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

搜索文档
防空导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本水逝世
券商中国· 2025-09-06 21:13
2025年8月27日11时08分,于本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据"中国航天科工"官微消息,9月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防空导弹专家,中国工程 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二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于本水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来自社会各界有关人士到现场参加告别仪式。 清晨,送别的人群早早来到了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人们怀着无比哀痛的心情,依依不舍地送别于本水同志。八宝山殡 仪馆东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于本水同志",下方悬挂着于本水同志的遗 像,目光慈祥和蔼。于本水同志身盖中国共产党党旗、安卧于鲜花与翠柏丛中。 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对于本水同志的逝世表示悼念,对家属表示慰问,并敬献花圈。 于本水同志的一生,是为航天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2025年8月27日11时08分,于本水同 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于本水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深深地怀念他,并将化悲痛为力量,传承他的家国情怀和奋斗品格,为实现中 国梦、强军梦、航天梦而努力奋斗! 岁月静好,山河无恙。今日中 ...
难题重重!美国月球核反应堆计划遭遇“拦路虎”
环球时报· 2025-09-02 06:55
核心观点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30年前将100千瓦级核反应堆部署在月球表面 以支持载人登月和月球资源开发 但面临技术挑战和资源勘探等难题 [1][2][3][4] 技术挑战 - 100千瓦级核反应堆功率较原计划40千瓦级翻倍 导致体积和重量大幅增加 对航天器运载能力构成重大挑战 [1] - 月球表面接近真空环境限制散热效率 核反应堆需配备大面积散热片 且需额外加固以防陨石撞击 [3] - 月球着陆器发动机尾流会带动尖锐月壤冲击周边设施 阿波罗12号任务中163米外的探测器已出现明显受损 新一代阿尔忒弥斯计划着陆器将产生更猛烈冲击 [4] 资源开发 - 核反应堆需靠近月球水冰资源分布区以支持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 但目前缺乏直接采样数据和水资源分布图 [2] - 挥发物调查极地巡视器已完成环境测试 若资金充足可在一两年内获得月球南北极水冰分布数据 [3] 基础设施规划 - 核反应堆部署需远离飞船起降场 未来月球基地需设立专用发射场并详细规划与核设施的位置关系 [4] - 利用月球自然地形或巨型石块遮挡可作为抵御尾流冲击的临时解决方案 [4]
马斯克披露星舰规划:V3 年底前测试,飞船捕获可能在第13至15次飞行时进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15:54
星舰版本发展计划 - 星舰V3版本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建造与测试工作 期间可能开展试飞任务 [1][3] - 星舰V4版本预计2027年推出 设计高度接近150米 重量约达7500吨 规模较现有版本显著提升 [3] 技术突破节点 - 星舰飞船捕获任务预计在第13至15次飞行时实施 具体时间将根据V3版本飞行表现调整 [3] 近期试飞成果 - 星舰于8月27日顺利完成第10次试飞 从得克萨斯州发射场升空 一小时后飞船精准落入印度洋 火箭助推器成功坠入墨西哥湾 [3] - 本次试飞完成模拟卫星部署 在太空中开展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等关键任务 为后续技术验证和功能拓展奠定基础 [3]
洲际航天科技(01725.HK)完成发行合共1亿股认购股份 净筹645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28 07:05
公司融资完成 - 认购协议所有条件已达成并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认购事项 [1] - 共发行1亿股认购股份 占发行前总股本约19.84%及扩大后总股本约16.55% [1] - 认购事项获得净额约6450万港元资金 [1] 资金用途分配 - 约6090万港元(94.4%)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1] - 其中薪金支出约3530万港元(54.7%) [1] - 法律及专业费用约1240万港元(19.2%) [1] - 租赁开支和水电费各约300万港元(各占4.7%) [1] - 办公室日常开支及其他行政开支各约360万港元(各占5.6%) [1] - 约360万港元(5.6%)用于航天业务经营开支 [1] 资金使用计划 - 预期2025年底前悉数动用所得款项净额 [1] - 未动用资金将存入持牌商业银行或认可金融机构作短期存款 [1]
洲际航天科技(01725)完成发行1亿股认购股份,净筹约645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6:36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发行1亿股认购股份 [1] - 净筹集资金约6450万港元 [1] - 94.4%融资额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1] - 5.6%融资额将用于航天业务经营开支 [1]
“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 马斯克的“烧钱豪赌”正从梦想走向现实
央视新闻· 2025-08-27 11:01
当地时间8月26日晚,马斯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进行了"星舰"第十次试飞。虽然因地 面系统故障和天气原因,原定于8月24日进行的试飞连续推迟了两天,但最终整体顺利,获得成功。虽 然此前失败频仍,但第十次试飞的成功,表明"星舰"已经在重复使用航天器的道路上跨出了关键一步, 不仅强化了SpaceX的行业领先地位,也显然会进一步稳固NASA的登月信心,为美国的航天战略注入新 的动力。未来仍可能遇到挑战,但马斯克的"烧钱豪赌"正在逐渐从梦想走向现实。(央视新闻)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马斯克星舰试验再创历史!3次爆炸3次推迟终成功,顺利完成太空载荷部署
量子位· 2025-08-27 10:24
发射试验概况 - 星舰第十次发射试验于美国中部时间26日19时36分取得圆满成功 S37飞船成功落入印度洋目标海域[1][2][44] - 本次发射采用B16发动机搭配S37飞船的组合体 目标包括扩大助推器运行范围 进行有效载荷部署和多次再入实验[10][12] - 发射过程中虽有一台发动机损失 但未影响整体飞行和着陆过程[17] 发射过程细节 - 点火后1分钟通过最大气动压力点 2分半左右助推器引擎熄火 16秒后完成船箭分离[14][18] - 助推器于6分42秒成功落入墨西哥湾预定海域 高度达2400米时展示喷火画面[20][25] - S37飞船在发射后第9分钟进行熄火准备 19分13秒成功释放首个模拟卫星载荷[24][27] 技术突破与改进 - 本次试验完成首次有效载荷部署 共释放8个载荷 并成功实现太空二次点火[30][34][35] - 第二代星舰采用电力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取代液压控制 并测试新一代防热瓦包括主动冷却金属瓦[51][52] - 针对此前燃料扩散器问题 公司重新设计结构并完成严格认证 承受超过预期使用寿命十倍的时长[55][56] 历史试验背景 - 此前三次试飞均未成功 分别因推进剂泄漏 发动机硬件故障及姿控失效等问题导致失败[53][54] - 本次发射原计划6月下旬进行 但因S36飞船静态点火测试爆炸而改用S37飞船 并经历多次天气和技术延误[45][47][49]
航天科技:目前公司仅通过客户配套商业航天相关领域的业务不直接从事商业航天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8-26 19:44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仅通过客户配套方式参与商业航天相关领域业务 [2] - 公司不直接从事商业航天业务 [2] 业务影响程度 - 商业航天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较小 [2] - 该业务尚未对公司经营数据产生重大影响 [2] 信息披露背景 - 该声明系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时披露 [2]
航天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62%
金融界· 2025-08-26 19:1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9.51亿元 同比下降11.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96.67万元 同比增长2161.91% [1] 利润分配 - 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 [1] - 不送红股 [1]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航天科技最新公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62%
搜狐财经· 2025-08-26 19: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9.51亿元,同比下降11.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96.67万元,同比增长2161.91% [1]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1] - 不送红股 [1]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