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
搜索文档
东方电气:关于子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9 17:43
合资公司设立 - 东方电气控股子公司东方风电与皖能能源共同成立木垒皖东新能源有限公司[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85,683.0205万元[1] - 东方风电持股49%,皖能能源持股51%[1] 出资方式 - 东方风电以木垒东吉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出资[1] - 木垒东吉100%股权基于评估基准日2025年6月30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90,984.68万元[1] - 皖能能源以94,698.3405万元现金出资[1] 项目背景与目的 - 此次合作旨在共同推进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1] - 目标为实现资源互补与风险共担[1]
明阳智能:11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7:26
公司治理与战略动向 - 公司于2025年11月19日召开第三届第二十七次董事会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实施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方案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为:产品销售收入占比92.08%,发电及售电收入占比4.42%,风电场发电占比2.7%,其他业务占比0.8%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314亿元 [1]
东方电气拟引入皖能能源共同推进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
智通财经· 2025-11-19 16:34
合资公司设立 - 东方风电与皖能能源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东方风电持股49%,皖能能源持股51% [1] - 东方风电以木垒东吉100%股权作价参股投资 [1] 项目背景与目的 - 为应对政策变化、适应市场竞争、控制投资风险,提升风电场专业化、市场化运营能力 [1] - 共同推进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实现资源互补、风险共担 [1]
东方电气(600875.SH)拟引入皖能能源共同推进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11-19 16:31
智通财经APP讯, 东方电气(600875.SH)发布公告,为应对政策变化、适应市场竞争、控制投资风险, 提升风电场专业化、市场化运营能力,东方风电拟以木垒东吉100%股权作价参股投资,引入外部战略 合作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实现资源互补、风险 共担。东方风电与皖能能源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东方风电持股49%,皖能能源持股51%。 ...
东方电气(600875.SH):东方风电拟引入外部战略合作方成立合资公司 共同推进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
格隆汇APP· 2025-11-19 16:31
合资公司成立背景与目的 - 为应对政策变化、适应市场竞争、控制投资风险,提升风电场专业化市场化运营能力 [1] - 东方风电拟以木垒东吉100%股权作价参股投资,引入外部战略合作方成立合资公司 [1] - 共同推进东方电气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实现资源互补风险共担 [1] 合资公司结构与出资详情 - 合资方为东方风电与皖能能源,东方风电持股49%,皖能能源持股51%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85,683.0205万元 [1] - 东方风电以木垒东吉100%股权作价出资,该股权评估价值为90,984.68万元(评估基准日2025年6月30日) [1] - 皖能能源以94,698.3405万元现金出资 [1]
华创证券:反内卷等多因素共推风机价格回升 主机厂商盈利有望进一步修复
智通财经网· 2025-11-19 14:16
行业趋势与盈利修复 - 风机机组大型化趋势面临资源和生产限制,功率增长幅度减缓 [1][3] - 风机价格过低导致产业亏损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CR5从2020年的65%增长至2024年的75%,CR10从91.4%增长至98.6% [3] - 风机价格已止跌回升,陆风主机中标均价在24年9月触底后连续4个季度回升,25年1-8月涨幅达10% [4] 国内需求前景 - 预计“十五五”期间年均风电装机量或超过100GW,其中海上风电约15GW [1][5] - 大基地项目年均规划建设超过50GW,是主要的装机增量来源 [1][5] - 分散式、旧改项目与氢氨醇项目共同贡献装机增量,风电度电成本优势明显,未来开发商可能向风电倾斜 [5] 海外市场机遇 - 欧洲海上风电行动加速,据GWEC预测,2026-2030年年均新增海风装机约8GW,2031-2034年将提升至年均约20GW [6] - 亚非拉等全球南方市场崛起,过去5年年均新增装机13GW,未来5年有望达到年均26GW,实现五年翻番,复合年增长率约16% [6] - 国内风机主机在海外市场交付占比提升,2024年亚非拉市占率上升至32%,高价海外订单有望提升交付均价 [6] 公司盈利与拐点 - 风电主机厂盈利由设备制造销售和风电场开发两大板块构成,“十四五”期间电站开发利润占比大幅提升,制造业务盈利下滑 [2] - 金风科技2023/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6.4%和5.1%,明阳智能2023/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6.35%和-0.46%,行业费率在10%以上,主机业务呈现亏损 [3] - 随着低价订单出清和高价海外订单交付,主机厂商盈利有望修复,从订单中标到交付约一年,预计2026年主机制造盈利将迎来拐点 [4] 相关公司 - 建议关注金风科技(002202 SZ)、明阳智能(601615 SH)、运达股份(300772 SZ)、三一重能(688349 SH) [7]
多只千亿市值龙头飙升,锂资源股再度崛起!涨价题材细分龙头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11-19 13:21
涨价题材整体表现 - 11月19日早盘涨价题材再度崛起,锂矿、盐湖提锂等相关概念涨幅居前,多只千亿市值龙头飙升,盐湖股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个股大涨超3% [1][3] - 涨幅最大的涨价题材股是华融化学、恒光股份等个股,恒光股份在3分钟左右实现直线飙升至"20cm"涨停,截至上午收盘上涨19.98%,报31.58元/股 [1][2] - 锂矿题材短暂调整后再度飙升,大为股份、金圆股份等个股涨停,天齐锂业、盐湖股份均创阶段新高 [3] 涨价题材细分领域 -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本轮涨价潮与2020-2021年相似,宏观层面全球主要国家宽货币和美元趋势性走弱提供流动性基础,中微观层面产业趋势发展带来结构性供需错配 [3] - 东吴证券从有色金属、化工和科技三大板块梳理出细分领域受益股,有色金属板块包括黄金、白银、锑等,化工板块包括农药、PTA等,科技板块包括存储芯片、风机、六氟磷酸锂等 [3] - 恒光股份五氯化磷产品可作为六氟磷酸锂生产原料,设计产能为1万吨/年,但目前产能利用率不高,产品销售收入在公司总营收占比较小 [2] 市值与估值表现 - 从市值角度看,宁德时代总市值接近1.8万亿元居首,紫金矿业、阳光电源、北方稀土等多只个股市值均超千亿元,市值较低的个股有翔鹭钨业、大地熊、万里股份等,均不足50亿元 [4] - 上榜个股年内股价普遍大涨,香农芯创大涨近466%居首,天际股份大涨384.04%位居次席,德明利、永太科技、江波龙、南亚新材等个股均涨超两倍 [5] - 根据机构一致预测明年净利计算,部分涨价题材股市盈率处于低位,骆驼股份、运达股份、桐昆股份、明阳智能、江山股份等11股前瞻市盈率低于15倍 [5]
新能源下游需求依旧向好,关注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1:44
新能源板块回调与基本面分析 - 11月18日新能源板块出现明显回调,主要原因是短期冲高后部分资金兑现收益,但行业基本面未发生明显变化,下游需求依旧向好 [1] 后续重点投资方向 - 方向一为景气延续领域,如储能和锂电池,关注点在于国内电池厂的后续排产情况以及春节假期安排 [1] - 方向二为困境反转领域,如光伏和锂电材料,主要关注各环节的涨价情况 [1] - 方向三为未来产业领域,如AIDC和固态电池,需关注美国市场表现及后续工信部验收情况 [1] - 综合策略是关注高景气度且供需关系出现边际好转的领域 [1] 具体投资工具建议 - 针对锂电需求上修和固态电池突破,可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该ETF覆盖锂电池上中下游,固态电池含量约65% [2] - 针对反内卷概念,可关注光伏50ETF(159864) [2] - 为全面覆盖锂电、储能、光伏、风电,可关注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其固态电池与储能含量约65% [2] - 碳中和50ETF(159861)是市场上唯一跟踪环保50指数的ETF,其新能源配置更为均衡 [2]
AI4S如何推动化工智能化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11-19 10:22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正在深刻重构化工行业的研发范式,从传统的“人工试错”模式转向“智能驱动”的新范式 [1][2] - AI通过融合数据驱动、智能算法与自动化实验,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并实现研发路径的精准探索与创新突破 [2] - AI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科研核心驱动力,在产业化应用层面展现出显著实效,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3][4] AI赋能化工研发范式变革 - 传统化工研发面临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突出痛点,受制于“理论推导+实验试错”的固有模式 [2] - AI构建“理论+实验+计算模拟+AI”的全新科研范式,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 [2] - 材料研发多模态大模型能够处理文献、图像等多源数据,实现新材料配方的精准设计 [2] - “自主运行智能电镜”实现了纳米材料结构的自动表征,计算效率提升100倍 [2] 产业化应用与成果转化实效 - 利用AI优化低温电解液配方,使锂电池在零下40℃环境下的容量保持率从30%提升至75% [3] - “机器化学家”系统将55万种催化剂配方的筛选范围通过AI快速收敛,几周时间完成传统方法数年的研发工作 [3] - AlphaFold2能高精度预测2.14亿种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速度达每秒9种 [4] - 金风科技利用AI优化风电场布局,年发电量提升8%,运维成本降低20% [4] - 沙特阿美推出Aramco Metabrain大模型,规模达2500亿参数,覆盖90余年积累的工程、地质和运营数据 [4]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路径 - AI4S技术迅速迭代,发展路径尚存不确定性,使中长期技术规划与资源投入面临较大挑战 [5] - 知识的碎片化以及工艺与AI之间的鸿沟是当前AI4S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 [5] - 高质量、规模化的数据是AI算法有效运行的基础,需破解数据分散难题,打破信息孤岛 [2][6] - 急需兼具AI技术与传统学科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缺少或成为制约AI4S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 [5] 构建新型科研生态的举措 - 需建立跨领域数据共享机制与统一标准,整合多源数据,构建高质量数据库 [6] - 国家能源集团建设云上科研平台,覆盖科研全生命周期,推动研发模式从经验驱动向知识驱动转变 [6] - 未来将面向煤化工领域研发垂直科研大模型,构建智能化研发基础设施 [6] - 高校开设智能分子工程等跨学科专业,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人工智能与分子科学的深度融合 [6]
政策“反内卷”+贸易变局:新能源产业何去何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09:58
反内卷政策与成效 - 反内卷政策旨在遏制行业内无序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 [1] - 具体措施包括收紧能耗标准、限制新增产能及鼓励行业自律,在光伏板块已取得明显成效 [1] - 光伏产业链价格显著回升,多晶硅价格从2025年6月的不足4万元/吨回升至今年11月的5.3万元/吨,组件中标均价突破0.72元/瓦,较前期低点回升约15% [1] - 企业策略转向保利润和重质量,龙头企业通过主动减产和优化产品结构应对市场变化 [1] - 当前新能源领域的反内卷主要针对光伏板块,锂电和储能领域因需求旺盛、供需偏紧已无需进行 [1] 光伏硅料产能整合 - 光伏硅料收储传言涉及通过成立平台公司整合优质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创新方案 [2] - 该模式计划收购约100万吨产能,覆盖一线企业过剩产能和二三线企业老旧产能 [2] - 退出企业可获得合理补偿,收购方则有望通过价格回升实现收益 [2] - 龙头企业表态希望年底成立多晶硅整合联合体,行业会议已讨论产能整合方案,预计近期将取得阶段性进展 [2] “十五五”规划对新能源产业的指引 - “十五五”规划将新能源产业定位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战略性转变 [3] - 规划明确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满足 [3] - 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以及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共举 [3] - 强调统筹就地消纳与外送,并将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3] - 规划侧重点转向高质量发展,内卷式竞争被反复强调,光伏、深远海风电、氢能、核聚变等领域有望获得政策支持或成为新增长点 [3] 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与海外机遇 - 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在装机规模和技术创新上均有巨大发展空间,年均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超过“十四五”水平 [4] - 海外市场是重要增长引擎,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及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带来机遇与挑战 [4] - 中美在新能源领域存在产业互补性,中国在制造领域占主导,美国在市场应用有优势,贸易关系缓和为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4] - 北美AI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大且对稳定性要求高,新能源配储形式因兼具产能优势与经济性,或将成为其主要备电系统 [4][5] - 中美关系缓和将对储能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海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本土化制造浪潮(如美国《大而美法案》、欧盟《净零工业法案》)仍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长期挑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