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
搜索文档
中微半导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近三年技术出口业务具体情况等
智通财经· 2025-10-31 21:58
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10月27日—2025年10月31日)》。 其中,要求中微半导(688380.SH)补充说明近三年技术出口业务的开展情况及合规性、发行人境外生产 经营的具体情况等事项。据悉,中微半导已于9月23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信建投 (601066)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资料,公司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设计MCU的企业之一。公司的先发优势与 持续创新使公司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以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为中国排名第一的MCU企业,而以 收益计则排名第三。 二、请说明:(1)发行人境外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2)发行人募集资金拟用于构建香港研发及营运中心, 是否涉及境外投资相关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 三、请说明发行人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和实际业务经营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 单)(2024年版)》外资禁止或限制准入领域。 招股书显示,中微半导是中国领先的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精于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和交付,并以 微控制器("MCU")作为公司产品的核心。公司为广泛应用场景提供高效能、具能源效益及成本效益的智 能 ...
新股消息 | 中微半导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近三年技术出口业务具体情况等
智通财经· 2025-10-31 21:54
三、请说明发行人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和实际业务经营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 单)(2024年版)》外资禁止或限制准入领域。 招股书显示,中微半导是中国领先的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精于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和交付,并以 微控制器("MCU")作为公司产品的核心。公司为广泛应用场景提供高效能、具能源效益及成本效益的智 能控制解决方案。于往绩期间,公司的收益主要来自MCU、SoC及ASIC解决方案的提供,以及其他相 关产品的销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资料,公司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设计MCU的企业之一。公司的先发优势与 持续创新使公司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以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为中国排名第一的MCU企业,而以 收益计则排名第三。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10月27日— 2025年10月31日)》。其中,要求中微半导(688380.SH)补充说明近三年技术出口业务的开展情况及合规 性、发行人境外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等事项。据悉,中微半导已于9月23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 请,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中国证监会请中微半导补充说明 ...
新股消息 | 中微半导(688380.SH)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近三年技术出口业务具体情况等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21:53
二、请说明:(1)发行人境外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2)发行人募集资金拟用于构建香港研发及营运中心, 是否涉及境外投资相关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 三、请说明发行人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和实际业务经营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 单)(2024年版)》外资禁止或限制准入领域。 招股书显示,中微半导是中国领先的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精于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和交付,并以 微控制器("MCU")作为公司产品的核心。公司为广泛应用场景提供高效能、具能源效益及成本效益的智 能控制解决方案。于往绩期间,公司的收益主要来自MCU、SoC及ASIC解决方案的提供,以及其他相 关产品的销售。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10月27日— 2025年10月31日)》。其中,要求中微半导(688380.SH)补充说明近三年技术出口业务的开展情况及合规 性、发行人境外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等事项。据悉,中微半导已于9月23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 请,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资料,公司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设计MCU的企业之一。公司的先发优势与 ...
士兰微: IDM韧性显著 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快速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08:33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13亿元,同比增长18.98%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08.74%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3.77亿元,同比增长16.88%,环比增长1.23%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56.62% [1] -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1.99亿元,同比增长722.37% [1]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功率器件业务表现强劲,旗下5、6、8、12吋芯片产线均保持满负荷生产 [2] - IPM模块产品在2024年约30亿营收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仍保持接近30%的同比增长 [2] - 汽车领域IGBT出货量增速较快,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和市场表现最好的厂商之一 [2] - 公司预计四季度将继续保持满产状态,6吋SiC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产出将明显增加 [2] 碳化硅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SiC-MOSFET主驱模块出货量已达2万颗,客户数量持续增加 [3] - 8吋SiC产线进展顺利,已进入通线倒计时,预计年底可顺利通线 [3] - 对标国际大厂的第四代SiC产品已在客户端测试送样,为2026年汽车主驱等领域大规模上量奠定基础 [3] 复杂技术产品与战略布局 - 公司将传感器、模拟电路等“复杂技术”领域作为战略发展方向,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 [4] - 已自主完成主要车规级模拟电路工艺平台研发,正陆续推出系列产品 [4] - 在算力服务器领域,DrMOS电路、Efuse电路已在客户端测试或导入量产 [4] - MEMS传感器产线产能从3000片/月扩充至6000片/月 [5] - 推出基于M0内核的更大容量Flash的通用高性能MCU产品 [5] 重大投资与产能建设 - 公司及关联方拟向子公司士兰集华增资51亿元,并以该主体投资200亿元建设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 [5] - 项目总规划月产能4.5万片,产品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算力服务器、机器人等高增长领域 [5]
兆易创新(603986):三季度业绩亮眼,存储龙头乘风AI新周期
财通证券· 2025-10-30 20:3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三季度业绩亮眼,作为存储龙头正受益于AI新周期[1][7]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32亿元,同比增长20.92%,归母净利润10.83亿元,同比增长30.18%[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26.81亿元,同比增长31.40%,环比增长19.64%,归母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61.13%,环比增长48.97%,毛利率显著提升至40.72%[7] - 业绩强劲主要得益于存储产品涨价,利基型DRAM因行业供给紧缩与AI需求拉动形成价量齐升态势[7] - NAND Flash业务因AI催生海量数据需求及大厂产能转移而出现短缺和涨价,带动SLC类产品涨价[7] - NOR Flash业务因端侧AI发展需求增长,进入温和涨价周期,下游客户有加快备货现象[7] - MCU业务在工业网通等领域稳健增长[7] - 公司3D DRAM业务进展顺利,已有部分项目进入客户送样小批量试产阶段,明年终端项目将陆续落地[7] 盈利预测与财务数据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3.22亿元、114.63亿元、134.57亿元[6][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5亿元、20.92亿元、27.00亿元[6][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24元、3.14元、4.05元[6]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07.6倍、76.9倍、59.6倍[6][7] - 预计2025年收入增长率为26.7%,2026年为23.0%,2027年为17.4%[6] - 预计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为35.6%,2026年为39.9%,2027年为29.0%[6]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5年的8.5%提升至2027年的12.6%[6]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利基型DRAM将继续推进制程升级和LPDDR 4/5新品的研发量产[7] - 公司重点布局汽车与AI服务器电源等增量市场,并成立汽车事业部研发新品[7] - 车规MCU新产品研发与客户定点进展顺利,预计明后年将陆续推出多核产品[7] - 模拟业务通过整合与内生发展,在多个应用领域取得增长,目标成为国内头部供应商[7] - 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领先和产品创新,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增长[7]
斯达半导(603290)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25Q3营收增长稳健 盈利能力承压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27
报告要点: 风险提示 上行风险:下游景气度加速提升;新产品导入进展顺利下行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导入不及 预期;其他系统性风险 公司25Q3 盈利能力承压。25Q3 公司毛利率为24.54%,同比下滑7.46 pct,环比下滑4.62 pct。此外,公 司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公司加大对下一代IGBT、SiC MOSFET、GaN、MCU 等产品的 研发投入,25Q3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779 万元,环比增加2266 万元。 高研发投入可使公司巩固目前的下游行业领先优势及更好的把握在AI 服务器、数据中心、人形机器人 和低/高空飞行器等新兴行业的市场机会。 我们预测公司25-26 年营收41.15/49.21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5.21/6.64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53/42 倍,维持"增持"评级。 10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5Q1-Q3 业绩公告,25Q1-Q3 营收实现29.90 亿元(YoY+23.82%),归母净利 3.82 亿元(YoY-9.80%),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7.91%和12.93%。单季度25Q3 方面,公司营收实现 10.54 亿元(YoY+19. ...
中微半导: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现金流回升!机构高频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09:09
公开资料显示,中微半导是国内领先的智能控制方案解决商,专注于数字和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 售,为客户提供"MCU+驱动+底层算法"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10月28日晚间,中微半导发布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73亿元,同比增长 19.03%;实现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36.78%。公司在谈到业绩变动原因时提到,公司所属半导体市 场行情自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回暖,并且随着公司产品的迭代更新及细分市场的不断开拓,营收和毛利 率同期均有较大增幅。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均超过营收增速。同时,公司第三季度盈利0.66亿元,环 比增长26.45%,连续3个季度呈现环比增长状态,反映公司核心盈利能力在加强。 细分财务指标来看,也能侧面印证。数据宝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3.62%,较上年 同期增长3.6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9.7%,较上年同期增长2.56个百分点;扣非摊薄ROE为3.47%, 较上年同期增长0.86个百分点。 中微半导盈利稳健增长的同时,现金流情况也在持续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2.24亿元,同比增长17. ...
【点金互动易】英伟达+存储芯片,直接供货寒武纪,间接供应英伟达,这家公司代理品牌包括长鑫存储、江波龙等
财联社· 2025-10-30 09:0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重点介绍了两家公司在存储芯片及相关领域的业务布局和竞争优势,特别是与行业巨头如英伟达、寒武纪的合作关系,以及在新产品(如DDR4、LPDDR5)上的进展 [1] 公司业务与产业链 - 一家公司业务涉及英伟达和存储芯片领域,直接向寒武纪供货,并间接供应英伟达,其代理的品牌包括长鑫存储和江波龙等 [1] - 另一家公司结合存储芯片与MCU业务,其新DDR4产品正在送样阶段,预计明年贡献收入,同时已有LPDDR5产品的规划,公司战略覆盖“计算+存储+模拟”,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和工业等 [1]
兆易创新2025前三季盈利10.83亿 存储芯片涨价潮持续业绩增长提速
长江商报· 2025-10-30 08:04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存储芯片龙头企业兆易创新(603986.SH)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三季报。 10月28日晚间,兆易创新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兆易创新实现营业收入68.32亿元,同比增长 20.92%;净利润为10.83亿元,同比增长30.18%。 其中,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6.81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61.13%。营 收、净利增速明显加快。 二级市场上,2024年10月末,兆易创新股价还在90元/股左右徘徊,直到2025年8月下旬,公司股价开始 随着本轮行情持续增长,10月28日一度涨至254.44元/股,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29日收盘报241.15元/ 股,仍处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牛散葛卫东就开始买入兆易创新,并在当年第三季度末成为第十大流通股 东,此后不断加仓,并成为其第三大股东,除2023年第四季度减持,基本保持仓位不变。 股价连创新高后,葛卫东进行了减持。三季报显示,葛卫东减持约169.53万股,持股2.55%。此外,多 只基金也进行了减持。 在此前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兆易创新还预计,2025年整体的需求还是呈上涨态势 ...
豪威集团第三季度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再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证券日报· 2025-10-29 15:41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讯 (记者张文湘见习记者占健宇)10月28日晚间,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豪威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83亿元,较上年同 期增长15.20%,归母净利润32.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15%,扣非归母净利润30.60亿元,较上年同 期增长33.45%。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8.27亿元,同比增长14.81%,归母净利润11.82亿元,同 比增长17.26%;扣非归母净利润11.09亿元,同比增长20.40%,创下单季度营收、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历 史新高纪录。 对于营收与利润的持续高增,豪威集团在公告中表示,主要得益于紧抓市场机遇,伴随在汽车智能驾驶 领域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以及在全景与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终端应用市场的显著扩张,营业收入实现了 明显增长;同时,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供应链梳理等举措,推动了毛利率的持续改善。 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智能驾驶系统及舱内驾驶员监控系统加速渗透,带动车载摄 像头市场需求显著提升。据悉,凭借全面的汽车CIS解决方案开发经验,豪威集团在2024年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