增速领先,推荐优质城商行和高股息红利银行 [4][8] 银行股系统性重估的逻辑体系 - 2023年以来银行股逆周期上涨,处于价值重估趋势,是宏观利率环境变化推动的系统性重估,修正历史不合理低估值,行情反映基本面稳定性预期偏差,基本面稳定是重估和加仓基础 [21][23] 基本面展望:盈利何以维持稳定? 银行业净息差阶段性企稳 - 预计2025年金融让利进入下半场,监管维持净息差稳定,压降负债成本对冲贷款降息,净息差正在筑底,2025年净息差边际企稳,区域银行一季度率先企稳 [26] - 2022年以来多轮下调存款挂牌利率,2025年存款成本重定价加速体现,5月贷款降息幅度小于存款降息,二季度大型银行净息差有望企稳 [26] - 贷款端降息力度放缓,监管强调风险定价,企业新发贷款利率下行空间收窄、节奏放缓,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减轻 [29][30] 信贷降速符合预期,资产质量稳定 - 2025年信贷同比少增、增速下行,与年初展望一致,零售信贷需求疲弱,对公贷款受隐债置换影响,社融增速强于信贷增速,信贷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35] - 政策托底,地产/城投等重大风险底线确立,上市银行不良率总体稳定,预计全年保持稳定,大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稳定,高拨备银行降低拨备覆盖率维持利润增速 [37] - 2024年以来零售风险抬升,部分银行不良净生成率上行,风险拐点未现,但银行收紧风控,预计2025年零售贷款不良压力与去年基本平稳,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结构性改善 [37][39] 资金面展望:产业资本增持,机构欠配修正 金融及产业资本加速增持银行股 - 2023年以来国资、保险、AMC等资本持续加仓银行股,投资逻辑是资产荒背景下低估值银行股价值重估,各类资本均面临缺乏高效益资产压力 [45] - 南下持股比例加速上行,反映保险及产业资本增持动能,港股银行折价、估值低、股息率高,保险资本等配置价值显著,大型金融资本持续加仓港股大型银行 [48][51] 主动基金长期欠配,公募新规有望修正 - 公募新规引导主动型基金向基准靠拢,银行股指数权重占比高、长期被严重欠配,红利逻辑推动板块上涨且估值最低,主动型基金有转向标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3] - 主动基金加仓可能使个股边际定价弹性转变,从重视股息率等转向重视权重等,白马优秀城商行最受益,机构加仓可能放大银行股波动率,交易拥挤度上升 [53][56] 投资建议:推荐优质城商行及红利银行 高股息银行的红利价值重估继续演绎 - 2023年以来国有大行演绎红利价值重估,A股国有大行股息率接近4%,市场有分歧,H股大行折价对大型资本吸引力突出 [62] - 当前银行股红利价值重估背景下,H股估值修复空间大于A股,未来价差收敛,保险等企业投资者有动力增配,港股通红利税政策有减免可能 [64] - 招商银行红利价值重估空间大,高ROE、客群经营和负债成本优势稳固、资产质量改善,兼具多种属性,本轮行情将抬升估值中枢,中期股息率向3.0%迈进 [67] 为何本轮重点推荐优质城商行? - 近年来优质城商行业绩增速领跑,驱动因素是高速扩表,预计中期扩表趋势延续,具有成长属性,政府及国央企扩杠杆是业务方向,国有行和城商行以政府类业务扩表 [70][71] - 优质城商行在本地及省内贷款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上头部城商行净息差更稳定,受益于定期存款降息弹性大,资产质量总体优异,部分城商行不良净生成率上升主要是零售风险波动,收紧风控后今年有望回落 [73] - 城商行基本面优势中期持续,看好估值中枢抬升,个股层面区域经济、ROE、资产质量差异是估值核心定价因素,重点推荐杭州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 [81]
银行股近来走强的驱动力,两年来走牛的关键|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5 18:21
文/《清华金融评论》 王茅 近期银行股表现靓丽,直接原因在于公募基金管理新规出台,推动公募基 金加大对银行股的配置。而银行股估值低、股息率高是其具备内在吸引力 的关键。事实上,银行股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一直走牛,而且这个走势还 在延续当中。 银行板块近来表现抢眼,不少银行股纷纷创下历史新高。一个直接的原因在于,证监会推出了新的公募基金管 理办法。 公募基金管理新规,推动其加大对银行股的配置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具体指出,对公司高管 的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的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而且要强调长 周期,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能低于80%,后文也提到对三年以上业绩低于基准或高于基准的基金经 理,要相应的明显降低或适度提高薪酬。 新的基金经理考核方法,也就是说基金经理的薪酬与业绩比较基准密切相关。 如果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业绩低 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其绩效薪酬将明显下降;反之,如果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则可以合 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那么,什么是业绩比较基准呢?比如沪深300指数就是一个比较基准, ...
首次站上10万亿大关银行板块A股总市值创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5-15 02:27
以公募基金配置比例来看,开源证券指出,银行板块在主动权益持仓中长期低配,2025年一季度末主动 权益基金持仓银行股占比3.75%,环比下降0.23个百分点。 5月14日,A股大金融板块集体发力,上证指数创4月8日反弹以来新高。截至收盘,申万非银金融指数 大涨3.99%;申万银行指数上涨0.82%,报收4227.96点,创2021年2月以来新高,距离2007年的历史高点 也只差不到100点。 值得一提的是,5月14日盘中,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9只银行股创出历史新高,银行板块A 股总市值首次站上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0270.09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工商银行A股总市值达到 19492.96亿元,距离2万亿元大关咫尺之遥。 多因素驱动上涨 近年来,银行股持续上涨。2024年,银行板块指数大涨超34%,位居申万一级行业涨幅榜首位;今年内 又上涨超8%,年内涨幅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五位。 银行股价值重估的趋势或将进一步深化。中国证监会于近日公开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 案》(下文简称《行动方案》),推动公募基金改革。《行动方案》共提出25条举措,督促基金公司、 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