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餐
icon
搜索文档
萨莉亚中国新掌门上任,能否守住“穷鬼餐厅”的性价比招牌?
犀牛财经· 2025-07-03 17:52
公司人事调整 - 海外事业本部长长冈伸将兼任新成立的(中国)萨莉亚餐厅管理公司社长 7月1日正式生效 [2] - 人事调整可能意味着中国市场战略进入新阶段并透露加速扩张野心 [2]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中国业务营收超25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2.58% [2] - 2025财年一季度中国业务遭遇"增收不增利"困境 北上广营业利润均下滑 同店销售额下降约10% [2] 市场地位 - 亚洲区约三分之二收入来自中国内地 [2] - 目前在中国拥有约450家门店 其中广州200家 上海和北京紧随其后 [2] 竞争环境 - 必胜客推出人均40元的"WOW店"直接对标萨莉亚 [3] - 本土平价西餐品牌不断涌现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3] 战略举措 - 在广州投资建设新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以支持"千店计划"供应链需求 [4] - 计划整合在华业务成立中国总公司统一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 [4] 品牌挑战 - 消费者对"萨莉亚没以前好吃了"的吐槽增多 [2] - 部分菜品涨价和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品牌口碑 [2] - "高端西餐平民化"定位的价格优势正在被削弱 [5] 未来发展 - 新管理层需解决扩张同时保持低价策略可持续性的难题 [4] - 能否找到新增长点将决定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命运 [6]
一块饼底吃掉半个中国市场!00后追捧的“老网红”凭啥火35年?
搜狐财经· 2025-06-22 09:41
品牌发展历程 - 1990年在北京东直门开设首家门店,初期定位高端西餐厅,人均消费相当于城镇居民月工资[2] - 2003年启动"欢乐餐厅"战略转型,第100家门店启用新招牌,通过装修、节日活动、互动体验重塑品牌形象[9][11][14][15][17] - 2018年提出"新必胜客,总有新发现"品牌主张,2019-2023年推出会下雪披萨、故宫联名、亚运限定等创新产品[74][75] - 2020年推出限时自助餐并形成年度惯例,2022年上线"比萨堡",2023年推出MY BOX自享小盒切入一人食赛道[57][76] 产品策略 - 早期以超级至尊披萨为核心产品,搭配罗宋汤、蒜香面包构建西餐认知[6][7] - 2000年代推出"缤纷异国行"系列,开发德式猪肘、希腊奥运等主题披萨,年更新率超25%[19][28][54] - 持续本土化创新:烤鸭披萨历经3代改良,2023年推出龙井虾仁披萨等杭味单品[44][45][75] - 2023年超级至尊系列升级:芝士量增加50%至120克,新增咸蛋黄卷边等5款新品[79][81] 市场定位演变 - 90年代人均食品消费700元时期定位高端精致餐饮[2][8] - 2003年城镇居民食品支出达3105元时转型"欢乐餐厅",切入大众休闲餐饮[29][31] - 2010年slogan改为"Pizza and More",强化西式休闲餐饮专家定位[56] - 2020年后通过IP联名、二次元元素吸引年轻客群,覆盖全年龄段消费场景[77][61] 竞争策略 - 面对竞争者采取差异化路线:通过高频菜单更新保持市场引领地位[37][66] - 2005年推出下午茶,2009年切入商务午餐,2012年布局早餐,构建全时段餐饮场景[53][55][57] - 2022年实施"一价到底"价格策略,30款主线产品降价以应对市场分化[77] 行业洞察 - 披萨品类具有强包容性:既可承载高端食材,也适合大众化创新[90][91] -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从1990年700元增长至2003年3105元,驱动餐饮消费升级[2][29] - 餐饮行业趋势从单一品类向多场景融合演变,必胜客实现从早到晚全时段覆盖[58][60]
门店全关,知名网红餐饮品牌倒下了
虎嗅APP· 2025-06-03 21:52
核心观点 - 网红餐饮品牌萄木全国门店已全部关闭,标志其彻底退出市场 [1][10] - 品牌曾以希腊风格、全时段经营和差异化场景设计快速崛起,但在性价比、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问题突出,导致最终失败 [4][12][13] - 网红餐饮普遍忽视产品和服务等核心要素,过度依赖营销和打卡模式,难以持续吸引消费者 [15][16] 门店全关,又有网红餐饮品牌倒下了 - 萄木2020年创立于深圳,主打希腊风格西餐,提供异域美食和"一店一主题"的多元场景 [3][4] - 品牌实行10:30-02:00超长时段经营,覆盖早午茶、下午茶、晚餐及夜间酒吧全消费场景 [4] - 2020-2023年快速扩张,截至2023年11月累计开出12家门店(含筹备中),半数位于深圳,其余分布在杭州、武汉等地 [5][6] - 2024年起门店数量急剧缩减,2月减至9家,5月停更公众号,8月起各地门店陆续关闭,最终全国门店全部关停 [8][9][10] 价不配位,是压垮品牌最后一根稻草 - 消费者普遍反映品牌性价比低,价格过高(如三明治100+元,滑蛋86元)且出品不稳定 [12][13] - 服务质量差强人意,被指"本末倒置"过度追求网红打卡而忽视菜品和服务 [13] - 在异域美食热度减退和高性价比餐饮冲击下,品牌劣势暴露无遗 [13] 忽视餐饮经营核心,终将难逃"出局"命运 - 网红餐饮通病:重环境布置和营销,轻产品、服务和运营等核心要素 [15] - 消费者愈加理性,更重视菜品质量、就餐效率和成本,不愿长时间排队打卡 [16] - 网红餐饮在品牌调性和性价比上均无优势,难以与连锁餐企或大众餐饮竞争 [17]
门店全关,知名网红餐饮品牌倒下了
虎嗅· 2025-06-03 15:36
品牌发展历程 - 公司2020年创立于深圳,首店位于南山区航天科技大厦,主打希腊风格西餐和"一店一主题"的多元场景设计 [1][2] - 采用10:30-02:00超长时段经营模式,覆盖Brunch、下午茶、晚餐及夜间酒吧全场景 [2] - 2020-2023年快速扩张至北京、武汉等6个城市,2023年11月门店总数达12家(含筹备中),其中深圳占6家 [4][5] 经营恶化过程 - 2024年2月门店数量缩减至9家,深圳、武汉、南京3家万象系门店关闭 [8] - 2024年5月公众号停更,闭店加速,8月深圳首店关闭,11月杭州门店关闭 [9][10] - 2024年4月起北京三里屯、无锡苏宁广场等门店陆续关闭,5月深圳5家门店全部停业 [11][12] 失败原因分析 - 产品定价过高遭诟病,三明治100+元、滑蛋86元等定价被消费者称为"价格刺客" [15][17] - 出品质量持续下滑,网友反馈2021年后菜品水准下降,服务态度差强人意 [17] - 过度依赖网红打卡属性,忽视菜品研发和服务提升,与高定价形成巨大落差 [17][20] 行业普遍问题 - 网红餐饮普遍重营销轻产品,通过环境设计和打卡营销吸引客流,但产品和服务难以匹配消费者预期 [18][19] - 消费者趋于理性,更关注菜品本质和性价比,不愿为网红溢价买单 [22] - 行业竞争加剧,网红品牌在品牌调性和性价比两端均难以建立优势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