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本土化
icon
搜索文档
一块饼底吃掉半个中国市场!00后追捧的“老网红”凭啥火35年?
搜狐财经· 2025-06-22 09:41
品牌发展历程 - 1990年在北京东直门开设首家门店,初期定位高端西餐厅,人均消费相当于城镇居民月工资[2] - 2003年启动"欢乐餐厅"战略转型,第100家门店启用新招牌,通过装修、节日活动、互动体验重塑品牌形象[9][11][14][15][17] - 2018年提出"新必胜客,总有新发现"品牌主张,2019-2023年推出会下雪披萨、故宫联名、亚运限定等创新产品[74][75] - 2020年推出限时自助餐并形成年度惯例,2022年上线"比萨堡",2023年推出MY BOX自享小盒切入一人食赛道[57][76] 产品策略 - 早期以超级至尊披萨为核心产品,搭配罗宋汤、蒜香面包构建西餐认知[6][7] - 2000年代推出"缤纷异国行"系列,开发德式猪肘、希腊奥运等主题披萨,年更新率超25%[19][28][54] - 持续本土化创新:烤鸭披萨历经3代改良,2023年推出龙井虾仁披萨等杭味单品[44][45][75] - 2023年超级至尊系列升级:芝士量增加50%至120克,新增咸蛋黄卷边等5款新品[79][81] 市场定位演变 - 90年代人均食品消费700元时期定位高端精致餐饮[2][8] - 2003年城镇居民食品支出达3105元时转型"欢乐餐厅",切入大众休闲餐饮[29][31] - 2010年slogan改为"Pizza and More",强化西式休闲餐饮专家定位[56] - 2020年后通过IP联名、二次元元素吸引年轻客群,覆盖全年龄段消费场景[77][61] 竞争策略 - 面对竞争者采取差异化路线:通过高频菜单更新保持市场引领地位[37][66] - 2005年推出下午茶,2009年切入商务午餐,2012年布局早餐,构建全时段餐饮场景[53][55][57] - 2022年实施"一价到底"价格策略,30款主线产品降价以应对市场分化[77] 行业洞察 - 披萨品类具有强包容性:既可承载高端食材,也适合大众化创新[90][91] -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从1990年700元增长至2003年3105元,驱动餐饮消费升级[2][29] - 餐饮行业趋势从单一品类向多场景融合演变,必胜客实现从早到晚全时段覆盖[58][60]
广东人把麦当劳爆改成粤菜了
36氪· 2025-05-28 08:09
麦当劳在广东的市场渗透 - 广东是中国麦当劳门店最多的省份,占比达23%,截至2025年3月全国7000家门店中广东占约1610家 [45] - 广州市场第800家门店于2025年4月开业,深圳市场同期也突破800家(含东莞区域) [46][47] - 广州南站等交通枢纽出现密集布点现象,单候车厅可见五六家门店 [48] 品牌文化融入本地生活 - 广东消费者将麦当劳视为生活基础设施,包括如厕、导航等非餐饮用途 [26][28][29] - "麦区房"概念兴起,配送范围成为购房选址考量因素 [19][21] - 早餐场景渗透率高,与肠粉、生滚粥并列本地三大早餐选择 [23][24] 本土化战略与产品适配 - 推出区域限定产品如猪扒包,板烧鸡腿堡在广东七城市销量居全国前列 [78][80] - 2009年率先在广州试点麦乐送服务,2025年深圳70%门店实现24小时外送 [82][83] - 首家中国门店1990年落地深圳,创单日14129次交易记录,奠定早期市场基础 [57][61] 竞争格局与消费者认知 - 肯德基全国门店超11000家但广东渗透率不及麦当劳,后者在粤门店数为前者3倍 [67][85][86] - 品牌通过"得来速"、公厕等非餐饮服务强化社区属性,形成文化符号 [90][92][94] - 80%消费者认为麦当劳已融入本土饮食文化,甚至被戏称为"粤菜" [4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