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风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2025医药行业合规与信用建设大会即将在京启幕
央广网· 2025-11-19 15:56
大会概况 -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主办的“2025医药行业合规与信用建设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北苑大酒店召开 [1] - 大会核心主题为“合规立信,护航致远”,旨在推动建立覆盖研发、生产、流通、临床全产业链的合规信用生态系统 [1] 参与方与对话机制 - 大会首创“医疗机构-商会-药企”三维对话机制,推动合规共识落地 [2] - 扬子江药业、恒瑞医药、默克中国、九州通等龙头企业掌舵人与中日友好医院等临床机构领导将展开高端对话 [2] - 600余位跨国与本土药企的合规、法务、市场、学术、财务负责人将齐聚大会 [2] 议题与解决方案 - 方达、环球、金杜等头部律所合伙人将深度解析企业合规要点 [3] - 德勤、普华永道等顶级咨询团队将分享财税合规实操工具与AI风控模型 [3] - 北京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权威学者将剖析执法案例与司法趋势 [3] - 联合征信、医百科技等科技企业将展示AI大数据如何重构学术推广合规性 [3] - 德勤、武田制药等将专题论证AI如何赋能敏捷合规体系,推动行业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引领” [3] 发布成果与标准 - 大会将公示合规领域两大团体标准,并首发“合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4] - 大会将发布《中国医药企业出海安全风险防控报告》,并深入探讨“医保信用2.0”三级警戒机制与学术推广“合规-专业-价值”三角重构模型 [4] 行业治理与创新实践 -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复旦中山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管理者将参与构建“行风-信用双螺旋”治理生态 [5] - 正大天晴、泰德、齐鲁、君实、科兴、复星万邦、赛诺菲、GSK、强生、艾伯维、诺和诺德等本土及跨国药企合规官将分享其中国实践 [5] - 专家将阐释“真实世界医保价值评价”与“新质生产力驱动学术推广”的创新融合 [5]
平安融易重庆分公司破解山城小微融资密码
搜狐财经· 2025-10-21 19:07
中小企业经济地位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登记在册中小企业数量超6000万户 [1] -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外贸总值的57% [1] - 重庆小微企业是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 [1]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 融资难融资慢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1] - 困境集中在业务增速下的短期大额资金需求以及固定资产缩水人工材料成本上升导致的经营现金流维系艰难 [2] - 重庆2025年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的目标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随发展步伐持续扩大 [2] 金融解决方案与产品 - 平安融易将小微企业融资审批时效压缩至24小时内额度上限可提升至500万元 [2] - 核心产品包括宅e贷微营贷优票方案和车e贷可精准切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 [2] - 微营贷优票方案无需抵押可为建筑企业高效获批200万元资金填补资金缺口 [2][3] - 车e贷产品依托先审批放款后入押创新政策可实现当天申请当天100万元资金到账 [5] 区域经济与案例影响 - 重庆已集聚跨境电商企业超过6000家2024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680亿元同比增长32% [5] - 融资支持不仅撬动企业发展杠杆更带动建材供应劳务服务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民生环境 [3] - 高效资金支持帮助商贸公司在一周内筹备100万元资金成功嫁接优质供应链资源 [5]
多张罚单曝银行审查漏洞
第一财经· 2025-10-12 21:41
监管处罚动态 - 地方金融监管局密集披露罚单,处罚事由集中在贷款资金被挪用、信贷审查不严、贷后管理不到位等 [2] - 浙江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因贷款资金被挪作他用、违规向公职人员发放经营性贷款被罚55万元 [3] - 宁波余姚农商行因信贷管理不审慎、资产分类不合规被罚190万元 [3] - 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因信贷业务“三查”不到位、超越授权办理业务被处以1150万元重罚 [3] - 违规问题集中出现在三类机构:地方法人银行、城商行支行层面,以及部分积极开展“普惠金融”的股份行 [3] 违规操作模式 - 违规经营贷在部分地区已形成完整的“套利产业链”,流程分为制造经营主体、伪造交易与流水、资金回流楼市三步 [4][5] - 第一步制造经营主体:中介公司代办营业执照、注册空壳公司,虚构经营范围,最快一周完成 [6] - 第二步伪造交易与流水:中介帮助客户伪造购销合同、开具虚假发票,制造资金用于生产经营的假象 [6] - 第三步资金回流楼市:资金最终用于首付、还房贷或投资房产,部分地区出现“房产抵押—企业授信—循环经营贷”模式 [6] - 2020年至2023年间经营贷利率普遍在3%至4%,远低于同期房贷利率,部分银行放松审核甚至默许客户“包装”贷款 [3] 风险暴露与压力 - 2025年是经营贷集中到期的关键节点,2020年~2023年间发放的贷款陆续进入续贷期 [7] - 房地产估值大幅下行,部分借款人资金链吃紧,抵押物评估价大幅缩水 [7] -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自2022年4月以来已连续下跌41个月 [8] - 举例:原评估价500万元房产现值仅350万元,按70%抵押率计算贷款额度降至245万元,而原贷款余额高达350万元,形成百万元缺口 [8] - 部分中小银行经营贷不良率快速攀升,例如重庆银行2025年中报显示经营贷不良率超过6%,宁波银行超过3% [8] 监管应对措施 - 监管部门正推动“实质穿透”管理,宿州农商银行公开宣布“不与任何贷款中介或个人合作”,多家银行跟进建立中介“黑名单”制度 [9] - 监管层要求银行引入科技手段追踪贷款流向,利用大数据、AI风控模型,结合企业水电费、社保缴纳、税务申报等非财务数据判断真实经营状况 [9] - 对资金流向实施3至6个月动态监测,以防“放款合规、用款违规”的漏洞反复出现 [9]
长护险基金如何避免变成第二个“医保黑洞”?
搜狐财经· 2025-07-15 14:03
长护险基金智能化管理 - 传统人工审计方式效率低下 需实地核查老人护理情况[1] - 智能系统上线首月即发现异常 重度失能老人每日步行超3000步 同地址护理员出现凌晨三点打卡的异常数据[1] - AI风控模型实时监测 发现机构伪造失能评估套取每日120元护理补助[1] 智能系统功能与效果 - "基金精算大脑"实现24小时全量数据监控 从抽样审计升级为流式计算[4] - 系统自动识别异常 如护理耗材消耗超同等级平均值200%时调取视频核查[4] - 护理员连续3次未按规范操作将暂停资质[4] - 某省应用后基金支出增长率从19%降至6% 真实失能老人满意度升至92%[4] - 动态费率调节功能 基于72项因子每季度生成压力测试报告[4] - 可针对区域疾病谱变化调整预算 如帕金森老人激增时调高预算权重并触发定向培训补贴[4] 社会监督与透明度 - 家属可通过手机端查看每笔支出详情 包括操作视频、电子发票、指纹确认等[4] - 实现全民"云监工" 使欺诈行为无处遁形[4] 人性化功能 - 系统设有"临终关怀基金池" AI预测老人进入生命终末期时自动划拨专项预算[5] - 优先保障止痛护理和心理疏导 避免无意义抢救[5]
被“误伤”后,他们期待:AI能否让反诈更精准?
36氪· 2025-07-15 08:34
反诈系统运行机制与成效 - 国家反诈中心2023年累计下发资金预警指令940万条 公安机关见面劝阻1389万人次 拦截诈骗电话27.5亿次和短信22.8亿条 处置涉诈域名网址836.4万个 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88亿元 [1] - 反诈系统由公安部 刑侦局联合国家反诈中心研发底层模型 三大电信运营商基于统一框架定制省级风控系统落地执行 [9] - 某省级运营商2024年通过反诈模型识别200多万个涉诈嫌疑号码 对9万个号码管理停机 对38万个号码做呼叫限制 2020-2024五年间累计管理停机371.7万个号码 呼叫限制213.8万个号码 [10] 用户被误伤案例与原因分析 - 用户大白新办副卡8天后因"通信异常"被限制功能 需二次实名认证后恢复 原因可能是风控误伤或二次放号遗留标签 [2] - 胡女士因短时高频拨打同一号码触发预警模型 两次被封停 需提供承诺书及证件照片远程解封 归因于跨省通话行为触犯风控阈值 [4] - 风控模型主要监测短时高频呼叫 跨省漫游后立即活跃 新卡活跃度 终端频繁更换等行为特征 以及社交关系网络异常等关联风险 [8] - 误伤本质是模型灵敏性与用户体验的平衡问题 系统阈值设置严苛导致防御性误伤 小比例误伤难以完全避免 [8][9] 反诈政策与技术要求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要求电信经营者监测识别异常电话卡 对改号电话和非法设备进行处置 号卡实名制和涉诈管理是高压红线 [5] - 运营商配合断卡行动需处理公安流转的涉诈号码 进行信令监控 建立反诈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主动发现嫌疑号卡 [6] - 两部委要求电信企业建立二次实名认证机制 对高风险电话卡24小时内核验 逾期未通过则暂停功能 [11] - 当前模型依赖通话频次 时空轨迹 入网时长等表层数据 缺乏用户意图识别能力和正常非常规行为豁免机制 [13] 技术优化方向与建议 - 需从规则引擎升级为意图识别AI 减少对行为阈值依赖 公示高敏场景规则 开放反诈模型沙盒供公众测试风险等级 [13] - 应建立用户画像分级系统 为老号配置更高信任度阈值 引入声纹识别 通话语义分析等多模态验证 开放用户自主报备场景 [13] - 终极目标是实现手术刀式精准防御 通过技术迭代降低误判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