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股息+低估值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超两千次调研创纪录,机构怎么看银行股投资价值?
第一财经· 2025-07-09 18:40
行业调研热度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成为机构调研热门领域,25家银行累计接待2365次调研创同期历史新高,城商行和农商行是绝对主力[1][2] - 宁波银行表现最亮眼,吸引180家机构完成21次调研,包括淡马锡富敦投资、阿布达比投资局等近20家外资机构[2] - 常熟银行获得80家机构33次调研,高盛集团、安本香港等6家外资机构参与[2] - 调研呈现区域特征,长三角和成渝经济圈的银行如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接待机构均超百家,山东区域银行齐鲁银行和青岛银行也表现突出[2] 外资机构动向 - 共计13家银行获得百余家外资机构调研,宁波银行以16次居首,主要参与者包括富敦基金和摩根大通[4] - 常熟银行获14次调研,主要机构有安本香港和Point72,江苏银行接受10次调研,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是主要参与者[4] - 外资关注重点包括资产质量、信贷投放计划、分红潜力及风控能力,如Millennium调研宁波银行询问行业竞争优势和资产质量展望[4] - 外资配置兴趣上升源于弱势美元环境下中国权益资产吸引力,野村东方认为股息率稳定的红利资产颇具吸引力[4] 核心关注点 - 机构投资者聚焦信贷投放、分红策略和资产质量三大领域,验证银行股"高股息+低估值"投资逻辑的可持续性[2][6] - 杭州银行表示将优化信贷结构向科创和实体制造业倾斜,齐鲁银行一季度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6.09%创同期新高[6] - 重庆银行连续11年保持高现金分红,A股上市后连续4年分红比例超30%,南京银行2021-2023年现金分红逐年增加并在2024年首次推出中期分红[6] - 杭州银行预计2025年息差降幅好于上年,多家银行对全年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持乐观态度[7] 业绩表现 - 城农商行净息差优势显著,2025年一季度平均净息差达1.475%,高于国有大行的1.33%,常熟银行以2.61%居首[3] - 城农商行通过加大对科技企业信贷支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经营效率使股息回报更具吸引力[5] - 国盛证券认为银行板块行情具持续性,基于股息率相对优势和业绩分红确定性,预计年内仍有降息空间[7] - 中信建投看好高股息红利策略,建议关注低估值有变化的标的,认为银行基本面延续筑底态势[7]
超千家机构调研上市银行 宁波银行是“人气王”
证券日报· 2025-07-04 00:28
上市银行机构调研热潮 - 上半年19家A股上市银行累计接待超千家机构调研 宁波银行 常熟银行 杭州银行成为"人气王" 调研机构数量和次数位居前列 [1] - 机构关注重点包括"开门红"信贷表现 分红方案 信贷投放策略 资产质量及净息差 [1] - 银行股估值修复至近年高位 机构投资者聚焦信贷投放 分红方案和资产质量三大领域 验证"高股息+低估值"逻辑可持续性 [1] 信贷投放情况 - 宁波银行 常熟银行 杭州银行上半年分别获235次 192次 153次调研 参与机构数量分别为201家 144家 120家 [2] - 杭州银行开门红活动贷款投放好于去年同期 第四季度按揭贷款增长表现良好 2025年将优化信贷结构 向科创 实体制造业倾斜 [2] - 齐鲁银行一季度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6.09% 增量创历年同期新高 全年信贷投放预计均衡增长 重点支持新型制造业 科技创新 绿色金融等领域 [3] 分红方案 - 重庆银行H股上市以来连续11年保持高现金分红 A股上市后连续4年分红比例超30% 未来将制定合理稳定可持续的分红方案 [3] - 南京银行2021-2023年现金分红逐年递增 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后续将进一步研究分红政策 提供长期稳定回报 [4] 资产质量与净息差 - 常熟银行通过"风险运营专班"和"不良清收专班"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 有信心保持主要风险指标平稳运行 [5] - 政策支持与数字化风控驱动下 下半年银行资产质量有望边际改善 全年不良率预计稳中有降 [5][6] - 苏州银行一季度净息差1.34% 较2024年末下降4个基点 收窄幅度优于行业 将通过资产负债两端协同减缓息差收窄 [6]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单日净流入创年内新高!标的指数股息率达7.85%
新浪基金· 2025-06-18 13:50
港股红利类资产表现 - 海外地缘形势不明朗压制全球风险偏好 港股红利类资产成为资金布局重点 [1]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连续3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6月17日单日净流入0.93亿元创年内新高 [1] - 截至25/6/17 港股通红利ETF份额达14.79亿份 规模24.19亿元 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1] 港股红利类资产优势 - 港股红利类资产具备"高股息+低估值"双重特征 有望成为穿越市场周期的核心配置方向 [1] - 港股通高股息(CNY)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达7.85% 显著高于中证红利(5.58%)和深证红利(4.47%) [1] - 指数市净率仅0.65倍 显示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1] 港股通红利ETF特点 - 市场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的ETF [1] - 税率结构较传统港股通渠道更具优势 长期持有可降低红利税成本 [1] - 提供ETF及联接基金(A类018387/C类018388/I类022663)多种投资方式 [1][2] 基金收益分配调整 - 港股通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调整收益分配原则 允许每月进行分红评估 [2] - 调整后基金收益每年最多可分配12次 [2] 华泰柏瑞基金红利产品布局 - 华泰柏瑞基金拥有18年指数投资经验 2006年开始布局红利主题ETF [2] - 截至6月17日 公司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超402亿元 [2] - 红利ETF(510880)规模195.91亿元 红利低波ETF(512890)规模176.57亿元 均为A股市场仅有的两只超150亿元红利主题ET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