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
icon
搜索文档
首家“杭州六小龙”企业来了!强脑科技落户香港数码港 布局亚太研发基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23:14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强脑科技是内地首个非入侵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独角兽企业,成功研制全球首款量产直觉控制智能仿生手 [1] - 公司在康复、大健康、人机互动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拥有460多项专利授权,其中脑机接口核心发明专利250多项,位居全球前列 [1] - 公司在脑机接口核心算法、新型电极材料等领域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已在残疾人康复与脑疾病康复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1] 香港战略布局 - 强脑科技于9月29日落户香港数码港,设立亚太研发基地,打造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1][3] - 公司是首家"杭州六小龙"企业落户数码港园区,也是首批入驻数码港第五期的企业之一 [2] - 落户香港被视为企业发展历程中的新里程碑,是脑机接口产业化与国际化的重要契机 [3] 合作与生态协同 - 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探讨共建"脑机接口联合研究中心",聚焦产品研发、应用拓展、临床评估及技术升级 [1][4] - 公司将结合数码港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生态圈,融通"政产学研投"的多元协作,对接本地及海内外市场与资本 [2] - 公司希望借助数码港的创新平台和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品出口至亚非和国际市场 [3] 市场拓展与融资 - 香港数码港将助力强脑科技提升国际融资及拓展市场的竞争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创新实力 [2] - 香港数码港过去一年内新增7家上市公司及两家独角兽企业,成功吸引近30家海内外上市企业、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落户 [2]
首家“杭州六小龙”企业来了!强脑科技落户香港数码港,布局亚太研发基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23:00
公司核心事件与定位 - 强脑科技于9月29日落户香港数码港,设立亚太研发基地,打造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新高地[1] - 公司是首个入选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内地团队,也是内地首个非入侵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独角兽企业[1] - 公司成功研制全球首款量产直觉控制智能仿生手,在康复、大健康、人机互动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1] 公司技术与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460多项专利授权,包括脑机接口领域核心发明专利250多项,位居全球前列[1] - 公司在脑机接口核心算法、新型电极材料等领域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 - 公司已在残疾人康复与脑疾病康复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1] 战略合作与产业化 - 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智能义肢技术在香港落地应用[1] - 双方探讨共建“香港理工大学——强脑科技脑机接口联合研究中心”,聚焦产品研发、应用拓展、临床评估及技术升级[5] - 公司将借助香港的人才优势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产品出口至亚非和国际市场,打造亚太研发基地与国际商贸中心[5] 香港发展环境与支持 -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强脑科技落户是对香港创科环境的信心一票,印证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1] - 香港数码港将助力公司提升国际融资及拓展市场的竞争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创新实力[2] - 香港数码港过去一年内新增7家上市公司及两家独角兽企业,成功吸引近30家海内外上市企业、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落户[2] 未来发展愿景 - 公司创始人形容此次落户是企业发展新里程碑,是脑机接口产业化与国际化的重要契机[4] - 公司希望借助数码港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共同开拓脑机接口在康复、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应用边界[5] - 落户香港是公司走向全球的重要一步,承载着推动新质生产力、服务社会福祉的使命[5]
揭秘涨停丨封单超百万手,热门股回应重组事项!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9:46
涨停板资金概况 - 9月29日有25只股票收盘涨停板封单资金均超过1亿元 [1][2] - 山子高科、博迁新材、天际股份封单资金排名前三,分别为4.57亿元、4.27亿元、4.27亿元 [2] - 领益智造封单资金为3.35亿元,多氟多、华泰证券、国盛金控、冠中生态封单资金均在2亿元以上 [2] 山子高科 - 山子高科收盘涨停板封单量为118.65万手,居市场首位 [2] - 公司上半年营收17.32亿元,同比下降17.3%,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OPPO关联公司杭州逗酷软件新增山子高科旗下浙江山子超影科技为股东,持股95.5% [2] - 公司表示有参与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重组的意向,是意向投资人之一 [3] 连续涨停个股 - 蓝丰生化实现6连板,ST沐邦实现4连板 [2] - 品茗科技、华建集团、吉鑫科技均实现3连板 [2] - 天际股份、东华科技、易成新能、ST元成均实现两连板 [2] 固态电池板块 - 板块掀起涨停潮,涨停个股包括万润新能、天赐材料、科达利、天际股份、湘潭电化、万向钱潮等 [4] - 万润新能已申请多项与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相关的专利,部分技术可服务于固态电池的材料需求 [4] - 科达利已与多家主流固态电池制造商建立合作,正积极推动下一代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4] - 万向钱潮的万向一二三致力于固态电池研发,技术路线覆盖硫化物与聚合物双路径 [4] 铜板块 - 涨停个股包括兴业银锡、盛达资源等 [5] - 兴业银锡全资子公司银漫矿业主要产品为银、锡、锌、铜、铅金属,其扩建项目规模将由165万吨/年增至297万吨/年 [5] - 盛达资源控股子公司鸿林矿业的菜园子铜金矿采矿许可证证载生产规模为39.6万吨/年,铜金属资源量29015吨,平均品位0.48% [5] 脑机接口板块 - 涨停个股包括盈趣科技、麒盛科技等 [6] - 盈趣科技与客户及研究机构合作研发脑电波监测感应头带、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脑机疲劳驾驶监测等产品 [6] - 麒盛科技聚焦睡眠健康领域,与高校达成战略合作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及青少年睡眠,并设立2亿元数字睡眠产业基金 [6] 龙虎榜交易 - 7只股票龙虎榜净买入额均超过1亿元,领益智造、山子高科、广发证券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8.21亿元、3.39亿元、2.06亿元 [7] - 天赐材料、初灵信息、广发证券、领益智造机构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1.8亿元、1.02亿元、9877.84万元、8599.27万元 [7]
封单超百万手,热门股回应重组事项!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9:38
涨停板资金概况 - 9月29日共有25只个股收盘涨停板封单资金均超过1亿元 [1][2] - 山子高科、博迁新材、天际股份封单资金排名前三,分别为4.57亿元、4.27亿元、4.27亿元 [2] - 领益智造封单资金为3.35亿元,多氟多、华泰证券、国盛金控、冠中生态封单资金均在2亿元以上 [2] 连板个股表现 - 蓝丰生化实现6连板,ST沐邦实现4连板 [2] - 品茗科技、华建集团、吉鑫科技均实现3连板 [2] - 天际股份、东华科技、易成新能、ST元成均实现两连板 [2] 山子高科个股焦点 - 山子高科上半年营收17.32亿元,同比下降17.3%,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公司旗下浙江山子超影科技成为OPPO关联公司杭州逗酷软件股东,持股95.5% [2] - 公司有参与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重组的意向,是意向投资人之一 [3] 固态电池板块 - 板块掀起涨停潮,相关涨停个股包括万润新能、天赐材料、科达利、天际股份、湘潭电化、万向钱潮等 [4] - 万润新能已申请多项与固态电池材料相关的专利,在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等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方面有研发布局 [4] - 科达利已与多家主流固态电池制造商建立合作,正积极推动下一代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4] - 万向钱潮的关联公司万向一二三致力于固态电池研发,技术路线覆盖硫化物与聚合物双路径 [4] 铜金属板块 - 相关涨停个股包括兴业银锡、盛达资源等 [5] - 兴业银锡全资子公司银漫矿业正实施扩建项目,生产规模将由165万吨/年扩建至297万吨/年 [5] - 盛达资源控股子公司鸿林矿业的菜园子铜金矿证载生产规模为39.6万吨/年,铜金属资源量29015吨,平均品位0.48% [5][6] 脑机接口板块 - 相关涨停个股包括盈趣科技、麒盛科技等 [7] - 盈趣科技与多家机构合作研发脑电波监测感应头带、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脑机疲劳驾驶监测等产品 [7] - 麒盛科技与西湖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究睡眠与脑电信号,并设立2亿元数字睡眠产业基金 [7] 龙虎榜资金动向 - 7只个股龙虎榜净买入额均超过1亿元,领益智造、山子高科、广发证券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8.21亿元、3.39亿元、2.06亿元 [8] - 天赐材料、初灵信息、广发证券、领益智造在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1.8亿元、1.02亿元、9877.84万元、8599.27万元 [8]
创新药、低空飞行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17:48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5年的4个增长至2024年的37个,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行业迈入全球首发第一梯队 [1] - 中国创新药开始走向国际,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2024年又有6个,但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 [1] - 行业面临缺乏原创理论与技术、内卷式竞争、国际环境剧变以及支付体系挑战等深层隐忧 [1] - 对策包括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大型数据库和基础研究平台,企业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并共享资源,医保政策需科学评估创新药价值并探索多元化支付体系 [2] 低空飞行器(eVTOL)行业 - 中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局面,整体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行业发展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电源、复杂环境下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 [2] - 破局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的eVTOL能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支撑全天候、全场景自主飞行及无人集群协同 [2] 量子计算产业 - 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是差异化竞争,例如在传统强项外开辟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新赛道 [3] - 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加强科学仪器等基础工具的自主研发以突破封锁 [3]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分为脑控和控脑两部分,脑控是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控脑是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治疗疾病 [3] - 控脑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关键在于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新技术可实现无需切片即在磁共振扫描中做出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 [3] - 以帕金森治疗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脉冲,避免传统有创手术可能引发的抑郁副作用 [3]
从卖车、造火箭到玩政治:马斯克的高科技传播之路
36氪· 2025-09-29 15:26
马斯克的政治影响力构建 - 通过掌控社交媒体平台X,马斯克已成为该平台的主导力量,其粉丝数量增长超过一倍,达到2.2亿以上,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3] - 平台算法被认为被调整以放大马斯克的声音,使其成为平台的"第一出镜者",形成"数字信仰引擎"以驱动舆论 [3] - 该平台并非中立言论论坛,而是成为马斯克的"巨型麦克风",其将政治议题包装为"言论自由的斗争",为极右翼或争议观点开辟空间 [3][4] 新型政治传播结构 - 马斯克打造了全新的政治影响力结构,其传播路径为:意见领袖(马斯克或其支持者)→平台(X)→追随者/选民,绕过了传统的"政党→大众媒体→公共舆论"路径 [4] - 平台本身取代了政党和媒体的制度性角色,马斯克的个人干预(如调控算法、主持直播、转发争议内容)营造出即时、情绪化的连接关系 [4] - 这种影响力基于可见性、共鸣与身份符号,而非纲领的系统性 [4] 技术生态与政治愿景 - 马斯克的控制力不仅限于信息传播平台X,还包括可用于实时生成、放大话语立场的xAI、具有地缘政治意味的Starlink、以及提供未来主义象征资本的Tesla/SpaceX [6] - 通过描绘火星殖民、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未来图景,马斯克打造了一套以技术愿景取代传统政策承诺的叙述体系 [6][7] - 其政治语言是末世般、救赎式的,将技术进步呈现为比民主协商更快、更干净、更可靠的"不可避免"的路径 [7] 目标受众与情感共鸣 - 马斯克的愿景精准回应了特定群体的深层焦虑:为科技青年带来兴奋感与目标感;为"理性主义者"体现"生存伦理";为自由主义企业家象征"主权创新";为感到被边缘化的中产男性唤回"做大事者"幻想 [8] - 全球主义精英与数字阶层也对其星际文明雄心抱有好感,认为民族国家过于狭隘,而民主是地方性的 [9] - 通过与《钢铁侠》等影视作品的形象对位,马斯克强化了"未来科技救世主"的角色,推动技术倡议在粉丝中获得广泛情感认同 [8] 科技自由主义叙事策略 - 马斯克的核心叙事是"科技自由主义",将技术发展与政治理念绑定:例如太空探索绑定"让美国再度伟大"情绪、电动车研发宣扬市场创新优于政府管制、AI主打技术自主权、X平台将言论自由绝对化 [10] - 其叙事采用"未来决定当下"的时间倒置,将复杂的社会冲突简化为工程难题和技术挑战,用技术方案替代政治问题 [11] - 通过梗图、简短推文和争议性言论,马斯克营造出"反精英、反审查、技术救国"的品牌人格,让政治理念在粉丝社群中自然传播,并将粉丝社群政治化 [12] 政治实践与挑战 - 马斯克体现出通过数字平台推动政治动员的新范例,其策略综合了社交平台操作、个人品牌构建与跨界政治参与 [2] - 尽管宣布将成立新政党,但成立新党需要向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交文件、收集各州签名等资源密集且耗时的过程,目前几乎没有迹象表明相关工作已开始 [1][2] - 美国两党制的坚固堡垒、选举制度障碍、分裂的媒体生态以及科技乐观主义与选民现实关切(如收入差距、医疗保障)之间的落差,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14][15]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11:13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5年的4个增至2024年的37个 [1] - 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行业迈入全球创新药首发第一梯队 [1] - 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2024年又有6个,但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 [1] - 行业面临缺乏原创理论与技术、内卷式竞争、国际环境剧变以及支付体系挑战 [1] - 对策包括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大型数据库和基础研究平台,企业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并共享资源,医保政策需科学评估创新药价值并探索多元化支付体系 [2] 低空飞行器行业 - 中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局面,整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行业发展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电源、复杂环境下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 [2] - 破局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的eVTOL能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支撑全天候全场景自主飞行及无人集群协同 [2] 量子产业 - 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是差异化竞争,例如布局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等新赛道 [3] - 建议加强科学仪器等基础工具的自主研发以突破封锁,助力中国成为科技强国 [3]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的脑控,和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以治疗疾病的控脑 [3] - 控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是关键 [3] - 新技术无需切片,通过磁共振扫描即可制作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基于此开展脑控和控脑工作 [3] - 以帕金森治疗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脉冲,避免传统有创手术可能引发的抑郁副作用 [3]
创新药、低空飞行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07:43
"航空与新能源汽车工业为eVTOL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其发展仍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 电源、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杨善林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 的eVTOL能够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最终支撑全天候、全 场景的自主飞行乃至无人集群协同。" 当创新药研发迈入全球首发第一梯队,当低空飞行器叩响智能自主飞行之门,当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 产业"战场",当脑机接口重构人类与机器的交互边界……9月26日,在"涪江科技汇——颠覆性技术与未 来产业发展"活动现场,4位院士以颠覆性技术为锚点,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瞻思考,共同勾 勒出未来产业发展的壮阔图景。 "2015年中国获批4个新药,2024年增至37个,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中国迈入全球创新药首 发第一梯队。同时,中国创新药开始走向国际,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今年又有6个, 不过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只是刚刚起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丁 健介绍。 在报告中,丁健肯定了中国创新药取得的跨越式进步,但也犀利地指出了繁荣景象下的深层隐忧 ...
脑机接口研究报告及观点更新:打破人机界限,意念操控走进现实
2025-09-28 22:5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脑机接口(BCI)行业,涵盖侵入式、半侵入式、非侵入式和介入式四大技术路线 [1] * 公司:美好医疗、创新医疗、爱朋医疗、三博脑科、诚益通、翔宇医疗等上市公司,以及阶梯医疗、强脑科技、新智达、博睿康等非上市公司 [5][12][17][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前景与市场** * 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受益于多方支持,包括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以及工信部、医保局、药监局等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 [1] * 脑机接口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前景,尤其在中国市场,中国在神经电极尺寸和柔性等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 * 国内脑机接口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3.5% [1][6] * 技术与其他新科技赛道(如机器人、AI)融合潜力巨大,市场空间非常大 [2][3] **技术分类与应用场景** * 技术分为侵入式(如Neuralink、阶梯医疗)、半侵入式(如清华大学与天坛医院合作)、非侵入式(如Meta、强脑科技、创新医疗)和介入式(如Syncro、南开大学段峰团队)四大类 [4] * 医疗保健是主要应用场景,包括肢体运动、语言、视觉和意识认知障碍的重建,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重建是目前临床案例最多且技术最成熟的方向 [1][8] * 短期应用于疾病治疗和康复(如瘫痪、渐冻症、抑郁症),长期可拓展至意念操控、游戏、人形机器人、无人机及意识共享等领域 [2] **政策支持** * 从2024年开始,中国出台一系列顶层设计政策扶持该产业,2025年北京、上海提出两步走产业政策,国家医保局与湖北、广东等省份出台具体价格立项 [11] * 政策红利有望加速临床试验进度和器械审批,二级市场相关标的有望受益于政策催化效应 [2][18] **技术革新与临床进展** * 技术革新是关键推动力,包括柔性电极的采用、芯片通量的提高以及编解码算法的突破(如上海交大发布全球首个脑电大模型) [2][9][10] * 2025年在植入物和手术机器人方面有显著迭代,植入物尺寸更小、通道数量增加,截至7月底已完成9例临床案例,成功实现意念控制电脑、手机和机械臂 [13] * 在DBS(脑深部电刺激)领域,美敦力向闭环自适应方向演进,国内品驰医疗和景昱是知名公司 [14] **挑战与风险** * 市场规模化面临挑战,包括最终标的产品形态不明确、临床案例数量少、临床风险和伦理问题 [6] * 渗透率受产品定价高昂(如脑起搏器价格范围约十几万到三十万元)和开颅手术风险影响 [7] * 非侵入式产品因更安全而商业化潜力更大,但信号噪声较大 [1][4][6] 其他重要内容 **具体公司业务与布局** * 美好医疗从家用呼吸机零部件切入人工耳蜗、CGM胰岛素笔及植入式脑机接口器械赛道,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及2026年收入将加速增长 [5][19] * 创新医疗的柏林医疗正在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To C版产品将于2025年底前上市销售 [19] * 爱朋医疗布局麻醉深度监测仪(非侵入式)、参股常州瑞神安(VNS)及控股鹏瑞脑科学 [17] * 三博脑科主业为神经专科医院,参股侵入式技术企业,并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团队合作开展临床试验 [17] * 诚益通和翔宇医疗主业为康复器械,均发布了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神经康复产品 [17] **非上市公司动态** * 阶梯医疗生产电极芯片并研发手术机器人,与上海华山医院合作完成无线侵入式临床试验 [12] * 强脑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脑机接口公司,产品包括智能仿生手和灵巧手 [15][16] * 奥艺科技计划与荣泰健康联合推出集成脑波控制等功能的新产品 [16]
4只脑机接口概念股年内涨幅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20:48
行业政策与标准 - 国家药监局于9月28日发布YY/T1996—2025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涉及闭环功能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的测试方法,被视为脑机接口技术产业化的利好信号 [1] -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将脑机接口列为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之一;同年7月再次发布实施意见,目标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建立技术、产业和标准三大体系 [2] - 政策预计到2027年将有100万至200万中国患者受益于脑机接口辅助技术,上海、广东等地也出台了地方性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2] 市场表现与规模 - 脑机接口概念指数(8841700.WI)年内涨幅超过55% [1] - 汉威科技、赛诺医疗、创新医疗、赛微微电等4只股票年内股价翻倍,翔宇医疗、光电股份、爱朋医疗等多只股票涨幅超50% [1]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0亿美元,预计在2029年达到76.3亿美元 [2] 公司关注度与盈利预测 - 迈瑞医疗、美好医疗、科大讯飞、开立医疗和三七互娱均获得10家以上机构评级为买入 [1] - 部分成份股被预测年内净利润增长率翻倍 [1]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医疗是脑机产业下游商业应用最成熟、产业规模最大的行业,2024年国内脑机相关临床试验达31项,覆盖卒中康复、意识障碍、抑郁症等10类疾病 [3] - 消费级场景加速探索,如Meta腕带脑控打字、翔宇医疗"脑机+康复设备"一体化方案,非侵入式设备占主要市场,教育、康养等场景渗透率提升 [3] - 医保定价打通支付链路,有望推动脑机接口相关设备落地 [3] 产业链与投资机会 - 在侵入式细分领域,产业链上游有望加速国产化;中游形成"设备+算法+临床"闭环;下游应用从神经科和康复科向儿科、精神科等领域延伸拓展 [3] - 脑机接口在医疗应用领域可关注翔宇医疗、伟思医疗、诚益通、麦澜德、爱朋医疗等企业,这些公司有望受益于医保支付落地和康复需求增长 [3] - 侵入式技术领军者方面可关注三博脑科、脑虎科技、阶梯医疗、博睿康等,相关企业具有技术壁垒高、商业化确定性强的特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