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涨跌不一,半导体ETF跌超1%,网络股指数ETF涨超0.5%。
快讯· 2025-07-14 21:45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涨跌不一,半导体ETF跌超1%,网络股指数ETF涨超0.5%。 | 半导体ETF - ... | 283.77 | -3.72 (-1.29%) 55.76万股 | | | --- | --- | --- | --- | | us SMH | | | | | 能源业ETF - ... | 88.54 | -0.59 (-0.66%) 155.90万股 | | | us XLE | | | | | 科技行业ET ... | 254.34 | -1.51 (-0.59%) | 27.86万股 | | us XLK | | | | | 全球科技股 ... | 92.69 | -0.55 (-0.59%) | 8023股 | | us IXN | | | | | 医疗业ETF - ... | 134.83 | -0.36 (-0.27%) | 87.57万股 | | us XLV | | | | | 生物科技指 ... | 131.37 | -0.22 (-0.17%) | 57942股 | | us IBB | | | | | 全球航空业E ... | 24.99 | -0.04 (-0.1 ...
国信(香港)基金周报:美对等关税战升级,港股预计受影响有限并冲击新高-20250714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7-14 20:21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对等关税战升级,美股创新高,港股预计受影响有限并冲击新高,美元筑底反弹,低风险投资者可关注美元货币基金,追求高收益投资者可关注港股医药和稳定币概念板块 [7][8][9] 国信香港精选基金表现 - 华夏精选美元货币基金最新七天年化4.44%,是现金管理工具,产品随时申赎,美国基准利率较高 [1] - 高腾微金美元货币市场基金最新七天年化4.52% [1] - 泰康开泰海外短期债券基金周涨幅0.149%,近一年收益率5.93%,投资海外发行的投资级短期固收工具,可作现金替代和避险配置核心工具 [1] - 10年期美国国债最新收益率4.4093%,债券市场大,兼具高流动性和安全性,在美联储意外降息时资本利得收益更有优势,现处美国降息周期 [1] - 华夏恒生香港生物科技指数ETF(非上市份额)周跌幅0.764%,指数覆盖港股“科技”与“生物医药”两大核心板块,适合阶段性估值修复布局,近一年收益率达87.57% [1] - 易方达(香港)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周跌幅0.191%,是美股资产配置核心持仓之一,虽有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降息或会托底,可做波段操作,近一年收益率达8.36% [1] - 南方东英黄金期货每日杠杆(2x)产品 - (7299.HK)周涨幅1.11%,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可对冲美元走弱,涨幅过高需时间消化但不影响长期投资逻辑,近一年收益率达72.79% [1] 全球资产表现 外汇及债券 - 美元兑人民币周涨跌幅 -0.01%,今年来涨跌幅 -1.77%,最新价格7.1701 [2] - 美元指数周涨跌幅0.69%,今年来涨跌幅 -9.80%,最新价格97.853 [2] - 2年期美债综合收益率周涨跌幅0.13%,今年来涨跌幅 -8.41%,最新价格3.885 [2] - 10年期美债综合收益率周涨跌幅1.46%,今年来涨跌幅 -3.50%,最新价格4.4093 [2] 境外股票市场 - 香港恒生指数周涨跌幅0.93%,今年来涨跌幅20.34%,最新价格24139.57 [2] - 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周涨跌幅0.62%,今年来涨跌幅17.47%,最新价格5248.48 [2] - 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周涨跌幅 -0.38%,今年来涨跌幅8.42%,最新价格22780.6 [2] - 美国标普500指数周涨跌幅 -0.31%,今年来涨跌幅6.43%,最新价格6259.75 [2] - 美国道琼斯指数周涨跌幅 -1.02%,今年来涨跌幅4.30%,最新价格44371.51 [2] - 日本日经225指数周涨跌幅 -0.61%,今年来涨跌幅 -0.81%,最新价格39569.68 [2] 商品市场 - 黄金现货周涨跌幅0.89%,今年来涨跌幅27.86%,最新价格3355.59 [2] 美对等关税战升级,港股预计受影响有限并冲击新高 关税战情况 - 特朗普周中提升贸易战到2.0级别,美国向各大贸易伙伴发布新关税函,巴西和欧盟等首当其冲,将被征收30 - 50%的关税,未收到信函国家将被征收15% - 20%的关税,行业关税拓展到精炼铜和医药等,新关税8月1日执行,此前接受各国谈判 [7] 美股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周四均创下历史新高,周五小幅回调,市场风险偏好未受影响,市场对关税脱敏,源于特朗普政策反复无常,关税并非真正意图 [8] 港股行情 - 本轮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上涨行情自去年9月底启动,今年3月在DeepSeek面世助推下最高涨至24874点,4月回调后现正靠近并有望突破 [9] - 港股创新医药板块带动4月关税战以来低点反弹,中国药企从仿制发展到“原创 + 出海”新阶段,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整体市值仅为美国的14% - 15%,但全球创新贡献比重接近33%,创新药板块仍处价值洼地,二季度涨幅或未终止 [9] - 券商和稳定币概念板块有望接棒资金驱动港股上涨,美国5月发布稳定币法案后香港跟进,40余家中资背景香港金融机构获批虚拟资产交易牌照,下半年券商业绩有望超预期带来业绩支撑 [9] 美元走势 - 美元指数本周创下近4个月最强单周表现,此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托底预期乐观致美元走弱,关税升级带来通胀使美联储延缓降息,预期逐步修复,美元渐现筑底迹象,维持美元兑人民币今年7.1 - 7.4区间波动,目前处区间下沿有望反弹 [10] 产品配置建议 - 低风险投资者可关注美元筑底反弹机会,美元货币基金在收益稳定基础上有望获汇率收益,如高腾微金美元货币市场基金、华夏精选美元货币基金 [11][12] - 追求高收益投资者可关注权益类资产,美股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大,港股可留意医药和稳定币概念板块,如华夏恒生生物科技指数ETF(非上市类别) [12][14]
华领医药-B(02552.HK)7月14日收盘上涨10.64%,成交5614.88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4 16:36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7月14日上涨0.26%至24203.32点 华领医药-B股价上涨10.64%至3.64港元/股 成交量1581.16万股 成交额5614.88万港元 振幅11.85% [1] - 华领医药-B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0.3%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25.34% 跑赢恒生指数20.34%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华领医药-B实现营业总收入2.56亿元 同比增长234.02% 归母净利润-2.5亿元 同比减少18.42% 毛利率48.74% 资产负债率108.87% [2]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2.93倍 行业中值6.71倍 华领医药-B市盈率-12.86倍 行业排名第117位 [2] - 同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其他精优药业0.85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42倍 东瑞制药3.1倍 大健康国际5.65倍 吉林长龙药业6.19倍 [2] 公司概况 - 华领医药为创新药物研发和商业化公司 总部位于上海 在美国和中国香港设立公司 专注于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开发全球糖尿病创新疗法 [3] - 公司核心产品华堂宁(多格列艾汀片)于2022年9月30日获NMPA批准上市 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 可与二甲双胍联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3] - 多格列艾汀为异位变构葡萄糖激酶全激活剂 作用于胰岛、肠道内分泌细胞及肝脏等靶点 改善血糖稳态失调 临床试验显示52周糖尿病缓解率达65.2% [3] 发展战略 - 华领医药将与拜耳合作推动华堂宁在中国的商业化推广 未来将在新产品上市、新市场开拓和新疾病领域三个维度实现发展 [3]
报名:第三届类器官技术创新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
仪器信息网· 2025-07-14 11:33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类器官技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凭借其高仿生性、精准建模能力及伦理优势,已在药物研发、疾病机制解析及个性化医疗中展现 出巨大潜力。 2025年,FDA宣布逐步淘汰动物实验,将类器官列为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核心工具,标志着全球监管范式转型。然而,技术转化 仍面临多重瓶颈,亟需产学研协同破局。 技术成熟度不足仍是首要挑战。尽管类器官可模拟器官基础功能,但血管网络与免疫微环境缺失导致长期培养坏死率超60%,肿瘤类器官难以 复现免疫治疗响应。标准化缺失困境同样突出。培养条件差异大,导致批次间异质性显著;形态、功能及分子特征的评估缺乏国际标准,影响 数据可比性;自动化设备普及率低,人为操作误差大、无法实现高通量,限制临床应用推广。 针对以上问题, 仪器信息网将于 7月15-16日 召开【第三届类器官技术创新及应用进展网络会议】, 特设4个主题专场——"类器官仿真技 术进展"、"类器官临床应用及转化"、"类器官模型构建和药物研发"和"类器官标准化及自动化" 。 本次会议将聚焦"技术攻坚-标准共建-生 ...
脑机接口系列研究之产业专家视角: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进展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行业 - **公司**:Neuralink公司、博瑞康、品驰等 [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脑机接口技术基础与原理 - 基础是神经解码和神经调控,大脑通过接收和发送信息实现各种功能,异常或损伤会引发疾病 [2] - 从大脑获取信息可控制外部设备帮助患者恢复功能,还能调节神经功能,技术发展需多学科合作和产学研医融合 [3] 技术发展现状 - 随着相关技术发展,简单任务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还在探索精细运动控制和神经信号翻译 [5] - 中国在汉语语音解码取得进展,成功解码汉语语音并针对多声调创新,达国际先进水平 [7][8] 神经解码与脑电信号 - 神经解码需记录神经元活动,脑电信号因高时间分辨率常用于动态解码 [6] - 脑电信号有便捷、动态等优势,可通过不同方法获取,不同电极记录信息尺度不同,需按需选择 [9] - 可通过时频域解析脑电信号挖掘特征,用于动态解码和深度学习挖掘隐含目标 [10][11] 传统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 - 传统脑机接口核心是读取、加工和解码神经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特征,已在科研实现 [12] - 神经调控扩展传统脑机接口应用,包括多种刺激方法和神经反馈,用于治疗疾病和改善生活质量 [13][14] - 人工耳蜗通过刺激毛细胞产生电活动帮助听觉障碍患者恢复听力 [15] - 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取得进展,探索新疾病领域,方法分侵入式和非侵入式 [16][17] - 神经反馈可主动调节大脑活动实现行为控制,帮助理解和优化大脑功能 [19] 闭环交互与临床应用 - 实现解码与调控闭环交互可动态调整控制策略,优化脑机接口控制效果 [20] - 脑机接口在临床应用取得进展,未来注重多靶点、多参数调节,结合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泛 [21][22] 发展需求与战略布局 -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需微电子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跨学科合作和产学研医融通发展 [23] - 中国“脑计划”战略布局推动脑机接口领域发展,加大投入,有望提升神经疾病治疗和人机界面 [24] 发展趋势与产品前景 - 脑机接口在简单运动功能康复有进展,但高级功能走向临床需时间,核心技术开发有望推动发展 [24][25] - 侵入式脑机接口信号质量高适合严重患者,非侵入式产品在军用、民用领域有潜力,两类产品将共同发展 [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脑机接口应用需患者植入后长时间康复训练以适应设备和重建大脑与肢体连接 [24] - 消费级助眠产品有一定效果但因人而异,用户应理性期待 [26] - 中国新技术研发后落地难,需产业、科研和临床三方合作,产品进入临床需政策支持和融资能力 [27][28]
世界第一头克隆牦牛诞生
科技日报· 2025-07-14 07:27
克隆牦牛技术突破 - 浙江大学方盛国教授团队与西藏当雄县政府、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合作培育出世界首头融合全基因组选择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牦牛,牛犊体重16.75公斤,比普通新生牛犊更大,健康状况良好 [1] - 该技术通过全基因组筛选优质种子再利用体细胞克隆,结合交叉培育可产出繁育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健壮牦牛 [2] - 该技术有望将牦牛育种周期从20年缩短至5年,且不会出现种质退化情形,具有经济效益与产业潜力 [2] 牦牛产业现状与挑战 - 牦牛是高原地区重要的运输工具和食物来源,其肌肉富含特殊氨基酸有助于耐受高寒低氧环境 [1] - 近十年来西藏牦牛面临严峻退化问题,体重生长速度平均下降约8%,自然繁殖和受精成功率只有20%多 [1] - 人类活动影响与生态环境变化是导致牦牛退化的主要原因 [1] 技术研发历程与应用前景 - 团队自2020年起在家猫、梅花鹿等物种上模拟体细胞克隆技术,并基于熊猫、朱鹮等濒危动物繁育经验开发出该技术体系 [2] - 团队攻克了高原物种胚胎冻存解冻及培养、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等世界性难题 [2] - 首批野牦牛克隆胚胎已移植,下一步将致力于濒危野牦牛的抢救性保护,相关工作将对野生牦牛种群与栖息地修复起到重要作用 [2]
深夜突发!600200,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00:12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2][5] - 2020年至2023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3.7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6.46%、26.39%、21.26%、16.82% [7] - 同期分别虚增营业成本4.81亿元、4.48亿元、4.11亿元、3.55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成本的37.08%、35.47%、28.40%、20.95% [7] - 同期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89%、51.65%、26.42%、29.81% [7] - 公司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2018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7] - 中国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钱群山等高管给予警告,并合计处以2050万元罚款 [7] 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财务造假事项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 - 自7月14日起,公司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 公司首次发布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8] - 若后续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确认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公司将申请停牌并及时披露 [10] -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公司停牌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发出拟终止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10] 公司经营及财务数据 - 公司股价截至7月11日收盘报2.42元/股,总市值为17.23亿元 [2] - 公司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等领域 [10] - 医美生物科技板块主要聚焦于高端医美注射类产品 [10] - 2024年营业收入15.99亿元,同比下降28.64% [10][1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048.35万元,2023年为-7194.52万元 [10][1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亿元,同比下降34.85% [11]
深夜突发!600200,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00:01
公司违规与处罚 - 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其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2][7] - 公司通过子公司与关联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为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3.7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6.46%、26.39%、21.26%、16.82% [9] - 虚增营业成本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为4.81亿元、4.48亿元、4.11亿元、3.55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成本的37.08%、35.47%、28.40%、20.95% [9] - 虚增利润总额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为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89%、51.65%、26.42%、29.81% [10] - 公司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2018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10] - 中国证监会拟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钱群山等高管给予警告,并合计处以2050万元罚款 [10] 退市风险 - 公司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2] - 自7月14日起,公司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 如果公司后续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将申请停牌并及时披露有关内容,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停牌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发出拟终止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14] 公司经营与财务 - 公司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主要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消化系统、心血管类等领域;医美生物科技板块主要聚焦于高端医美注射类产品 [1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99亿元,同比下降28.64%;归母净利润为7048.35万元,2023年为-7194.52万元 [15] - 截至7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42元/股,总市值为17.23亿元 [4]
“杭州六小龙”两人加入特首顾问团:李家超的“阳谋”|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7-13 20:14
香港特首顾问团动态 - 李家超与第二届特首顾问团举行首次会议,新增三位成员包括经济学家朱民、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和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替换了首届成员中的李泽钜、傅育宁和汤晓鸥[1] - 顾问团分为经济高质量与持续发展、创新与创业、区域与环球协作三个小组,成员包括唐英年、白德利、蔡崇信、迈克尔·斯彭斯等政商学界领袖[1] - 新成员表示香港具有"内联外通"优势,是国际金融中心,资金自由流动,吸引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和作为"出海"窗口[4] 香港股市发展策略 - 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明确要吸引国际企业和内地大型企业赴港上市,争取更多标志性IPO[5] - 港交所新增18A和18C章节为生物科技和特专科技公司开辟上市通道,2024年9月进一步下调18C市值门槛[5] - 港交所优化上市批核流程,降低交易成本以增强对IPO企业的吸引力[5] 港股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港股完成42宗IPO,募资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6] - 上半年恒指累计上涨20%(4000点),创历年来最大上半年涨幅[6] - 宁德时代以355亿港元募资额成为2024年迄今全球最大规模IPO[6]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趋势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宇树科技计划先上A股再赴H股[5] - 2024年多家内地科技企业通过18C章程赴港上市[5] -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有207家公司在港交所排队等待上市,集中在科技、新消费和医药医疗行业[7] 政府与企业互动 - 李家超2024年4月访问杭州并与"杭州六小龙"会面,探讨新技术生态圈和政府企业合作[7] - 陈茂波表示"香港集资以支持国际拓展"将成为内地企业出海新趋势[7] - 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港股逾7300亿港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6]
百龙创园: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3 16:13
2025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数据 - 营业总收入64,976.12万元,同比增长22.29% [1] - 营业利润20,132.02万元,同比增长47.61% [1] - 利润总额20,089.00万元,同比增长47.2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58.97万元,同比增长42.68% [1]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同比增长10.81%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7%,同比增加2.04个百分点 [1] - 总资产232,222.50万元,较期初增长15.33% [1] - 股本42,001.23万股,较期初增长30.00% [1] 经营业绩情况 - 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带动业绩增长 [2] - 年产30,000吨可溶性膳食纤维项目投产贡献收益 [2] - 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3股 [2] 财务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80,459.48万元,较期初增长7.4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4.30元,较期初下降17.33% [2] - 每股净资产下降主要系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导致总股本增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