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投资机制
搜索文档
产品持续上新,个人养老金如何成为“未来储蓄罐”?
中国证券报· 2025-10-08 08:20
制度实施进展 -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11月实施以来开户人数快速突破7000万 [1][2] - 截至10月7日产品数量达到1181只包括储蓄466只基金302只保险376只理财37只 [2] - 制度设计不断优化例如2024年9月1日起新增三类可提前领取情形并拓展申请渠道 [2] 当前面临挑战 - 制度推行中出现开户热缴存冷投资少等问题缴存率和投资程度有待提高 [3] - 居民缴存能力差异较大税收抵扣激励不足影响实际参与程度 [3] - 各类个人养老金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未体现出稀缺性和专属性 [3] 未来发展建议 - 政策优化需增强弹性如探索EET与TEE模式并行并将抵扣额度与收入水平挂钩 [4] - 需从税优驱动转向产品驱动增强产品吸引力和差异化特征研究默认投资机制 [4] - 金融机构应提升投研和投顾能力设计专属投资产品以长期锁定换取较高收益 [5]
一线调研看变化|养老“新支柱”扩面增效遇堵点 相关部门探索“默认投资”机制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8:15
中国养老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 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融体系已基本建成,包括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及商业养老金[1] - 截至2024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约10.7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72万亿元[2] - 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较2012年增加一倍[2] 第二与第三支柱发展规模 - 截至2024年末,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合计投资运营规模约6.75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超90%[2] - 截至2024年11月底,36个城市(地区)超72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2] - 2024年商业养老金业务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2] 金融机构业务布局与创新 - 农业银行创新打造养老金融财富管理中心,2024年上半年服务长辈客户新增1.2万户[3] - 建设银行完善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个人养老金可售产品超250只[3] - 平安养老险将商业养老金业务纳入公司战略规划,已完成产品设计、系统建设等准备工作[4] 行业发展建议与未来方向 - 建议优化税收激励,在现有1.2万元个人养老金免税限额基础上按比例逐步上调[4] - 建议对女性缴纳个人养老金给予更多额度,并放开对QDII产品、公募基金、REITs等更多种类产品的投资[5] - 鼓励研发更具竞争力的浮动收益型产品,以提供更长久的养老资金支持[5]
养老“新支柱”扩面增效遇堵点,相关部门探索“默认投资”机制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8:06
养老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末,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合计投资运营规模约6.75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超九成[1][2] - 截至2024年11月底,36个城市(地区)超72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1][2] - 2024年商业养老金业务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1][2] - 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约10.7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72万亿元[2] - 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比2012年增加一倍[2] 金融机构业务布局与创新 - 农业银行创新打造养老金融财富管理中心,2024年上半年服务长辈客户新增1.2万户[3] - 中国人寿结合备老人群、老年人群差异化的养老保障需求,不断丰富商保年金产品[3] - 建设银行完善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个人养老金可售产品超250只[3] - 平安养老险将商业养老金业务纳入公司战略规划,已完成产品设计、系统建设等准备工作[4] 政策与机制优化方向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探索个人养老金“默认投资”机制[3] - 建议优化税收激励,在1.2万元基础上按比例逐步上调个人养老金免税限额[5] - 建议对女性缴纳个人养老金给予更多额度[5] - 建议个人养老金投资放开对QDII产品、优质公募基金、REITs等更多种类产品的投资[5] - 鼓励研发更具竞争力的浮动收益型产品,为客户提供更长久的养老资金支持[6]
养老“新支柱”扩面增效遇堵点 相关部门探索“默认投资”机制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3:28
养老金融体系整体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末,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合计投资运营规模约6.75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超九成 [1][2] - 截至2024年11月底,36个城市(地区)超72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2024年商业养老金业务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 [1][2] - 截至2024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约10.7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72万亿元,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比2012年增加一倍 [2] 金融机构业务布局与创新 - 农业银行创新打造养老金融财富管理中心,2024年上半年服务长辈客户新增1.2万户 [3] - 中国人寿结合备老人群、老年人群差异化的养老保障需求,不断丰富商保年金产品 [3] - 建设银行完善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个人养老金可售产品超250只 [3] - 平安养老险将商业养老金业务纳入公司战略规划,从产品设计、系统建设等重点环节持续推进 [4] 行业发展建议与未来方向 - 业内人士建议优化税收激励、提升缴存额度、丰富投资产品,例如在1.2万元基础上按比例逐步上调个人养老金免税限额 [5] - 建议对女性缴纳个人养老金给予更多额度,并放开对包括QDII产品在内的更多种类优质公募基金、REITs等产品的投资 [5]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探索“默认投资”机制,以帮助个人养老金投资者更好地打理资金 [3] - 建议鼓励研发更具竞争力的浮动收益型产品,为客户提供更长久的养老资金支持 [6]
人社部释放养老金改革两大信号
财联社· 2025-07-28 13:58
养老金融政策动态 - 中基协举行养老金业务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 五部门机构参与讨论养老金融和个人养老金发展方向 [1] - 人社部透露两大方向:牵头出台年金长周期考核指导意见 研究个人养老金"默认投资"机制 [1][2] - 个人养老金产品基金名录进入常态化申报 2025年已有十余只FOF基金纳入 [1] 年金与个人养老金改革 - 人社部构建"长钱长投"政策体系 促进年金基金长期投资 [2] - 当前个人养老金缴存率不足因产品吸引力不够 需从"税优驱动"转向"产品驱动" [2] - 社保基金保持较高权益配置 淡化短期排名注重长期风险控制 [3] 公募基金行业责任 - 公募基金是养老金委托投资管理主力军 需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3] - 行业需夯实投研能力 开发多策略低波动养老产品 深化投资者教育 [3] - 公募基金在个人养老金投资吸引力提升 肩负"产品驱动"重任 [4] Y份额产品扩容 - 2024年底首批85只指数Y份额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 2025年指增类基金再次扩容 [1] - 国泰君安资管 博道基金 宏利基金旗下指增产品增设Y份额 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将扩容至300只 [4] - 中证500指增基金兼具低成本与超额收益潜力 适合长期稳健增值的养老金投资 [4][5] 指数基金筛选标准 - 核心宽基指数包括沪深300 中证500等19个指数 红利低波类包括中证红利等4个指数 [5][6] - 普通指数基金需最近四季末规模≥10亿或上月≥20亿 跟踪误差符合要求 [6] - 指数增强基金需成立满三年 最近四季规模≥10亿 三年超额收益为正 [6] 市场趋势 - 个人养老资金加速流向红利低波策略和指数产品 二季度规模前五中有三只跟踪红利类指数 [8] - 二季度规模增长超1000万元的25只Y份额中 8只为指数类产品 增速明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