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内饰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内饰2供3,集资3410万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9-11 00:37
供股方案 - 公司按现有2股股份供3股基准进行供股 每股供股价0 13港元 集资最多3410万港元 [1] - 供股价较收市价0 185港元折让29 73% [1] - 供股所得净额3200万港元 [1] 资金用途 - 约95 31%或3050万港元用于为中国生产线购置物业 厂房及机器 [1] - 约4 69%或15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1]
中国汽车内饰拟“2供3”基准进行供股 净筹约32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0 22:41
供股方案 - 公司建议按每持有2股现有股份获发3股供股股份的基准进行供股 [1] - 认购价为每股供股股份0.13港元 [1] - 计划发行2.63亿股供股股份(假设已发行股份数目无变动) [1] 融资规模 - 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最多约3410万港元 [1] - 扣除必要成本及开支后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00万港元 [1] 参与资格 - 供股仅供合资格股东参与 [1] - 不会向不合资格股东提呈供股方案 [1]
天瑞汽车内饰股东将股票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转仓市值9695.69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8 10:46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将9695.69万港元市值股票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持股占比25.25% [1] - H&C Group Holding Limited减持4.92亿股 每股均价0.1682港元 总金额约8279.61万港元 [1] - 减持后H&C Group Holding Limited最新持股数目为5.6亿股 持股比例降至28% [1]
天瑞汽车内饰(06162)股东将股票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转仓市值9695.69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8:34
股东持股变动 - 天瑞汽车内饰股东于9月5日将9695.69万港元市值股票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该部分持股占比25.25% [1] - H&C Group Holding Limited于9月3日减持天瑞汽车内饰4.92亿股 每股均价0.1682港元 总金额约8279.61万港元 [1] - H&C Group Holding Limited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5.6亿股 持股比例降至28% [1]
旷达科技,控股股东、实控人将发生变更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转让4.12亿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28% [1][3][5] - 股份转让价格为5.39元/股 交易总价款为22.2亿元 [1][5] - 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1][3][5] 表决权安排 -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剩余3.27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占公司总股本22.21% [3][5] - 表决权放弃自交割日起无条件不可撤销执行 [3][5] - 同步签署不谋求控制权承诺函 [3][5] 交易进展 - 交易尚需国资监管机构批准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审查 [3][6] - 需取得深交所合规性确认及中登公司股份过户登记 [3][6] - 公司股票将于9月8日开市复牌 [1] 业务经营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材料及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8] - 通过投资芯投微进入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6亿元 同比增长7.09% [8] - 归母净利润7677.39万元 同比增长7.01% [8] - 毛利率24.08% 同比提升1.54个百分点 [8] 战略发展 - 新能源汽车内饰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8] - 公司推进技术创新和精益生产以提升运营效率 [8] - 不再扩建光伏电站 专注提升现有电站运营效率 [9] - 新控制人将提供产业资源支持 优化公司管理和资源配置 [6]
旷达科技即将易主,株洲市国资委将成新实控人
新浪财经· 2025-09-05 23:3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株洲启创转让4.12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28% 转让价格5.39元/股 总价款22.2亿元[1] - 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沈介良持股比例从46.63%降至18.63%[1][3] - 原实控人签署表决权放弃协议及不谋求控制权承诺函 确保控制权平稳过渡[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交通工具内饰材料及座椅面套 汽车内饰业务收入占比达92.73% 同时涉足光伏投资运营和射频滤波器业务[2] - 2024年实现营收20.98亿元 归母净利润1.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66亿元同比增长7.09% 归母净利润7677.39万元同比增长7.01%[2] - 截至2025年6月末应收账款达10.7亿元 是同期归母净利润的13.93倍[3] 股东背景与交易影响 - 沈介良现年72岁 为江苏常州市明星企业家 2019年以23亿元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1601位 2023年因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3] - 公司表示新控股股东具备国有及产业背景 将为上市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 增强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 - 以停牌前8月29日5.7元/股收盘价计算 沈介良剩余持股对应市值约15.62亿元[3]
作价约22亿元!旷达科技将易主 株洲市国资委拟成实控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23:18
控制权变更 - 实际控制人沈介良以5.39元/股价格转让4.12亿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28%)予株洲启创 交易总价款22.20亿元 [1] -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剩余3.2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2.21%)表决权 导致公司控制权全面转移 [3]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为株洲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3] 业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7.09% 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7.01% [5] - 光伏发电业务收入7747.66万元同比下降18.65% 毛利率43.52%同比下滑8.65个百分点 [5] - 汽车内饰件业务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9.81% 毛利率22.56%同比提升3.15个百分点 [5] 战略动态 - 滤波器业务合营公司芯投微正进行小批量生产 重点推进良率提升及客户拓展 [5] - 股票自9月1日起停牌 将于2025年9月8日复牌 [3] - 交易需经国资监管机构批准、经营者集中审查及交易所合规性确认 [3]
旷达科技拟易主株洲市国资委,计划自9月8日开市起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22:49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实控人将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1] - 原实控人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4.12亿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28% 转让价格5.39元/股 交易总价款22.20亿元 [5] - 交易完成后株洲启创持股比例28%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22.21%并放弃全部剩余股份表决权 [6][7] 交易结构 - 股份转让协议于9月5日签署 公司股票自9月1日停牌 计划9月8日复牌 [1][3] - 自股份交割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董事会改组 新董事会设7名董事 非职工代表董事均由株洲启创提名 [7] - 株洲启创成立于2024年10月15日 注册资本25亿元 最终控股股东为湖南高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8] 公司背景 - 公司2010年12月7日在深交所上市 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材料及内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及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10] - 通过投资合营公司芯投微进入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 [10] - 湖南高科投资控股集团为株洲市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 主业涵盖产业投资、产业发展等多元板块 [8][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98亿元 较2023年18.03亿元增长16.35% [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较2023年1.91亿元下降14.50% 较2022年2.00亿元持续下滑 [11][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35亿元 较2023年1.62亿元下降16.9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6亿元基本持平 [12] 战略意图 - 株洲启创将依托产业资源和经营管理优势 为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 [8] - 旨在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对产业结构优化及未来发展提供支持 [8]
002516 易主地方国资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22:37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实控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2] - 原实控人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4.12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28% 转让价格5.39元/股 交易总价款22.20亿元 [3][4] - 交易完成后株洲启创持股28%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降至22.21%并放弃全部表决权 [5][6] 公司治理调整 - 交易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董事会改组 新董事会设7名董事含3名独立董事 [7] - 非职工代表董事全部由株洲启创提名 董事长由株洲启创提名董事担任 [7] 战略发展目标 - 株洲启创将依托产业资源和经营管理优势为公司业务赋能 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 [8] - 目标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并提供发展支持 [8] 交易主体背景 - 株洲启创成立于2024年10月15日 注册资本25亿元 最终控股股东为湖南高科投资控股集团 [8] - 湖南高科为株洲市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 主业涵盖产业投资/产业发展/新能源等板块 [1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2010年深交所上市 主营汽车内饰材料及内饰件研发生产销售 兼营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10] - 通过投资芯投微公司进入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 [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98亿元 同比增长16.35% [11]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2亿元→2023年1.91亿元→2024年1.63亿元 2024年同比降14.50% [10][11] - 扣非净利润同步下滑:2022年1.92亿元→2023年1.62亿元→2024年1.35亿元 2024年同比降16.93% [10][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4年2.16亿元 较2022年4.23亿元显著下降 [11] 交易时间安排 - 公司自9月1日起停牌 计划9月8日开市复牌 [2] - 停牌前收盘价5.70元/股 总市值83.84亿元 [2]
002516,易主地方国资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22:35
核心交易概述 - 旷达科技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实控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1] - 交易总价款达22.20亿元 涉及4.12亿股股份转让 占总股本28% 转让价格5.39元/股 [4][5] - 原实控人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50.21%降至22.21% 并放弃全部剩余股份表决权 [6][7] 股权结构变动 - 沈介良个人持股由46.63%降至18.63% 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降至22.21% [6] - 株洲启创获得28%股份及对应表决权 成为新任控股股东 [6][7] - 董事会将改组为7名董事 其中非职工董事均由株洲启创提名 董事长由其提名人选担任 [8]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材料及内饰件研发生产销售 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投资 [13] - 2024年营业收入20.98亿元 同比增长16.35% 但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同比下降14.50% [13][14]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1.92亿元 2023年1.62亿元 2024年1.35亿元 [13][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2022年4.23亿元降至2024年2.16亿元 [14] 战略发展意图 - 株洲国资将依托产业资源与经营管理优势 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 [10] - 株洲启创注册资本25亿元 最终控股股东湖南高科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总资产超1000亿元 [10][13] - 交易旨在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