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

搜索文档
2025Q2企业年金数据点评:企业年金规模提速增长至3.84万亿
华创证券· 2025-09-15 19:15
行业投资评级 - 保险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企业年金规模提速增长至3.84万亿 环比增长3.11% 增幅环比扩大0.73个百分点[4][5] - 企业年金近三年累计收益率达6.27% 但环比下降1.19个百分点[4][6] - 规模增长预计来自资产增值和领取金额下降双轮驱动 权益投资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和风格切换[12] - 企业年金股票投资风格轮动显著 风偏相对较高且投资行为市场化 有望在权益市场行情中持续受益[12] 规模与覆盖面分析 - 积累基金规模达3.84万亿元 环比增长3.11%[4][5] - 建立企业数量17.24万个 环比增加2.44% 但增幅收窄3.19个百分点[5] - 参加职工人数3305万人 环比增长0.42% 增幅收窄1.09个百分点[5] 投资收益表现 -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6.27% 环比下降1.19个百分点[6] - 单一计划资产金额占比89.7% 收益率6.22% 略低于平均水平[8] - 集合计划资产金额占比10.3% 收益率6.79% 高于平均水平[8] - 固定收益类组合资产占比14.2% 收益率10.2% 超出平均水平3.93个百分点[8] - 含权益类组合资产占比85.8% 收益率5.76% 低于平均水平0.51个百分点[8] 投资结构特征 - 固定收益类组合优异表现主要来自非标资产贡献[8] - 含权益类组合收益偏低主要受2022-2023年权益市场波动影响[8] - 长周期收益率指标自2025Q1开始披露 体现长钱长周期考核政策导向[6]
罗永浩开播谈西贝,称其公关团队特别不专业|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3 11:58
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事件 - 罗永浩直播回应西贝争议 强调不反对预制菜但要求市场透明化 直播开播一分钟在线人数突破10万+ [2] -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预制菜线索 西贝上线"罗永浩菜单"作为回应 [4]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复盘罗永浩就餐过程 称现场反馈"挺好"且结账累积会员积分 但1小时后罗永浩发布"真恶心"微博 [4][5] 房地产行业动态 - 海口市住建局暂时关闭二手房挂牌模块 因价格显示异常及信息更新不及时 将加入自动校验机制并优化系统 [2] - 华润置地否认收购恒大物业 称消息不属实 中国海外集团也表示该消息为假 [3] 人工智能与科技行业进展 - 阿尔巴尼亚任命人工智能"迪埃拉"担任公共采购部长 成为全球首个AI政府部长 [6] - OpenAI与英伟达计划在英国数据中心项目投资数十亿美元 项目与Nscale Global Holdings合作 [7] - 微软与OpenAI达成非约束性协议 允许OpenAI推进重组为营利性公司 微软盘后股价上涨2% [11] - 腾讯辟谣前OpenAI研究员姚顺雨以上亿薪资加入公司 称相关消息为谣言 [9] 企业融资与经营状况 - 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回应破产传闻 称公司现金流充足 近两年高价回购老股50亿元 持股比例从45%提升至70% [10]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 - 中信证券维持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预测 每次25bps 认为降息交易是近期明朗主线 [8] - 企业年金二季度累计基金3.84万亿元 投资资产净值3.81万亿元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6.27% [12] - 贝莱德IBIT比特币持仓量达754,163枚 持仓市值突破850亿美元至85,881,232,723.45美元 [13]
3.8万亿企业年金,最新业绩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9-11 22:51
企业年金基金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84万亿元,投资资产净值3.81万亿元 [1] - 共有17.24万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覆盖职工3304.53万人 [2] - 全市场5987个投资组合中,含权益类组合数量占主导(4436个),规模达3.27万亿元;固收类组合1551个,规模5403亿元 [2][3] 投资业绩表现 - 近三年(2022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累计收益率6.27%,较一季度末近三年收益率7.46%下降1.19个百分点 [2] - 固收类组合近三年累计收益率10.20%,显著优于含权益类组合的5.76% [2] - 单一计划中固收类组合收益率10.49%,含权益类组合收益率5.84%;集合计划固收类收益率9.67%,含权益类收益率4.61% [3] 资本市场关联性 - 权益组合表现与股指走势高度相关:2022年7月-2025年6月期间上证指数累计涨1.35%,沪深300指数跌12.24% [2] - 相较2022年4月-2025年3月期间(上证指数涨2.57%,沪深300跌7.94%),后期市场表现明显走弱 [2] 管理机构竞争格局 - 受托管理规模前三:国寿养老(8820亿元)、平安养老(5590亿元)、工商银行(3400亿元) [4] - 投资管理规模前六:泰康资产(6484亿元)、国寿养老(4957亿元)、平安养老(3555亿元)、工银瑞信基金(3325亿元)、易方达基金(3187亿元)、南方基金(2612亿元) [4] 头部机构业绩表现 - 固收类组合业绩领先机构:华泰资产(12.97%)、长江养老(12.67%)、海富通基金(12.61%)、银华基金(12.38%)、国泰基金(12.04%) [6][9] - 含权益类组合业绩突出机构:国泰基金(11.05%)、工银瑞信基金(10.67%)、泰康资产(7.52%) [6] - 部分机构出现负收益:嘉实基金固收组合-1.62%,海富通基金集合计划权益组合-3.31% [7][9]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人社部正在牵头出台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指导意见,构建"长钱长投"政策体系 [11] - 2025年二季度以来,投管人已在受托人指引下提升权益投资仓位中枢 [11] - 长周期考核有望发挥养老金逆周期投资优势,实现长期更高收益 [11]
企业年金二季度“成绩单”出炉:投资资产净值约3.8万亿元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6.2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0:17
| 3. 投资管理情况 | | | --- | --- | | 投资资产净值(亿元 ) | 38,142.88 | | 建立组合数(个 ) | 5.987 | |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 6.27 | 分组合来看,在单一计划中,有1418个固定收益类组合,期末资产金额为3337.57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10.49%;有4208个含权益类组合,期末资产金 额为3.09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5.84%。 | 计划类型 | 组合类型 | 期末组合数 | 期末资产金额 |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 | (个) | (亿元) | (%) | | | 单一计划 | 固定收益类 | 1,418 | 3.337.57 | | 10.49 | | | 含权益类 | 4.208 | 30,867.16 | | 5.84 | | | 合计 | 5,626 | 34,204.73 | | 6.22 | 近日,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披露了二季度全国企业年金的基本情况。记者注意到,截至二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约3.8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 ...
中国银行(03988)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9 17:0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银行的经营收入为214,816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5.27%[9] - 2025年上半年,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为209,922百万人民币,非利息收入为46,79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5.70%[9] - 2025年上半年,银行的利润总额为126,138百万人民币,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117,591百万人民币[9] - 2025年上半年,银行的资产总额为36,791亿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0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74%[11] - 2025年上半年,客户存款总额为33,665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4.85%[11] - 2025年上半年,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32%,不良贷款率为1.44%[16] 用户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个人客户的资产管理规模(AUM)达到16.83万亿人民币,活跃客户数量达到3.95亿,增长1.57%[14] - 2025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发放总额为296,52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4] - 2025年上半年,绿色贷款余额达到4.5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95%[25] - 2025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清算量超过560.67万亿人民币,国际结算处理金额达到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51%[3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新推出的产品包括“科技研发贷款”、“科技员工持股贷款”和“横琴-澳门双币收单服务”[45] - 远程银行客服助手在典型场景中实现超过90%的准确率[46] - 智能营销助手帮助前线员工快速识别目标客户标签,标签采用率超过95%[46] - 企业级RPA减少基层机构的工作负担,覆盖超过3,300个应用场景[46] - OCR平台新增支持超过40种专业票据和证书[46] 市场扩张和未来展望 - 公司将加速数字化转型,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52] - 拓展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52] 负面信息与风险管理 - 关注风险防控,坚决维护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52]
新华保险前7个月保费1378亿元 三大维度诠释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27 15:5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长23% [1] - 延续今年以来稳健增长态势 [1] 产品与服务发展 - 构建全生命周期"全优精"产品体系,目前在售产品100余款 [2] - 深度参与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企业年金、商保年金等养老产品供给 [2] - 2025年上半年赔付总件数241万件,累计赔付金额73亿元 [2] - 日均赔付1.34万件,日均赔付金额4065万元,理赔时效仅需0.72天 [2] - 智能客服"智多新"年服务量超2000万人次 [2] - 焕新升级"尊、安、瑞、悦"客户权益体系,丰富十大服务内容 [4] - 搭建"机构+旅居+护理"三位一体养联体和覆盖海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的医联体 [4] 投资与战略布局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支持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万亿元 [3] - 承保20个惠民保项目,为超3万家企业客户提供约1.45万亿风险保障 [3] - "五篇大文章"投资余额同比增长近60% [3] - 鸿鹄基金累计实现三期资金落地,持续推动长钱入市 [3] - 举牌杭州银行、上海医药、国药股份、北京控股等优质上市公司 [3] - 联合设立智集芯基金,投资中科创星硬科技基金 [3] 改革与能力建设 - 推进专业化、市场化、体系化改革走深走实 [4] - 银保渠道多措并举推动分红险转型,推出高性价比产品组合 [4] - XIN一代计划和全生命周期规划师培养体系夯实销售团队专业根基 [4] - "强基工程"全方位升级四级机构培训、职场、品牌文化 [4] 行业发展机遇 - 保险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5] - 积极落实新国十条要求,以"践行大保险观 打造强大新华"为目标 [5] - 紧紧围绕"胸怀大格局,提供大产品,发展大市场,扩展大服务,做好大投资"发展策略 [5]
探索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4期敬请期待!
第一财经· 2025-08-21 20:50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中国正加速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品质化 多元化 个性化升级趋势[2] - 养老金融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核心抓手 迎来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2] - 养老金融已成为激活银发经济 守护民生福祉的关键赛道[2] 活动概况与议题 - 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4期将于8月23日举行 主题为《融合创新:引领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2] - 活动聚焦四大核心议题:政策体系完善 产品服务创新 风险监管协同及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2] - 行业对话环节将探讨养老金融服务场景突破 产品体系迭代 业务模式创新 科技赋能及多层次支持体系构建[4] 参与机构与专家 - 泰康养老保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郑廷强担任主嘉宾 深耕企业年金 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业务领域[2]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童洁萍拥有二十余年商业银行从业经历 深耕零售业务和金融科技领域[3] - 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陈良专注银行零售业务20余年 曾获零售银行大奖省分行奖[3] - 建信养老金管理上海中心副总经理廖霏具有十余年养老金融管理经验 主要从事企业年金和养老产业工作[3] - 上海国际信托副总经理邹俪具有20余年信托行业从业经验 曾获上海市领军金才荣誉[3] 活动组织与目标 - 沙龙由上海市委金融办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 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4] - 活动构建与陆家嘴论坛相呼应的常态化交流平台 通过机制化 场景化 国际化运作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4] - 系列活动的目标是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4]
平安养老险入选「金贝」“2025卓越资产管理机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22:25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平安养老险入选"2025卓越资产管理机构" 成为"2025「金贝」资产管理竞争力案例"之一 [1][11][12] - 公司第四次入选「金贝」优秀案例库 此前曾获"年度最佳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等称号 [3] - 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养老险公司 成立于2004年12月 拥有35家分公司 目标成为"国内领先的养老金融服务机构" [3] 行业背景与发展历程 - 中国养老金融从单一支柱发展为三支柱体系 平安养老险全程参与产业化进程 [5] - 行业从社会事业视角转向事业与产业并重 公司以创新理念推动养老金融成熟化 [5] 三支柱业务布局 第一支柱 - 2016年成为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管理多类基金组合 [5] 第二支柱 - 企业年金管理规模达8812.58亿元(2025年一季度数据) 涵盖受托/投资/账户管理全链条服务 [5] - 2005年获首批企业年金受托人及投资管理人资格 2007年获账户管理人资格 [6] - 年金投资管理中长期业绩名列前茅 规模居市场第一梯队 [6] - 建立首家全线投管人合规风险监控体系 实施"绝对+相对"复合收益目标框架 [6] 第三支柱 - 首批获得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资格 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产品开发 [7] 核心能力与未来规划 - 专业投研团队强化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实现股债组合稳健收益 [6] - 未来将发挥绝对收益投资优势 助力养老金保值增值与金融强国建设 [7]
全球人口快速老龄化,如何做到老有所养
第一财经· 2025-08-13 20:29
全球老龄化趋势 - 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1960年5%增至2023年10%,预计2040年达14.3%进入中度老龄化,本世纪下半叶达21%进入重度老龄化 [2] - 全球总和生育率从1960年4.7降至2023年2.2,高收入国家从2.9降至1.4,中低收入国家从5.5降至2.3,2024年55%国家和地区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水平2.1 [2] - 日本2023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30%,德法意均超20%,加英美分别为19.4%、19.2%、17.4%,老年抚养比日本达50%,美加分别为27%、30%,英法德意均超30% [3] -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仅用21年从轻度老龄化(7%)进入中度老龄化(14%),而法美英德日分别需126年、72年、46年、40年、24年 [3] 老年人经济状况 - 美国劳动者收入中位数峰值在45-54岁达6.4万美元,55-64岁降至6.2万美元,65岁以上退休人士收入中位数骤降至2.6万美元,仅为工作期40% [4] - 美国人退休储蓄中位数8.7万美元,35岁以下1.9万美元,35-44岁4.5万美元,45-54岁11.5万美元,55-64岁18.5万美元,65-74岁达峰值20万美元,75岁以上降至13万美元 [5] - 美国近八成老年人缺乏经济资源支付两年疗养院或四年社区辅助生活费用,60%无法支付家庭长期护理费用 [5] - 美国51-64岁低收入工人拥有退休储蓄比例从2007年20%降至2019年10%,2022年65岁以上人口贫困率超20% [6] 养老金体系模式 - 世界银行1994年提出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为政府强制现收现付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为雇主个人共担职业养老金,第三支柱为个人自愿养老金 [8] - 法国养老金体系以政府主导公共养老金为主(占比超70%),基本养老制度含强制性公共养老金和养老救助,补充养老制度为强制性企业年金,再补充制度为自愿养老保险 [10] - 法国2023年政府转移支付占公共养老金支出18%,2022年公共养老金支出占GDP13.6%,2023年起出现养老金赤字,未来十年年赤字100亿-120亿欧元 [11] - 美国养老金以私人体系为主,公共养老金占比仅6.2%,企业养老金占比58%,个人养老金占比35.8%,政府补贴仅占公共养老金资金源0.5% [12] - 美国2019年对私人养老金税收优惠财政净补贴现值2760亿美元,收入最高20%家庭享受超60%收益,收入最低40%家庭获益不足5% [13] -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强制雇主雇员缴费,最高费率分别为17%和20%,2023年总储蓄率47.7%,公积金资金94.6%来自缴费和投资收益,财政补贴仅4.5% [14][16] - 新加坡政府担保公积金普通账户利率底线2.5%,特别账户、医疗账户和退休账户利率底线4%,另提供1%-2%额外利息 [15] 中国养老金现状 -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参保率95%,采用统账结合现收现付制 [17] - 2022年中国养老金资产规模14.5万亿元,占GDP12%,三支柱占比分别为58.3%、41.6%、0.1%,同期OECD国家养老金资产与GDP之比平均105% [18] 体系构建方向 - 需鼓励发展第二、第三支柱,通过税收激励扩大私人养老金覆盖面,但需设置优惠上限防止补贴倒挂高收入人群 [19] - 政府财政补贴应精准用于低收入者、残疾者等特定群体,避免平均主义和福利负担 [19]
中国养老金专题:长钱长投,企业年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华源证券· 2025-08-04 17: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未来十年随着覆盖面扩大、权益配置优化和三支柱整合,企业年金有望提升中小企业员工退休收入替代率,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支撑 [2] - 企业年金现状存在规模扩张但覆盖不足、机构格局头部化、投资业绩分化等问题,未来在政策推动下或向扩大覆盖、提升权益配置等方向发展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史演进:制度红利释放与深层矛盾并存 从非市场化到市场化 - 非市场化运作阶段(1991 - 2004 年)是补充养老制度奠基期,分探索期(1991 - 2000 年)和试点转型期(2000 - 2004 年),存在制度分散和资金安全风险,推动 2004 年政策出台开启市场化 [14][15] - 市场运作阶段始于 2004 年,经历快速发展期(2007 - 2016 年)和成熟深化期(2017 年至今),规模增长、制度完善、投资质效升级 [16][18] 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有哪些 - 管理机构市场高度集中与专业化分工并存,类型多元且资格分布不均衡,头部机构主导,部分可提供一体化服务,托管由商业银行独立承担 [27] - 受托市场险资主导、银行系崛起,头部集聚;托管格局国有大行主导、股份行差异化增长 [30][51] 企业年金计划与年金养老金产品 - 企业年金计划分单一计划和集合计划,单一计划适用于大型企业,集合计划效率高、成本低 [59][63] - 年金养老金产品投资范围逐步扩大,面向多类养老金基金定向销售 [66] 企业年金现状剖析 企业年金覆盖面与地域特征 - 参加职工人数增长但覆盖率提升不明显,参与率远低于 OECD 国家 [67] - 资产金额人社部备案占主导,地方发达地区居前,整体格局稳定,备案地资产集中度有差异 [73][75] 企业年金业绩如何 - 整体业绩长期稳健增长,近三年累计收益 7.46%,资产配置分化,固收类表现优,政策导向长周期考核 [78][91] - 固定收益类单一计划多数年份稳健,集合计划弹性好;含权类高波动,单一计划多数年份表现好 [84][85] 不同投资管理人规模与业绩如何 - 投资管理机构市场头部效应强化,考核机制转向长期化,未来头部机构或巩固竞争壁垒 [94] - 公募基金公司权益投资能力强,险资系固收投资能力强,部分机构收益均衡 [95] 年金养老金产品 - 截至 2025 年 Q1,已备案 649 个,实际运作 573 个,普通股票型、混合型、普通固定收益型占比高 [100] - 产品数量走势下降,规模略微上升 [102] 企业年金未来可能如何发展 - 覆盖面或扩大,自动加入机制破解中小企业参与难题 [105] - 受托和投资管理机构或持续头部化 [105] - 单一计划与集合计划投资管理或有结构性调整 [106] - 长周期考核机制或将近期落地,权益占比或提高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