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衍生
搜索文档
动画联动机器人,“硬核版”熊猫胡胡亮相金鸡
中国青年报· 2025-11-18 21:46
公司战略与业务动态 - 猫眼娱乐在厦门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发布会,揭晓全新成立的动画厂牌并正式推出全新业务板块“IP衍生业务” [1] - 公司在合家欢喜剧电影《熊猫计划2》推介环节,与宇树科技跨界联动,将影片中的数字角色熊猫胡胡以实体机器熊猫形式呈现,展示行走、摇摆、转圈等动作 [1] - 为回应社交平台上网友“求量产”“上链接”的热情,公司已启动同款机器熊猫的量产计划 [3] 市场反应与消费者需求 - 实体机器熊猫胡胡的亮相成为全场焦点,迅速在互联网爆火并登上多平台热搜 [3] - 消费者对电影角色的情感从“观影期待”延伸为对现实生活中陪伴式消费品的“渴望拥有”真切需求 [4] - 当今观众已不满足于单向视听享受,渴望与喜爱的IP角色产生更真实、深层次、生活化的链接 [4] 行业趋势与产品定位 -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陪伴机器人成为焦点,机器熊猫以其毛茸茸、憨态可掬的形态被定位为“情绪搭子” [4] - 公司计划未来推出熊猫胡胡及更多元化的IP衍生内容与消费者见面 [4]
熊猫胡胡亮相金鸡 机器版量产启动迈向“一户一胡”
中国经济网· 2025-11-18 17:45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布 - 公司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焕新发布会,揭晓全新成立的动画厂牌并正式推出全新业务板块“IP衍生业务” [1] - 公司启动基于电影《熊猫计划2》中熊猫“胡胡”形象的同款机器熊猫量产计划 [1] - 公司全新推出的IP主题新零售品牌“MmmGoods吃谷子”已正式亮相 [2] 产品与市场联动 - 通过合家欢喜剧电影《熊猫计划2》与宇树科技跨界联动,将虚拟熊猫形象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实体熊猫” [1] - 专家表示,熊猫胡胡将观众对电影角色的情感延伸为对现实生活中陪伴式消费品的需求,反映了观众渴望与IP角色产生更真实、深层次、生活化链接的市场信号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以“熊猫胡胡”为契机,持续挖掘、开发、合作更多优质IP,为文旅、消费等实体领域注入新活力 [2] - 未来,熊猫“胡胡”及更多元化的IP衍生内容将通过新零售品牌与消费者见面 [2]
猫眼娱乐成立动画厂牌 推出IP衍生业务板块
证券日报网· 2025-11-18 15:15
公司战略动向 - 猫眼娱乐在厦门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焕新发布会,揭晓全新成立的动画厂牌并正式推出全新业务板块“IP衍生业务” [1] - 公司启动同款机器熊猫“硬核版胡胡”的量产计划以回应市场热情 [2] - 猫眼娱乐推出IP主题新零售品牌“MmmGoods吃谷子”,未来将推出熊猫“胡胡”及更多元化的IP衍生内容 [2] 产品与市场展示 - 在合家欢喜剧电影《熊猫计划2》推介环节,新推出的玩偶IP“硬核版胡胡”展示行走、摇摆、转圈等动作 [1] - 公司与宇树科技跨界联动,将数字熊猫“胡胡”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实体产品,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电影魅力 [1] 行业趋势洞察 - 熊猫“胡胡”成功将观众对电影角色的情感延伸为对现实生活中陪伴式消费品的需求,传递出市场新信号 [2] - 当今观众已不满足于单向视听享受,渴望与喜爱的IP角色产生更真实、深层次、生活化的链接 [2] - 公司将以熊猫“胡胡”为契机,持续挖掘、开发、合作更多优质IP,为文旅、消费等实体领域注入新活力 [2]
浙商证券:首予网龙(00777)“买入”评级 游戏+教育双轮驱动 参股团播次第花开 目标价25.2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1-17 14:23
核心观点 - 浙商证券首次覆盖网龙,给予“买入”评级,目标股价25.25港元,目标市值134.6亿港元 [1] - 公司游戏与教育双主业自2025年下半年起表现超预期,新游戏《代号MY》与北美教育设备更新周期构成增长动力 [1] - 参投公司帅库的团播业务被视作核心壁垒,其变现能力远超传统直播 [1] 游戏业务 - 新游戏《代号MY》在画面、AI系统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是对原有游戏业务的重大改进 [1][3] - 游戏业务依赖经典IP《魔域》,留存用户多为忠实粉丝,现金流稳定,新游有望提升原有用户的付费水平 [3] - IP版图扩张有望提升用户的付费水平 [1] 教育业务 - 北美教育设备迎来更新周期,换机需求有望推动教育业务修复 [1][3] - 子公司Promethean在国际教育市场占有率具有显著优势 [3] - 在AI技术加持下,教育业务有望扭转公共卫生事件后的颓势并实现扭亏为盈 [1] 团播业务 - 团播业务核心受众为女性,强调互动感,是对传统直播业务的扩展,可实现付费观众群体拓展及付费水平提高 [2] - 团播核心是IP,具备IP衍生和偶像化创作等变现形式,变现能力远超传统直播的打赏或带货 [1][2] - 帅库拥有近400人的中后台团队,实现“新台本研发+数据反馈迭代”闭环,能通过监测互动数据快速优化玩法设计 [3] - 采用“长期签约+从零培养”的主播培养模式,降低对头部主播的依赖,并通过“养成感”提升用户粘性 [3] - 抖音等平台提供流量倾斜政策支持,如字节“优质团播计划”,有助于降低投流成本 [1][3] - 政策风险可控,直播平台已通过自律管理条约规范团播行为,受外部整改的可能性较小 [2] 财务状况与股东回报 - 公司账面现金达15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承诺,未来12个月股东回报不低于6亿港元,对应现价的回报率接近1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亿元、6.50亿元、7.2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52%、56.49%、11.63%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70亿元、48.78亿元、50.96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5.16倍、9.69倍、8.68倍 [4] 估值方法 - 采用SOTP加总估值法,分别给予游戏业务14倍市盈率、教育业务1倍市销率、对帅库投资给予15倍市盈率进行估值 [4] - 估值中参考的可比公司包括腾讯控股、网易、快手、哔哩哔哩等 [4]
大麦娱乐(01060):IP业务亮眼,长期势能向上
中泰证券· 2025-11-16 20: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大麦娱乐(01060 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评级 [3]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系演出及IP转授权领域龙头,当前估值具备性价比,维持“买入”评级 [5] - 公司长期发展势能向上,展望看,出海+IP业务双轮驱动 [5] - 根据公司1HFY26业绩,预计FY26-FY28总收入将实现持续增长,经调整净利润将显著提升 [5] 公司基本状况与盈利预测 - 公司总股本为29,875.86百万股,流通股本为29,875.86百万股,市价为0.93港元,市值为27,784.55百万港元,流通市值为27,784.55百万港元 [1] - 盈利预测显示,FY2026E营业收入为8,005百万元(同比增长19%),FY2027E为9,234百万元(同比增长15%),FY2028E为11,728百万元(同比增长27%) [3] - 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为FY2026E 1,049百万元(同比增长188%),FY2027E 1,514百万元(同比增长44%),FY2028E 1,965百万元(同比增长30%) [3] - 每股收益预测为FY2026E 0.03元,FY2027E 0.05元,FY2028E 0.06元 [3]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FY2026E的6%提升至FY2028E的10% [3] - 市盈率(P/E)预计从FY2026E的24.1倍下降至FY2028E的12.9倍,市净率(P/B)预计从FY2026E的1.5倍下降至FY2028E的1.2倍 [3] 1HFY26业绩表现 - 26财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40.47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54%;经调整EBITA为5.5亿元,剔除一次性影响后同比增长14% [5] -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至13.4亿元,其中票务业务抢票用户数同比增长17%,内容业务同比增长超50% [5] - IP衍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5%至11.6亿元,转授权业务与多个知名品牌合作,零售品牌运营业务如吉伊卡哇首店销售表现良好 [5] - 电影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5%至10.6亿元,票务市场份额稳定,内容业务进行策略调整后投资回报优于预期 [5] - 剧集制作收入同比增长693%至4.8亿元,多部高口碑剧集播出,重点储备项目超20部 [5] - 分部业绩方面,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分部业绩同比增长5%至7.54亿元,分部业绩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至56%;IP衍生业务分部业绩同比增长44%至2.35亿元,分部业绩率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至20%;电影内容与科技业务分部业绩同比减少22%至0.95亿元,分部业绩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9%;剧集制作分部业绩扭亏至0.38亿元,分部业绩率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至8% [5] 战略规划与展望 - 公司持续推进战略规划,包括以港澳为起点布局海外业务,辐射亚洲乃至全球,实现海外售票平台、内容与场馆系统布局 [5] - 商业衍生方面,持续夯实平台能力,布局IP、商品渠道与用户阵地,以提升IP衍生业务规模 [5] - 内容领先与用户增长方面,重点提升现场娱乐内容收入贡献,拓展票务品类,提升用户规模与市场份额 [5]
游戏ETF(516010)昨日资金净流入近6000万元,行业需求与新品节奏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11:22
开源大模型发展路径 - 看好今年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发展路径分为公有云价值重塑、平台企业大模型赋能及C端场景落地三步推进 [1] 游戏板块基本面与机会 - 游戏板块基本面维持强劲,估值水平较低,重点关注新品上线及IP衍生商业化 [1] - 动漫游戏指数聚焦文化创意产业,涵盖动漫、游戏及相关产业链领域,反映中国动漫游戏行业发展趋势 [1] AI领域技术进展 - AI领域持续进展,多模态及推理方向边际创新频出,例如Kimi-k2模型支持长文本处理及工具调用 [1] IP衍生方向动态 - IP衍生方向渠道拓展加速,与热门影视IP合作深化 [1] 传媒行业整体展望 - 传媒行业在AI赋能、内容供给改善及政策催化下具备结构性机会 [1]
大麦娱乐发布中期业绩:多元布局驱动业务结构性升级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
北京商报· 2025-11-13 22:33
财务业绩摘要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收入约人民币40.47亿元,同比增长33% [1] - 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5.20亿元,同比增长54% [1] -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人民币13.3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IP衍生业务收入人民币11.60亿元,同比增长105% [1] - 剧集制作部分收入约人民币4.84亿元,同比增长约人民币4.23亿元 [2] 业务板块表现 -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和IP衍生业务表现突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1] - 核心业务阿里鱼收入实现超过100%的同比增长,利润基本实现翻倍 [1] - 大麦平台交易总额稳中有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 - 淘票票市场份额稳定 [2] - 灯塔AI实现电影全链路服务,完成超600个项目的评估和服务 [2] 运营数据与市场地位 - 报告期内大麦演出顺利完成2500余场大型演出的现场服务,服务场次同比增长19% [1] - 大麦平台用户规模已达3亿 [1] - 平台接入影院12000+、场馆20000+、热门景点项目10万+ [1] - 公司出品与主宣发的电影《捕风追影》摘得2025暑期档票房季军 [2] - 剧集工作室重点储备项目超20部 [2] 战略与管理层观点 - 公司得益于线下娱乐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多元业务布局 [2] - 公司在演出、IP衍生、影视投资制作、科技创新等领域前瞻性地构建了多极增长引擎 [2] - 在IP零售品牌运营方面,阿里鱼联合上游版权方及潮玩品牌方开设了多家国内首店 [1]
影视院线股三季报表现分化 如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4 21:4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A股影视院线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分化,部分公司业绩亮眼,部分公司亏损扩大 [1] - 全国电影总票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超过20%,国产影片表现亮眼 [4] 业绩优异的公司及原因 - 光线传媒前三季度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增长406.78%,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片 [1][3] - 横店影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84.79% [1][3] - 万达电影前三季度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319.92%,受益于影院业务收入及出品影片《南京照相馆》 [1][3][5] - 中国电影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4倍,主要受益于2025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南京照相馆》,该片票房超过30亿元 [1][2] - 上海电影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29.81%,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3.51%,主要受益于影片《浪浪山小妖怪》,该片累计票房超17亿元,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1][4] - 金逸影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7.58%,幸福蓝海大幅减亏 [3][5] 业绩承压的公司及原因 - 博纳影业前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11.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13.11% [1][3][5] - 北京文化前三季度亏损3.0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65.03% [1][3][5] - 华谊兄弟前三季度亏损1.13亿元,营收同比下滑46.07%,主要因影视娱乐业务收入减少 [1][3][5] 行业发展趋势与新增长点 - 行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各大公司积极寻找新增长点,IP衍生和短剧成为共同发力方向 [5] - 光线传媒关注微短剧市场并筹划投资组建相关公司,同时择机布局IP运营业务 [5] - 万达电影重视IP联动带来的衍生品销售和场景化消费等非票收入,暑期档通过主题营销活动实现非票收入与票房转化双向增量 [6] - 横店影视设立"大横小竖"短剧品牌,多部短剧已在多个平台播出,并积极引进海外短剧项目合作 [7] - 华谊兄弟创建短剧厂牌"华谊兄弟火剧",并同步开展AI影视作品开发与制作 [8] - AI技术应用于短剧制作,大模型可用于IP改编、剧本生成等,能显著提升效能并降低成本,AI动漫短剧被视为高成长蓝海赛道 [6][8] - 随着贺岁档临近及《狂野时代》等重磅影片定档,电影市场有望延续良好态势 [6]
“押宝”定成败,影视股三季报分化
环球网· 2025-11-04 10:10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A股影视院线板块三季报业绩出现分化,部分公司净利润实现数倍乃至十余倍暴增,而部分传统巨头仍陷亏损泥潭 [1] - 在票房大盘回暖的背景下,单片成败成为决定公司业绩走向的关键 [1] - 行业正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IP衍生和短剧成为共同的发力方向 [1] 受益于爆款影片的公司业绩 - 中国电影主出品的《南京照相馆》票房超30亿元,助力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1463.17%,创上市以来单季历史最高 [1] - 中国电影前三季度主导或出品影片累计票房超122亿元,占全国国产片总额近三分之一 [1] - 上海电影凭借《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超17亿元,第三季度净利润成功翻倍 [1] - 光线传媒受益于《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尾效应,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超4倍,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院线公司业绩表现 - 横店影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倍 [2] - 万达电影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倍,暑期档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其出品的《南京照相馆》等影片取得优异票房成绩 [2] 业绩承压的公司 - 博纳影业前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超11亿元 [4] - 北京文化前三季度亏损为3亿元 [4] - 华谊兄弟前三季度亏损超1亿元 [4] 行业新业务发展方向 - 光线传媒表示IP运营正成为业绩新亮点,并已筹划组建公司进军微短剧市场 [4] - 横店影视的"横店味道"饮品和"玩具梦工厂"衍生品业务初具规模,同时设立"大横小竖"短剧品牌 [5] - 万达电影通过主题营销活动打造"观影+兴趣社交+IP消费"的复合型体验以提升非票收入 [6] - 华谊兄弟创建"华谊兄弟火剧"短剧厂牌,并同步开展AI影视作品开发 [7] 行业未来展望 - 随着贺岁档临近及《狂野时代》《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3》等重磅影片定档,电影市场有望延续良好态势 [7] - 影视行业"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加剧,持续产出优质内容、成功"押宝"爆款及快速布局多元化业务是决定公司未来命运的关键 [7]
红色艺术创作赋能辽宁文体旅高品质融合发展示范地
经济日报· 2025-10-17 06:24
核心观点 - 鲁迅美术学院通过其红色艺术创作,作为创意引擎和美学中心,为辽宁的文体旅融合注入全新美学价值和情感穿透力,实现从资源到品牌的升华,并构建多层次融合发展体系,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全国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提供样板 [1][3][7] 红色艺术创作的赋能路径 - 内容赋能:系统梳理辽宁红色地标、工业遗产等资源,组织师生进行深度采风和研究,并运用当代艺术语言创作时代新作,诠释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2] - 形式赋能:利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艺术空间,并将红色艺术形象进行IP化运营,开发文创产品、动漫、游戏,以吸引年轻受众 [2] - 空间赋能:通过公共艺术创作植入城市广场、公园等空间,将城市打造成没有围墙的红色艺术馆,并结合乡村振兴为乡村设计具有红色记忆的民宿和公共环境,发展红色写生旅游和艺术乡建旅游 [2] 构建红色艺术+文体旅高质量融合示范地 - 红色艺术+文化旅游:打造以鲁美美术馆为起点的东北红色艺术旅游黄金线路,串联省内红色纪念馆和博物馆,并设立鲁美艺术特展区,同时举办鲁美红色艺术季,包括主题展览、学术论坛等活动,以吸引全国艺术爱好者和游客 [3] - 红色艺术+体育休闲:为CBA联赛、马拉松等体育赛事设计具有红色精神和地域特色的视觉系统、奖牌和吉祥物,融合体育精神与红色精神,并建设主题体育公园,设置红色艺术和工业遗产主题的雕塑及健身设施,结合健身、美育与历史教育 [3] - 红色艺术+工业旅游:对废弃矿区、工厂等工业遗产实施艺术化改造设计,保留工业肌理并融入现代艺术元素,打造类似北京798的活力艺术区,并在鞍钢博物馆通过巨幅工业主题壁画和雕塑群再现钢水奔流场景,营造沉浸式体验 [4] - 红色艺术+生态旅游:在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胜地策划以绿水青山为主题的大地艺术与景观雕塑项目,采用可持续材料设计,引导游客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通过解说牌和导览活动深化教育意义 [4] 示范地建设成效 - 品牌升级:将辽宁文体旅从传统观光目的地形象升级为融合历史底蕴、艺术含量与精神内涵的中国红色美学体验目的地,提升品牌形象并打造文化体验新高地 [5][6] - 产业拉动:带动文创产品开发、艺术会展、特色民宿、研学旅行等下游产业发展,并促进文化旅游、手工艺品制造、文化节庆等相关行业兴起,构建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6] - 人才集聚:以鲁美为核心,依托其学术影响力和资源优势,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和提供政策激励,吸引全国艺术、设计、策划及运营人才汇聚辽宁,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创新活力与文化软实力 [6] - 文化自信:通过高水平的艺术呈现生动讲述辽宁的历史传承和中国的文化底蕴,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凝聚力与文化传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