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收储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省农信联社:助力打好“三秋”农业生产“硬仗”
齐鲁晚报· 2025-10-15 16:31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农信系统通过快速信贷投放和高效金融服务,全力支持省内秋粮抗灾抢收工作,保障粮食安全 [1][9] 灾害影响与紧急响应 - 9月以来山东遭遇多轮大范围降雨,对秋粮采收、晾晒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秋粮占全省粮食生产超六成 [1] - 山东省农信联社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印发专项通知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开通绿色通道,加大贷款投放以支持抢收 [1] - 全省农商银行组建1768支金融服务团队,实地走访种粮大户、合作社等1.22万户,精准获取资金需求 [3] 信贷支持规模与增长 - 截至10月12日,粮食行业客群贷款余额达173.11亿元人民币,较9月末增加7.2亿元 [4] - 10月1日至12日期间,累计发放相关贷款18.42亿元,同比增长15.69% [4] - 齐河农商银行累计为137名粮食经销商发放“粮食收储贷”1.16亿元 [8] 具体支持案例与模式 - 东平农商银行通过标记“抗灾抢收特急”贷款,次日即向种粮大户发放30万元用于购置履带式收割机,解决泥地作业难题 [2] - 该行组织90余名客户经理深入一线,建立135户需求清单,新发放贷款426万元 [2] - 沂南农商银行建立雨季保收响应机制,实行优先调查、审批、发放,为合作社提供75万元贷款授信 [3] - 临清农商银行采用“线上申请+线下尽调”双线模式,48小时内向合作社发放贷款支持其购置300万元的日处理300吨谷物烘干塔 [6][7] - 桓台农商银行通过绿色通道,两天内完成100万元贷款审批,支持收粮大户实现日烘干350吨玉米的能力 [8] 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 - 全省农商银行简化贷款流程,畅通电话、二维码、微信、手机银行APP等申贷渠道,24小时响应需求 [7] - 对高额度贷款使用移动平板上门办贷,做到快审快放 [7] - 指导全系统扩大“粮食收储贷”、“粮食规模种植贷”、“高标准农田建设贷”等信贷产品投放,全方位满足粮食生产各环节融资需求 [9]
农行山东省分行:“抢”字当头 金融助力稳粮仓
齐鲁晚报· 2025-10-13 16:56
"目前,烘干塔24小时不停,每天可烘干玉米200至300吨,能保障周边20公里左右的老百姓及时出售湿 粮,当场拿到现金。"山东菏泽东明县刘楼镇半杨坡村粮食收购大户邵红义说道。在他的背后,是一座 正在冒着热气的烘干塔,传送带将刚脱粒的玉米源源不断运往烘干仓。 作为淄博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邦邦不仅是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还被评为省级粮食应急保 障点。为有效应对秋收季资金需求量大的情况,农行桓台县支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核实仓储能力和烘 当前正值山东秋粮收获的关键时期,连续的阴雨天气造成局部农田积水,农机下地难、烘干晾晒难,给 秋收秋种带来了不利影响。 滨州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紧急开启潮玉米专收通道,启用全部烘干塔,以最大烘储能力收购潮粮 东明县玉米种植面积超百万亩,大量玉米无法晾晒,时间一长容易霉变甚至发芽,专业烘干设备就派上 了用场。邵红义经营的红义粮食收购站是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三秋"期间全省粮食烘干服务点之 一。前期,农行菏泽东明县支行向收购站发放了100万元"粮食收储"贷,助力邵红义收购粮食及烘干设 备,确保了此刻"敞开收粮+烘干保障"。 秋收遇上阴雨天,山东省各地坚持'抢'字当头,结合区域特 ...
各地多举措战阴雨抢秋收:“粮食银行”护粮减损 烘干链闭环助农“收好粮卖好价”
央视网· 2025-10-11 11:37
据了解,收储中心开展的"粮食银行"业务以代存为主,这个"粮食银行"设计总储粮规模约2万吨,目前已有8000吨粮食存放在这里。 郓城县郭屯镇丁官屯村村民 丁永社:今年不但没损失,反而增收了,等着价格高的时候再卖出去,所以增加了俺农民的种地积极性。 郓城县郭屯镇粮食收储服务中心经理 李庆贺:不仅帮助老百姓实现了利益最大化,(还)提升了我们合作社的知名度,再就是进一步推 动了乡村农业的发展。 安徽:应对阴雨天气 多举措抢收烘干 安徽各地的玉米、水稻等秋粮进入成熟收获期。连日来的阴雨天气,给收割工作带来不少影响。各地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人 机收割、全天候开启粮食烘干中心等举措,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在蚌埠市怀远县龙亢镇支严村,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加紧调配大型机械抢收玉米。 央视网消息:眼下,山东菏泽郓城县秋收工作接近尾声,但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秋粮面临着晾晒、储存等困难。 郓城县积极探索"粮食银行"模式,抓好粮油"耕种管收烘储售"等社会化服务工作,助农增收。 在菏泽市郓城县的一处粮食烘干收储中心,村民丁永社正将刚收获的2300公斤玉米送到这里。 郓城县郭屯镇丁官屯村村民 丁永社:由于今年的阴雨天气较多,老百姓 ...
中国建设银行高质量做好县域乡村金融服务
金融时报· 2025-09-23 13:41
核心观点 - 中国建设银行通过健全县域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提升涉农金融服务能力 重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支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 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关键金融助力[1]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 将服务粮食安全列为全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印发《中国建设银行"善建粮安"金融服务方案》[2] - 打造"善建粮安"品牌 实施建"基"助农 建"芯"助农 建"链"助农 建"垦"助农系列行动 创新推出"种业贷""粮食收储贷""高标准农田贷款""设施农业贷款"等系列产品 构建"一个品牌+系列行动+若干产品"服务体系[2] - 落实"藏粮于地" 开展建"基"助农行动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存量耕地治理 盐碱地改造金融服务 统筹农业防灾减灾和农田水利信贷支持 例如黑龙江分行支持望奎县 巴彦县等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3] - 落实"藏粮于技" 深化建"芯"助农行动 明确植物新品种权质押模式 创新信用方式和评价体系 已实现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金融全覆盖 例如支持湖南隆平高科跨境收购"陶氏益农"巴西玉米种子业务 支持新疆九圣禾种业使用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获得信贷资金[3] - 开展建"链"助农行动 围绕粮食全产业链条 聚焦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 支持粮食市场化收储和流通 专门设计"粮食收储贷"产品 以核心企业为抓手做好全产业链金融服务[3] - 开展建"垦"助农行动 积极支持各省农垦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发展 以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农垦改革并发挥粮食安全国家队作用[3] 支持县域富民产业 - 抓牢信贷服务"牛鼻子" 全方位做好"土特产"金融服务 构建金融联农带农机制[4] - 深化粮食安全 水果 蔬菜 奶业振兴 肉牛 花卉等六大产业链场景建设 打造新疆棉花 甘肃敦煌种业 蓝天马铃薯等特色场景[4] - "裕农产业"平台入驻核心企业66家 链条企业超500家 服务农户数超7万户[5] - 聚焦农批农贸市场 打造"裕农市场"服务品牌 搭建"裕农合作"综合服务平台 推出"合作社快贷"专属信贷产品 截至二季度末已服务全国农批农贸市场2000多家 在多家市场上线"裕农市场"综合服务平台 相关贷款余额460亿元 较年初增长18%[5] - 构建"裕农贷款"产品体系 推广数据直连 信息建档及"裕农贷"三类特色模式 截至二季度末农户经营贷款余额5543.87亿元 较年初新增506.39亿元 增速10.05% 农户经营贷款客户数131.45万户 较年初新增11.56万户 增速9.64%[5] - 创新推广"集体信用贷""集体三资""集建地贷款"等产品 截至二季度末已服务8.9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为9785个村集体提供贷款余额168.89亿元[5] 数字化涉农生态服务 - 发挥数字化经营优势 打造涉农产业"圈链群"特色服务模式 提升乡村产业服务水平 助力延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完善利益链[6] - 形成"1+2+2"涉农金融服务"圈链群"总体模式 "1"是涵盖县域B C G端各类客群及多场景的涉农"生态圈" "2"是农业产业链(种业 农机装备制造等)和供应链(农资 冷链物流等) 最后一个"2"是涉农产业集群(食用菌 烟草 茶叶等)和商业集群(农批市场 农贸市场等)[6] - 甘肃分行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集群 搭建"裕农产业""裕农市场"平台 以核心企业为圆点 沿产业链 供应链辐射延伸 推动县域业务贡献度持续提升[6] - 甘肃酒泉分行为敦煌种业量身定制数字农业云平台 构建数字农业生态圈 纵向连接"耕 种 管 收 加 销"产业链环节 聚拢C端制种农户客群 横向贯通农资 农机等供应链环节 连接B端供应商客群[7] - 通过对核心企业的深耕拓展 实现产业链客群的裂变营销 例如与敦煌种业23家分 子公司建立合作 联动B端带动C端制种户办理裕农通卡19344张 沉淀个人日均存款1.37亿元 累计发放裕农快贷1.85亿元 敦煌种业及其子公司在该分行市场份额提升至70%[7] 整体业务表现 - 截至二季度末涉农贷款余额36153.25亿元 较年初新增2722.67亿元 增速8.14% 规模比五年前翻了一番[1]
收储上新 卖粮安心——一碗粮里看“四向”
河南日报· 2025-08-01 07:18
核心观点 - 河南夏粮收购作为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后的首次实践,通过市场化协作、科技赋能和跨省支援,有效解决了仓容紧张问题,提升了收购效率,保障了农民收益,并实现了智能化粮情监管全覆盖 [1][7][8] 仓容分布与调度 - 河南连续两年承接国家增储任务,政策性粮仓满负荷运转,夏粮集中上市加剧仓容紧张 [2] - 中储粮通过摸排国有粮站闲置库房、民营企业标准货仓、乡镇粮点改造仓房和面粉厂粮仓等可用空间,实现市场化协作破解仓容困局 [2] - 智慧调度系统依托实时数据动态更新仓容、人员、车辆流量,自动生成库点启动批次建议,实现就近就便售粮调度 [2] 科技应用与效率提升 - "中储粮惠三农"微信小程序实现预约卖粮,平均排队时间压缩至12小时以内,预约率从初期35%提升至92%,部分库点可随到随卸 [3][4] - 智能扦检系统通过雷达扫描和机械臂作业,检测速度比人工快一倍以上,采样误差控制在0.3%以内,检测结果实时发送至农户手机 [3][4] - 工作人员通过村头大喇叭播报操作步骤、为散户开通绿色通道和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推广新系统 [4] 跨省协作与资源支持 - 中储粮系统123名跨省支援人员携带设备和经验赴河南,与本地员工组成"包县包库"小组,指导智能设备操作 [5] - 协调调运20台移动式卸粮机解决设备不足问题,联系计量部门组织"流动实验室"上门校准检验仪器,对接银行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粮款日清日结 [5] - 民权县收购点设立为民服务站提供绿豆汤、藿香正气水、充电插座和休息椅等暖心服务 [6] 智能监管与质量控制 - 智慧监管中心通过3D屏实时呈现粮情地图,绿色、黄色、红色光点分别代表粮情稳定、局部异常和需立即处置,实现主动预警 [7] - 集成化智慧体系融合业务信息系统、智能化粮库管控平台和粮情检测系统,364个精准测温点位数据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呈现,异常数据触发三级预警机制且全流程可追溯 [7] - 河南智能监管系统全覆盖,粮情检测准确率达99.8% [7] 收购成果与政策效果 - 截至7月29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超429万吨,占全国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量的74% [8] - 政策重启引导农户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激活"优质优价"内生动力,筑牢"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 [7]
科技赋能传统收储模式,历城区全力解锁智慧“粮”方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20:50
智慧粮库建设 - 历城控股集团在全市率先引进AI质检系统,联动无人值守智能称重、智能扦样平台、液压翻板卸粮等设备,提升收储质效,国储库获评全市规范化评价"优秀"等次[1] - 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集成红外车辆探测、车牌识别、视频监控等设备,实现入场至离场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单次称重时间从3分钟减至1分钟,效率提升超60%[2] - 智能扦样机械臂3分钟内完成10个点位自动取样,AI质检系统通过图像识别与光谱分析检测17项指标,准确率达97%,较人工提升15个百分点,检测耗时从47分钟压减至10-13分钟[2] - 全自动化入粮生产线配合液压翻板卸车机,40吨粮车卸车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30分钟,效率提升40%-50%,日卸车能力从800吨跃升至1400吨[3] 粮食收购管理优化 - 组建夏粮采购组深入主产区调研,构建动态定价模型科学确定收购窗口期,完成空仓消毒、设备检修等准备工作,培训覆盖135名一线员工[4] - 建立三级责任体系与三位一体监督模式,实施"收粮即结算"机制,95%粮款2小时内到账,特殊情况24小时内全额支付,杜绝"打白条"[5][7] - 推广线上预约收购、延长服务时间,配套休息区与应急服务,严格执行价格公示与样品展示制度,设立复检专区保障农户权益[6] 技术应用成效 - AI质检与自动化设备使高峰期"压车排队"现象缓解,单日最高入库量达1500吨,创历年同期新高[2][3] - 智能系统实现粮食"随到随卸、当日入仓",解决"压车过夜"问题,确保颗粒归仓[3][6]
粮库“吃得饱” 粮食住“空调房” 四川不断完善粮食收储之路 让每一捧好粮度过“清凉一夏”
四川日报· 2025-07-20 09:59
粮食收储与仓储能力提升 - 成都粮食集团有限公司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库容约30万吨,采用20摄氏度低温存储技术保持粮食品质[3] - 四川省筹措28亿元夏粮收购资金,通过300多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供收储服务,每年清理烘干粮食150万吨[5] - 全省通过轮换出库和改造扩容腾出库容127万吨以上,夏粮收储接近尾声[7] 粮食产量与仓储设施建设 - 2023年四川粮食产量达726.8亿斤,创历史新高[6] - 大邑县粮食仓储中心8月竣工,总仓容5.2万吨;崇州项目10月投用,规划15万吨粮食仓储区和3万吨油罐区[9] - 新建高标准粮仓将提升成都及周边地区粮食仓储能力和市场调控能力[9] 粮食储存技术创新 - 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采用智能环流系统和保温层技术,保持粮食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下[10][11] - 粮仓顶部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65万千瓦时,覆盖区域储粮用电成本降低近一半[11] - 全省光伏发电应用覆盖仓容483万吨,低温仓储技术广泛投用[11] 粮食收购与销售 - 四川小麦亩产同比增加8.4公斤,单产增量居全国首位;夏粮总产量476.2万吨,同比增加11.2万吨[4] - 德阳市中江县等地组织专场对接会,提供免费农作物质量检测服务,实现优质优价[5] - 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建设实现省级平台与粮库端互联互通,提升管理效率[11]
刘宁会见中储粮集团总经理葛巧红一行
河南日报· 2025-07-09 18:34
政府与中储粮合作 - 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强调全省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着力建设农业强省 [1] - 河南省在"三夏"期间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向科技要粮、向管护要粮、向防控要粮、向市场要粮,积极防范应对病虫害和气象干旱 [1] - 河南省统筹做好粮食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工作,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努力实现了夏粮丰产、农民增收 [1] 中储粮在豫发展 - 中储粮集团总经理葛巧红介绍了企业在豫粮食收储、仓储建设及发展布局等情况 [2] - 中储粮集团将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及河南实际,充分发挥收储、调控作用,进一步完善布局、增强能力,保护种粮积极性,保障市场供应和产业链健康发展 [2] - 中储粮集团致力于和河南一同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2] 双方合作方向 - 河南省希望中储粮集团进一步加大在豫投资发展和政策支持力度,抓好政策性粮食收储工作,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1] - 河南省希望中储粮大力发展科技仓储绿色仓储,优化在豫粮油储备结构,增加绿色优质安全产品供给 [1] - 河南省希望中储粮创新推动小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全面赋能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1]
一粒小麦里的党员温度 “党员突击队”下沉收购一线保障夏粮颗粒归仓
央视网· 2025-07-06 11:14
夏粮收购情况 - 河南、安徽、河北3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小麦收购热度攀升[1] - 中储粮宁陵直属库承担河南商丘3个县的夏粮收储任务,2025年小麦产量达130万吨[1] - 宁陵直属库已累计收储小麦10.61万吨[17] 收购团队工作 - 宁陵直属库31名党员组建"党员突击队"下沉收购一线[1] - 仓储科科长张景景带领22人团队完成直属库收购和出库任务,并额外租用11个收粮点收购41万吨托市小麦[1] - 团队工作量比往年多十几倍,每天工作时间为早上6时至晚上9时[3] - 租仓库点实行一人一岗制,工作人员需替班吃饭[7] 技术创新与成本节约 - 团队研发"风选筛"实现边入粮边清杂,提高收粮效率[8] - 杂质降低0.2个百分点,按41万吨收购量计算,总成本节约约300万元[11] 工作环境与员工表现 - 夏季收购高峰期气温达40摄氏度,机修员张波在闷热的清理筛内部清理杂质和修理故障[13] - 员工工作条件艰苦,汗水和尘土混合导致衣服需频繁清洗[15] - 党员带头奋战一线,体现责任感和自豪感[19][21]
从智能烘干到轮式吸粮机 节粮减损“黑科技”让粮食“常储常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04 14:13
夏粮收购与运输优化 - 国铁郑州局郑州北站作为中原重要铁路货运枢纽,平均每3分钟发运一列粮食等重点物资列车[4] - 国铁郑州局推广"一箱到底"全程物流方案和散粮入箱运输,降低运输损耗[6] - 货检环节对列车车顶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体有效加固[8] 粮食产后处理与金融支持 - 安徽临泉粮食合作社新建智能烘干塔和加工车间,每日烘干粮食上百吨,将小麦水分控制在12.5%-14.5%区间[10] - 邮储银行临泉支行向粮食收购企业投放贷款2.3亿元,支持300余户粮食相关企业发展[12]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指导各地优化产后烘干等五项为农服务,推进全链条协同[14] 绿色储粮技术应用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计划三年内建成100个绿色储粮技术示范库点,构建"五位一体"技术体系[15][29] - 广东东莞直属库展示多项绿色储粮技术,包括轮式吸粮机等设备[17][19] - 轮式吸粮机采用负压环境工作,整合四种机械装备但仅需一人操作,提升效率并保证粮食完整性[21][23] 粮食减损数据与目标 - 全球粮食全环节损失约占产量14%,降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增产2700万吨粮食[25]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将联合相关单位,围绕五大核心领域推进储粮技术升级[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