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闪购
icon
搜索文档
补贴退潮后平台靠什么留住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7-09 05:57
质疑声也有。在公众对平台竞争合规性愈加敏感的今天,难免产生疑问:巨头们如此"撒钱",真的健康 吗?对此,淘宝、美团均承诺此轮补贴由平台承担,不转嫁成本,不挤压商家。这一点需要社会监督。 补贴换市场是互联网企业的竞争策略,而竞争本身就是市场活力的最强注解。正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淬 炼出如今的行业巨头,构建起覆盖电商、外卖、打车、移动支付的庞大基础设施与成熟商业模式。平台 企业的竞争,不仅深刻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助力我国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全球领跑,为如今角 逐人工智能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竞争带来机会。人们渴望那种生机勃勃、热气腾腾,人人有奔头的繁荣气象。但阳光灿烂的日子是等不 来的,它需要各行各业敢于投资、勇于拼搏,共同驱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跑起来。 此轮角逐虽为争夺即时零售市场,但若平台能坚持用真金白银拉动消费,重构利益分配,带动就业,真 正做到"卷自己不卷商家,补用户也补骑手",那不仅有利于促消费,也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 如果外卖界要写大事记,那2025年7月5日必须记上一笔——当天,美团毫无征兆地放出海量免费饮品券 和外卖优惠券,瞬间引爆流量,APP忙到闪崩,商家订单满墙。截至5日22时54 ...
弘则研究|科技前言互联网:Q2本地生活-闪购业务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互联网本地生活闪购业务 公司:饿了么、美团、京东、淘宝 核心观点和论据 饿了么业务情况 - **订单量与交易额**:超市便利板块日均订单量约 100 万单,仓店约 75 万单,鲜花约 4 万单,3C 数码和酒品归入日用品类目数据不详[2] - **品类重要性与节日订单**:鲜花是优先级较高品类,日均 4 万单,520 当天达 60 万单,客单价稳定 100 元[3][4] - **品类增长速度**:2025 年商超便利 5 月同比增 30%,鲜花低 5 个百分点,仓店一体化业务翻倍增长[1][6] - **抽佣情况**:仓店抽佣率从 2024 年 5%增至 2025 年 6%,鲜花收 10%技术服务费,便利店 4%+3 元物流费,超市 3%+1 - 2 元物流费[1][11][12] - **广告收入**:来自商家和品牌方,超市便利店订单约贡献 1 元,仓店额外投入约 6%广告费[1][13] - **盈利情况**:闪购业务亏损,2024 年便利店单均消费约 1 元,超市 6 元,仓店 3 元,鲜花 10 - 12 元,2025 年各类目有额外补贴[3][26] - **市场竞争与市占比**:2024 年市占比不到美团三成,零售端比餐饮低 3 - 5 个百分点,流量达瓶颈[1][25] - **发展重心**:围绕九个头部城市和另外二十个重点城市进行客户频次和品类拓展[20] 美团业务情况 - **仓店情况**:约 1 万家仓店,2025 年增速放缓,核心城市商圈密度高,前置仓退出,县级市场饱和[3][15] - **商家推广投入**:2025 年商家推广投入减少,从 2024 年 5% - 6%降至更低水平[1][13] 京东业务情况 - **补贴策略**:零售侧无补贴,餐饮和外卖领域补贴,餐饮全额或部分由商家承担 70%补贴[31] - **业务重心**:重心转向外卖,通过 C 端补贴和重点打餐饮吸引用户,便利店订单达与饿了么 1:1 比例[3][32] 淘宝业务情况 - **与饿了么合作**:淘宝闪购与饿了么打通后,商超便利店订单显著增长,非主站流量从不到 20%增至 50%,实际订单增长约 30%,部分用户转移[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饿了么网格站点布局**:依附美团仓店逻辑,无独立网格站点规划,美团有明确网格计划[9] - **百货品类订单量**:名创优品和屈臣氏等百货品类日均订单量 10 - 20 万单[17] - **闪电仓与其他类目上翻率**:仓店上翻率大,美团与饿了么便利店业态上翻率差异 10% - 15%,因城市下沉饿了么下沉市场覆盖少运力不足[18] - **饿了么城市渗透情况**:关注九个头部城市和二十个重点城市,九个头部城市 GMV 占比约 30%,少在尾部市场开展大型活动[19] - **闪购平台补贴影响**:商户每月增约 5 元费用补贴用户,今年五月补贴力度加大,提升用户优惠感受[29] - **闪购对淘宝主站流量影响**:无明确数据表明闪购对淘宝主站流量有直接影响[30]
小红书复制了蘑菇街的模式,但不想复制蘑菇街的命运
36氪· 2025-05-23 19:49
小红书开放外链的战略意图 - 核心目的是挖掘KA客户商业价值 通过"种草直达"功能增加广告收入 目前商业化广告收入中KA客户贡献显著[4] - 内循环电商体系难以吸引成熟KA客户 新兴品牌是当前电商业务主力 用户被种草后仍习惯跳转天猫京东完成交易[4][5] - 采取"堵不如疏"策略 将自然外流流量转化为分成收入 合作聚焦大快消等三个KA集中品类[11] 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闪购大战重塑行业标准 配送时效从"日达"升级为"小时达" 50%95后消费者要求当天收货[6] - 京东淘宝美团凭借百万级骑手资源占据先发优势 绫致集团等KA品牌已接入一小时达服务[6][7] - 小红书缺乏物流基础设施 在效率竞争中处于劣势 闪购业务进一步挤压其KA客户拓展空间[7][8] 小红书差异化运营策略 - 规避蘑菇街历史错误 不与单一平台深度绑定 同时对接天猫京东等多渠道降低风险[11] - 采用商家直投模式(CID)直接触达KA客户 商业化流量池严格控制在15%以内 内容标注广告标识[11] - 保留内循环电商可能性 通过外链数据展示平台购买力 同时禁止跨平台导流保护自有店铺[12] 内容导购模式的行业演变 - 蘑菇街因过度依赖淘宝导购收入及激进商业化而衰落 营收波动剧烈导致经营危机[9] - 小红书导购定位更精准 兼具线下导购员"润物无声"特质 但需平衡商业化与用户体验[2][3] - 行业呈现"导购平台工具化"风险 小红书通过品类限制和流量隔离维持内容生态[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