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硬件

搜索文档
中国市场智见-透视中国股市近期上涨的基本面动因
2025-09-30 02:2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报告核心关注MSCI中国指数及其成分股[1] * 重点分析的行业包括互联网(含媒体与娱乐、可选消费零售、消费服务)、金融(银行与保险)、科技硬件、医药与生物科技、汽车、材料、资本品以及多元金融(券商)等[2][24][26][30][38]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表现与结构性改善 * 中国股市(MSCI中国指数)在过去12个月累计回报达48%,年初至今回报率为38%,表现全球领先[1][9] * 市场上涨受到结构性改善支撑,包括股本回报率(ROE)触底回升、市场结构向高质量大盘股转移、对民营企业和创新环境的支持增强[1] * MSCI中国12个月远期市盈率从2024年8月底的8.7倍提升至2025年9月18日的12.3倍,涨幅达42%[14] 盈利增长成为核心驱动 * 每股收益(EPS)增长自2023年起连续三年对MSCI中国同比总回报贡献为正:2023年贡献0.6个百分点,2024年为5.0个百分点,2025年迄今为3.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最长的连续三年正向贡献记录[2][13] * 盈利增长对指数月度回报的正向贡献比例从2024年下半年之前的约50%提升至约75%[2][16] * MSCI中国盈利预测修正广度(ERB)于2025年8月转为正值,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呈现此趋势的主要股市之一[2][18] 关键行业贡献与展望 * 互联网、金融与科技板块合计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的76.9%,较2022年的70.4%显著提升[24] * 互联网、金融、科技、资本品与材料五大板块预计将在2025年与2026年合计贡献约80%的MSCI中国总盈利及盈利增长[26] * 2025年,互联网、科技、医药、汽车与材料板块是EPS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电商(消费服务与可选消费零售)板块因价格竞争成为拖累[30][33] * 展望2026年,随着电商价格竞争在2025年底逐步结束,互联网板块有望重回MSCI中国EPS增长贡献首位,预计将贡献总增长14.7%中的7.2个百分点[31][36] 其他重要内容 盈利增长可持续性评估 * 多数关键行业(如互联网、科技、医药、汽车)呈现正向盈利预测修正趋势,且估值处于合理区间[3][40] * 银行板块修正广度为负,但其对2025年与2026年同比EPS增长的总贡献有限,预计不会改变整体趋势[3][40] * 电商板块的盈利下修压力预计随价格竞争在2025年第三季度见顶而缓解[3][40] * 一致预期盈利大幅低于预期的风险正在下降,当前盈利增长动能有望延续至2026年[3][40]
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美股收涨 这只股票暴跌89%!金银上涨 原油大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3:23
美东时间周一(9月2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15%,报46316.07点;标普500指数涨0.26%,报6661.2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48%,报 22591.15点。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英伟达涨2.07%,微软涨0.61%,苹果跌0.4%,谷歌C跌1.14%,亚马逊涨1.09%,Meta跌 0.05%,博通跌1.98%,特斯拉涨0.64%。 | 亚马逊 | 222.170 1.09% 4422万股 | | | --- | --- | --- | | AMZN | | | | 微软 | 514.600 | 0.61% 1761万股 | | MSFT | | | | 谷歌-A | 244.050 | -1.01% 3247万股 | | GOOGL | | | | 甲骨文 | | 282.760 -0.25% 2575万股 | | ORCL | | | | 博通 | | 327.900 -1.98% 2130万股 | | AVGO | | | | | Meta Platforms In ... 743.400 -0.05% 923万股 | | | META | | | ...
机构称港股“持股过节”胜率较高,聚焦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3:12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表现 - 9月29日早盘震荡攀升小幅上扬,持仓股商汤、快手、优必选、金蝶国际、阿里巴巴等涨幅居前 [1] - 截至9月26日,近10个交易日累计获得资金净流入达4.64亿元,备受资金青睐 [1] 港股市场假期安排与历史规律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港股市场10月1日和7日休市,港股通9月29日与30日正常交易,10月1日至10月8日暂停运行 [1] - 历史规律显示港股市场呈现"节前防御—节中上涨—节后切换"的日历效应,节前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消费及防御板块,节中市场普涨且成长和消费板块领涨,节后当天大多回撤风格切换至防御,一周内日历效应消散 [1] - 港股通关闭导致港美股相关性小幅上升,但内部因素重要性大于外部,投资者关注重心在国内消费数据和四季度政策力度 [1] 假期海外事件与配置策略 - 假期内海外主要事件为美国非农数据及日本选举,对港股表现影响相对有限 [2] - "持股过节"胜率较高,假期前保持成长和消费等板块配置,假期后短期转为防御,日历效应消散后布局重回配置主线 [2] - 推荐配置科技成长(科技硬件、互联网和医药)、消费(受益于现金流和周转率改善的白电及服务型消费)和港股金融股 [2]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概况 - 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精选30只市值大、研发投入高的科技龙头 [2] - 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75%,覆盖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以及理想汽车、百济神州等新兴势力 [2] - 全面覆盖"软硬件+新消费+创新药+造车新势力"热门赛道 [2]
港股再融资热潮涌动,新经济企业成绝对主角
证券时报· 2025-09-26 15:42
港股再融资规模激增 - 今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通过配售、代价发行、供股方式合计融资2841.48亿港元 同比激增439.37% [1][4] - 配售股份为主要融资方式 金额达2495.02亿港元 占比87.81% [4] - 代价发行与供股分别融资282.26亿港元和64.20亿港元 [4] 新经济企业主导融资 - 比亚迪以433.83亿港元配售金额位居榜首 创全球汽车行业十年最大股权再融资纪录 [6][7] - 小米集团募资426亿港元 创中国科技硬件企业境外股本再融资历史纪录 [7] - 地平线机器人、药明康德等多家科技企业募资均超30亿港元 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领域 [7] 企业融资用途聚焦技术升级与全球化 - 地平线机器人两次配股共募资超110亿港元 用于海外市场扩张、高阶辅助驾驶研发及Robotaxi领域投资 [3] - 比亚迪融资资金用于海外扩张、研发及营运资金补充 [7] - 小米集团资金将用于业务扩张与研发投资 [7] 国际资本深度参与 - 阿联酋Al-Futtaim家族办公室以35亿港元战略投资比亚迪 [9]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参与药明康德76.47亿港元配股 [10] - 无极资本累计投资超77亿港元 布局第四范式、商汤科技及中国儒意等企业 [10] 融资方式与市场特征 - "闪电配售"成为主流选择 最快24小时完成 提升资金到位效率 [3][7] - "先旧后新"模式允许大股东先转让旧股再增发新股 加速资金募集 [3] - 港股市场流动性提升与估值修复为企业再融资创造有利环境 [1]
港股再融资热潮涌动 新经济企业成绝对主角
证券时报· 2025-09-26 15:20
港股再融资规模激增 - 今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通过配售、代价发行、供股方式合计融资规模达2841.48亿港元 同比激增439.37% [1][3] - 配售股份为主要融资方式 募资金额2495.02亿港元 占比87.81% [3] - 融资规模已超2024年全年990.73亿港元水平 [1][3] 新经济企业主导融资 - 比亚迪以433.83亿港元配售金额居首 创全球汽车行业最大股权再融资及闪电配售纪录 [4] - 小米集团募资426亿港元 创中国科技硬件企业境外股本再融资历史纪录 [4] - 地平线机器人、药明康德等多家科技企业募资金额均不低于30亿港元 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领域 [4] 企业融资用途特征 - 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海外市场扩张、研发投入及技术升级 如地平线机器人拟将63.4亿港元用于海外业务拓展及辅助驾驶技术研发 [2][4] - 企业战略从"生存扩张"转向"技术卡位" 通过资本杠杆构建技术壁垒 [4] - 比亚迪融资资金将支持海外扩张、研发及营运资金补充 [4] 国际资本深度参与 - 阿联酋Al-Futtaim家族办公室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认购比亚迪35亿港元 [7]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参与药明康德76.47亿港元配股融资 [7] - 无极资本累计投资超77亿港元 分别持股第四范式4.98%、商汤4.31%及中国儒意7.51% [7] 融资机制特点 - "闪电配售"成为主流选择 最快24小时完成 如地平线机器人配售价较收盘价折让5.75% [2][5] - "先旧后新"模式加速资金到位 大股东先转让旧股再增发新股补足 [2] - 配售股份占现有股本比例较小 如地平线机器人本次配股占比4.6% [2]
港股再融资热潮涌动,新经济企业成绝对主角
证券时报· 2025-09-26 15:17
港股再融资规模激增 - 今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通过配售、代价发行、供股方式合计融资规模达2841.48亿港元 同比激增439.37% 远超2024年全年990.73亿港元的水平 [1][4] - 配售股份为主要融资方式 募资金额2495.02亿港元 占比87.81% 代价发行和供股分别募资282.26亿港元和64.20亿港元 [4] - 再融资爆发受流动性充裕、估值修复及企业战略扩张需求等多重因素推动 [1] 新经济企业主导融资 - 比亚迪以433.83亿港元配售金额位居榜首 创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股权再融资及闪电配售纪录 [6] - 小米集团募资426亿港元 超2019年上市以来增发融资总和 创中国科技硬件企业境外股本再融资历史纪录 [7] - 地平线机器人、药明康德、众安在线等多家科技企业募资金额均不低于30亿港元 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7] 融资用途聚焦技术升级与全球化 - 企业融资用途主要聚焦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如比亚迪资金用于海外扩张、研发及营运资金补充 [7] - 地平线机器人净筹63.4亿港元 拟用于扩大海外市场业务、研发投资及Robotaxi等新兴领域布局 [3] - 新经济企业融资需求从"生存扩张"转向"技术卡位" 通过资本杠杆快速构建技术壁垒 [7] 国际资本深度参与 - 国际机构投资者参与力度空前 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阿联酋Al-Futtaim家族办公室、无极资本等知名机构 [9] - Al-Futtaim家族办公室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认购比亚迪35亿港元 GIC参与药明康德76.47亿港元配股 [9][10] - 无极资本频繁布局 以13.08亿港元投资第四范式持股4.98% 以25亿港元投资商汤持股4.31% 拟以39亿港元投资中国儒意持股7.51% [10] 闪电配售成为主流方式 - "闪电配售"机制允许最快24小时完成融资 地平线机器人两次采用该方式募资(6月46.74亿港元、9月63.4亿港元) [3][7] - 配售规则灵活 支持折价配售及"先旧后新"模式 加速资金到位速度 [3] - 中金公司指出闪电配售增加流通股供给 可能抑制股价上涨空间 [7]
许正宇:出访斯洛文尼亚成果丰硕 将开展波兰访问了解企业需求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5:57
9月25日(华沙时间),许正宇将访问华沙证券交易所,并与波兰政府官员和商界人士会面。 许正宇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斯洛文尼亚政府均积极寻求早日签订全面性协定,减少不必要的税 务障碍,以鼓励双边贸易和投资。签署全面性协定有助香港和斯洛文尼亚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相信 两地商界会对此表示欢迎。 他补充说,中国香港和斯洛文尼亚有着不少共通之处,两地面积虽小,但同样目光远大,占有重要的经 济和战略地位。此外,两地均拥有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奉行开放和高效政策并具备稳定的投资环境,相 信可成为彼此的理想门户,助力欧洲企业通过香港进入亚洲和中国巿场,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亦可由此 走进欧洲巿场。 许正宇特别向Klemen Boštjančič提到,香港正巩固其作为国际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香港管理的 资产总值在2024年年底达到3.81万亿欧元,同比增加13%。乘着私人银行和私人财富管理领域亮丽的表 现,行政长官在2025年《施政报告》宣布更多便利措施,包括丰富"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下的投资选 项,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以及扩大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以 加大香港对家族办公室和全球高资产净 ...
天猫与Lazada全面打通;蜜雪冰城将进驻纽约丨出海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1:56
中美TikTok问题解决方案 - 中美双方就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通过美国用户数据和内容安全业务委托运营、算法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等方式解决 [1] - 中国政府将依法审批TikTok涉及的技术出口和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事宜 [1] 中老铁路货运表现 - 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突破1500万吨 货值超653亿元 [2] - 2025年前8个月进出口货物376.2万吨 货值177.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和43.7% [2] - 农产品进出口58.4亿元 同比增长52.1% [2] 泰国电商平台监管新规 - 泰国贸易竞争委员会推进数字电商平台新监管指南 预计2025年10月前颁布 [3] - 新规禁止低于成本定价、价格歧视、不合理收费及算法操纵价格与排名 [3] - 严禁强制商家使用指定物流或特定服务 保障商家自主选择权 [3] 电商平台业务拓展 - Lazada全面打通天猫 向天猫商家开放东南亚市场 蕉下、babycare等品牌已加入 [4] - 美团Keeta在科威特启动运营 为美团在中东海湾地区第三个落点 [5] - 滴滴旗下99在巴西追加20亿雷亚尔(约26亿元人民币)投资外卖平台99Food [6] - 亚马逊扩展多渠道配送服务 允许SHEIN、Shopify和沃尔玛平台商家使用其履约服务 [7][8] 支付与消费品牌海外扩张 - 沙特央行与蚂蚁国际签署协议 将在沙特全国支付系统开通Alipay+跨境支付服务 [9] - 追觅首款手机Dreame Space未发布即获超亿元人民币海外预售订单 [9] - 蜜雪冰城进驻美国纽约 首家门店年租金超34万美元(约241.93万元人民币) [10] - 霸王茶姬在洛杉矶开设北美第二家门店 开业当日早晨超100人排队 [11] 自动驾驶与新能源汽车 - 文远知行与Grab合作在新加坡推出自动驾驶汽车服务 初期涵盖11辆汽车 [11] - 小马智行与康福德高合作在新加坡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11] - 小鹏汽车1-8月境外交付24702辆 同比增长137% 欧洲占比52% [12] - 小鹏汽车在奥地利麦格纳工厂启动欧洲本地化生产 首批G6与G9车型下线 [13]
美联储降息落地,美股分化、中国资产大涨
环球网· 2025-09-18 00:59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符合市场预期 [1] - 点阵图显示年内可能再降息两次 为2025年首次降息且时隔9个月重启降息 [1] - FOMC声明指出就业下行风险上升 上半年经济增长放缓且通胀有所上升 [1] 市场反应与资产表现 - 利率期货显示10月降息概率超90% 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0.57% 标普500-0.1% 纳指-0.33%) [1] - 美国运通和卡特彼勒涨超2%领涨道指 科技七巨头指数跌0.66%(英伟达跌超2% 亚马逊跌逾1%)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85% 百度集团涨超11% 盛美半导体涨逾9% [3] 经济基本面评估 - 鲍威尔称就业增长放缓且劳动力市场疲软 通胀仍略微偏高且风险倾向于上行 [1] - 本次降息被定性为"风险管理性降息" 旨在防范经济急剧放缓而非宽松周期起点 [1] - 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关注重点从通胀威胁转向企业招聘放缓带来的经济增长风险 [1] 资金流向预期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达五年来最高水平 [3] - 华尔街交易员加大押注年内至少再降息一次 预计更多资金可能流入中国市场 [1][3]
美联储降息倒计时!A股集体上涨 港股飙升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11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0.37%收报3876.34点 深证成指上涨1.16%收报13215.46点 创业板指上涨1.95%收报3147.35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3767亿元较周二放量353亿元 上涨个股超2500只 80只个股涨停 [1] 港股市场动态 - 港股呈现加速上涨行情 出现追赶A股的趋势转变 [1] - 南向资金年内持续净流入港股 国际资本因低估值优势加速回流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海外流动性回流 为中国资产带来新机遇 [1] 资金与流动性 - 全球资金正在重新配置资产 港股获得内外资合力推动 [1] - 两市成交额不足2.4万亿元水平 需进一步放量才能支撑指数连续上行 [2] 投资机会板块 - 成长板块如生物科技、科技硬件具备高弹性 [2] - 香港本地分红板块因稳定现金流和高股息率值得布局 [2] - 国内经济复苏相关板块如消费、基建有望迎来阶段性机遇 [2] 市场技术指标 - 5日线未被有效跌破前市场仍具冲高动能 [2] - 机器人、半导体、AI算力、电池等方向盘中反复活跃 需关注新领涨核心形成 [2] 核心观察变量 - 需密切关注美联储降息具体进展与国内政策后续反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