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搜索文档
延时开放一年,江苏文博场馆点燃文旅新引擎
江南时报· 2025-09-18 16:07
核心观点 - 江苏省博物馆行业通过政策创新和延时开放等措施 实现游客接待量显著增长和文化消费扩容 形成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1][2][7] 机制创新 - 政策打破文博事业发展壁垒 全省13个设区市跟进出台延长开放时间等举措 [2] - 政策带动下84家博物馆接待观众8125.12万人次 同比增长19.09% [2] 延时开放 - 南京博物院延时开放101天/315小时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延时开放103天/312小时 累计接待1121.9万人次(+8.7%) [3] - 暑期91家延时开放博物馆推出1241场夜游活动 47家监测场馆接待人次同比增长22.05% [3] 展览与文创 - 全省博物馆举办1046个主题展览 4个展览入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4] - 新开发文创产品4659种(+47.6%) 实现文创收入5.67亿元(+15.3%) [4] - 数字展巡演覆盖13个设区市 接待209.7万人次 文创销售1166.5万元 [5] 经济带动效应 - 暑期博物馆周边星级酒店入住率达88%(+25个百分点) 夜间消费同比增长25.2% [7] - 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消费分别增长9.5%、10.7%、45.7%、16.3% [7] - 南博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接待821万人次 外地观众占比95% 直接带动消费超80亿元 [7]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内部装修全面启动,预计明年5月竣工
新京报· 2025-09-18 15:59
项目概况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完工 正式转入内部装修阶段[1] - 项目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 总投资超21亿元[1] - 预计2026年5月竣工 将显著提升故宫文物保护展示能力[1] 建设规模 - 项目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 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 占地面积11.55万平方米[1] - 建设内容包括文物展示用房 文物修复用房和办公服务用房[1] - 将建成集收藏 展览 修复 研究 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园区[1] 工程进展 - 按照"一会三函"方式快速推进 主体结构施工已顺利完成[1] - 全面转入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1] - 内部装修聚焦核心环节 确保文物保存展示环境达国际一流标准[1] 运营预期 - 年修复文物能力可达千件 解决大型珍贵文物修复难题[1] - 设置12个现代化展厅 年展出文物量2万-3万件 为本院展出量2-3倍[1] - 配备数字化技术增强观众体验[1]
文化中国行 | 遇见“小而美、小而精”乡村博物馆 感受乡土乡风乡情
央视网· 2025-09-18 14:58
文章核心观点 - 浙江省将乡村博物馆建设作为推动共同富裕和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 [1] - 通过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博物馆,扩大乡村文化影响力并推动文博资源下沉乡村 [1] 乡村博物馆的运营模式与特色 - 立春文化展示和体验中心运用全息声画交互技术,提供沉浸式节气文化体验 [4] - 传梭博物馆采用“非遗展示+手作体验+研学教育”模式,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12] - 博物馆旨在改变传统认知,让文化贴近百姓生活 [14] 藏品的征集与价值 - 绍兴市荷湖乡土文化博物馆藏品涵盖传统农具、节庆器物、传统服饰等 [6] - 乡土文化馆九成以上藏品由村民捐赠,共有6400余件物品,凝聚全村之力历时约5年完成征集 [8] - 藏品承载情感记忆,成为连接历史与年轻人的鲜活载体 [8] 产业带动与社会效益 - 传梭博物馆由废弃厂房改造而成,收藏了来自29个国家的24000余把纺梭 [10][12] - 通过培育织娘、开发文创等方式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12] - 非遗传承被寄望于推动在地教育革新 [14]
央企资产超90万亿,电影731首日预售破亿
搜狐财经· 2025-09-18 08:39
中央企业及财政表现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90万亿元[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万亿元 同比增长2%[1] 交通及旅游数据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2亿人次 同比增长6.7%[2] - 中国内地居民与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超2524万人次 同比增长11.2%[3] 资本市场及投资 - 上交所已有475万户投资者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3] - 电影《731》首日预售票房突破1亿元[3] 医疗科技及文化 - 国家药监局批准发布我国首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 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3] - 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 同比增长2.6%[3] - 央行发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3] 国际货币政策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4] - 加拿大银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5] - 欧元区8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0%[5] - 英国8月通胀率为3.8%[7] 国际政治动态 - 欧盟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制裁的一系列措施[6]
2025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量创历史新高
新华社· 2025-09-17 16:21
博物馆行业暑期观众数据 - 2025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1] - 较2024年暑期2.96亿人次增加796万人次 [1] - 同比增长2.6% [1] 区域观众分布 - 江苏省以2635万人次居首 [1] - 山东省接待2483万人次位列第二 [1] - 北京市1993万人次、浙江省1991万人次、广东省1880万人次分列三至五位 [1]
保利美高梅博物馆 “丝路” 展览启幕
环球网· 2025-09-16 17:21
展览内容 - 展览将于10月1日推出 通过四大主题单元和逾200件展品再现丝路文明交融 [1] - 第一单元"瀚海西风"追溯古丝绸之路开拓者通过货物交换与信息流通构筑基础 [3] - 第二单元"星汉灿烂"展示丝织 陶瓷 漆器 金工 玻璃 珐琅等技术沿丝路传播并显现于生活万象 [3] - 第三单元"和光同尘"呈现丝路上交融的精神成果 包括图像 雕塑 音乐中的审美艺韵和经卷典籍中的哲学思辨 [3] - 第四单元"大道锦程"阐释丝路遗产如何丰富现代艺术创作并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3] 展览亮点 - 展品涵盖内地近20家文博单位及叙利亚 日本等境外文博机构珍品 后续将加入葡萄牙 法国文物打造国际大展 [5] - 聚焦丝路精神现代表达 通过常书鸿 常沙娜等学者作品展现80余年敦煌艺术守护事业 [5] - 展示谭盾复原的古丝路乐器包括凤首箜篌 五弦琵琶 反弹琵琶等 结合现代交响乐重焕丝路之音 [5] - 创新推出博物馆"夜游"活动 以剧目为文化载体结合动态演绎与静态展示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5] 博物馆定位 - 自2024年11月开放以来实现学术性 知识性 艺术性 趣味性与互动性有机融合 [7] -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明珠和中西方文化重要纽带 [7]
武汉博物馆新展启幕,380余件陶瓷珍品呈现千年瓷艺变迁
长江日报· 2025-09-16 08:49
展览概况 - 武汉博物馆推出全新常设展"万象随陶钧——馆藏古代陶瓷艺术展",系统呈现中国陶瓷数千年艺术演变并提供全方位艺术体验[1] 展品规模与布局 - 展览面积扩大至700平方米,采用环形参观动线设计[5] - 从万余件馆藏陶瓷中精选380余件(套)代表性精品展出[5] - 设置"泥火交融""随时物华""若采自然""巧艺天工"四个单元系统展示陶瓷发展历程[5] 展品内容 - 保留重量级展品包括新石器时代变形蛙纹彩陶罐、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清雍正斗彩芝仙祝寿图盘等[7][10] - 首次展出百余件珍品包括战国施彩磨光黑陶舞俑、唐三彩罐、明代琉璃龙形建筑构件、清乾隆仿钧釉蝶耳衔环尊等[11][12] 展览技术 - 引入3D数字建模和数字动画技术,通过交互屏幕动态展示陶瓷制作全过程[14] - 设置8.5米长《中国陶瓷文化数字长卷》,运用数字交互技术与可触摸曲面屏设备展示陶瓷历史[16] - 国内首次在博物馆内采用数字交互技术与可触摸曲面屏展示陶瓷历史[16] 展览设计 - 设计理念强调"淡而舒雅",展柜展墙采用简洁素雅风格以突出陶瓷釉色[19] - 设置多处造景打卡点,兼顾艺术体验与游客互动需求[19]
古老文明焕发文旅新活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9:20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吸引力分析 - 新馆特色文物如陶三足炊器吸引众多游客 提升参观体验 [1] - 游客互动项目如金面罩拍照增强参与感 江苏游客专门学习拍摄技巧以提升效果 [1] - 1号青铜神树现高近4米 结构分三层九枝 顶端有鸟形装饰 侧有龙形雕刻 展示古蜀超凡铸造技艺 [1] 馆藏文物与设计特色 - 陈列大量造型奇特且工艺精湛的青铜器和玉石器 如玉璋刻有人形和山形图案 证明古蜀文明具备完整礼仪制度 [2] - 建筑融入三星堆文化元素 如环形吊灯采用凤鸟纹饰设计 增添神秘气息 [2] - 旋转坡道设计继承旧馆元素 游客感受到亲切感和熟悉感 [2] 文创产品与商业表现 - 文创售卖区产品包括盲盒 丝巾 毛绒玩具等 设计别致且具三星堆特色 北京游客称赞冰箱贴和快递寄送服务便利 [3] - 文创产品以文物为灵感 结合古蜀文明元素与现代生活 富文化传播和实用价值 [3] - 2024年博物馆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 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约2亿元 显示强劲文旅活力 [3]
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见证巴渝文化的璀璨造物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08:29
博物馆馆藏规模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首批国家一级馆 馆藏文物11.5万余件套(单件超28万件) 珍贵古籍善本1.8万余册 涵盖23个文物门类 [1] 核心青铜器文物 - 青铜虎钮錞于为战国时期器物 是目前国内发现体量最大的同类器物 顶部设虎形钮 盘面雕刻五组图语(椎髻人面 羽人击鼓与独木舟 鱼与勾连云纹) [2] - 青铜鸟形尊融合多动物特征(大雁头 鱼嘴 鹰喙鼻 兽耳 凤冠 鸽身 鸭脚) 周身布满细腻羽毛状纹饰 体现高超铸造工艺 [3] 馆藏文物年代分布 - 新石器时代文物包括红褐陶支座 太阳人石刻 石雕人形饰 [4] - 商周时期代表文物为商代三羊铜尊 [4] - 战国时期重要文物包括鸟形铜尊 凤鸟纹错银铜壶 铜虎钮錞于 [4] - 汉代文物涵盖大梁岩画 铜牵马俑及铜马 偏将军金印 朱雀铺首石墓门 多种画像砖(盐场 采莲 讲学 盘鼓舞 宴乐 凤阙) 灰陶击鼓说唱俑 灰陶辟邪摇钱树座 乌杨阙 [4][5] - 魏晋至清代文物包括南朝青釉莲瓣纹瓷碗及长颈瓷瓶 隋代青釉盘口瓷瓶 唐代长沙窑青瓷荷花纹执壶及邛窑青瓷草叶纹盖罐 宋代彭县窑折枝花双鱼纹陶印模 磁州窑系列瓷器 耀州窑青釉折枝花卉纹瓷盘 青白釉人物云龙纹瓷魂瓶 青白釉带盖瓷炉 南宋龙泉窑青瓷贯耳瓷觚及玉壶春瓶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瓷麒麟灵芝纹双耳扁瓶 清代乾隆款粉彩云龙纹瓷碗 [5]
2860万人次!跨界融合的江苏“博物馆之夏”
新华日报· 2025-09-15 07:12
博物馆行业暑期表现 - 江苏省备案博物馆暑期接待游客达2860.79万人次 [1] - 博物馆通过AI、AR等数字技术实现体验升级 [1] - "博物馆+"模式推动与旅游、体育、教育等领域融合共生 [1] 博物馆+旅游 - XR沉浸式体验展吸引跨市游客专程参观 [2] - 云冈石窟特展联合三省9家博物馆展出120余件文物及3D复原展品 [2] - 延时开放博物馆周边2公里夜间消费同比增长25.2% [3] - 周边游客住宿和娱乐消费分别同比增长20.1%和49.4% [3] - 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开馆不足两年接待观众超58万人次 [3] 博物馆+体育 - 博物馆推出免预约参观福利吸引球迷群体 [4] - 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如绳结制作、牙雕制作等 [4] - 暑期全省博物馆文创营业额达1.48亿元 [5] - 泰州博物馆推出"苏超"主题文创产品 [5] - 跨界合作吸引年轻群体关注传统文化 [5] 博物馆+研学 - 抗战纪念馆暑期接待200余万参观者创近年新高 [7] - 18岁以下参观者近40万人次 [7] - 南京市博物馆推出100余项主题展览及研学活动 [7] - 江苏省举办展览、研学、夜游等活动1500余项 [7] - 包括400多场夜游和200多个精品展览及研学活动 [7] - 南京博物院推出330场教育活动吸引5158人参与 [8] - 开展社区文博知识推广活动延伸公共服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