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搜索文档
【大涨解读】脑科学:配套政策陆续落地,脑机产业未来三年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选股宝· 2025-08-12 11:07
脑机接口概念股市场表现 - 麒盛科技涨停10.01%至14.40元,换手率7.91%,流通市值50.8亿,公司布局双向脑机交互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和睡眠障碍辅助[1][2] - 创新医疗涨停9.99%至20.59元,换手率24.36%,流通市值85.7亿,参股40%的博灵脑机核心技术研发入选浙江省2024年尖兵领雁计划[1][2] - 翔宇医疗大涨13.72%至65.97元,流通市值105.6亿,拥有10余项非侵入型脑机接口产品及专利,涉及脑电采集和新生儿脑功能监测[1][2] - 诚益通上涨8.60%至23.23元,换手率10.96%,流通市值60.4亿,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非侵入式和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已发布3款样机[1][2] 政策与产业事件驱动 - 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到2027年突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建立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推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3][4] - 湖北脑机接口产业联盟于8月9日成立,同济医院担任理事长单位,促进医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3] - 术理智能在8月10日世界机器人大赛展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3]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前景 - 脑机接口实现生物与机器智能协同交互,在医疗健康领域最早接近商业化,涵盖疾病康复、神经反馈和外骨骼控制[4][5] - 医保局设立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收费项目,已在湖北、浙江等地落地,支持行业支付端创新[5] - 老龄化推动脑机接口在康养、教育等领域市场扩容,国内多省市发布政策支持产业链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4][5]
放轻松,这种脑机接口不用脑袋“开口”了
中国青年报· 2025-07-30 06:34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成功辅助脑梗偏瘫患者实现自主患肢运动功能修复 患者通过集中注意力控制左臂抬起 实现取药、倒药等动作[1][10] - 介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微创手术将电极支架植入大脑运动皮层周围血管 信号采集准确率高于非侵入式脑电帽 同时避免开颅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4][9] - 技术路径形成"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反馈 脑电信号经胸口皮下装置无线传输至计算机 解码后驱动功能性电刺激设备激活肌肉[6][8] 技术演进与对比 - 脑机接口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介入式三类 介入式兼具信号准确性(血管内直接采集)和安全性(避免开颅)优势[4] - 2012年美国布朗大学实现侵入式脑机接口控制机械臂 2014年巴西世界杯展示非侵入式外骨骼技术 本次中国团队首创介入式临床应用[2] - 介入式技术借鉴成熟临床术式(如心脏起搏器植入) 通过颈静脉微创植入 手术风险可控[4] 研发与实验进程 - 团队经历多年动物实验:2022年羊脑实验成功采集信号 2023年猴脑实验实现机械臂喂食 2024年完成设备取出且无排异反应[5][6] - 人类临床试验于2024年底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025年匹配首例67岁脑梗偏瘫半年患者 设备体内留存十几天无感染或血栓[8][10] - 术前术后信号对比显示介入式准确率提升 下肢应用因平衡复杂性暂未开展[9][10] 临床价值与行业进展 - 技术使功能性电刺激由被动治疗转为患者自主控制 精准匹配运动意图与电刺激时机 促进神经再生与脑功能重塑[8][9] - 目标适应症覆盖脑卒中后遗症、脊髓损伤、帕金森病及渐冻症等运动功能障碍疾病[10] - 2025年中国多家顶级医院(如北京天坛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开设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 国家医保局已为新技术单独立项定价[10]
脑机接口落地竞速:从技术到临床试验的加码赛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0:27
临床突破 - 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成功开展 受试者为四肢截肢患者 术后系统运行稳定 未出现感染和电极失效 仅用2-3周训练即可通过意念控制电脑进行象棋和赛车游戏 达到普通人控制水平 [1][2] - 临床试验证明我国已具备侵入式技术临床应用保障能力 在生物兼容性和信号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产业规模28亿元 同比增长20.1% 占全球15% 主要集中在非侵入式领域 [3] 技术路线 - 脑机接口三大技术路径:侵入式需脑部手术 半侵入式需脑皮层连接 非侵入式不涉及手术 [3] - 侵入式技术面临生物兼容性和信号稳定性挑战 需研发更柔软电极材料和抗干扰算法 [5] - 非侵入式需解决电极材料生物相容性 轻巧性和噪声控制问题 [3] 行业发展 - 我国对侵入式脑机接口态度从谨慎转向积极 2023年以来被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4]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药监局立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 医保局设立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北京上海发布五年规划 [5] - 湖北医保局定价:侵入式置入费6552元/次 取出费3139元/次 非侵入式适配费966元/次 价格合理有利于技术落地 [6] 国际对比 - Neuralink已完成6.5亿美元E轮融资 中国阶梯医疗完成3.5亿元B轮融资 为国内最大单笔融资 [1] - 美国在微电极材料和神经解码算法有优势 Neuralink柔性电极技术实现高效神经元连接 [9] - 中国公司快速追赶:阶梯医疗产品尺寸为Neuralink的1/2 电极尺寸为1/5 脑虎科技自主研发256通道接口 [11] 应用场景 - 侵入式应用于严重运动功能障碍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和语言功能重建 [12] - 半侵入式用于神经外科手术 如癫痫病灶定位 [12] - 非侵入式用于神经康复治疗和精神疾病干预 消费级市场潜力大 [12][13] 产业生态 - Neuralink推出Neuralake多模态数据管理平台 计划开源生态系统组件 [14] - 行业推动建立人体脑电数据库 深化对脑电架构理解 [15] - AI大模型将从临床治疗 交互能力和人体增强三方面驱动脑机接口发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