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投资

搜索文档
银行股震荡回调,多家上市银行股东、董监高“趁机”增持
搜狐财经· 2025-09-11 18:19
银行股增持动态 - 多家上市银行大股东或董监高在股价回调阶段完成增持 包括华夏银行 成都银行 苏州银行 南京银行 青岛银行 上海银行 [2] - 南京银行大股东紫金信托通过集中竞价增持5677.98万股 占总股本0.46% [2] - 华夏银行累计增持422.93万股 金额达3190.2万元 [3] - 成都银行实际控制人累计增持1.7亿元 占增持计划下限的23.8% [4] 股价表现与估值变化 - 银行板块指数自7月10日见顶后整体回落 中小银行板块跌幅更大 [3] - 华夏银行股价从7月10日8.72元/股高位回落至9月9日7.28元/股 [4] - 银行AH全收益指数年内最大回撤超10% 估值回落至0.7倍PB 股息率回升至4.4% 部分银行股预计股息率超5% [7] - 银行股指数在2023年12月至2025年7月31日期间涨幅达64% 最高点超7923点 [7] 机构资金动向 - 主动型公募基金二季度末对银行股重仓配置比例达4.9% 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 创2021年二季度以来新高 [8] - 多家银行H股被险资举牌 农行H股 招行H股 邮储H股均被三次举牌 郑州银行H股获四次举牌 [7] - 平安人寿增持农行H股后持股比例达15% 触发举牌线 [7] - 险资偏好通过港股通投资银行H股 因估值更低且股息率更高 [7] 市场观点分析 - 大股东增持行为反映对公司基本面和未来前景的信心 凸显银行股高股息率的长期投资价值 [2] - 增持有助于稳定股价预期 防止市场情绪导致的过度波动 是市值管理的一种方式 [5] - 银行股具有低估值和高股息特性 在逆势中提供防御型配置价值 [6] - 市场分歧集中在净息差收窄压力和地产下行对资产质量的潜在拖累 [8] - 外资机构对国有大行配置需求稳定 全球利率环境变化将影响银行估值修复 [8]
“宇宙行”首次易主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51
农业银行市场表现与业绩 - 9月4日A股涨逾5%创历史新高 A股+H股总市值约2.55万亿元 首次超过工商银行[1] - A股年内涨幅逾30% H股年内涨超20%[1] - 上半年净利润1399亿元同比增长2.53% 营业收入3698亿元同比增长0.72% 净利和营收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升0.7和0.4个百分点[1] - 央行MPA评估连续13个季度获A档 四大行中唯一保持利润正增长[1] 工商银行业绩与市场特征 - 上半年营业收入4090.82亿元同比增长1.8% 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同比下降1.4%[2] - 资产规模居行业首位达52.3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2] - H股市场表现相对稳定 港股估值水平较高 拥有成熟机构投资者基础[2] 银行业整体表现与机构观点 - 银行板块持续活跃 多家银行股价创年内新高[1] - 高盛预测中资银行股迎来拐点 评级银行第二季PPOP及净利润增长0.3% 上调2025-2027年H股收入预测2%/4%/4% 税后净利预测上调5%/6%/5%[2] - 中信证券认为中报盈利企稳修复略超预期 息差走稳 投资收益贡献收入 资产质量稳定 全年盈利增速有上行空间[2] - 银河证券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价险三因素共振 财政货币政策引导信贷投放 非对称降息提高息差可控性 化债和地产政策改善风险预期[3]
上市银行上半年整体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银行尾盘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5:31
银行股市场表现 - 农业银行股价上涨超过5% 邮储银行股价上涨超过3% 两者均创历史新高 [1] - 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股价上涨超过2% [1] - 银行ETF基金跟踪的中证银行指数由负转正 收盘上涨0.78% [1] 银行业绩表现 - 上市银行整体营业收入增速为1.0% 较一季度提升2.8个百分点 [1] - 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0.8% 较一季度提升2.0个百分点 [1] - 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2025年可能是业绩下行周期尾声 [1] 银行投资逻辑 - 银行股投资回归基本面框架逻辑 [1] - 商业模型重估成为2025年上半年银行股投资核心矛盾 [1] - 分红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之差走扩 隐含银行股潜在配置力量增强 [1]
银行中期分红来了!国有大行分红超2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3:31
中期分红实施情况 - 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17家将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 其中国有大行分红最为慷慨 [1] - 招商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和长沙银行等7家银行为上市以来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1] - 六大国有大行全部实施中期分红 合计现金分红总额达2046.57亿元 [2] 国有大行分红细节 - 工商银行以每10股派发1.414元(含税)成为分红总额最高银行 总额达503.96亿元 [2] - 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中期分红分别为486.1亿元和418.2亿元 [2] - 中国银行中期分红达352.5亿元 派息比例保持在30%较高水平 [2] 股份制银行分红表现 - 中信银行中期现金分红104.6亿元 分红比例达30.7% 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2] - 招商银行中期利润分配现金分红金额占半年度净利润比例为35% 分配时间为2026年1月至2月 [3] - 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银行也确认实施中期分红 [2] 城商行与农商行分红动态 - 上海银行、沪农商行、宁波银行等城商行宣布拟中期分红 [3] - 长沙银行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含税) 合计派现8.04亿元 [3] - 江苏银行、南京银行高管表示拟实施中期分红 后续将依法决策推进 [3] 银行业绩表现分析 - A股上市银行营收、拨备前利润和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0%、1.1%、0.8% 环比提升2.8/3.3/2.0个百分点 [4] - 利息净收入增速环比增加0.4个百分点 手续费净收入增速环比增加3.8个百分点 其他非息收入增速环比增加13.9个百分点 [4] - 国有行业绩改善最明显 城商行保持良好成长性 江浙及山东区域城商行表现亮眼 [4] 银行股市场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上涨9.05% 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和青岛银行股价涨幅超过三成 [5] - 银行股兼具稳定性与资金补短板利好共振 股份制银行具备更好的短期配置性价比 [5] - 低利率大时代与人民币资产重估是行情底层逻辑 高股息率银行仍有绝对收益 [5][6]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上交所将推动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 增加分红频次 用好市值管理工具 [6] - 大行定增方案落地 多家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 银行中长期投资价值持续 [6] - 中长期资金入市逻辑未变 红利策略在中长期仍具配置价值 [6]
狂赚6900亿元!国有六大行中期业绩亮眼,投资者笑称“躺着赚钱”
华夏时报· 2025-08-30 17:40
核心观点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总额超过6900亿元 盈利能力保持强劲 同时推出中期分红计划 预计分红总金额超2000亿元 凸显银行股作为资本市场"现金奶牛"的投资价值 [1] 资产规模 - 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大关 达到52.32万亿元 稳居行业首位 [2] -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均超过44万亿元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为36.79万亿元 18.19万亿元和15.44万亿元 [2] 经营业绩 - 工商银行以4270.92亿元营业收入位居六大行之首 实现净利润1688.03亿元 同比下降1.46% [3] - 建设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942.73亿元 净利润1626.38亿元 同比下降1.45% [3]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亿元 净利润1399.43亿元 同比增长2.5% [4] -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 交通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3290.03亿元 1794.46亿元和1333.6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261.38亿元 494.15亿元和464.55亿元 [4] 资产质量 - 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实现同比下降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17.71% [5]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95% [5] -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 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197.39% [6] -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39.40% [6]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09.56% [6]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 为六大行最低 拨备覆盖率260.35% [6] 净息差表现 - 六大行净息差呈现集体下行态势 降幅区间在0.08%至0.21%之间 [7]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 为六大行最高 建设银行1.4% 农业银行1.32% 工商银行1.3% 中国银行1.26% 交通银行1.21% [7]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 较上年下降12个基点 但边际降幅出现收窄 [8] - 农业银行净息差1.32% 较上年末下降10个基点 降幅同比收窄 [8]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 较上年下降14个基点 [8] - 建设银行净利息收益率1.40% [8]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 同比下降8个基点 [9]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 二季度以来降幅趋缓 [9] 分红情况 - 六大行预计中期分红总金额超2000亿元 分红率普遍维持在30%左右 [12] - 工商银行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 建设银行约486.05亿元 农业银行418.23亿元 中国银行352.5亿元 邮储银行约147.72亿元 交通银行138.11亿元 [12] - 工商银行A股股息率4.2% H股股息率5.8% [13] - 农业银行中期现金股息占半年度净利润30% [13] - 中国银行累计分红已超9400亿元 [14] - 交通银行连续第十四年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 [14] - 邮储银行自2018年以来分红比例稳定在30% [14]
狂赚6900亿元撒2000亿元分红,国有六大行中期业绩亮眼,投资者笑称“躺着赚钱”
华夏时报· 2025-08-30 13:42
核心观点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总额超过6900亿元 盈利能力保持强劲 [2] - 六大行推出中期分红计划 预计分红总金额超2000亿元 分红率普遍维持在30%左右 [2][15] - 银行股被稳健型投资者视为安全投资标的 具有"现金奶牛"属性 [2][15] 资产规模 - 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大关 达到52.32万亿元 稳居行业首位 [3] -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均超过44万亿元 [3] -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资产规模分别为36.79万亿元 18.19万亿元和15.44万亿元 [3] 经营业绩 - 六大行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呈现涨跌互现局面 [4] - 工商银行以4270.92亿元营业收入位居六大行之首 净利润1688.03亿元同比下降1.46% [5][6]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3942.73亿元 净利润1626.38亿元同比下降1.45% [5][6]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亿元 净利润1399.43亿元同比增长2.53% [5][7] -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 交通银行净利润分别为1261.38亿元 494.15亿元和464.55亿元 [7] 资产质量 - 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实现同比下降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8]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为六大行最低 拨备覆盖率260.35% [9] -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拨备覆盖率217.71% [8]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拨备覆盖率295% [8] -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拨备覆盖率239.40% [8]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拨备覆盖率209.56% [8] -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 拨备覆盖率197.39% [8] 净息差表现 - 六大行净息差呈现集体下行态势 降幅区间在0.08%至0.21%之间 [10]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为六大行最高 [10][13] - 建设银行净息差1.4%位居第二 [10] - 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2%和1.3% [10][11] - 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26%和1.21% [10][12] - 净息差降幅出现收窄趋势 工商银行较同期少降6个基点 [11] 分红情况 - 工商银行每10股派发1.414元 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 [15] - 建设银行每10股派发1.858元 合计约486.05亿元 [15] - 农业银行拟派息418.23亿元 每10股派1.195元 [15][16] - 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1.094元 股息总额352.5亿元 [15] - 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1.230元 派息总额约147.72亿元 [15][18] - 交通银行每10股派1.563元 共分配现金股息138.11亿元 [15] - 六大行中期股息率普遍在3.8%-4.9%之间 [15] 管理层观点 - 工商银行营收增长迎来企稳并转向信号 近4个季度有3个季度单季同比录得营收正增长 [6] - 中国银行累计分红已超9400亿元 长期稳定的高比例分红提升了市场吸引力和品牌形象 [17] - 交通银行承诺未来三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年度净利润的30% [17] - 邮储银行自2018年以来分红比例保持30%稳定水平 [18]
银行业周度追踪2025年第33周:中报营收增速回升,龙头城商行扩表强劲-20250825
长江证券· 2025-08-25 07: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2] 核心观点 - 银行中报营收增速普遍回升 利息净收入增速总体平稳 二季度息差降幅收敛 非息净收入增速回升[2][6] - 城商行扩表强劲 江苏银行 重庆银行 宁波银行等上半年信贷增速领先 发达区域头部城商行竞争优势突出[6][7] - 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不良率普遍环比回落 拨备覆盖率回落节奏放缓 上半年不良净生成率较2024全年有所回落[2][7] 中报业绩表现 - 截至8月22日已有10家上市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 其中5家披露中报 5家披露业绩快报[6] - 二季度营收增速普遍环比回升 江阴银行营收双位数增长超预期[6] - 利息净收入增速总体平稳 二季度息差降幅收敛 部分银行预计企稳 受益负债成本改善[2][6] - 非息净收入增速回升 中收增速回升 二季度债市企稳投资浮盈改善 OCI余额环比明显增加[2][6] - 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普遍稳定 青岛银行 齐鲁银行 杭州银行 江阴银行等均实现15%以上高增长[6] - 部分银行适度加大信用减值计提力度 增厚风险抵补能力[2][6] 规模扩张情况 - 城商行扩表强劲 江苏银行 重庆银行 宁波银行等上半年信贷增速领先[7] - 经济大省挑大梁背景下 发达区域头部城商行竞争优势突出 信贷份额加速提升[7] 资产质量状况 - 上半年各类银行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不良率普遍环比回落 源于分母端扩表较快+核销处置[7] - 拨备覆盖率回落节奏放缓 二季度目前有7家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回升[7] - 上半年不良净生成率较2024全年有所回落 主要由于加大对公信贷投放 对公贷款占比普遍提升[7] - 平安银行 江苏银行零售不良率有所下降 但行业零售风险拐点仍未出现 部分银行零售不良率仍在上行[7] 市场表现分析 - 本周长江银行指数累计上涨1.1% 相较沪深300超额收益-3.0% 相较创业板指数超额收益-4.7%[8][20] - 江阴银行中报业绩显著超预期 周一大涨并带动其他小农商行上涨[8] - 农业银行表现强劲 A股静态PB估值上升至0.99x 位居板块第二[8] - 国有行股息率优势明显 六大国有行A股平均股息率3.85% 相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207BP H股平均股息率5.12%[8][23] - 六大国有行H股/A股平均折价率扩大至25%[8][23] 交易活跃度 - 本周农商行换手率回升 主要江阴银行业绩超预期带动交易活跃度提升[9][33] - 各类银行成交额占比普遍继续回落[9][33] - 银行板块尤其城商行配置价值显著 机构配置比例预计持续震荡上行[9][33] 可转债投资机会 - 齐鲁银行可转债已于8月14日摘牌 看好转股影响出清后估值向上修复[28] - 常熟银行股价已有3个交易日不低于可转债强赎价 但距离强赎价格空间重新走扩[28] - 紫银转债最新价格115.56元 转股溢价率41.5% 青农转债最新价格118.53元 转股溢价率34.7%[31]
农行邮储双创历史新高,保险资金140亿港元增持银行股
金融界· 2025-08-21 15:39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农业银行与邮储银行股价刷新历史纪录 延续近期上涨势头 [1] - 区域性银行如青岛银行 青农商行同步走高 股份制银行如中信银行 浙商银行 沪农商行 华夏银行 民生银行表现活跃 [1] - 农业银行近一个月内10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 成交量明显放大 [1] 保险资金配置动态 - 平安人寿持续增持农业银行H股 持股比例突破14% [1] - 平安人寿自2月17日至8月12日合计增持28.4亿股农行H股 耗资约140亿港元 [1] - 弘康人寿同日增持4721.5万股郑州银行H股 [1] 银行业基本面变化 - 二季度商业银行信贷增速保持平稳 净息差降幅收窄 [1] - 不良贷款率下降 拨备覆盖率稳步上升 [1] - 农业银行凭借较高拨备覆盖率和政府债券持仓规模 资产质量表现稳健 [1] 农业银行具体表现 - 农业银行A股今年以来涨幅达35%以上 在上市银行中位居前列 [2] - 市净率接近0.93倍 较其他五大行高出24%-52% [2] - 总资产规模实现对建设银行反超 跃居国内第二位 [2] 银行股投资吸引力 - 国有大行平均股息率超过5% 相比2%-2.5%保证利率具备明显优势 [2] - 高股息特征吸引险资等长期资金配置 银行股被视为稳定收益重要标的 [2]
A股利好!外资,加速买入!
中国经营报· 2025-08-20 14:12
外资机构观点 - 摩根大通预计中国银行股受益于净息差企稳和手续费收入增长 A股银行板块潜在涨幅达15% 港股银行板块可能上涨8% [1][3] - 覆盖的内地银行股2025年平均股息收益率预计约4.3% 对市场具有吸引力 [3] - 交通银行A股和H股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超配" 平安银行从"低配"上调至"中性" [4] - 招商银行被列为A股银行股首选 因可观的股息收益率和对资本市场更高的盈利敏感性 [5]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香港上市中资银行指数年内累计飙升约25% 因债券收益率下降促使机构寻求更高回报 [4] - 全球对冲基金正以6月底以来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 [6] - 瑞银预计流动性驱动的中国股市牛市反弹至少持续到9月份 [2] - 路博迈基金认为中国资产仍处全球低配状态 叠加流动性宽松使A股对外资吸引力上升 [2] 行业基本面分析 - 银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将在2025年下半年改善 受净息差改善和手续费收入温和回升推动 [4] - 降息周期接近结束 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可能再降息1-2次 [4] - 2025年一季度已是银行业绩低点 年内业绩增速或将逐步向上 [10] - 贷款重定价影响逐步释放及负债端成本压降成效体现 将支持息差企稳 [10] 投资逻辑与市场生态 - 无风险收益率下行使得红利资产仍具性价比 若经济弱复苏格局持续则股息逻辑或延续 [10] - 若经济复苏强劲则逻辑可能切换至基本面 银行板块普涨格局较难持续 [10] - 政策端推出一系列便利外资投资新举措 资本市场开放与外资流入形成正向循环 [7] - 上市公司治理能力提升 市值管理制度显效 回购与分红规模扩大提升市场可投资性 [7] 银行股行情展望 - 本轮银行股行情被定义为"慢牛长牛行情" 通过股价稳步上涨使股息率接近无风险收益率 [10] - 理想情况下高估值与低估值银行呈交替轮动态势 需保持合理的PB差 [11] - 资本充足、RWA增速合理且具有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的银行分红空间仍可观 [11] - 威灵顿投资管理认为中国资产将迎来重估 因经济模式更具韧性、基本面持续改善和估值吸引力 [7]
外资巨头,鲜明唱多!预计银行潜在涨幅达15%, 百亿银行ETF(512800)稳步3连涨,邮储银行历史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8-20 11:09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8月20日银行ETF(512800)场内价格上涨0.59%,盘中最高涨幅超1%,半日成交额突破5亿元,交投活跃[1] - A股42只银行股全线收涨,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江阴银行、渝农商行涨幅超2%,中国银行、成都银行、厦门银行等涨幅逾1%,邮储银行创历史新高[2] - 银行ETF(512800)当日收盘价0.852元,成交量630万份,5日/20日/60日涨幅分别为0.58%、-2.29%、5.98%[2] 外资机构观点 - 摩根大通报告预测中国银行股有望进一步上涨,主要受益于净息差企稳和手续费收入增长,预计A股银行板块潜在涨幅达15%[3] 行业基本面分析 - 7月中旬以来银行板块震荡调整,主要受三因素影响:前期涨幅较大后的技术性调整、套利资金分红抛压、部分银行股东高位减持[4] - 天风证券认为回调后银行股估值修复趋势未变,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平均股息率3.92%)和类固收特性凸显吸引力[4] - 银行ETF(512800)规模达144亿元,年内日均成交6亿元,为A股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佳的银行类ETF[4] 指数产品特征 - 中证银行指数覆盖A股42家上市银行,银行ETF(512800)及其联接基金(A类240019/C类006697)为跟踪该指数的高效工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