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种植
搜索文档
 国庆吃点啥?梅州大埔柚!千年“黄金果”,乘无人机甜蜜来袭
 南方都市报· 2025-10-03 11:29
 蜜柚产业规模与产量 - 大埔县蜜柚种植面积达22万亩,其中红肉蜜柚约13万亩,是广东省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红肉蜜柚种植基地 [3] - 今年大埔县蜜柚产量预计突破35万吨,再创新高 [3][4] - 大埔蜜柚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零星种植发展为规模化支柱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果" [3]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采用无人机运输蜜柚,一次可运载150斤,两公里路程仅需两分钟,运输效率实现翻倍提升 [3][4] - 各种先进技术深度融入"种、管、采、卖"全链条,构建起数字化产业体系 [4] - 无人机运输有效解决了深山果园人工运输费时费力及招工难的困境 [4]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大埔蜜柚产品覆盖中国珠三角、湖南、湖北等市场,并远销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4] - 梅州创新启动"媒体+梅州柚"计划,通过"网络强村"建设推动产业进入"媒体赋能、全网传播"新阶段 [4] - 蜜柚成为连接海外游子与家乡的情感纽带,圆圆的柚子象征团圆,当地人在中秋前后采购寄给海外亲友表达祝福 [4]   产业投资与升级 - 2019年以来,全县在特色农产品培育发展投入的67%集中在蜜柚产业相关配套项目 [4] - 产业升级涵盖从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到深加工生产线引进,全方位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4] - 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智慧农业与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促进品牌增值和农民增收 [3][4]   产品优势与历史传承 - 大埔县是世界长寿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富硒土壤孕育出皮薄、肉嫩、汁多、核少的优质蜜柚 [3] - 大埔蜜柚源自宋元,盛传明清,名于当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古村落仍可见百年柚树 [3] - 蜜柚种植传统在当地生生不息,房前屋后可见百年柚树身影 [3]
 水果第一大省:谁与广西争辉?
 搜狐财经· 2025-10-03 07:28
 近十年中国水果产量趋势 - 中国水果总产量从2014年的约2.5亿吨增长至2023年的约3.7亿吨,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 - 人均水果产量从2014年的约178.85公斤波动上升至2023年的约221.62公斤 [2]   2024年主要省份水果产量分布 - 广西以3721.52万吨的水果产量位居全国首位,是领先的水果生产大省 [5][8] - 其他主要生产省份包括广东(3324.57万吨)、山东(2619.83万吨)、河南(2453.29万吨)和陕西(2190.29万吨) [5] - 新疆和河北的水果产量分别为1752.56万吨和1625万吨 [5]   主要水果品种的产区集中度 - 苹果生产高度集中于陕西和山东,产量分别为1375.12万吨和1039.82万吨 [7][8] - 梨的主要产区为河北和新疆,产量分别为395.68万吨和160.92万吨 [7][9] - 河南和山东是西瓜主产区,产量分别为1292.32万吨和745.04万吨 [7][9] - 菠萝生产以广东为主,产量达129.47万吨,远超其他省份 [7][9] - 草莓产量前三省份为山东(75.57万吨)、江苏(58万吨)和辽宁(51万吨) [7] - 葡萄产量新疆领先,达347.66万吨,其次是河北(136.66万吨) [7][9]   特色水果的地域代表性 - 福建是柚子最大产地,2020年产量279.11万吨,占全国一半以上,漳州琯溪蜜柚和莆田度尾文旦柚为地理标志产品 [8] - 柿子生产分布较均衡,2022年广西和河南分居前两位 [8] - 不同省份拥有其代表性水果品牌,如陕西洛川富士苹果、山东烟台红富士苹果、河北赵县雪花梨和新疆库尔勒香梨 [8][9]
 江西赣州:特色水果迎来丰收 发展“果旅融合”新场景
 经济观察报· 2025-10-02 12:01
(原标题:江西赣州:特色水果迎来丰收 发展"果旅融合"新场景) 江西赣州于都县岭背镇工作人员王带发表示:"通过建立甜柿示范种植基地,提供技术指导,推进甜柿 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下一步,我们将乘势而上,继续培育壮大甜柿种植主体,积极延伸柿子产业链 条,真正将甜柿打造成致富产业。" 金秋时节,赣州寻乌县千亩猕猴桃迎来采摘旺季,得益于富硒红壤与优越气候的滋养,这里的猕猴桃果 肉饱满,清甜多汁,吸引各地果商前来收购,也迎来众多游客入园采摘。小小的猕猴桃不仅带动了"甜 蜜经济",更乘着电商的东风,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寻乌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超6000亩,年产量预计达1500吨。在电商赋能和"果旅融合"模式双重推动 下,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据了解,当地土壤富含硒元素,当地推行的新品种甜柿相比传统柿子更加耐寒耐旱,且具有品质好、个 头大、营养价值高、销售周期长等优点,广受市场青睐。 江西赣州于都县岭背镇太阴山村果农刘荣贵称:"甜柿的优势是即采即食,营养价值比较高,摘下来以 后,可常温保存15天左右,甜度、脆度也不会变化,现在成熟期,在树上也可以保存两个月左右。我们 现在通过'线上+线下'开展销售,当地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酥梨之乡”山西祁县:万亩酥梨成熟上市 果香四溢助农增收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11:55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酥梨之乡"山西祁县:万亩酥梨成熟上市 果香四溢助农增收 中新网晋中10月1日电(高雨晴 武晓雯 范嘉浩)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被誉为"中国酥梨之乡"的祁县,迎 来酥梨丰收季。连日来,梨园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包装,一辆辆满载着 金黄酥梨的货车驶出村庄,将这份秋日的甘甜送往全国各地。 一筐筐精心采摘的酥梨,经过严格筛选后出口至东南亚市场。武晓雯供图 走进祁县古县镇闫漫村标准化梨园,扑面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梨香。放眼望去,成片的梨树被沉甸甸的 果实压弯了枝头,一个个套着保护袋的酥梨在阳光下若隐若现。梨农们手脚麻利地穿梭其间,将一颗颗 品相饱满的酥梨摘下后,小心翼翼地放入篮中。 梨农闫卫强和工人们一起,将一筐筐精心采摘的酥梨装车,这批梨将直接运往耀华果业的加工车间,经 过严格筛选后出口至东南亚市场。"今年种了七八亩地,产量比往年能提高一成左右,我们的酥梨品质 都能达到国家标准,出口到泰国等国家。" 丰收的背后,是祁县多年来推动酥梨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不懈努力。今年,当地引入弥雾机、无 人机等现代农业设备,为酥梨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并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引进和改良酥 ...
 地质科技赋新能助力沾化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9-30 21:4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通讯员 王隽 "地质科技赋能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党员先锋队"队长表态,先锋队将聚焦四大目标:摸清土壤"家底"、 精准调控营养、挖掘特色地质资源、排查潜在隐患,为冬枣产业提供全链条科技支撑。市委市直机关工 委委员、四级调研员王新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此次党建链动模式,提出"党建兴"则"产业兴","党建 强"则"产业强",要求以党建引领破解发展难题,确保科技真正赋能并推动产业发展。 现场把脉,科技精准落地 工作对接会后,全体参会人员移步至沾化冬枣研究所进行现场观摩。在示范园内,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 土壤与冬枣样品的标准化采集过程,并讲解了如何通过检测特定指标来指导农业生产。吉林大学宋铁军 教授从学术角度进行了指导和点评,为土壤改良和品质溯源提供了前沿视角。 党政搭台,凝聚发展合力 工作对接会在下洼镇政府召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海廷介绍了活动背景与参会单 位,强调了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的创新模式。他指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将 地质科技的精准力量注入冬枣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对接会上,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详细汇报了"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西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
 银河期货红枣专题
 银河期货· 2025-09-30 2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 年苹果新季产量大概率减少,优果率较低,短期内苹果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中长期来看,随着苹果大量上市仓单量增加、后期冷库苹果库存量可能偏高,市场将承压,苹果价格走势大概率呈现前期较强势后期偏弱势的格局 [5][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概要 - 近期苹果价格大涨,01 合约价格最高涨至 8600 元/吨以上,市场对未来继续上涨有分歧,报告分析苹果基本面情况以助客户理解盘面 [4]  行情分析  新季作物情况 - 今年苹果预计产量下降、质量较差,果径偏小、优果率偏低 [9] - 陕西地区春天遇热干风,坐果差,多套袋侧花,侧花果径小,影响产量和优果率,且当地春季和夏季降雨偏少,干旱影响果径 [9] - 今年早熟苹果有返青、果锈等问题,部分晚熟富士有果锈,未来上色关键期遇持续降雨会有影响 [9] - 2025 年陕西地区套袋量同比增加 5.74%,全国 7 省评估值套袋量同比降 2.03%,2024 年产量 3734.97 万吨,2025 年评估值 3659.04 万吨 [9][10]  新季苹果预计初期收购价格偏高,仓单制成成本预计偏高 - 因苹果质量和产量下降、早熟苹果收购价格偏高,预计今年苹果收购价格相对偏高,富士苹果预计比去年高 0.3 - 0.5 元/斤,等级价差将拉大 [11] - 苹果仓单代表优果价格,优果率低、果径 80以上占比低,仓单制成成本预计增加,若开秤价比去年高 0.3 - 0.5 元/斤,仓单成本比去年高最少 800 - 1200 元/吨 [11]  后期苹果入库量或增,长期果价或承压 - 2024 年苹果冷库贸易商和果农大多亏损,收购谨慎,入库量低,2024/25 年度冷库苹果库存量处于历年同期偏低位 [12] - 2024 年收购价和库存量低,2025 年冷库苹果价格偏高,二季度强势,2024/25 年度冷库贸易商利润较好 [12] - 今年冷库贸易商采购积极性增加,若价格合适且预期高等级苹果供应偏紧,可能导致入库量增加,年后苹果供应看冷库库存,量大将对市场形成压力 [12]  需求相对弱势 - 2025 年苹果需求相对偏弱,2024/25 年度冷库库存量偏低,周度出库量处于历年同期偏低位,低出库量未撑起价格,7 月夏季水果上市时价格下跌 [15] - 对比 2018/19 年度和 2021/22 年度低库存时苹果价格上涨情况,2025 年苹果需求表现一般 [15]  总结 - 短期内,苹果产量不及预期、果径偏小、优果率差、收购价和仓单制成成本高,预计价格维持上涨趋势 [18] - 中长期,苹果价格回归供需,年后供应看冷库库存,预计库存不低但需求较差,10 月下旬到 11 月初苹果大批量上市,卖套保需求增加,市场有压力 [18]
 江苏睢宁:梨园飘香汇聚四方客 乡村振兴绘就“致富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8:59
 产业发展概况 - 江苏睢宁王集镇平楼社区梨园产业已发展20多年,形成2000余亩种植规模并自发形成梨交易市场 [1] - 梨产业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果,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吸引周边乡镇及安徽省灵璧县梨农前来交易 [1][7]   种植技术与品种优化 - 果园按照最高标准建设,配备水平型棚架和灌溉管网等设施,持续生产高质量梨果 [3][5] - 果农持续更新梨树品种,从早期丰水、新高到晚熟皇冠、秋月,再到近年引进早熟苏翠1号、翠冠等优质品种,适应收购季前移趋势 [3][5] -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从晚熟梨到早熟梨实现品种丰富化,例如果农胥金花将老品种改接为新玉、华山等更受市场欢迎的早熟品种 [3][5]   生产效益与农户收入 - 果树产业呈现高投入高收益特点,种植户胥金花家种植六七亩梨树,一年净收入达两三万元,利润优于种粮食 [3]   市场销售与交易规模 - 社区实现从果农自找销路到果商上门收梨的转变,形成近20个收购点,成为区域性梨果集散地 [5][7] - 代办人员吴森家经手运输量从去年约280万斤增长至今年近400万斤,高峰期一天发货量近30万斤,需发6辆9.6米长大货车 [7] - 果商班大民每日收购量约1.4万斤,单价1.2元,中午前即可收满一车,显示梨果市场需求旺盛 [5]   产业链与配套服务 - 产业衍生专门为果农和果商提供服务的职业代办人员,吴森家拥有3个收购点,高峰期需七八十名工人进行分拣、装箱、装车 [7] - 社区建立片区微信群,方便果农、果商、代办人员发布收购信息和销售,提升交易效率 [7] - 代办业务通过一亩田、抖音、视频号等线上平台拓展客源,实现线上线下结合 [7]
 【杨凌】优选品种 “抢鲜”上市
 陕西日报· 2025-09-30 06:37
金秋时节,陕西的猕猴桃陆续成熟上市,杨凌示范区各村果园一派丰收景象。 9月19日,杨陵区五泉镇斜上村的猕猴桃园里,成熟的猕猴桃挂满藤蔓,有果形修长的金福,有果 香浓郁的翠香、徐香,还有果肉细腻的瑞玉。 连日来,王上村的果农也忙着采摘、装筐、搬运…… 王上村种了786亩猕猴桃。其中,农大金猕因品质出众,早早就被预订一空。 为了让果子保持新鲜、卖到更远的地方,王上村还建设了存量300多吨的冷库。"大部分猕猴桃当天 采收当天发,发不完的会被存到冷库,这样能有效保持新鲜的口感。"王上村党支部书记李社宏说。 "今年,五泉镇猕猴桃种植面积1.1万亩,预计年产量2.75万吨、产值1.92亿元,目前销量已接近六 成。"五泉镇副镇长陈亮介绍,近年来,镇上通过"五联一抓"机制,联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邀 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推广新品种、教授新技术,推动猕猴桃产业强链延链。 如今,猕猴桃已成为五泉镇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续动力。(通讯员:李泉 林 行波) "金福猕猴桃很受欢迎。"斜上村党支部书记任锋辉拿起一个猕猴桃介绍,"今年的行情特别好,不 管是金福,还是其他品种,早早就被客商订光了。" 猕猴桃的畅销离不开科技 ...
 肥城:“村社共建”桃子搭上“互联网+”快车
 齐鲁晚报网· 2025-09-29 23:05
"接下来,我们将扩种1200亩,带动600户农民加入。预计村集体能再增收6万元,农户户均增收5000 元,我们要让肥城桃产业成为富民强村的'黄金产业'。"刘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学军说。 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肥城市供销社联合村集体成立了兴合电商公司,精心打造"肥果之冠"品牌。通过 直播带货、产地直发等新模式,在淘宝、"供销e家"等平台进行全网销售。 "目前,已有86户桃农加入我们这个平台,电商平台日均订单超千单,肥桃单价提升30%,带动村集体 年增收5万元,供销社社会化服务收益增加2万元。"肥城市仪阳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张永荣说。 从"提篮叫卖"到"全网畅销",肥城市供销社的"村社共建"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资源变资产、 农民变股民,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的画卷正在桃都大地徐徐展开。 "我们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推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引进新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包 装、统一培训、统一销售。这一系列举措大幅提升了肥城桃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肥城市供销合作社 监事会主任、党组副书记冉祥燕说。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肥城市供销社创新推出的"村社共建"模式宛如一股强劲动力,为肥城桃产业 的发展注入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西梅特色种植结硕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9:40
编辑:万可义 记者走进西梅种植园,放眼望去,一颗颗色泽鲜亮、圆润饱满的西梅挂满枝头。果农们熟练地将西梅采 摘下来,轻轻放入篮中。 合作社技术员赵井强介绍,为保证西梅品质,要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让西梅自然成熟,亩产约 5000斤,采摘期为半个月左右。 近年来,桥沟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既壮大了 村集体经济,又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西梅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以及矿物质,具有保护视力、促进消化等功效,受到消费者喜爱。目前,合作 社采收回来的西梅经过分拣、装箱后,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对外销售。(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上党西梅特色种植结硕果 中新网长治9月29日电 (李庭耀 赵彦杰)秋日时节,山西长治上党区韩店街道桥沟村的西梅进入成熟采摘 期,果园内果香四溢,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村民正在采摘西梅。 赵彦杰 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