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搜索文档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焦炭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4-29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焦炭行业受国家政策和下游钢铁需求推动,市场容量快速增长,未来“一带一路”倡议有望拓宽国际市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整体向好 [4] -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焦炭生产国,炼焦技术装备出口到10多个国家,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煤化工产业 [20] - 国家政策推动焦炭行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刺激对焦炭的需求增长 [34][35] -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焦炭出口,拓宽国际市场并提升全球影响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提升,产业链向好 [36][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煤焦化是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高温干馏形成焦炭等产品的过程,焦炭是炼焦物料经复杂物理化学过程获得的固体炭质材料,用于炼铁、有色金属冶炼等 [5] - 焦炭按用途分为冶金焦、气化焦和电石用焦等,冶金焦多用于高炉炼铁,气化焦用于生产煤气,电石用焦用于生产电石 [6][7][8] 行业特征 - 行业准入标准提高,国家推进落后炼焦产能淘汰升级,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 [10] - 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未来发展重点,国家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发展 [11] - 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十三五”期间关键核心工艺装备实现自主创新和超越领先 [12] 发展历程 - 1709年英国人用焦炭炼铁获成功,18世纪中叶炼焦炉出现,19世纪各国建炼焦炉并重视化学品回收,20世纪焦炭生产走向大型化、现代化,21世纪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3][14][15] - 2004年国家对焦化行业清理整顿,2005年中国焦炭产量翻倍,山西成生产大省,形成“自西向东,从北到南”的贸易流通格局 [1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焦煤供应及生产商,中游为焦炭生产制造商,下游为钢铁、有色及化工等应用领域 [19] - 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焦国,2023 - 2024年产量高且出口量增加,焦化行业形成完备工业体系 [20][21] - 上游原材料为原煤、精煤,多家焦化企业布局上游增加抗风险能力 [23][24][25] - 中游属于完全竞争市场,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分钢铁联合焦化企业和独立焦化企业,后者竞争力体现在副产品加工和煤气利用 [27][28] - 下游约85%焦炭由钢铁行业消耗,大型钢铁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焦炭在炼铁中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31][32] 行业规模 - 2019 - 2024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0.67%,预计2025 - 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0.81% [33] - 历史规模变化因国家政策推动和钢铁工业发展刺激需求增长 [34][35] - 未来规模变化因“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出口和“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行业绿色发展 [36][37] 政策梳理 -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推动石化行业智能化转型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 [4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1] - 《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41] -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钢铁与多产业耦合发展,提高固废资源利用效率 [41] - 《焦化行业规范条件》鼓励焦化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41] 竞争格局 - 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产业集中度不高,分三个梯队企业 [42] - 历史上煤炭原料充足、技术门槛低使大量中小企业进入市场,上市企业资金技术强、产业链延展、产能高、市场占有率高 [43][44] - 未来行业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干熄焦和定制化焦炭比例上升,高品质焦炭成主流 [45][46] 企业分析 - 旭阳集团以焦炭为起点形成三条化工产业链,运营多条生产线,规模大,有销售网络和供应渠道 [58] -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是清洁环保型企业集团,形成煤基干馏循环经济产业链 [61] - 山西美锦能源是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头部企业,形成“煤 - 焦 - 气 - 化”产业链 [66]
茂化实华: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3506.79万元
快讯· 2025-04-28 21:2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88亿元,同比下降34.00% [1] - 净亏损3506.79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4398.72万元,亏损幅度收窄 [1] 经营状况 - 公司连续两个季度处于净亏损状态,但亏损金额同比减少 [1]
国创高新2024年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增1674.50%,净亏损仍超58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4-24 07: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32亿元 同比下降11.19%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52.90万元 同比减亏60.22%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0.68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674.50% [1][13] 收入结构分析 - 沥青产品收入7.03亿元 占比96.08% 同比增长2.05% [3] - 工程劳务收入2872.70万元 占比3.92% 同比下降37.11% [3] - 房地产中介服务收入归零 上年为8944.49万元 [3] 盈利能力指标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6214.10万元 同比减亏60.86% [5]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 较上年-0.16元/股改善62.50% [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61.20万元 含政府补助111.34万元 [5] 费用控制情况 - 销售费用958.38万元 同比下降12.57% [7] - 管理费用3429.71万元 大幅下降48.54% 主因深圳云房不再并表 [8] - 财务费用1524.64万元 同比增长13.44% 反映资金压力 [9] - 研发费用3901.68万元 同比下降30.17% [10] 研发投入变化 - 研发投入总额3901.68万元 占营收比例从6.78%降至5.33% [11] - 研发人员数量从33人减至30人 减少9.09% [12] - 转让长江资源新材料研发中心致人员结构变动 [12] 现金流状况改善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8.23亿元 下降20.52% 流出8.17亿元 下降21.14% [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022.15万元 同比改善516.82% 主因处置股权收款1210万元 [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6818.33万元 同比改善142.30% 偿债压力缓解 [15] 行业竞争环境 - 道路石油沥青行业成熟度高 生产企业规模小且区域化明显 [16] - 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进入改性沥青行业 竞争加剧 [16] - 行业周期性明显 依赖基础设施新建项目规划及建设周期 [20] 成本控制挑战 - 沥青采购成本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大 报告期价格波动剧烈 [17] - 产品调价机制若无法匹配原材料上涨 将增加经营风险 [17] 应收账款管理 - 需加强客户资信评价 选择优质项目提高履约能力 [19] - 回款进度不佳影响资金周转 增加财务成本 [4][9] 管理层薪酬结构 - 董事长薪酬为0元 在股东单位领取报酬 [21] - 总经理税前报酬90.70万元 [22] - 副总经理税前报酬73.17万元 [23] - 财务总监税前报酬25.33万元 [24]
博汇股份去年增亏一季度仍亏 2020上市光大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4-23 13:5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2.79亿元同比下降17.94%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7亿元较上年-2.03亿元亏损扩大 [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2亿元较上年4.29亿元大幅恶化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36亿元同比下降32.42% [2][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62.32万元同比减亏52.10% [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23.51%恶化至2024年-54.49% [2] 资本运作 - 2020年6月IPO发行2600万股发行价16.26元/股募集资金净额3.82亿元 [3][4] -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8.2亿元包括可转债发行3.97亿元 [5] - 控股股东变更为原鑫曦望合伙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锡市惠山区国资办 [6][7] 股本变化 - 2023年实施每10股转增4股派息1.2元 [6] - 2022年实施每10股转增3股派息0.8元 [6] - 2021年实施每10股转增3股派息1元 [6] 资产状况 - 2024年末总资产21.35亿元较上年21.11亿元微增 [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4.02亿元较上年7.29亿元下降44.81% [2]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20.61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3.4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