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准在常州筹建
扬子晚报网· 2025-08-27 16:16
作为江苏省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以及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常州新 能源产业近年来表现亮眼。2024年,依托理想、比亚迪(002594)等知名品牌整车企业,常州新能源汽 车整车产量近80万辆,位列全国第七、江苏省第一,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产销量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 位,产业链相关企业近4000家,已形成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张春艳王乾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常州)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全资成立的第三方汽车产品检 验检测机构,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零部件、汽车安全、整车可靠耐久、智能网联等方面拥有全面的 检测试验能力,同时在电池热安全、智能灯光、电磁兼容、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开展检测方法和设备研 发,并承担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和相关标准制定工作。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文同意以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常州)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筹建江苏省新能 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江苏省内首个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省级质检平台,不仅将满足新能源汽车产 业链相关企业在研发设计、质量检测、试验验证等方面的需求,更将为全省、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 展提供强有力的技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金额1.4万亿元,同比下降32.2%
CINNO Research· 2025-08-18 11:55
新能源行业投资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约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 2%,但仍是科技领域最具活力的投资方向之一 [1][2] - 下一代电池技术、智能电网等前沿领域保持较高投资热度 [1][2][3] 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投资 - 风电和光伏投资额5,604亿元,占比40 8%,同比下降44 4%,市场趋于饱和 [4] - 风电项目投资3,654亿元,光伏项目投资1,950亿元,海上风电等细分领域仍具吸引力 [4] - 储能领域投资2,799亿元,同比增长10 5%,占比提升至20 3%,得益于新型储能技术突破和电网侧需求激增 [4] - 电池行业投资2,430亿元(占比17 7%),氢能领域投资2,304亿元(占比16 8%),分别下滑25 8%和40 2% [4] 新能源产业演进特征 - 光伏投资中47 1%集中于光伏电站项目,大型集中式电站仍是重点 [5] - 风电运营项目投资占比96 4%,行业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 [5] - 电池领域51 1%投资集中于电芯制造环节,新型电池技术推动核心制造环节受青睐 [5] - 储能领域抽水蓄能占比52 9%,新型储能技术投资占比稳步提升 [5] 新能源投资区域分布 - 内蒙古和新疆分别以15 1%和11 7%的占比领跑全国,前五大投资目的地合计贡献42 9% [8] - 区域分布与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相关:内蒙古风光资源、新疆能源转型示范区、四川水电配套储能、江苏制造业基础、福建海上风电布局 [8] - 西北地区投资集中度持续提升,新能源开发加速向资源富集区域转移 [8] 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 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突破14亿千瓦,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60% [9] - 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加速商业化落地 [9] - 氢能产业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示范应用规模扩大 [9]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大规模推进,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 [9]
时报观察丨监管升级将加速锂矿行业告别野蛮生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2:44
核心事件 - 宁德时代江西宜春枧下窝锂矿区因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开采 该矿采矿权始于2022年8月9日 于2025年8月9日到期[1] - 矿区以"陶瓷土(含锂)"名义申报 伴生氧化锂资源量达265.68万吨 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57万吨[1] - 宁德时代2022年4月以8.65亿元竞得该矿区探矿权[1] 行业监管动态 - 宜春市自然资源局要求8家涉锂矿山企业9月底前完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 宁德时代旗下矿业公司在列[2] - 藏格矿业旗下察尔汗盐湖一期1万吨/年锂盐厂被要求停产整顿 需重新提交开采准证申请[2] - 新版《矿产资源法》于7月1日实施 明确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2] - 自然资源部统一负责保护性开采矿种登记审批 地方政府仅可在授权前提下进行勘查开采审批[2] 产业影响 - 宜春碳酸锂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被誉为"亚洲锂都"[1] - 枧下窝矿区是宜春地区目前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之一[1] - 事件可能标志新能源产业告别野蛮生长走向高质量发展[1] - 监管收紧旨在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2]
时报观察|监管升级将加速锂矿行业告别野蛮生长
证券时报· 2025-08-12 08:53
行业监管升级 -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位于江西宜春的枧下窝锂矿区因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开采[1] - 宜春市自然资源局要求8家涉锂矿山企业在9月底前完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 宁德时代旗下矿业公司在列[2] - 藏格矿业旗下察尔汗盐湖一期1万吨/年锂盐厂被要求停产整顿 需重新提交开采准证申请[2] 政策法规变化 - 新版《矿产资源法》于7月1日实施 明确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2] - 自然资源部直接负责特定矿种开采审批 地方政府仅可在授权前提下进行勘查开采登记[2] 锂矿资源概况 - 枧下窝矿区伴生氧化锂资源量达265.68万吨 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57万吨[1] - 宜春碳酸锂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枧下窝是当地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之一[1] - 宁德时代2022年4月以8.65亿元竞得枧下窝矿区探矿权 采矿权期限为2022年8月至2025年8月[1] 行业影响 - 锂矿开采监管收紧将加速行业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1] - 政策调整旨在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2]
时报观察|监管升级将加速锂矿行业告别野蛮生长
证券时报· 2025-08-12 08:31
宁德时代锂矿停产事件 - 宁德时代江西宜春枧下窝锂矿区因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开采 该矿区以"陶瓷土(含锂)"名义申报 伴生氧化锂资源量达265 68万吨 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57万吨 [1] - 枧下窝矿区是宜春地区目前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之一 2022年4月宁德时代以8 65亿元竞得探矿权 采矿权始于2022年8月9日 原定2025年8月9日到期 [1] - 宜春碳酸锂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枧下窝矿所在的宜春与青海察尔汗盐湖并列为国内云母提锂和盐湖提锂重要产区 [1] 锂矿行业监管升级 - 宜春市自然资源局要求8家涉锂矿山企业须在9月底前完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 宁德时代旗下矿业公司在列 [2] - 藏格矿业旗下察尔汗盐湖一期1万吨/年锂盐厂被要求停产整顿 需重新提交开采准证申请 [2] - 新版《矿产资源法》7月1日起实施 明确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审批权收归自然资源部 [2] 行业发展趋势 - 锂矿开采审查监管升级旨在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 [2] - 宁德时代停产事件或标志新能源产业告别野蛮生长阶段 转向高质量发展 [1]
时报观察 | 监管升级将加速锂矿行业告别野蛮生长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40
锂矿资源产区地位 - 宜春被称为"亚洲锂都",碳酸锂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1] - 枧下窝矿区是宜春地区目前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之一 [1] - 枧下窝矿区伴生氧化锂资源量达265.68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57万吨 [1] 宁德时代在宜春的布局 - 宁德时代2022年4月以8.65亿元竞得枧下窝矿区探矿权 [1] - 采矿权始于2022年8月9日,原定于2025年8月9日到期 [1] - 该矿以"陶瓷土(含锂)"名义申报 [1] 锂矿开采监管动态 - 枧下窝矿区因矿权未如期续签而停产 [1] - 宜春市自然资源局要求8家涉锂矿山企业9月底前完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 [1] - 藏格矿业旗下察尔汗盐湖一期1万吨/年的锂盐厂被要求停产整顿 [1] 政策法规变化 - 新版《矿产资源法》7月1日起实施,明确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2] - 自然资源部负责特定矿种开采的登记审批,地方政府需获得授权 [2] - 监管政策收紧旨在防止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2] 行业影响 - 枧下窝矿区停产事件可能成为新能源产业告别野蛮生长的转折点 [3] - 锂矿开采审查升级显示行业正展开资源整顿行动 [1][3]
时报观察 监管升级将加速锂矿行业告别野蛮生长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35
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停产事件 - 宁德时代位于江西宜春的枧下窝锂矿区因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开采 该矿区是宜春地区目前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之一 [1] - 枧下窝矿区采矿权始于2022年8月9日 于2025年8月9日到期 以"陶瓷土(含锂)"名义申报 伴生氧化锂资源量达265.68万吨 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57万吨 [1] - 宁德时代2022年4月以8.65亿元竞得宜丰县枧下窝矿区探矿权 [1] 锂矿资源监管政策升级 - 宜春市自然资源局要求8家涉锂矿山企业须在9月底前完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 宁德时代旗下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在列 [2] - 藏格矿业旗下察尔汗盐湖一期1万吨/年的锂盐厂被当地政府要求停产整顿 需重新提交锂开采准证申请 [2] - 监管政策收紧源于7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矿产资源法》 要求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自然资源部负责开采登记审批 [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宜春碳酸锂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枧下窝矿区停产事件可能成为新能源产业告别野蛮生长的转折点 [1] - 新版法规旨在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 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2] - 锂矿开采审查监管升级显示资源收紧整顿行动正在展开 [1][2]
行进中国丨从“1”到“30”:一颗“锂电芯”的成长密码
人民网· 2025-07-12 12:36
公司发展 - 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从2016年1GWh产能起步,到2024年六期项目投产后总产能将达30GWh,实现九年30倍增长 [3][5] - 公司产品线涵盖314Ah磷酸铁锂电芯、340Ah动力电芯、储能集装箱及电动重卡电池包,应用于海外用户侧储能、新能源公交车及吉利远程电动重卡 [3][6] - 2025年上半年出口业务同比2024年激增380%,产品通过国标、欧标、美标三重认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 [8] 产能扩张 - 2018年二期2GWh投产,2021年三期7GWh量产,2023年四期10GWh达产,平均每两年建成新项目 [5] - 第六期10GWh重卡电芯项目2024年2月开工,预计10月试投产,投产后可带动1000人就业 [3][5][9] - 配套产业链快速成型,唐山本地可配齐90%以上物料,3家上下游企业正在洽谈落户 [6][8] 政府支持 - 项目审批采用"绿色通道"和"拿地即开工"政策,六期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2个月 [5] - 海关提供"当天商检、当天出危包证"服务,政府搭建海外推介平台助力开拓欧美市场 [8] - 唐山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政策推动储能多场景应用 [6][8] 技术突破 - 实验室拥有CNAS认证检测设备,开发的340Ah动力电芯单体容量行业领先,已装配唐山1137台新能源公交车 [6] - 与中冶瑞木合作生产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配套企业迁入生产电芯铝壳,完善产业链 [6] 行业影响 - 公司获国家级绿色工厂、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体现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转型 [9] - 带动唐山形成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涵盖材料、装备、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光伏及风电装备 [8] -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案例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缩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