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田水利
icon
搜索文档
335处大中型灌区为广东夺取秋粮丰收提供水利保障
中国经济网· 2025-10-21 15:57
灌溉用水保障与成效 - 今年以来广东全省335处大中型灌区提供灌溉用水57.5亿立方米,有效提升1323.7万亩灌溉面积用水保障率 [1] - 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2020年的68%提升至目前的8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8,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0.535的控制目标 [1] - 韩江粤东灌区春灌工作历时3个月,累计向灌区供水约87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3余万亩 [6] 资金投入与工程建设 - 今年已落实省级及以上资金4.07亿元,推动39宗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实施后可新增恢复及改造灌溉面积81.31万亩 [2] - 灯塔盆地7宗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总投资7.92亿元,新建改造渠道453.09公里,改造提升水库山塘187宗,项目5个月完成前期工作、15个月完成建设 [5] - 灯塔盆地中型灌区灌溉保证率达90%以上,年可用于灌溉水量达2.08亿立方,可满足20.41万亩设计灌溉面积的用水需求 [5] 管理与规划创新 - 联合编制《广东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提出"灌区下延、高标上接"解决思路,协同推动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2] - 建立了完备的灌区建设和管理制度体系,完成全省335宗大中型灌区一张图绘制工作,实现与高标准农田等矢量数据叠加 [2] - 在全国率先开展大中型灌区管护评估工作,围绕组织管理、用水管理、工程管护、经费落实四大核心板块设置量化评分指标 [3] 信息化与数字化应用 - 推进灌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指导各地开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智慧灌溉 [3] - 南雄盆地灌区运用信息化计量设施,截至9月底渠首累计引水3202.2万立方米,灌区秋种晚稻插秧面积达27万亩,100%完成播种计划 [4] - 恩平西坑水库灌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制定高效灌溉方案,渠首累计引水3264.98万立方米,灌区晚稻插秧面积5.3万亩,占计划100% [7] 农业生产成果 - 南雄盆地完成夏收早稻16万亩,总产约6.56万吨,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约3公斤,早稻亩均用水量375立方米 [4] - 恩平西坑水库灌区完成夏收早稻5.3万亩,总产约1.98万吨,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约4公斤,早稻亩均用水量329立方米,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 [7] - 韩江粤东灌区为粤东地区夏粮稳产增产提供有力的水利基础 [6]
广东:秋粮丰收的底气,藏在灌区清流里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9:32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通过持续投入和现代化改造大中型灌区,显著提升了农田灌溉保障能力,为秋粮丰收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4][5][6][7] 灌区建设投入与成效 - 全省335处大中型灌区已为农田提供57.5亿立方米灌溉用水,有效提升1323.7万亩灌溉面积的用水保障率 [4][5] - 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2020年的68%提升至目前的8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8,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0.535的控制目标 [6][7][8] - 2025年已落实省级及以上资金4.07亿元,推动39宗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实施后可新增恢复及改造灌溉面积81.31万亩 [12][13] 灌区现代化管理措施 - 联合编制《广东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提出"灌区下延,高标上接"思路,协同推动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14][15][16] - 完成全省335宗大中型灌区一张图绘制,实现与高标准农田一张图、国土"三调"等矢量数据的叠加,强化工程衔接 [18][19] - 自2022年底在全国率先开展大中型灌区管护评估工作,并于2024年3月正式印发评估办法,围绕四大核心板块设置量化评分指标 [21][22][23][24] 节水灌溉与信息化建设 - 在灌区现代化改造中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和强化骨干水工程调度 [30][31][32] - 指导各地灌区积极开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智慧灌溉,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31][32] 典型案例成效 - 南雄盆地灌区运用信息化计量设施,截至9月底渠首累计引水3202.2万立方米,秋种晚稻插秧面积达27万亩,100%完成播种计划 [40][41][42][43] - 南雄灌区完成夏收早稻16万亩,总产约6.56万吨,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约3公斤,早稻亩均用水量375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493立方米 [44][45] - 灯塔盆地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总投资7.92亿元,新建改造渠道453.09公里,改造提升水库山塘187宗,灌溉保证率达90%以上,年可用于灌溉水量达2.08亿立方,满足20.41万亩设计灌溉面积需求 [49][50][51][52] - 韩江粤东灌区2025年春灌工作历时3个月,累计向灌区供水约87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3余万亩 [63][64] - 恩平西坑水库灌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渠首累计引水达3264.98万立方米,秋种晚稻插秧面积5.3万亩,夏收早稻5.3万亩,总产约1.98万吨,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约4公斤,早稻亩均用水量329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486立方米 [71][72][73][74]
姜堰打造“四位一体”粮食安全灌区
新华日报· 2025-10-13 15:28
在泰州姜堰,周山河、溱潼两大重点中型灌区承载着全区56.2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灌溉重任。自2023 年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以来,该区以"节水、生态、精 管、智慧、幸福"为目标,实施工程建设、数字赋能、机制创新、生态护底"四位一体"系统治理,为粮 食安全筑牢"水支撑"。 工程建设强基础,夯实粮食生产硬底盘 近年来,姜堰区聚焦灌区输水"主动脉"畅通,以"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为核心,系统性推进灌区工程建 设。试点以来,综合整治西姜黄河、张甸支河、张东河、姜溱河等4条干支渠疏浚18.61公里。2024年实 施溱潼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整治干支渠24条;2025年实施溱潼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综合整治干支 渠10条。对两个灌区90座电灌站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对全区2418座电灌站全部安装标准化计量设施。 数字赋能提质效,激活灌区建设新动能 如果说工程建设是"硬骨架",那么现代化改造就是"软实力"。姜堰区通过数字赋能管理,推动灌区 从"传统灌溉"向"智慧精管"转型,开发智慧灌区系统,整合工程信息、用水数据、气象信息于一体,构 建灌区"一张图"管理模式。得益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打下的良好基础 ...
农田水利设施占用耕地不征收耕地占用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0-04 14:46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农田水利建设税费优惠 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占用耕地不征收 耕地占用税 片图 享受主体 占用耕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单位和个人 优惠内容 占用耕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单位和个人,不缴纳耕地占用税。 来源 | 河北税务 责任编辑 | 王威 张那 刘天妮 来源 河北税务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温馨提醒:蓝色柳林财税室为非官方平台,是由编者以学习笔记形式建立的平台,所有笔记写作记录的文章及转发的法律法规仅供读者学习 参考之用,并非实际办税费的标准,欢迎交流学习,共同分享学习经验成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企业、事 业单位改制重组有关契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 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9号) 规定: "四、公司分立 享受条件 占用耕地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第二条第二款 公司依照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分立为两个或两个 以上与原公司投资主体相同的公司,对分立后公司承 受原公司土地、房屋权属, 免征契税。 十、有关用语含义 本公告所称企业、公司、是指依照我国有关法律 法规设立并在中国境内注 ...
水利部:全国4亿亩农田“解渴”迎“三夏”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8:25
水利抗旱保灌措施 - 全国累计灌溉供水46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近4亿亩,其中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面积近3亿亩 [1] - 黄河中上游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66亿立方米,长江上游水库群累计向下游补水380亿立方米 [2] - 陕西关中地区采取短频少灌方式保障冬小麦3-4次用水,山西加大黄河、汾河引水量并开启机井补充灌溉 [2] 灌区设施建设与改造 - 去年中央投入1000多亿元实施1300多处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项目 [2] - 4257处重点水毁水利设施基本完成修复,河南人民胜利渠灌区骨干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536提高到0.609,灌溉周期平均缩短8天 [2] - 陕西港口抽黄灌区完成华阴支渠续建工程,实施管道灌溉保障大春作物用水 [2] 科学灌溉管理 - 建立受旱区域大中型灌区灌溉保障情况台账,以旬为周期滚动预测作物灌水需求 [3] - 河南、陕西、山西等省386处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2713万亩,灌水量超过30亿立方米 [3] - 利用数字孪生灌区优化水资源调配,实现精准灌溉 [3] 农业生产水利保障 - 全国冬小麦由南向北进入成熟期,西南麦区麦收接近尾声,长江中下游及华北黄淮海麦区已开镰 [3] - 水利部将强化抗旱水源统一调度,同时超前部署防汛排涝准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