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与创新
搜索文档
机构:A股迈向低波动慢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23:39
会议概况 -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在深圳开幕,会议主题为“奋进新征程”,探讨全球宏观格局与市场投资策略等热点话题 [1] - 会议首日现场参会人数超过四千人,线上观看人次高达3.3万 [3] 宏观经济展望 - 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将实现5.0%左右的增长目标,2026年经济增长将保持在4.9%左右,并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节奏 [8] - 2026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或继续维持在4%左右,专项债额度有望提升 [8] - 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空间依然存在,结构性货币工具将持续发力 [8] - “十五五”时期理想经济增速中枢或达4.8%左右,政策重心会更多向需求端平衡 [9] - 宏观经济将呈现温和修复、结构分化态势,出口保持韧性,投资逐步回暖,服务消费或成亮点 [9] 股票市场与A股策略 - A股上市公司正从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从新兴市场转型为成熟市场 [3][12] - “十五五”期间,中企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奠定A股低波动慢牛行情的基础 [3][5][12] - 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稳定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中枢 [5] 全球格局与中美关系 - 中美经济周期或均呈先低后高走势,全球经济格局有望迎来再平衡阶段 [8] - 中美关系短期有望维持阶段性平衡,长期看全球产业与金融秩序正经历破裂与重构 [9] - 在此变局下,中国企业出海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迎来战略机遇 [9] 行业配置线索 - 资源/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持续抬升 [13] - 中企出海与全球化,大幅打开利润增长想象空间和市值天花板 [13] - AI进一步拓宽商业化应用版图,延续科技板块趋势,并放大中国企业相对竞争优势 [13] 政策与改革重点 - 资本市场改革成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国企改革夯实央企科技创新主力军地位 [9] - 能源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望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9] -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望取得显著成效 [9] 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 全球宏观环境整体偏宽松,国债利率或将先下后上 [8] - 人民币汇率有望温和升值,黄金作为配置资产的长期价值仍具吸引力 [8] - PPI和CPI有望步入平稳复苏通道 [9]
机构:A股迈向低波动慢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23:37
会议概况 -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在深圳开幕,主题为“奋进新征程”,探讨全球宏观格局与市场投资策略 [1] - 会议首日现场参会人数超过四千人,线上观看高达3.3万人次 [3] 宏观与政策展望 - 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将实现5.0%左右的增长目标,2026年将保持在4.9%左右 [7] - 2026年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节奏,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或继续维持在4%左右 [6][7] - 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空间依然存在,结构性货币工具将持续发力 [7] - “十五五”时期理想经济增速中枢或达4.8%左右,政策重心会更多向需求端平衡 [8] - 出口保持韧性,投资逐步回暖,服务消费或成亮点,PPI和CPI有望步入平稳复苏通道 [9] 股票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 A股上市公司正从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 [3][11] - “十五五”期间,中企在全球价值链分配中的位置有望进一步抬升,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这是A股行情迈向低波动慢牛的基础 [3][5][11] 行业配置线索 - 资源/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把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持续抬升 [12] - 中企出海与全球化,大幅打开利润增长想象空间和市值天花板 [12] - AI进一步拓宽商业化应用版图,延续科技板块趋势,并放大中国企业相对竞争优势 [13]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召开
证券日报网· 2025-11-11 19:17
会议概况 -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在深圳开幕 会议主题为“奋进新征程” 全面展望全球宏观格局与市场投资策略[1] - 会议规模为该公司每年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年度大会 邀请超过100位发言嘉宾、千余家上市公司及众多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参会[1] 宏观展望 - 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将实现5.0%左右的增长目标 2026年经济增长保持在4.9%左右 增长节奏可能呈现“前低后高”[2] - 展望2026年 财政政策将延续温和扩张 货币政策落实适度宽松 宏观经济呈现温和修复、结构分化态势[3] - 出口保持韧性 投资逐步回暖 服务消费或成亮点 PPI和CPI有望步入平稳复苏通道[3] 资本市场与投资策略 - “十五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全球背景、科技趋势、制度环境将呈现新特征 市场积极动能正在不断积累[1][2] - A股上市公司正从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 中国资本市场正从新兴市场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3] - 行业配置三大线索包括资源/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以转化定价权、中企出海与全球化打开利润空间、AI拓宽商业化应用版图并放大竞争优势[3] 重点议题 - 会议深入探讨“十五五”规划、中企出海、新质生产力、AI应用与创新、新型储能等热点话题[1][3] - 在“聚焦新质生产力”圆桌论坛上 嘉宾就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投资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3]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中企出海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迎战略机遇 行业配置重视三大线索
新华财经· 2025-11-11 18:05
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以“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全面展望新形势下的全球宏观格局与市场投资策略,探讨“十五五”规划、中企出海、新质生产力、AI应用与创新、新型储能等热点话题 [1] 宏观经济展望 - 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将实现5.0%左右的增长目标,2026年经济增长保持在4.9%左右,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节奏 [3] - 2026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或继续维持在4%左右,专项债额度有望提升 [4] - 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空间依然存在,结构性货币工具将持续发力 [4] - “十五五”时期理想经济增速中枢或达4.8%左右,政策重心向需求端平衡 [5] - 2026年宏观经济呈现温和修复、结构分化态势,出口保持韧性,投资逐步回暖,服务消费或成亮点 [5] 大类资产配置 - 全球宏观环境整体偏宽松,国债利率或将先下后上 [4] - 人民币汇率有望温和升值 [4] - 黄金作为配置资产的长期价值仍具吸引力 [4] 股票投资策略 - A股上市公司正从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资本市场从新兴市场转型为成熟市场 [6] - 追求稳健回报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是未来增量流动性的核心特征,推动A股宽基指数波动率步入长期下行趋势 [6] - 工具型产品逐步抢占传统主观多头产品市场份额,可能阶段性放大局部板块和主题波动 [6] 行业配置线索 - 资源/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抬升 [6] - 中企出海与全球化,大幅打开利润增长空间和市值天花板 [6] - AI进一步拓宽商业化应用版图,延续科技板块趋势,放大中国企业相对竞争优势 [6] 国际形势与国内政策 - 全球产业与金融秩序经历破裂与重构,中国企业出海与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战略机遇 [4] - 国内政策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望取得成效 [5] - 资本市场改革是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国企改革夯实央企科技创新主力军地位,能源改革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5] 会议规模与议程 - 会议为期三天,邀请100多位发言嘉宾、千余家上市公司、众多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参会 [8] - 首日主论坛后,还有20多场分论坛,涵盖全球经济展望、新兴市场投资、“十五五”规划、中企出海、AI应用与创新、新型储能等主题 [8] - 会议期间安排两千多场小范围交流 [8]
奋进新征程 |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召开
新浪证券· 2025-11-11 17:02
会议概况 -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于2025年11月11日在深圳开幕,会议主题为“奋进新征程”,会期三天 [1] - 会议邀请了100多位发言嘉宾、千余家上市公司、众多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参会,首日现场参会四千多人,线上观看达3.3万人次 [12] 主题致辞核心观点 - 全球产业与金融格局深刻重构,带来外部破局新契机 [3] - 中国产业迎来关键突破,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带来资本市场新机遇 [3] -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提升,投融资功能更协调,带来市场生态新气象 [3] - 预计宏观与改革政策将持续发力,2026年经济将呈现结构分化下的温和修复态势 [3] - 新质生产力发展将稳定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中枢,奠定低波动慢牛基础 [3] 2026年宏观经济展望 - 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实现5.0%左右增长,2026年保持在4.9%左右,增长节奏可能“前低后高” [5] - 2026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维持在4%左右,专项债额度提升并向项目建设倾斜 [5] - 货币政策降准降息空间存在,结构性工具持续发力,央行继续进行国债买卖 [5] - 中美经济周期均呈先低后高走势,全球经济格局迎来再平衡阶段 [5] - “十五五”时期理想经济增速中枢或达4.8%左右,政策重心向需求端平衡 [7] 2026年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全球宏观环境偏宽松,国债利率先下后上,人民币汇率温和升值,黄金长期配置价值具吸引力 [6] - A股上市公司正从本土化企业转型为全球敞口的跨国公司,基本面需看全球市场需求 [7][8] - 中美关系节奏决定行情,中美签署协议后到美国中期选举前是做多权益市场的黄金期 [8] - 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推动A股宽基指数波动率长期下行 [8] - 行业配置三大线索:资源/传统制造产业提质升级、中企出海与全球化、AI拓宽商业化应用 [8] 国际视野与全球展望 - 中美关系短期维持阶段性平衡,2026年或有多次元首会晤契机,长期全球产业与金融秩序重构 [6] - 美国政策冲击“美国例外论”但不颠覆,关税举措可能抬升通胀并拖累增长 [9] - 欧洲经济维持增速但区域分化加剧,德国获财政提振,欧央行货币宽松空间用尽 [9] - 日本财政政策与结构性改革更具灵活性,但高债务与通胀约束财政空间 [9] - 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外需放缓冲击,内需驱动型经济体展现更强韧性 [9] 会议议题与分论坛 - 会议深入探讨“十五五”规划、中企出海、新质生产力、AI应用与创新、新型储能等热点话题 [1] - 后续两天设有20多场分论坛,涵盖全球经济展望、新兴市场投资、固态电池、量化交易等主题 [12] - 首日举行“聚焦新质生产力”圆桌论坛,并有多位重磅嘉宾就AGI、大国竞争、锂电池市场等主题发表演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