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服务

搜索文档
方正证券:维持KEEP(03650)“推荐”评级 AI释放增量下有望贡献弹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7:26
核心观点 - 公司25年上半年主动收缩业务和用户以实现盈利为核心导向 内生改善驱动业绩 [1] - 下半年在AI和服装品类增量加持下收入有望企稳回升 明年释放更大业绩弹性 [1] - 预计25-26年经调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和1.7亿元 [1] 财务表现 - 25年上半年经调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1] - 预计经调净利率有望继续改善至5%以上水平 [1] 业务发展 - AI教练进展顺利 管理层初步预计明年AI教练有望贡献收入增量2.3亿元/100万AI用户月活 [1] - 发力服装品类 2025秋冬新品于9月5日上新 [1] - 下半年配合AI功能及服装产品线完善重新做合理费用投放 [1] 增长预期 - 下半年收入有望重回增长态势 [1] - AI释放增量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1] - 后续收入端有望止跌回暖 利润持续改善 [1]
35岁,体能断崖
虎嗅APP· 2025-08-06 22:35
35岁人群的体能焦虑 - 35岁及以上求职者投递简历数量同比增长14.9%,远高于35岁以下求职者增速[4] - 35岁人群普遍面临肌力下滑、最大心率和最大摄氧量下降等生理问题[5] - 职场中35岁人群常被贴上体能下滑标签,导致隐形价值地位下降[4] - 35岁人群常见失眠、腰背痛和肥胖问题,主要源于不规律作息和饮食习惯[5] 体能下滑的真实原因 - 30~39岁人群BMI指数显著高于18~29岁人群,但与新陈代谢变化基本无关[12][14] - 体能下滑更多与多年累积的不运动、饮食过量有关,而非单纯年龄因素[15] - 久坐不动、工作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催化慢性病,导致精神下滑和注意力不集中[16] - 成年人30岁后每十年失去3%~8%肌肉,最大心率和摄氧量每年下降约1%[19] 运动对体能的影响 - 52岁开始CrossFit训练可在63岁练出肌肉线条,92岁瑜伽老师仍能完成倒立动作[6] - 持续规律运动可提升体能和生理素质,62岁博主通过7-8年锻炼将体脂率维持在17%[23][24] - 高强度运动所需的快肌纤维质量在31~40岁间每年下降约3%,但可通过训练缓解[19]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耐力训练加2次力量训练可延缓甚至逆转身体衰老[24][26] 行业研究数据 - 中国城镇30~39岁人群BMI指数明显高于年轻群体,与收入、职业、教育水平相关[12][14] - 35~49岁人群更易出现"长新冠"症状,与基础疾病和生活环境有关[8] - 颈源性头痛平均发病年龄为33岁,与久坐不动的工作方式密切相关[9]
县城的中年女人,疯抢9块9瑜伽课
虎嗅· 2025-08-05 18:40
县城瑜伽行业市场特征 - 瑜伽体验课定价集中在9.9元至20元区间 主要作为引流手段吸引新学员[2] - 县城瑜伽房以基础拉伸课程为主 不提供普拉提器械 但环境干净舒适[4][9] - 采用大班授课模式 每节课容纳15-20人 使用弹力球和弹力带等基础器材[12] 目标客群消费行为 - 核心客群为30-40岁县城已婚女性 具有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固定行程[6][10] - 消费者偏好短期体验课而非年卡 年卡价格约1000-2000元但办卡意愿低[4][9] - 主要消费动机包括填补空闲时间 社交需求以及精神放松而非健身效果[4][8][13] 市场竞争格局 - 区别于一线城市精品瑜伽馆 县城场馆注重基础功能与成本控制[4][9] - 消费者对运动服饰品牌敏感度低 lululemon等高端品牌并非消费考量因素[16] - 课程内容标准化程度高 以基础动作为主但部分学员展现出较高柔韧性水平[12][13] 消费心理与社会功能 - 瑜伽课承担社交空间功能 成为同龄女性分享家庭琐事的交流场所[13] - 提供"精神SPA"价值 通过呼吸练习和心流状态实现精神减压[12][18] - 场馆被赋予"安全屋"属性 帮助女性暂时脱离家庭角色获得个人空间[16][18]
299元一节课,90后上门带老年人健身
36氪· 2025-08-02 17:07
银发经济市场概况 - 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1.1%,约每5人中1位老年人,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6% [9] - 当前银发经济集中在短剧、营养保健、旅游等领域,运动健身赛道仍属空白 [10] - 老年人健身需求核心是防止肌肉流失、维持生活能力,而非形体塑造 [12] 创业公司商业模式 - 公司"朝漾健身"定位中老年上门健身服务,定价299元/课,由康复师定制计划+教练上门执行 [17] - 初始计划开设线下老年健身房,因设备成本过高(单台器械1-2万元)转为轻资产上门模式 [15][17] - 拓展兼职教练团队,优先选择运动康复专业研究生,要求亲和力与耐心而非外形 [37] 市场教育挑战 - 老年人普遍认为健身非刚需,仅3%存在主动付费意愿,需子女推动消费 [21][24] - 北方市场尤为困难,老人节俭观念强,付费意愿低于南方城市 [31][40] - 需克服用户对"上门服务"的误解,如误认前列腺训练等特殊需求 [20] 服务执行细节 - 服务前强制进行30分钟身体评估,包含血压、脊柱筛查等12项指标 [33] - 训练动作设计聚焦日常生活需求(如提重物上楼对应的肌肉群) [26] - 课后提供训练报告给子女,建立透明沟通机制 [33] 业务延伸与用户粘性 - 新增团体登山活动(169元/人),结合有氧运动与社交属性 [42] - 服务实际承担部分"陪伴师"功能,60%客户因情感联结续费 [45] - 通过训练日志记录微小改善(如睡眠质量提升)增强用户粘性 [46][47] 行业标杆参考 - 上海政府扶持的长者健身房月费仅99元,配备防受伤专用器械 [15] - 专业康复工作室数据显示90%老年人需长期运动搭配康复 [15]
299元一节课,90后上门带老年人健身
36氪· 2025-07-27 09:34
银发健身市场需求 - 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1.1%,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的6% [3] - 现有银发经济集中在短剧、营养保健、旅游等领域,健身赛道几乎空白 [4] - 老年人健身核心需求是防止肌肉流失、维持生活能力,而非形体塑造 [5] 商业模式探索 - 初始计划开设45岁以上专属健身房,因设备成本过高(单台器械1-2万元)转为上门服务模式 [8][10] - 定价299元/节课,包含体态评估、定制训练计划及上门指导 [10] - 获客主要依赖社交媒体,子女为实际决策者,转化率高于直接触达老年人 [13][24] 服务执行难点 - 老年人普遍认为健身非刚需,需子女推动且配合度低 [11][17] - 训练动作设计需适配日常生活场景(如提重物、上下楼梯),初期课程简单导致价值感知弱 [14][16] - 北方老年人消费观念保守,付费意愿低于南方市场 [24] 运营策略优化 - 严格筛选客户:排除严重健康问题及低配合度老人,前置半小时身体评估 [18] - 兼职教练需具备康复专业知识及耐心沟通能力,而非外形条件 [21][22] - 延伸社交场景如组织爬山活动(169元/人),结合有氧训练与陪伴需求 [24][25] 用户价值反馈 - 长期训练可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尊严感,但无法承诺延长寿命 [28][30] - 服务附带情感陪伴属性,子女通过训练视频观察父母精神状态变化 [30][31]
多少人沉迷健身,是为了救活屁股?
36氪· 2025-07-25 15:43
普拉提行业现状 - 普拉提成为新兴中产代表性运动 与骑马 高尔夫 网球并列[1] - 社交平台推动普拉提火爆 明星效应显著 与事业心 自律等标签深度绑定[3][5] - 短视频平台探店内容成为流量密码 用户互动数据表现亮眼[5] 市场需求与用户画像 - 2023年国内普拉提普及率达3.5% 预计2029年翻倍至7.2%[42][45] - 2025年消费者偏好调研显示 瑜伽/普拉提以38.93%占比居健身活动第二位[43] - 目标用户主要为中产/白领群体 单节课费相当于其日薪水平[37][39] 商业模式与成本结构 - 一线城市私教课均价超500元/节 高端场馆达600元/节以上[37][39] - 场馆选址集中于高档社区/写字楼 北京国贸商圈90天新增3家门店[40] - 进口器械单价3-5万元 显著高于普通健身房设备成本[40] 行业增长潜力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538亿元[45] - 教培市场同步发展 2-3万元培训费用吸引学员转型从业者[45] - 呈现下沉趋势 三四线城市课程价格维持在300-400元/节区间[39] 用户行为特征 - 用户呈现"痛并快乐着"的消费心理 虽体验痛苦但坚持复购[9][28] - 社交属性显著 训练打卡内容具有高传播价值[52] - 长期用户将普拉提视为健康投资 注重体态改善与情绪价值[55][56]
299元一节课,90后上门带老年人健身
后浪研究所· 2025-07-24 15:52
银发经济市场概况 - 2023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1.1%,相当于每5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 [5] - 中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比重6% [5] - 现有银发经济集中在短剧、营养保健、旅游等领域,运动健身赛道仍属空白 [6] 老年健身需求痛点 - 传统健身房普遍拒绝高龄会员,因风险顾虑 [3] - 老年人运动需求集中于防止肌肉流失、维持生活能力,而非形体塑造 [8] - 90%老年人康复需搭配长期运动训练,但市场缺乏定制化服务 [11] - 老年人普遍存在臀部肌肉流失(男性)和腰椎/肩部问题(女性)等典型症状 [29]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上门服务模式规避高成本器械投入(单台设备成本达1-2万元) [12] - 定价299元/节课,包含体态评估+定制训练计划 [12] - 延伸社交属性服务如组织银发友好爬山活动(169元/人) [35] - 主要获客渠道为社交媒体平台,子女是核心决策者 [17] 运营挑战 - 需完成30分钟前置评估(含血压/脊柱筛查等11项指标)控制风险 [27] - 拒绝两类客户:存在明确身体问题或配合度极低者 [28] - 教练筛选标准侧重沟通能力而非外形,需通过代际交流测试 [32] - 北方市场消费观念保守,北京地区获客成本高于南方 [35] 用户行为特征 - 老年人通常在出现病痛后才考虑付费健身 [15] - 60%初始客户由子女发起需求,但存在需求错配现象 [14][17] - 典型用户训练4-5个基础动作,聚焦日常生活场景(如提重物) [19] - 用户留存依赖情感纽带建立,训练视频反馈提升子女参与度 [40] 典型案例数据 - 首月获客20+老年人,累计授课300+小时 [31] - 典型用户刘大爷通过训练改善睡眠质量,建立每日健康日志 [38] - 兼职教练主要来自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专业研究生 [32]
BodyPark以“零门槛”重塑在线私教新范式,平台化服务引领健身3.0革命
江南时报· 2025-07-14 12:47
行业演进 - 健身行业完成从1.0到3.0的时代跃迁:1.0时代以场馆租赁为核心,2.0时代以线上内容订阅为突破,3.0时代以平台化服务为特征,通过智能系统整合硬件、软件和服务,提供个性化、数据驱动的健身体验 [1] - 行业重构"人货场"关系:构建云端真人私教服务平台,实现无界化健身体验,借助智能互联提升响应速度和实时数据交互,通过AI技术突破传统私教的时空限制 [1] 商业模式创新 - 供给端赋能:教练从"场馆雇佣制"转型为"平台合伙人",单位时间价值提升3倍,未来有望打破收入天花板 [2] - 需求端普惠:二三线城市用户可便捷获取一线城市优质教练资源,打破物理时空局限 [2] - 效率革命:用户从预约到上课最快十分钟实现,较传统私教效率提升10倍以上 [2] - 消费模式革新:实现按次付费的灵活模式,用户可自由选择不同风格教练,体验门槛降至最低 [2] 技术突破 - 精准动作捕捉:DeepBody Engine通过33个骨骼关键点实时追踪,动作识别误差<5° [3] - 智能教练集群:采用多智能体协作架构,由1个中央协调智能体+8个功能智能体组成,实现个性化健身指导,覆盖课程规划、动作纠错、体能监测、心理激励等全流程 [4] - 沉浸式交互体验:AI智能交互系统与真人教练双向赋能,突破时空限制 [4] 市场与政策 - 市场潜力:2025年中国智能健身市场规模将突破820亿元 [5] - 政策响应:平台模式契合国家"体重管理年"号召,未来可延伸至体育教育、赛事培训等场景 [5] - 人才孵化:预计年内将创造上万规模新职业岗位,为职业院校体育生提供高附加值就业路径 [5] 行业影响 - 公司模式解决传统健身的坪效瓶颈,通过技术标准化提升服务品质,未来有望成为智能健身基础设施 [5] - 公司作为FITURE生态体系中的战略创新引擎,以"科技+服务"双轮驱动健身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进入3.0平台化服务时代 [5]
动作解锁,健身人的健身动力
虎嗅· 2025-06-29 09:11
健身人沉迷解锁新技能 - 健身爱好者追求深蹲-硬拉-卧推三大项数字突破或CrossFit倒立双摇等技能 展现力量与运动能力 [1] - 解锁新技能成为健身人社交货币 小红书"引体向上"话题浏览量超2亿 [5][6] - CrossFit新手公开课调研显示近半数参与者首选体验倒立项目 [8] - 瑜伽爱好者将倒立和横叉视为里程碑 象征柔韧性与深层稳定性 [11] 健身成就感的心理驱动 - 解锁新动作带来能力证明与信心建立 从"不能"到"能"的转变成为内在动力 [4][15] - 力量举选手突破160kg深蹲后产生强烈自我认可 非线性进步模式增强挑战欲 [14][15] - 健身3年用户提到掌控感体现在"清楚知道能举起特定重量杠铃" [21] - 瑜伽练习者通过基础体式变化感知身体掌控 如下犬式从强撑到舒展的转变 [20] 训练方法与正反馈机制 - CrossFit倒立需克服头朝下恐惧 完成心理登顶与身体能力双重突破 [10] - 健身教练使用波速球等不平衡工具激活深层肌肉并提升专注度 [18] - 新手4个月训练后体能显著提升 连续跑跳蹲不再疲劳形成正反馈循环 [19] - 瑜伽倒立强调缓慢离地稳定性 完美状态需保持与站立相同的体态 [11] 新技能解锁的科学路径 - 行业专业模型(ACE/NASM)强调底层功能训练 需先具备关节稳定性再追求突破 [24] - 叶问蹲需逐步从双腿过渡到单腿 对足部支撑髋关节活动度等提出更高要求 [27] - 倒立训练需专项加强手腕肩背核心力量 "练倒立不能只练倒立" [28] - 引体向上是肩背握力发展的结果 硬拉二倍体重需建立在良好动作模式基础上 [28]
乐刻私教,卷成“网约车司机”
盐财经· 2025-06-12 17:40
行业变革与商业模式 - 传统健身房私教课均价400-500元/节,威尔士等高端品牌达750元/节,但高价预付费模式因现金流问题频现跑路风险[14] - 乐刻通过"价格力"策略将私教课降至220元/节常态价,叠加优惠后可达177元/节,价格降幅超60%[6][7][14] - 平价模式瞄准传统健身房未覆盖的空白市场,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和健身小白[10][14] 教练收入与工作模式 - 传统健身房教练依赖30%课时提成(如400元/节课提120元),综合月收入约1万元,但需高强度推销[20] - 乐刻教练无底薪和社保,提成比例43%-58%按星级浮动,月收入初期仅4000-5000元,较传统模式腰斩[20][23][37] - 平台算法决定客源分配,教练需积累上课数、好评率等数据指标突围,头部教练月课量可达180节(日6-7节),月入2万+[27][30][34] 平台运营机制 - 采用O2O模式将销售压力转移至平台,教练从"销售导向"转为"服务导向"[15][25] - 私教认证门槛低(3999元6周培训,上架率40%),但缺乏ACE等国际认证含金量[27] - 动态提成机制激励多劳多得,50节课/月可额外获得4%提成奖励[38] 产品矩阵与分层策略 - 基础版乐刻健身(300-400平)主打低价,私教馆FEELINGME采用包月制(北京3090元/月,单节低至103元)[41][44] - 下沉市场子品牌闪电熊猫私教包月价999元,对标中田健身1375元/月但提成仅50元/节[47][49] - 高端线recore无限核子(800-1000平)年费<5000元,瞄准威尔仕流失客群[51] 市场潜力与矛盾 - 中国健身渗透率仅32%,远低于美国235%和欧洲95%,增量空间显著[53] - 薄利多销模式面临教练精力天花板,平台需平衡低价扩张与教练留存[54][56] - 数据资产归属问题突出,教练积累的客户评价等数字资产完全依附平台系统[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