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衍生
icon
搜索文档
【大麦娱乐(1060.HK)】IP业务收入翻倍,关注大麦国际&IP零售业态进展——FY26H1业绩点评(付天姿/杨朋沛)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1-17 07:03
财务业绩摘要 - FY26H1营收4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 [4] - 毛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9.7%,毛利率35.7%,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 [4] - 经调整EBITA为5.50亿元,同比下降14%,但剔除FY25H1的1.6亿元一次性收益后同比增长14% [4] - 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54% [4] - 销售及市场费用3.32亿元,同比增长1%,费用率由11%下降至8% [6] - 管理费用6.69亿元,同比增长12% [6] 业务分部表现 -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13.39亿元,同比增长15%,分部业绩约7.54亿,同比增长5% [5] - 演出票务业务方面,演唱会抢票用户数同比增长17%,大麦平台可售票份额维持在70%以上,服务超过2,500场大型演出,场次同比增长19% [5] - 全新旅游频道消费人次突破二十万,FY26有望突破一百万,FY26H2进军体育赛事领域 [5] - 现场娱乐内容收入同比增长超50%,拥有虾米音乐娱乐、Mailive等六大内容厂牌 [5] - IP衍生品业务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05%,分部业绩2.35亿元,同比增长44% [5] - 阿里鱼业务收入超100%同比增长,利润基本翻倍,上游签约三丽鸥、吉伊卡哇等头部IP,下游合作野兽派、喜茶等品牌 [5] - 电影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10.64亿元,同比下降15%,公司转向谨慎策略,聚焦小金额、低风险内容 [5] - 剧集制作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4.23亿元,分部业绩约0.38亿元,转亏为盈,储备项目超20部 [5] 战略与展望 - 公司将以东南亚和日韩作为国际化业务的起点,继续拓展海外市场 [5] - IP零售品牌运营方面,吉伊卡哇中国首店落地上海,知名收藏卡牌TOPPS与阿里鱼、天猫潮玩达成战略合作 [5] - 依托AI、虚拟拍摄等技术,进一步降低电影成本 [5]
大麦娱乐(01060.HK)半年报点评:聚焦核心业务 IP衍生收入同比高增
格隆汇· 2025-11-15 19:53
业绩概览 - FY1H26收入40.47亿元,同比增长32.7% [1] - 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54.7%,符合不低于5亿元的预期 [1] - Non-IFRS EBITA为5.50亿元,同比下降14.4%,但剔除去年同期1.6亿元金融资产减值拨回的非持续性收益后,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 [1] - Non-IFRS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20.3% [1] 业务板块表现 - 演出业务收入13.39亿元,同比增长14.5%,分部业绩7.54亿元,同比增长4.7% [1] - 大麦GMV稳中有升,服务的大型演出场次同比增长19% [1] - 现场娱乐内容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50% [1] - IP衍生收入11.60亿元,同比增长105%,分部业绩2.35亿元,同比增长44% [2] - 电影业务收入10.64亿元,同比下降15.2% [2] 战略与运营 - 公司计划以东南亚和日韩为起点布局国际化业务,推出“大麦国际(MAISEAT)”一站式服务平台 [1] - IP衍生业务计划拓展至餐饮、小型乐园等综合业态,迈向IP品牌管理定位 [2] - 电影业务未来将采取更谨慎和稳健的投资策略,当前储备项目包括《爆水管》《抓特务》等 [2] - FY1H26销售和管理费用合计10亿元,同比增长8% [2] - 投资亏损和减值大幅收窄,资产结构优化效果明显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因新业务方向投入,下调FY26/27 Non-IFRS净利润预测23%/24%至9.16/10.18亿元 [2] - 现价对应26.8倍FY27 Non-IFRS P/E [2]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切换至对应FY27 30倍 Non-IFRS P/E,下调目标价13%至1.15港元,较现价有10.6%上行空间 [2]
大麦娱乐(01060):阿里鱼增长强劲,现场娱乐稳健发展
华泰证券· 2025-11-14 09:5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1][7] - 目标价为1.21港元,较当前1.04港元的收盘价有约16%的上升空间 [5][7][8] - 基于IP衍生业务的高景气度,给予公司FY26年36倍PE估值,高于可比公司25年平均34倍PE的估值水平 [5][12] 核心财务表现 - FY26上半年公司营收达49.47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为5.20亿元,同比增长54% [1] - 经调整EBITA为5.50亿元,同比下降14%,但若剔除去年同期包含的1.6亿元一次性金融资产减值拨回,则实际同比增长14% [1] - 报告上调盈利预测,预计FY26-FY2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5亿元、11.60亿元、13.74亿元,上调幅度分别为5.66%、7.31%、9.48% [5] IP衍生品业务 - FY26上半年IP衍生业务收入11.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5.31%;分部业绩2.35亿元,同比增长44.17% [2] - 业绩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对“锦鲤拿趣”进行关停产生一次性亏损 [2] - 业务增长得益于三丽鸥、Chiikawa、宝可梦、蜡笔小新等IP矩阵的持续发力,线上线下开店业务运营亮眼,例如Chiikawa中国大陆首家线下旗舰店在上海落地 [2]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 - FY26上半年该业务收入13.39亿元,同比增长14.54%;分部业绩7.54亿元,同比增长4.72% [3] - 收入增长主要受演出票务业务带动,但增速因演出内容供给放缓和场馆资源有限而放缓;现场娱乐内容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50% [3] - 分部业绩增速较低源于票务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承压,以及国际业务扩张投入加大 [3] 影视内容业务 - FY26上半年电影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10.64亿元,同比下降15.22%;分部业绩0.95亿元,同比下降22.76% [4] - 剧集制作业务表现突出,收入4.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3.44%;分部业绩0.38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0.10亿元 [4] - 剧集业务增长得益于对头部精品内容的投入,后续储备项目丰富,超过20部 [4]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公司衍生品业务聚焦阿里鱼,C端战略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1] - 大麦演出票务业务稳健增长,未来海外拓展值得期待,现场演出内容投资积极拉动 [1] - 阿里鱼在IP转授权端不断扩展覆盖的行业和公司,C端也积极推进IP潮玩产品,后续空间可期 [2]
大麦娱乐发布中期业绩:多元布局驱动业务结构性升级,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
搜狐财经· 2025-11-13 21:51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收入约人民币40.47亿元,同比增长33% [1] - 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5.20亿元,同比增长54% [1] -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人民币13.3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IP衍生业务收入人民币11.60亿元,同比增长105% [1] - 剧集制作部分收入约人民币4.84亿元,同比增长约人民币4.23亿元 [7] 平台运营与用户规模 - 大麦平台用户规模突破3亿,保持全球行业领先地位 [2] - 平台交易总额稳中有升,覆盖电影、演唱会等40多个细分品类 [2] - 接入影院12000多家、场馆20000多家、热门景点项目10万多个 [2] - 报告期内顺利完成2500余场大型演出的现场服务,服务场次同比增长19% [2] 内容战略与项目执行 - 公司坚持“头部精品”与“破圈、平价、普惠”并重的内容战略 [2] - 通过六大内容厂牌协同发力,拓展内容生态 [2] - 上半财年现场娱乐内容收入同比增速超50% [3] - 出品与主宣发的电影《捕风追影》摘得2025暑期档票房季军 [7] IP衍生业务发展 - 以阿里鱼为核心的IP衍生业务收入实现超过100%的同比增长,利润基本翻倍 [4] - 阿里鱼已与数百个国内外优质IP及数千家品牌渠道商合作 [4] - 上游签约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等全球头部IP,下游与野兽派、泡泡玛特等品牌合作 [4] - 联合开设吉伊卡哇中国大陆首家线下官方旗舰店,引发消费热潮 [5] 科技创新与AI应用 - 大麦APP升级构建以AI技术为驱动的“快、全、准、近”娱乐消费服务体系 [2] - 灯塔AI实现电影全链路服务,完成超600个项目的评估和服务 [6] - 在横店、周庄等地已有8个虚拟摄影棚建成并投入使用 [6] - 国际版iCIRENA与港澳地区多家头部电影院达成合作 [6]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国际化是公司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东南亚和日韩为起点 [3] - 海外艺人来华演出频繁,国内优质IP走向海外,跨境观演需求增长 [3] - 公司将依托中国市场积累的核心能力,向全球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 [3] 管理层战略展望 - 公司业绩增长得益于线下娱乐市场蓬勃发展和多元业务布局 [7] - 未来将继续以内容IP为核心驱动,围绕“娱乐+AI”战略关键词 [7] - 战略重点包括投入优质内容、拓展海外市场、扩大IP衍生商业规模 [7]
大麦娱乐发布中期业绩:多业务布局强化业绩增长引擎 “新消费”和“现实娱乐”生态显成效
环球网· 2025-11-13 21:33
核心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收入约人民币40.47亿元,同比增长33% [1] - 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5.20亿元,同比增长54% [1] - 业绩增长得益于多元化布局及"娱乐+AI"战略的深入推进 [1] 分业务板块表现 -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人民币13.3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IP衍生业务收入人民币11.60亿元,同比增长105%,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1][4] - 剧集制作部分收入约人民币4.84亿元,同比增长约人民币4.23亿元 [8] 平台运营与用户规模 - 大麦平台用户规模突破3亿,保持全球行业领先地位 [2] - 平台覆盖40多个细分品类,接入影院12000多家、场馆20000多家、热门景点项目10万多个 [2] - 报告期内顺利完成2500余场大型演出的现场服务,服务场次同比增长19% [2] 内容战略与重点项目 - 公司坚持"头部精品"与"破圈、平价、普惠"并重的内容战略 [2] - 通过六大内容厂牌协同发力,不断拓展内容生态 [2] - 上半财年现场娱乐内容收入同比增速超50% [3] - 自制、主办了多个高品质演出项目,如《2025阿那亚·虾米音乐节》、《易烊千玺2025演唱会》等 [3] IP衍生业务发展 - 核心业务阿里鱼收入实现超过100%的同比增长,利润基本实现翻倍 [4] - 在上游已签约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环球影业等多个全球优质头部IP [4] - 在下游与野兽派、喜茶、泡泡玛特等数千家品牌商家达成合作 [4] - 联合开设吉伊卡哇中国大陆首家线下官方旗舰店,引发消费热潮 [5] 科技创新与AI应用 - 大麦APP升级构建以AI技术为驱动的现实娱乐消费服务体系 [2] - 灯塔AI已完成超600个项目的评估和服务,提供电影全链路服务 [7] - 在多地已有8个虚拟摄影棚建成并投入使用 [7]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国际化是公司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东南亚和日韩作为起点 [3] - 将依托中国市场积累的核心能力与经验,积极布局国际业务 [3] - 国际版iCIRENA与多家港澳地区头部电影院达成合作 [7] 影视内容投资与制作 - 公司出品与主宣发的电影《捕风追影》摘得2025暑期档票房季军 [8] - 通过剧集工作室模式持续推进内容创新,重点储备项目超20部 [8] - 多部高口碑剧集如《以法之名》、《灼灼韶华》等在上半财年播出 [8]
大麦娱乐(01060)发布中期业绩:多元布局驱动业务结构性升级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
智通财经网· 2025-11-13 21:30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半财年,公司总收入约人民币40.47亿元,同比增长33% [1] - 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5.20亿元,同比增长54% [1] - 业绩增长得益于多元化布局及"娱乐+AI"战略的深入推进 [1] 业务板块表现 -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收入人民币13.3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IP衍生业务收入人民币11.60亿元,同比增长105% [1][4] - 现场娱乐内容收入同比增速超50% [3] - 剧集制作部分收入约人民币4.84亿元,同比增长约人民币4.23亿元 [8] 平台运营与用户规模 - 大麦平台用户规模突破3亿,保持全球行业领先地位 [2] - 平台覆盖40多个细分品类,接入影院12000多家、场馆20000多家、热门景点项目10万多个 [2] - 报告期内顺利完成2500余场大型演出的现场服务,服务场次同比增长19% [2] 内容战略与生态建设 - 公司坚持"头部精品"与"破圈、平价、普惠"并重的内容战略 [2] - 通过六大内容厂牌协同发力,拓展内容生态深度与广度 [2] - 自制、主办多个高品质演出项目,如《2025阿那亚·虾米音乐节》、《易烊千玺2025演唱会「礐嶨」》等 [3] IP衍生业务发展 - 以阿里鱼为核心的IP衍生业务收入实现超过100%的同比增长,利润基本实现翻倍 [4] - 阿里鱼已与数百个国内外优质IP及数千家品牌渠道商家合作 [4] - 联合开设吉伊卡哇中国大陆首家线下官方旗舰店,开业即引发消费热潮 [5] - 与TOPPS达成战略合作并开设天猫旗舰店 [5] 科技创新与AI应用 - 大麦APP构建以AI技术为驱动的"快、全、准、近"的现实娱乐消费服务体系 [2] - 灯塔AI实现电影全链路服务,完成超600个项目的评估和服务 [7] - 已有8个虚拟摄影棚建成并投入使用,多个影视项目应用虚拟拍摄技术 [7] 影视内容投资与制作 - 出品与主宣发的电影《捕风追影》摘得2025暑期档票房季军 [8] - 剧集工作室重点储备项目超20部 [8] - 凤凰云智继续保持全国出票影院数量及出票人次第一 [7]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国际化是公司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东南亚和日韩作为起点 [3] - 国际版iCIRENA与多家港澳地区头部电影院达成合作 [7] - 海外艺人来华演出及国内IP出海趋势为公司提供重要契机 [3]
中金:维持大麦娱乐(01060)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1-07 09:53
研报核心观点 - 维持大麦娱乐跑赢行业评级及1.32港元目标价 对应FY26 30倍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40%上行空间 [1] - 维持公司全年收入与利润预测不变 当前股价交易在FY26 21倍市盈率 [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预计FY1H26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不低于5亿元 同比增长约48% [1] - 预测FY1H26 Non-IFRS EBITA为5.37亿元 [1] - 预测中性情形下公司FY1H26衍生收入同比增长55%至9.3亿元 [2] 阿里鱼业务表现 - FY1H26净利润增加主要原因之一为阿里鱼业务表现优异 收入与利润同比均录得强劲增长 [2] - 三丽鸥、Chiikawa、蜡笔小新等头部IP仍为当前收入与利润的核心驱动 且热度表现良好 [2] - 三丽鸥公司FY03/26一季报显示其中国大陆地区授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9%至1.94亿元 [2] - 3Q25以来阿里鱼举办三丽鸥嗨翻节等大型线下活动 叠加Chiikawa上海旗舰店开店 IP经济需求旺盛 [2] 演出与投资业务 - 公司在演出票务稳健的基本盘上 合理投资探索本地文旅、体育赛事、中小型剧目等创新品类 [3] - 公司现金储备充裕 预计布局于投资多元化的娱乐产业领域 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3] - 澳门银河已宣布与大麦娱乐续签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3] 资产结构与项目储备 - FY1H26净利润同比增加亦得益于投资组合风险敞口的降低 [4] - 电影投制方面储备影片包括《爆水管》(已定档2026/1/23)、《抓特务》、《镖人》、《惊蛰无声》等 整体风险相对可控 [4]
大麦娱乐(1060.HK):阿里鱼即将销售LABUBU收藏卡 IP衍生业务持续拓圈
格隆汇· 2025-10-18 11:39
核心观点 - 阿里鱼有望受益于其运营的Topps天猫旗舰店销售Labubu联名收藏卡,并看好其IP授权业务持续高增长 [1][5] - 公司预计2026-2028财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4亿元、9.57亿元、10.70亿元,同比增长134.85%、12.08%、11.84% [1][5] - 2025年10月14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PE)为32.27倍、28.79倍、25.74倍,维持“买入”评级 [1][5] Topps与Labubu合作事件 - Topps与The Monsters合作推出Topps X The Monsters/Labubu系列收藏卡,预售于10月20日晚20:00在Topps天猫旗舰店开启 [1][2] - 该合作是Labubu十周年专属纪念,卡片收录了IP设计师龙家升亲笔手绘的Labubu形象 [2] - 收藏卡稀缺性高,包含折射版、十周年标志折射版等稀有卡型,龙家升亲笔签名卡仅限量22张 [2] - 卡片采用特制金属基底与炫彩折射工艺,并配有专属收藏卡套 [2] - Topps天猫旗舰店由阿里鱼(杭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是系列收藏卡的唯一购买渠道 [2] Topps公司背景 - Topps是美国知名卡牌发行商,其1950年代开发的棒球卡引入了球员图像、复刻签名等信息,奠定了现代体育卡牌的基本模式 [1][3] - 公司确定了美国体育卡片生产的标准尺寸并沿用至今,与MLB、NFL、UFC等体育联赛以及迪士尼等头部娱乐公司保持合作 [1][3] 阿里鱼近期IP运营表现 - Chiikawa上海南京东路旗舰店于9月27日开业后销售火爆,多款限定商品如招福哈奇喵玩偶、达摩系列玩偶等售罄 [3] - 第二届三丽鸥超品日于8月6日开启,活动期间有超50个商家联动,GMV超3000万元,“2025三丽鸥超品大秀”登陆上海大学路限时步行街,超30万人参与 [4] - 三丽鸥财报显示,FY26Q1中国地区IP授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8%至2.51亿元 [4] 公司其他业务情况 - 大麦业务上半财年国内音乐演出数据依然强劲,但为国际化发展在香港市场有千万级资本投入,预计对业务利润产生小幅影响 [4]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至21日在大湾区举行,预计将占用演出场馆,对演出场次产生影响 [4] - 电影业务保持战略性收缩,关注人员缩减导致的一次性员工开支 [4]
大麦娱乐(1060.HK):IP衍生业务表现强劲 演出市场扩大品牌影响 泛文娱全产业链发展 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格隆汇· 2025-08-21 02:5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财年总营收67.02亿元同比增长33% 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28% 经调整EBITA为8.09亿元同比增长61% [1] - IP衍生业务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73% 成为营收增速第一大板块 阿里鱼授权收入增长超90% [2] - 大麦业务收入20.57亿元同比增长236% 分部业绩12.30亿元同比增长339% 交付超3800场大型项目 [3] - 公司通过IP衍生生态与票务科技双轮驱动 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1]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总营收67.02亿元同比增长33% 经调整EBITA为8.09亿元同比增长61% 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28% [1] - 预计2026-2028财年EPS分别为0.03元、0.04元和0.05元 [1] - 基于PE与PS估值法平均值 对应2026财年目标价1.94港元 [1] IP衍生业务 - IP衍生业务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73% 分部业绩3.8亿元同比增长75% [2] - 阿里鱼平台签约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环球影业、蜡笔小新、Chiikawa等全球头部IP [2] - 拥有超10个原创潮玩IP和二次元IP 合作超40部影视作品 [2] - 主要从事IP转授权业务 为品牌商家提供整体IP授权解决方案 [2] 票务服务业务 - 大麦业务收入20.57亿元同比增长236% 分部业绩12.30亿元同比增长339% [3] - 票务平台覆盖国内大型演唱会服务 与内地及港澳头部场馆深度合作 [3] - 2025财年交付超3800场大型项目 拓展旅游演艺及海外购票业务 [3] - 布局六大内容厂牌包括虾米音乐娱乐、Mailive、当然有戏、酷小麦等 [3]
CHINA LIT(00772)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2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总收入为32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的42亿元有所下降 [23] - 在线业务收入增长2_3%至19_9亿元 主要得益于自有平台产品收入增长3_1%至17亿元 [23][24] - 平均月付费用户(MPU)增长4_5%至920万 月均每用户收入(ARPU)下降1_3%至31_3元 [26] - IP运营及其他业务收入下降46_4%至12亿元 其中IP运营收入下降48_4%至11亿元 [27] - 净利润同比增长68_5%至8_5亿元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5_08亿元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在线阅读业务 - 平台新增20万作家和4_1万部新作品 总字数达200亿字 [10] - 收入超百万的新签约作品数量同比增长63% 订阅超1万章的新作家增长45% [11] - 月票超1万的作品增长20% 月票总数增长200% [11] - 在线业务收入增长2_3%至19_9亿元 IMPU增长4_5%至9_2元 [11] IP可视化业务 - 电视剧领域《花戎》《国策繁华》等6部作品进入平台热度前十 [12] - 动画领域《斗破苍穹》等8部作品进入累计播放量前十 [12][13] - 漫画领域《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保持领先 新作《道诡异仙》进入畅销前20 [13] - 短剧领域产出2部平台前十作品 其中一部创下8000万元分账记录 [14][15] IP商业化业务 - IP衍生品GMV达4_88亿元 接近去年全年5亿元水平 [16] - 产品开发速度提升3-4倍 每月可为单个IP推出3-4批新品 [39] - 已合作230个消费品牌 覆盖食品、3C电子等多个领域 [3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际平台WebNovel的AI翻译作品收入增长38% 占总小说收入35% [20] - AI翻译作品数量达7200部 占中文翻译作品70% [63] - 海外市场通过《全职高手》主题巡演等活动强化IP影响力 [35][3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聚焦三大趋势:头部IP价值提升、短剧崛起、实体衍生品爆发 [7][8] - 通过AI技术赋能全产业链 包括创作助手、可视化改编、智能推荐等 [19][62][63] - 衍生品领域战略投资Paycard、Crossing、Softopia等企业完善产业链布局 [39][5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认为中国IP产业正处于历史性发展机遇期 生态转型加速 [7][21] - 预计衍生品市场规模超千亿 公司有望通过IP库和运营优势获取更大份额 [40] - 强调AI技术将深刻改变内容生产模式 已实现创作效率提升40% [62][6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关于IP衍生品业务发展 - 已覆盖潮流玩具、收藏卡牌等全品类 正在探索球关节娃娃等新形态 [37] - 线上直播+线下门店同步扩张 618期间天猫旗舰店进入淘系趋势店铺榜 [38] - 未来重点拓展乙烯基毛绒玩具等新兴品类 计划下半年推出抽赏玩法产品 [49][51] 关于经典IP运营策略 - 通过动画续作(如《斗破苍穹》)、剧集续集(如《庆余年》)维持热度 [43][44] - 结合短剧改编和AI/VR技术应用延长IP生命周期 [45][46] - 同步开发主题互动歌单、联名商品等实现跨形态协同 [46] 关于AI技术应用进展 - 作家助手平台AI使用率接近70% 带动DAU增长40% [19][62] - 正在测试AI短剧和AI漫剧制作 降低中长尾IP可视化成本 [62] - 智能搜书功能使头部作品点击率提升30% [63] 关于下半年内容管线 - 新经典传媒计划推出6部剧集 包括《有姝》《魔鬼》等 [61] - 电影《听说你喜欢我3》预计年内上映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