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钓具
icon
搜索文档
直播电商带动产业带千万高质量就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15:48
直播电商的就业带动效应 - 直播电商每1亿元在线交易额对应378人就业,每个直播电商岗位能衍生3.36个上下游支持岗位 [1][3] - 抖音电商产业带整体创造直接就业机会1326.9万人次,并拉动间接就业机会1794.62万人次 [2][3] - 生产类岗位就业带动规模最突出,达332.23万人,其次是直播岗位(304.21万个)和运营岗位(283.19万个) [3] 产业带经营模式转型 - 商家从单一工厂形式向前“播”后厂模式转型,实现经营模式赋新 [4][6] - 90%以上的抖音电商产业带商家保持或增加了对原材料的需求,维持或扩大了相关供应商的劳动力需求 [4] - 直播电商模式形成覆盖生产、运营、物流、营销等产业链多环节的就业网络 [4] 各行业就业带动情况 - 家电数码行业间接带动就业388.71万人,位居榜首 [6] - 家居日用行业提供205.41万个就业岗位,农产品和食品行业分别拉动118.26万和104.14万人的就业 [6] - 家具、户外运动等行业增长更侧重于通过内容进行深度“种草”和精准触达,带动高价值增量环节就业 [7] 就业的普惠性与包容性 - 46.39%的受访商家雇佣了全职家庭主妇,41.64%招聘了应届毕业生,34.92%招聘了农民工 [7] - 每年超6.8万名残疾人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实现网络就业 [7] - 51.91%的受访企业有七成以上员工来自本省,有效促进本地就业与返乡创业 [10] 具体案例与增长数据 - 山东曹县汉服产业带现有汉服企业2473家,网店14416个,从业者近10万人 [7] - 湖南临湘小凤仙钓具公司90%员工为女性,通过灵活办公模式让上千位宝妈实现工作家庭兼顾,2023年直播销售额达1800万元 [8] - 抖音电商双11第一阶段,超过4.1万商家通过直播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500%,店播销售额破亿元商家数量同比增长900% [10]
界首市千鸟钓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11 11:51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界首市千鸟钓具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朱艳雯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主营渔具制造与销售业务 [1] - 公司业务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公司经营货物进出口及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 [1]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这届年轻人把“钓鱼”玩出新花样!
央广网· 2025-10-20 18:58
行业规模与用户画像 - 中国钓鱼爱好者总数约1.5亿人,相当于约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爱好钓鱼 [1] - 25至44岁的中青年群体是钓鱼运动主力军,占比高达46%,行业呈现年轻化趋势 [1] 年轻消费群体新需求 - 年轻钓友消费逻辑从占有“鱼获”转向占有“体验”,奉行“钓获放流、只取所需”的原则,需求从功能型升级为情感精神型 [2] - 小物钓、海钓、飞钓等小众钓法受年轻人欢迎,小物钓具有轻量化、城市友好特点,利于缓解职场压力和亲子自然教育 [2] - 海钓消费群体以户外探险家和轻奢体验者为主,消费水平较高 [2] 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生产了速比高达1:7.1的鱼线轮,填补了国内高端鱼线轮的空白 [3] - 产品设计需平衡高颜值、轻量化、易操作等年轻化需求与精准度高、耐用性强、适配性强等专业性能 [3] - 智能化是行业新方向,鱼竿和鱼漂可借助传感器实时监测咬钩力度,GPS定位装置可显示鱼群位置 [3] - 钓具价值受材料和品牌影响,并非越贵越好,钓鱼装备需根据自身适配性选择 [3] 消费潜力与市场结构 - 25至44岁年轻群体人均年消费主要集中在2000至8000元,中高阶用户年消费可达1万至3万元 [5] - 年轻群体钓鱼消费呈“金字塔”结构,新手消费较低,3年以上资深玩家消费额较高 [5] 产业链延伸与发展空间 - 钓鱼经济涵盖钓具、赛事、直播及文旅合作,去年全国钓鱼赛事参赛人次累计仅46万,相比马拉松赛事(单个直辖市级别报名近20万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5] - “钓鱼+”将催生多元化消费场景,如与教育融合融入语文教学、与康养结合开发旅居项目、与VR/AR结合实现居家钓鱼体验 [5] 产业升级与国际化展望 - 中国是世界钓鱼用具制造大国,全球80%以上钓鱼用具产品为中国制造 [6] - 行业需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品牌强国的跨越,建议包括:围绕不同场景进行工具细分并加强品牌化宣传、针对跨国别文化接受度高的年轻群体发力、紧抓专利保护和技术攻坚(如结合传感器、AI及低功耗电机)、通过赛事传播文化并将本土文化、文旅资源与垂钓运动打包成综合赛事品牌进行整体输出 [6]
代工之城到品牌摇篮,威海钓具在拼多多上演「新质生产力」样本
雷峰网· 2025-09-30 18:44
行业概况 - 威海市贡献全球60%以上的钓竿销量,年产值超过百亿元 [2] - 全球每十根钓竿中有六根产自威海,该城市户籍人口不到250万 [2] - 产业曾处于有产业无品牌状态,代工环节利润微薄,每根钓竿仅赚取几元甚至几毛钱加工费 [2] 从隐身代工到品牌破圈 - 钓迷品牌在拼多多平台首年单店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客单价接近200元,相较其他商家高10倍 [5] - 创威品牌入驻拼多多首年创下上千万元销售业绩 [7] - 平台归集的海量订单释放工厂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与供应商话语权 [7] - 拼多多运营规则简洁,钓迷运营团队仅5人,传统电商平台仅推广人员就需要3人 [7] - 创威首款产品凌天系列上线首月销售数万支 [7] 材料革命与工艺创新 - 2019年至2023年国内碳纤维产能翻近五倍,高端碳纤维技术不断突破 [12] - 钓迷推出重99克,价格100元左右的路亚竿,成为年轻人第一支路亚竿 [13] - 创威自建碳布工厂,反向定制原材料,根据热门场景所需性能设计碳布配比 [13] - 海外品牌路亚竿入门款售价至少1500元,国内品牌类似产品上千元 [10] - 路亚钓法以轻便灵活、入门门槛低受到年轻人青睐,重构传统钓鱼佬形象 [10] 流程再造与极致管理 - 创威通过产品分类管理将备货时间从45天缩短至15天,爆款库存消化不超过10天 [16] - 创威在拼多多单平台年销售额超数千万元,仓库面积仅8000平,实现动态平衡 [16] - 钓迷开发钛合金导环替代日本富士产品,成本从近400元降至不到100元 [17] - 钓迷与高校合作研究导环吹塑成型工艺,旨在将原材料利用率大幅提升 [17] - 钓迷发现小物钓新趋势,打破传统95%为20-65岁男性用户画像,拓展女性和孩子市场 [17] 新质商家的全面升级 - 新质商家实现从厂商生产什么消费者买什么,到消费者需要什么厂商生产什么的商业模式重构 [19] - 威海钓具产业带依托完善产业链基础,借助平台数据反馈和流量支持快速迭代产品 [19] - 电商平台为优质制造能力提供通向市场的新通路,催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商家 [19]
秋分丨钓鱼经济,“钓”动市场新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2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国约有1.4亿活跃钓鱼者,占总人口约十分之一,25至44岁人群已成为主力,占比46% [4] - 中国钓鱼者数量在2018年至2023年间以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4] - 中国钓鱼用具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3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预计2023年至2028年将以7.3%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提升 [8] 市场主体与区域分布 - 国内现存钓鱼相关企业高达11.96万家,其中华东地区占比最高,达36.68% [4][6] - 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的钓鱼相关企业占比分别为17.73%、17.13%、12.40% [6] - 2025年以来新注册钓鱼相关企业已超过8000家,增长势头强劲 [4]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 钓鱼活动已演变为集装备、内容、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行为,催生“钓鱼+”产业模式,如“钓鱼+赛事”、“钓鱼+旅游” [7][12] - 2024年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举办约500场各类钓鱼赛事,参赛人数近5万人 [12] - 以四川升钟湖为例,其举办的国际钓鱼大赛已累计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8亿元,2025年一届赛事即拉动文旅消费超8700万元 [12][16] 重点企业与全球市场 - 山东威海作为“中国钓具之都”,拥有上千家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从业人员近5万人,其钓竿销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 [11] - 户外钓鱼装备制造商乐欣户外2024年实现营收5.73亿元、净利润0.59亿元,并于2025年6月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1] 用户趋势与社交传播 - 钓鱼活动在年轻人群中日益流行,成为其应对都市快节奏生活的“精神回血”方式 [17][18] - 截至2025年9月18日,小红书平台“钓鱼人的快乐”话题浏览量已突破25.5亿次,相关关键词讨论热烈 [18]
秋分·钓鱼经济“钓”动市场新活力|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9:19
行业规模与参与者 - 全国活跃钓鱼者约1.4亿人,占总人口约十分之一,25至44岁人群已成为主力,占比46% [3] - 钓鱼者数量在2018年至2023年间以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 - 现存钓鱼相关企业高达11.96万家,其中华东地区占比36.68%,2025年已注册企业超过8000家 [3] 市场与产业链 - 中国钓鱼用具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3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318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6.3%,预计2023年至2028年将以7.3%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提升 [5] - 山东威海作为产业聚集地,拥有上千家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从业人员近5万人,其钓竿销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 [5] - 行业从单一休闲活动发展为“钓鱼+”产业模式,2024年举办约500场各类钓鱼赛事,参赛人数近5万人,有效拉动旅游、住宿、餐饮等关联产业 [6] 公司动态 - 户外钓鱼装备制造商乐欣户外于2025年6月27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由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6] - 该公司自2017年重点拓展自有品牌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5.7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0.59亿元人民币 [6] 社会文化与新趋势 - 钓鱼活动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在社交媒体平台如小红书上,“钓鱼人的快乐”话题浏览量已突破25.5亿次 [9] - 活动满足了都市人群在快节奏生活中的身心放松与精神疗愈需求 [8]
宝藏小城何以创造“全球第一”?(“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⑩)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0 06:55
产业集群规模 - 江西省上犹县集聚195家玻纤企业,年经营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2] - 山西省祁县玻璃企业年产各类玻璃器皿26.25万吨,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4] - 河南许昌拥有4100多家发制品企业,超30万名从业人员,假发年出口额约200亿元,产品销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9] - 江苏丹阳年产镜片4亿多副,占全国产量超70%,全球生产总量约50%[10] - 浙江慈溪有上千家家电整机企业,生产全球约六成小家电,多个细分品种产量世界第一[10] - 湖南邵东打火机年产量超150亿只,年产值148亿元,出口创汇3.75亿美元[12] - 广东大朗年产毛衣超过9亿件,全球每5件毛衣中有1件产自此地[13] - 山东曹县拥有2000余家汉服企业,从业人员约10万人[14] - 江苏杭集口腔护理和洗护用品产业年产值130多亿元[14] - 浙江西店镇以手电筒为主导产品的企业900多家,年产值超80亿元[14] 产业特色与全球地位 - 湖南临湘浮标小镇供应全国八成浮标产品[6] - 河南许昌假发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比达60%,每2秒售出一顶假发[9][16] - 江苏杭集制造的牙刷占全球三分之一市场份额[16] - 山西祁县生产全国60%以上人工吹制玻璃器皿[17] - 湖南邵东打火机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7] 产业发展模式 - 本土优势与全球市场有机结合,历史积淀形成完整产业链(许昌假发产业链从原料采购到跨境电商销售)[10] - 专业化分工和集群效应推动产业壮大(丹阳2000多家眼镜企业形成完整配套体系)[10] - 市场细分战略避免同质化竞争(邵东企业聚焦一次性打火机规模化生产,同时向高端创新方向发展)[12] - 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大朗建成数字化设计中心和智能仓储系统,实现2小时定制生产毛衣)[13] - 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增强行业话语权(诸暨袜业联合高校建立研究院,获得多项专利并主导制定行业标准)[11] 全球影响力 - 小城产业重塑全球价值链(丹阳眼镜促使国际品牌下调价格,许昌假发建立全球分级标准)[15] - 构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义乌小商品市场)[15] - 产品议价能力和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提升[15]
研判2025!中国钓具行业现行标准汇总、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内90%以上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市场格局高度分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30 09:30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钓具行业市场规模达3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 [1][9] - 钓鱼竿占比28% 钓线轮占比18% 饵料占比15% 钓鱼线及鱼钩占比13% [1][9] - 海钓和路亚钓等高端细分市场需求显著增长 受沿海城市旅游经济带动 [1][9] 消费者结构分析 - 25-44岁中青年群体为核心消费主力 占比46% 驱动轻量化和多功能装备升级 [7] - 45岁及以上消费者占比32% 消费趋于稳定 更注重实用性与性价比 [7] - 垂钓活动受中青年群体及退休人群喜爱 成为钓具消费主要力量 [1][9] 产品分类与标准 - 钓具按功能分为钓鱼竿、钓鱼钩、钓鱼线、钓线轮、饵料及配件 [2] - 钓鱼竿分为手钓竿和海竿 材质包括碳纤维、竹、木、玻璃纤维、金属及纳米硼纤维 [3] - 行业现行标准涵盖QB/T 1475-2014《旋压式鱼线轮》、QB/T 1476-2004《钓鱼竿》等15项标准 [3][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碳纤维、玻璃纤维、不锈钢、高碳钢、塑料、橡胶等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 [5] - 中游为钓具研发、设计和生产环节 [5] - 下游通过专业渔具店、户外用品店和电商平台销售至休闲钓鱼爱好者及竞技选手 [5] 竞争格局与企业创新 - 行业90%以上为中小型民营企业 市场格局高度分散 [12] - 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年产钓鱼竿1000万支 渔线轮及套装1000万个(套) 产品出口64个国家 [15] - 山东汉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拥有超2000家线下门店 品牌活跃用户超2000万 [16] - 行业创新产品包括智能锁子绑子线观钩、自动平口倒角车槽一体机、可降解仿生鱼饵等 [12][14] 发展趋势 - 智能钓竿、电子鱼漂、自动钓鱼机等新型产品将普及 集成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提升效率 [19] - 钓具设计更注重人性化 如减轻重量和提高舒适度 [19] - 中国企业将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布局 进军高端市场与国际品牌竞争 [19]
“轻垂钓”走俏激发新消费 助力各地文旅富民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20:09
行业趋势 - 中国目前约有1.4亿名活跃钓鱼者,钓鱼运动呈现群体年轻化、装备轻便化的趋势,形成"轻垂钓"模式 [1] - "轻垂钓"具有装备便携、场地不限、时长灵活、体力消耗不大的特点,更讲究体验性和社交属性 [1] - 行业创新和市场需求多元化吸引不同年龄层和消费群体,推动传统钓鱼市场延展 [1]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轻量化垂钓装备市场规模达96亿元,预计2029年可增至254亿元 [2] - 拼多多平台短节鱼竿年销量超33.5万件,天猫榜单钓鱼竿套装热销榜首位为小物钓鱼竿套装 [2] - 产品轻便性、功能性、便携性成为消费者选择装备的三大要素,多色系胶囊竿、亲子套装受欢迎 [2] 产品创新 - 钓具增加"多巴胺配色""风格化""DIY"等特色标签,贴近年轻客群 [2] - 品牌推出收纳起来仅小臂长的迷你鱼竿,搭配轻巧线组、鱼钩等瞄准小型鱼种 [1] - 线下渔具店将"轻垂钓"渔具摆放至显眼位置,反映市场需求变化 [2] 文旅融合 - 多地规划垂钓区域丰富休闲消费场景,如江苏宿迁渔文化创意产业园带动就业1100人 [2] - 四川南充升钟湖景区举办13届国际钓鱼大赛实现旅游创收超28亿元 [2] -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联动垂钓与温泉、漂流、民宿等业态,瑶池湾国际垂钓中心今年接待约5万人次游客 [2][3] 消费群体 - 30岁以下客群在垂钓中心占比达30%至50%,显示年轻化趋势 [3] - 城市水系垂钓和室内钓馆便于亲子共同参与,拓展家庭消费场景 [1] - 南昌八一公园、象湖湿地公园等水域完善救生、监控设备,提升市民体验 [1]
浙江大哥卖钓鱼装备:年入5.73亿,港股上市,全球第一
36氪· 2025-07-02 20:24
公司概况 - 乐欣户外国际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寻求在主板上市,冲击港交所"钓鱼第一股"[2]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市场份额为25.4%,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市场份额为20.4%[3] - 公司隶属于浙江泰普森控股,专注钓鱼领域,产品涵盖鱼竿、鱼轮、鱼线、鱼饵等全系列钓鱼装备[2] - 公司起源于1991年,创始人杨宝庆从生产简陋户外用品起步,2008年组建泰普森控股并成立乐欣户外子公司[2] 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18亿、4.63亿、5.73亿和2.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29%[3] - 同期毛利分别为1.9亿元、1.23亿元、1.53亿元、0.47亿元及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9%[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0.49亿元、0.59亿元、0.2亿元及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77%[4] - 公司解释营收和利润大幅缩水的原因是疫情后全球公共娱乐恢复,钓鱼需求减少[4] 商业模式 - 公司以代工模式为主,客户包括迪卡侬、Rapala VMC、Pure Fishing等国际知名品牌,代工收入占营收九成以上[3] 行业标杆 - 全球最大钓具品牌禧玛诺(Shimano)市值为1.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5亿元),2024年钓具收入10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2亿元),净利润109亿日元(人民币5.42亿元)[5] - 禧玛诺创立于1921年,1970年涉足钓具行业,凭借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占据高端渔轮市场,产品主要用于海钓和竞技[5] 竞争对手 - 山东威海的光威复材是国内首家推出碳纤维钓竿的民营企业,1995年成为全球鱼竿产量冠军[7][8] - 光威复材2024年营收为24.5亿元,净利润7.41亿元,碳纤维材料业务占比较大[8] - 光威复材1998年引进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2005年研制出CCF300级碳纤维,打破国外垄断[8] 行业趋势 - 全球钓鱼人群超过2亿人,国内钓鱼人群接近1.4亿人[9] - 2023年全球钓鱼用具市场规模为1378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81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9] - 疫情后休闲钓鱼复兴,过去五年全球参与垂钓的年轻人增加约25%[9] 区域市场 - 北美是全球最大钓鱼用具市场,约19%的美国人口参加钓鱼活动,年均花费约1500美元,2023年美国钓具市场销售额达87.8亿美元[9] - 淡水垂钓尤其是黑鲈钓鱼在美国流行,相关产品占钓具市场收入50%以上[9] - 欧洲是第二大钓具市场,海钓群体年支出高达105亿欧元,带动抗腐蚀海水钓具需求[10] - 鲑鱼/鳟鱼等冷水鱼种和鲈鱼/鲤鱼等淡水鱼种在欧洲广受欢迎,推动专门装备销售[11] 市场渗透 - 乐欣户外、光威、东明渔具通过代工方式打入欧美钓具市场[12] - 美国钓具市场高端化趋势明显,智能渔线轮、便携鱼群探测器等电子钓具快速普及,用户数量年增长约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