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

搜索文档
德必集团: 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6-25 03:04
股东大会召开基本情况 - 会议届次为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由董事会于2025年6月24日决议召开 [1] - 会议召开日期为2025年7月14日,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9:15-15:00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系统及互联网平台进行 [2]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7日,登记在册股东享有表决权 [2] - 现场会议地点为上海市长宁区安化路492号德必易园A座8楼 [2] 会议审议事项 - 主要审议选举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采用累积投票制 [8] - 独立董事候选人包括应明德、蒋蔚、张伟民三人,需经深交所备案审核 [3] - 股东选举票数计算公式为持有表决权股份数×应选人数(3位),投票总数不得超过该票数 [8] 会议登记与投票流程 - 登记方式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身份证、授权委托书等文件,不接受电话登记 [3][4] - 现场登记时间为2025年7月8日9:30-11:30,地点与会议地点一致 [4] - 网络投票可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或互联网投票系统(http://wltp.cninfo.com.cn) [4][8] - 互联网投票需提前办理深交所数字证书或服务密码认证 [10] 其他会务信息 - 现场会议为期半天,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5] - 会议联系人为兰野,联系电话021-60701389,邮箱sec@dobechina.com [5] - 备查文件包括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 [5][6]
德必集团: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张伟民)
证券之星· 2025-06-25 03:04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 - 张伟民作为上海德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已通过提名委员会或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资格审查,与公司不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独立履职的情形 [1] - 候选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对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及独立性的要求 [1][3] - 候选人承诺参加最近一期独立董事培训并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可的资格证书 [2] 独立性及合规性 - 候选人及直系亲属未在公司及其附属企业任职,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或位列前十名自然人股东 [5] - 候选人及直系亲属未在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前五名股东中任职,亦不在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附属企业任职 [5] - 候选人未为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且无重大业务往来 [6] 任职资格与记录 - 候选人具备五年以上法律、经济、管理、会计或财务等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需的工作经验 [4] - 候选人最近三十六个月内未因证券期货犯罪受刑事处罚或证监会行政处罚,未被立案调查或侦查 [7] - 候选人最近三十六个月未受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三次以上通报批评,无重大失信记录 [8] 履职承诺 - 候选人承诺严格遵守证监会及深交所规定,确保足够时间和精力履行职责,不受主要股东或利害关系方影响 [9] - 如任职期间出现不符合独立董事资格的情形,候选人将及时报告并辞任 [9] - 候选人授权公司董事会秘书向深交所报送声明内容,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0]
德必集团: 关于选举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暨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3:04
选举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事项 - 公司原独立董事因任职满6年申请辞职,同时辞去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所有职务 [1] - 公司于2025年6月2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提名应明德(会计专业人士)、蒋蔚、张伟民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任期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 [1] - 应明德、蒋蔚已取得深交所独立董事资格证书,张伟民承诺参加最近一次培训并取得资格,候选人资格需经深交所备案审核无异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事项 - 公司同日审议通过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的议案,调整涉及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 [2] - 调整后各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召集人包括应明德(审计委员会)、蒋蔚(提名委员会)、张伟民(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调整生效前提为候选人独立董事身份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 独立董事候选人背景 - **应明德**:现任上海应明德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曾任上市公司中昌海运独立董事,无持股且与公司关联方无关联关系 [3] - **蒋蔚**:现任安徽蓝盾光电子独立董事,曾任海际大和证券机构部总经理等职,无持股且与公司关联方无关联关系 [4] - **张伟民**: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院长,无持股且与公司关联方无关联关系 [5]
买到停不下来,“蒜鸟”带着湖博文创首次开到家门口
长江日报· 2025-06-22 09:43
文创产品市场表现 - 全国首家荆楚宝藏主题文创快闪店在武汉亲橙万象汇开业,吸引大量游客专程购买"蒜鸟"玩偶和湖博文创 [1][3] - "蒜鸟"玩偶(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系列)成为顶流产品,消费者排队抢购并出现集齐全套款式的现象 [3][4] - 快闪店内200平方米空间陈列超过200款荆楚文创精品,包含十大镇馆之宝衍生品 [9] 产品设计创新 - "蒜鸟"玩偶融合楚文化元素:手持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红蓝飘带、披风等设计,形成"威武与可爱并存"的独特风格 [4] - 黄鹤古韵旋转灯等产品将楚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设计,被评价为"把楚文化玩活了" [20][21] - 文创产品线覆盖多品类:冰箱贴、中性笔、毛绒玩偶、古风灯具等 [3][16][21]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出现跨区域消费现象:消费者专程从街道口、香港路等地赶赴购买 [3][21] - 家长通过文创产品向孩子传递历史知识,形成"边买边学"的消费场景 [11][16] - 消费者购买动机包括:弥补未能参观博物馆的遗憾、治愈系需求、收藏需求 [4][16] 营销策略与行业拓展 - 采用限时快闪模式(6月21日-8月30日),结合免费集章打卡、战国服饰换装等体验活动增强互动性 [21] - 计划暑期与苏州博物馆联动快闪,推动楚文化与宋式美学的跨界碰撞 [21] - 该活动是继"樱花季"主题快闪后的延续,显示公司持续深耕在地文化IP的商业化路径 [21]
深度 | 城市更新带来哪些机会?——宏观视角解码城市更新【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6-18 13:20
核 心 观 点 当前,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举措,当前城市更新进展 如何?资金从哪里来?后续如何 开展? 城市更新工作进展如何? 城市更新行动的范围较广,包括老旧小区、老街区、老厂区和城中村的综合改造 等。 2021 年我国将城市更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当中,并开启了 21 个城市为期两年的试点工 作。试点工作次年起,住建部开始发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其政策机制的变化充分体 现出城市更新行动的阶段性进步,反映出城市更新体制机制愈发成熟。从最新一批可复制经验来看,有两点值 得关注:一是强调对存量资源的盘活和利用,二是强调资金和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2021-2024 年全国累计开 工改造老旧小区 接近 22 万个,已经超过十四五规划中 21.9 万个的目标 。今年全年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 小区 共 2.5 万个,较前 4 年的水平明显减少 。 2022 年以来,每年实施的城市更新项目数均稳定在 6 万个上 下, 但前年和去年的总投资金额却明显较低。 因此,后续 资金保障较为重要 。 资金支持来自 何 处 ? 总的来说,城市更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类,中央财政、地方财政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落户天河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07:11
湾区数智文化创意周活动 - 2025·湾区数智文化创意周在广州国际金融城启动 活动包括文化科技展示 政策解读 新品发布 项目路演 电商直播等系列活动 [2] -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正式落户广州天河 这是该促进会落户后的首个专题活动 [2][3] - 活动展示前沿文化科技产品与国潮创意产品 包括"AI+3D+文旅"创新应用场景和非遗时尚秀 [4] 产业生态建设 - 六大组织联合揭牌进驻广州国际金融城 包括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组委会 投融资联盟 智库联盟等 将构建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链条生态 [3] - 促进会旨在服务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 企业和工作者 助推产业繁荣发展 [3] - 天河区已有数字创意产业服务平台 AI直播电商示范平台等三个项目达成产业合作共识 [5]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天河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居全市第一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164家 实现营业收入2266.63亿元 占全市37.5% [5] - 天河区以文化创意为引领 科技创新为动力 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5] - 促进会落户将提升天河文化产业招商 服务效能和创新升级 [5][6] 企业动态与产品展示 - 非遗时尚秀展示"云喜纱华"品牌香云纱服装 融合现代剪裁与设计手法 [4] - 凡拓数控表示将积极对接广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 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4] - 活动现场展示"AI+3D+文旅"创新应用场景等前沿文化科技成果 [4]
风语筑实控人方拟减持不超3%股份 2024年转亏
中国经济网· 2025-06-12 15:55
股东减持计划 - 李晖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1,895,700股(占总股本2%)[1] - 励构投资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5,947,800股(占总股本1%)[1] - 李晖当前持股138,180,700股(占总股本23.23%)[1] - 励构投资当前持股19,418,388股(占总股本3.26%)[1] - 李晖为公司董事长兼控股股东,与辛浩鹰为一致行动人[1] - 励构投资为员工持股平台,李晖持有其21.20%财产份额并担任执行合伙人[1] 财务表现 2025年一季度 - 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29.81%)[2] - 归母净利润4027.44万元(上年同期-1501.39万元)[2] - 扣非净利润3967.93万元(上年同期-1511.20万元)[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43.96万元(上年同期-2.20亿元)[2] 2024年全年 - 营业收入13.76亿元(同比-41.44%)[2] -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上年同期+2.82亿元)[2] - 扣非净利润-1.16亿元(上年同期+2.15亿元)[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66.79万元(上年同期+245.64万元)[2]
丝路视觉: 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8 16:18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丁鹏青计划减持70,600股,占总股本比例0.058%,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9月29日(窗口期不减持)[1] - 公司副总裁田万军计划减持59,500股,占总股本比例0.049%,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减持期间与丁鹏青相同[1] - 两位高管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资金需求,股份来源均为股权激励股份[1] - 若期间公司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除权除息事项,减持底价下限和股份数量将相应调整[1] 股东持股情况 - 丁鹏青目前持有公司股份282,421股,占总股本比例0.23%[1] - 田万军目前持有公司股份238,050股,占总股本比例0.20%[1] 相关承诺事项 - 两位高管承诺若参与公司可转债认购,将严格遵守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票和可转债的规定[2] - 若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2] - 激励对象承诺若公司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等情形,将返还全部利益[2]
文创消费掀热潮,前四月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46.15%
企查查· 2025-05-30 14:23
文创行业增长趋势 - 近年来文创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传统文化热度提升带动博物馆文创产品创新,如"文物盲盒"和"文创体验空间"等新玩法吸引大量游客 [2] - 2023年文创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46.5%至4162家,2024年注册量同比增长27.32%至5299家,近两年涨幅显著 [2][3] - 2024年前四月文创企业注册量达2185家,同比增长46.15%,延续去年增势 [2][4] 文创企业地域分布 - 截至5月底国内文创相关现存企业达2.91万家,华东地区占比最高达33.18%,其次为华南地区占比16.45% [2][5] - 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占比分别为12.58%、12.34%、11.77%,显示区域分布多元化 [5] 文创产业全球化发展 - 热门IP成为"文创出海"核心驱动力,通过文化符号跨语境转译与商业模式创新,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潮流融合为全球消费者接受的"新文化语言" [2]
龙舟文创出海 “龙舟+艺术”何以架起跨文化传播之桥?
央广网· 2025-05-30 08:38
龙舟文化传承与创新 - 广东佛山南海区里水镇纳德利龙舟基地不仅生产专业竞赛用船,还致力于龙舟文化延续和发展,设计生产精美龙舟文创产品并出口海外[1] - 基地第三代传承人陈家欣原创设计系列龙舟文创产品,包括纪念帆布包、钥匙扣、龙头徽章等,产品融入龙舟赛事核心元素并体现文化底蕴[2][3] - 2023年2月,纳德利龙舟文创首次亮相巴黎卢浮宫国际艺术创意展,以其独特东方韵味和年轻化设计获得国际关注[3][5] 龙舟文创产品发展历程 - 陈家欣祖父陈成林时代专注于传统龙舟制造,父亲陈啟光2016年创办龙舟文化体验中心,拓展文化传播功能[4] - 2020年陈家欣加入后推动产品年轻化转型,设计钥匙扣、徽章、T恤等便于国际交流的文创产品,取代早期陶瓷摆件等传统形式[6][7] - 产品设计注重跨文化传播属性,如简化线条的"小龙IP"吸引年轻群体,解决文化传承断层问题[12] 龙舟文化空间拓展 - 2023年基地新增龙舟文化空间,融合咖啡、露营、餐饮等业态,形成完整文旅体验体系[8][10] - 空间设计注重互动体验,设置"人生总要拿一次桨"等打卡点,吸引国际龙舟队伍交流[8][10] - 美国三藩市CYC社区青少年龙舟队等国际团体到访,产生显著跨文化影响[10][11] 地区龙舟产业发展 - 南海区通过国际展览会、"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等项目推动龙舟文化出海,吸引31国239组艺术家参与创作[13] - 实施"艺企同行"计划,促进艺术家与制造业企业合作,提升文创产品衍生价值[13] - 计划未来融合科技元素持续创新,推动龙舟文化全方位走向世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