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
搜索文档
固高科技:2025一季报净利润0.08亿 同比增长6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6:3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 02元 同比增长100 2025年一季报为0 02元 2024年一季报为0 01元 [1] - 每股净资产3 46元 同比增长9 84 2025年一季报为3 46元 2024年一季报为3 15元 [1] - 每股公积金2 11元 同比增长11 05 2025年一季报为2 11元 2024年一季报为1 9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0 18元 同比增长100 2025年一季报为0 18元 2024年一季报为0 09元 [1] - 营业收入1 04亿元 同比增长22 35 2025年一季报为1 04亿元 2024年一季报为0 85亿元 [1] - 净利润0 08亿元 同比增长60 2025年一季报为0 08亿元 2024年一季报为0 05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0 57 同比增长50 2025年一季报为0 57 2024年一季报为0 38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5128 88万股 占流通股比54 19 较上期减少559 11万股 [1] - 北京股权投资发展管理中心持有3470 66万股 占总股本12 43 较上期减少212 31万股 [2] - 光遠自動化有限公司新进持有2766 49万股 占总股本9 91 [2] - 澳門明杰機械自動化有限公司新进持有2425 03万股 占总股本8 69 [2] - GRC SinoGreen Fund III L P 持有2380 53万股 占总股本8 53 持股不变 [2] - 香港科大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新进持有841 07万股 占总股本3 01 [2] - 固螢(香港)有限公司新进持有699 95万股 占总股本2 51 [2] - 深圳固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有640 15万股 占总股本2 29 较上期减少223 31万股 [2] - 固豐(香港)有限公司新进持有636 58万股 占总股本2 28 [2] - 深圳固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有634 21万股 占总股本2 27 持股不变 [2] - 深圳固赢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新进持有634 21万股 占总股本2 27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3]
固高科技:2024年报净利润0.5亿 同比下降1.96%
同花顺财报· 2025-04-24 22:17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同比下降7.14%,2023年为0.14元,2022年为0.15元 [1] - 每股净资产为3.44元,同比增长9.9%,2023年为3.13元,2022年为2.04元 [1] - 每股公积金为2.1元,同比增长10.53%,2023年为1.9元,2022年为1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为0.16元,同比大幅增长77.78%,2023年为0.09元,2022年为-0.04元 [1] - 营业收入为4.18亿元,同比增长3.47%,2023年为4.04亿元,2022年为3.48亿元 [1] - 净利润为0.5亿元,同比下降1.96%,2023年为0.51亿元,2022年为0.53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为3.82%,同比下降31.66%,2023年为5.59%,2022年为7.7%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5687.99万股,占流通股比56.19%,较上期减少1996.81万股 [1] - 北京股权投资发展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3682.97万股,占比13.19%,减持187.68万股 [2] - 光远自动化有限公司持有2766.49万股,占比9.91%,减持400万股 [2] - 澳門明杰機械自動化有限公司新进持有2467.72万股,占比8.84% [2] - GRC SinoGreen Fund III,L.P.持有2380.53万股,占比8.53%,减持400万股 [2] - 深圳固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863.46万股,占比3.09%,持股不变 [2] - 香港科大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新进持有841.07万股,占比3.01% [2] - 成都合创润丰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712.99万股,占比2.55%,减持384.84万股 [2] - 固萤(香港)有限公司持有699.95万股,占比2.51%,持股不变 [2] - 固丰(香港)有限公司持有638.6万股,占比2.29%,减持266.98万股 [2] - 深圳固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634.21万股,占比2.27%,持股不变 [2] - 澳门明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和香港科大研究开发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9元(含税) [2]
星辰科技(832885):2024年报点评:航空航天及军工业务复苏,高技术壁垒和强客户粘性拉动业绩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4-20 0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毛利军品业务复苏与全流程降本增效并举,2024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 业绩同比增长主要系航空航天及军工业务复苏,公司凭借高技术壁垒和强客户粘性拉动盈利增长,并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闭环,推动经营量质齐升,同时优化全流程成本管控,带动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 [7] - 航天军工伺服持续领航营收,新能源业务撬动增量,工业控制业务需求短期疲软 航空航天、军工等专用伺服系统营收同比增长,新能源伺服系统营收同比增长,工业控制伺服营收同比下降 [7] - 伺服市场星辰大海,军民两用增长可期 公司以伺服系统核心技术为根基,深化战略布局,在航空航天及军工、新能源风电、工业控制领域均有发展机遇 [7] - 产品横跨军民两用领域,伺服系统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业绩成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5.07|147.16|165.45|190.45|219.45| |同比(%)|8.77|8.95|12.43|15.11|15.2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73|16.07|21.76|29.91|37.68| |同比(%)|(45.47)|26.24|35.35|37.48|25.97|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07|0.09|0.13|0.18|0.22| |P/E(现价&最新摊薄)|234.36|185.64|137.16|99.77|79.20|[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7.49元 一年最低/最高价4.66/21.30元 市净率7.84倍 流通A股市值1539.53百万元 总市值2984.06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23元 资产负债率28.69% 总股本170.62百万股 流通A股88.02百万股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65|407|466|530| |非流动资产|167|177|179|181| |资产总计|532|584|646|710| |流动负债|141|170|201|227| |非流动负债|12|14|16|18| |负债合计|153|184|217|24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81|402|432|470| |少数股东权益|(1)|(2)|(3)|(4)| |所有者权益合计|380|401|429|466| |负债和股东权益|532|584|646|710|[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47|165|190|219|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85|94|105|119| |税金及附加|1|2|2|3| |销售费用|9|11|11|13| |管理费用|16|21|23|25| |研发费用|21|25|27|29| |财务费用|(3)|(1)|(1)|(1)| |加:其他收益|8|8|8|8| |投资净收益|1|0|0|0| |公允价值变动|0|0|0|0| |减值损失|(11)|0|0|0| |资产处置收益|0|0|0|0| |营业利润|14|22|31|39| |营业外净收支|0|0|0|0| |利润总额|14|22|31|39| |减:所得税|(1)|1|2|3| |净利润|15|21|29|36| |减:少数股东损益|(1)|(1)|(1)|(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22|30|38|[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0|8|10|11| |投资活动现金流|(45)|(17)|(9)|(7)| |筹资活动现金流|51|21|21|15| |现金净增加额|7|13|22|19| |折旧和摊销|6|7|6|6| |资本开支|(45)|(16)|(8)|(7)| |营运资本变动|(28)|(21)|(26)|(33)|[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2.23|2.36|2.53|2.75|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71|171|171|171| |ROIC(%)|2.62|4.09|5.22|6.02| |ROE - 摊薄(%)|4.22|5.41|6.92|8.02| |资产负债率(%)|28.69|31.44|33.52|34.4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85.64|137.16|99.77|79.20| |P/B(现价)|7.84|7.42|6.90|6.35|[8]
这一指数涨超10%!历史新高,超1000亿资金大买!
天天基金网· 2025-04-09 18:43
市场表现 - A股低开高走延续反弹 沪指涨超1% 科创50指数涨超4% 北证50指数涨超10% 超4500只个股上涨[1][2][4] - 两市成交额超1.7万亿 科技板块引领反弹 半导体、软件、计算机等科技板块率先反弹[1][4] - 北证50指数大涨超10% 科技和军工板块成功引领市场反击[1][4] 资金动向 - 股票ETF单日净流入1097.18亿元 创历史新高 4月7日净流入700亿元[9][11] - 中央汇金增持股票ETF并持续增持 四只沪深300ETF合计净买入401亿元[9]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日净流入164.48亿元 规模达3543.63亿元[11] - 南方中证500ETF净流入146.86亿元 规模1013.15亿元[11] - 易方达沪深300ETF净流入141.10亿元 规模2425.80亿元[11]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 阐明中方政策立场[6] - 国家队、央行、社保基金、公私募基金及国资委联合推出"稳市组合拳"[7] - 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中国电科、中国石油等央企宣布增持计划[7] 业绩表现 - 39家沪深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 38家归母净利润为正[8] - 超四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中船防务预计增超1000%[8] 投资方向 - TMT板块中半导体、存储链、面板及通信设备因独立产业周期和自主可控逻辑受关注[8] - 对美敞口较低的制造业包括航空装备、自动化、专用设备及工程机械[8] - 内需消费中的美护、乳制品、农业等大众品和必选品[8] - 周期品涨价方向如能源金属、贵金属、稀土、煤炭及部分化工品[8] - 短期规避机械、电子、汽车等对美出口链板块 增加银行及公用事业防御配置[13] - 关注稀土等资源品及化工、医药、种植养殖业结构性机会[13] 历史参考 - 中央汇金在估值低位增持后 上证指数未来3个月至2年多数时段实现正收益[12] - 2008年9月增持后1年收益率达56.27% 2013年6月增持后2年收益率达135.67%[12]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 持续关注产业链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3-27 18:37
重点推荐个股组合 - 核心个股组合包括北特科技、兆威机电、恒立液压、纽威股份、三花智控、双林股份、鸣志电器、五洲新春、莱斯信息、纳睿雷达、中信海直、软通动力、航锦科技、华伍股份、华阳集团、万马科技、绿的谐波、埃斯顿 [1] - 重点推荐个股包括北特科技、兆威机电、恒立液压、纽威股份、三花智控、鸣志电器、莱斯信息、纳睿雷达、万马科技、软通动力 [1]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越疆科技发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售价19.9万元起,面向车厂组装备料、咖啡店制饮、连锁药店夜间取药等场景 [1] - 智元机器人提出ADC对抗数据采集范式,仅使用20%的ADC采集数据即可达到全量传统数据2.7倍的模型性能,大幅降低具身智能落地门槛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T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等)、华为链(埃夫特、亿嘉和、柯力传感、兆威机电等)、宇树链(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Figure链(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等)、1X链(中坚科技等) [1] 重点跟踪行业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200万台,目前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2]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强化头部企业竞争力,看好平台型布局电池片、组件的龙头公司 [2] - 储能:政策利好落地,发电和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2] -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快速突破的环节 [2] - 自动化:工业耗材市场规模约400亿元,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2] -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2]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