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搜索文档
官宣!北京多所高校成立新学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4 16:50
高校新学院成立动态 -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于6月27日在珠海校区揭牌 聚焦绿色低碳健康智慧技术 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颠覆性技术 构建"教研融合产教协同科教融汇"生态体系 [1][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量子科技学院2025年成立 瞄准量子精密测量基础理论计算操作系统等方向 建设"三系一院一平台" 打造全链条育人体系输送量子科技人才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未来科技学院2025年5月获批 聚焦计算机集成电路航空工程等应用科学领域 采用本硕贯通六年制 融合法国INSA培养模式 [6][8]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北京理工大学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6月14日成立 前身为2008年宇航学院 聚焦跨域精打空天动力深空探测等方向 具有火箭导弹专业历史积淀 [10] -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学院2025年5月成立 设信息传播系舆情与社会治理系等机构 覆盖本硕博培养体系 培养数智时代复合型传播人才 [12][13] - 北京电影学院影像传媒学院2025年6月28日成立 整合摄影学院与视听传媒学院资源 开设摄影广播电视编导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构建完整培养体系 [15] 国际合作与特色模式 - 中法未来科技学院由北航与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合办 位于杭州国际校园 采用中法英三语教学 强调工程教育国际化标准与可持续发展 [8] - 未来技术学院依托北师大珠海校区"特区+校区"双重优势 获得教育部广东省及珠海市政策支持 服务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 [3] - 量子科技学院通过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协同育人 强化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 形成科研-技术-产业全链条培养范式 [5]
最新自然指数高校排名出炉,浙大上升最快位列全球第3(附TOP200名单)
仪器信息网· 2025-07-04 12:19
全球高校排名 - 哈佛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2,内地高校第一位 [3] - 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前10的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 [3] - 中国内地共计27所高校进入全球前50,包括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 [3] - 非"双一流"高校中,深圳大学、西湖大学等11所高校表现优异,进入全球高校前200 [3] 排名变化 - 浙江大学从2024年的全球第10位跃升至2025年的第3位,积分增长39分,成为排名上升最快的高校 [4] - 复旦大学综合积分首次突破500分,排名进入全球前10 [5] - 中国科学院大学虽仍居全球第6,但积分优势较2024年有所缩小 [6] 学科领域表现 - 化学领域:中国高校包揽全球前十,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 [7] - 物理科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中国分别占据全球前十中的8席,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表现突出 [8] - 健康科学:中山大学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高校 [9] 全球格局 - 中国高校在全球前100名中占据42席,超过美国的36席 [10] - 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排名上升,而欧美国家如德国、英国的份额连续第二年下降 [11] 关键趋势 - 科研投入持续转化:中国对基础科学的长期投入正转化为高质量产出,例如浙江大学在化学、物理科学领域的论文数量显著增长 [12] - 非"双一流"高校崛起:深圳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通过聚焦特色学科实现排名快速攀升 [13] - 国际合作增加:中国高校与国际机构的合作论文比例增加,尤其在交叉学科领域 [14] 数据说明 - 自然指数排名基于145种顶级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采用"贡献份额"和"论文数"两个指标衡量科研产出 [15] - 2025年排名统计时间为2024年全年,较2024年的统计周期更完整 [15]
海南大学绘制微米精度的“脑部乐高图谱”
海南日报· 2025-07-04 09:14
研究成果概述 - 海南大学骆清铭教授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成功绘制出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分辨率达到1微米各向同性[2] - 该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标志着全球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2][3] 技术突破 - 采用自主研发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将小鼠大脑转化为透明"水晶脑"[2] - 获取了14000张冠状切面、11400张矢状切面和9000张水平切面的亚微米分辨全脑细胞构筑图像[2] - 实现了以任意角度生成1微米分辨率的脑切面图像,能呈现非标准解剖切面的精细细胞构筑[3] 研究价值 - 划分并标注了916个脑区的三维视角可调地图,其中236个为全新发现的脑亚区[3] - 揭示了未知的神经连接网络,为理解大脑正常功能和疾病状态下的功能失调机制提供关键工具[3] - 将推动阿尔茨海默病、癫痫、抑郁等疾病的研究治疗[2][3] 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 传统脑图谱多为模糊的二维切片信息,无法完整展现大脑神经细胞的三维形态、大小、位置及神经元连接[2] - 新技术通过尼氏染色和树脂固定方法,实现了三维脑图谱的精确测绘[2]
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团队绘制出1微米分辨率小鼠三维脑图谱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08:40
研究成果突破 - 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精度达到1微米(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1] - 研究成果于7月2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1] - 传统脑图谱通常为模糊的二维切片信息,无法完整展现大脑神经细胞的三维形态、大小、位置及神经元连接[1] 技术方法创新 - 研究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将小鼠大脑转化为透明"水晶脑"[3] - 成功获取14000张冠状切面、11400张矢状切面和9000张水平切面的亚微米分辨率小鼠全脑细胞构筑图像[3] - 三个标准解剖方位断面图像数量比传统解剖图谱高2个数量级,能清晰分辨脑内单个细胞和组织特征[3] 图谱特征优势 - 首次构建各向同性1微米分辨率的三维小鼠脑参考图谱[3] - 划分并标注916个脑区的三维形貌,其中新命名脑亚区236个[3] - 脑区三维边界连续、完整、无缝衔接,消除了飞地和空白区域[3] - 图谱能从任意角度观察每个神经元的精细结构,展示大脑整体布局,具有拆解、组合特性[3] 应用前景展望 - 研究成果为研究哺乳动物大脑发育和演化提供强大研究工具与崭新思路[4] - 将为生理、病理、药理及毒理等应用研究领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4] - 团队搭建了图谱数据可视化与共享平台,提供云计算和数据下载服务[4]
多位大咖加盟烟大高频引才有何深意?
齐鲁晚报· 2025-07-04 05:07
李楠楠烟台报道 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以来,殷福星、苏开乐等多位行业专家加盟烟台大学。为何烟台大学能吸引众多 专家学者纷纷加入?烟大高频引才背后,有何深意? 多位行业翘楚来烟大任教 最近,烟台大学人才工作动作频频,喜事连连。 7月1日,金属材料领域权威专家殷福星加盟烟台大学。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卢国强代表学校对殷福星教授 全职加盟表示热烈欢迎。 为何烟台大学能吸引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加入? 2024年9月,烟台大学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法学、数学、药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驻烟 省属高校正式有了"博士点"。这是烟台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的历史性重大突破,也将为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2025年是烟台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双高"建设收官之年和2026年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条件达标 决胜之年。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烟台大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 件、更有能力成就人才。2025年学校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大人才"工作格局,聚焦学校学科与地方产业布 局,实施标志性领军人才倍增计划,持续擦亮聚才引智品牌,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 展和高水 ...
北京海淀成立全区首个高校共建共治共享服务联盟
新京报· 2025-07-03 19:51
高校服务联盟成立 -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37所驻区高校成立首个高校共建共治共享服务联盟 旨在提升高校市场监管服务水平并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1] - 联盟采用"1+1+3"设计框架 包括联席会商机制 信息直通平台和三个工作组 聚焦特种设备安全 食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领域 [2] - 三个工作组分别由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 应急管理及经济服务相关部门提供业务指导和支持 确保精准匹配高校需求 [2] 联盟工作机制 - 联席会商机制通过业务培训和集中座谈等形式 聚焦特种设备安全 食品安全 科研成果转化 创业孵化等领域的共性问题和前瞻性需求 [2] - 信息直通平台建立常态化 精准化的市场监管政策法规 服务举措 风险预警等信息推送机制 确保高校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2]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相关负责人表示 联盟设立的服务工作组能提供更加精准 专业的指导 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2] 联盟活动与成果 - 联盟首次活动邀请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海淀区人社局专家现场解读专利转化政策与就业扶持措施 [2]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人民大学作为高校代表 分别就高校特种设备安全 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进行交流分享 [2] - 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拉开海淀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序幕 宣传周期间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系列活动 [3] 校地合作发展 - 海淀区持续深化政校合作与产学研协同发展 此前已成立高校反餐饮浪费联盟和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联盟 [3] - 高校服务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校地协作从单一服务模式向多元共治跨越 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并激活创新动能 [3] - 联盟推动高校与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协同发展 为高校 高校园区及校办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3]
高校疯狂押注「新工科」
投资界· 2025-07-03 17:21
高校排名大洗牌 - 过去十年中国高校经历显著排名变化,天津大学QS排名飙升172位至全国第12名,南开大学则退步78名[4][8][14] - QS排名体系调整降低学术声誉权重,新增就业成果指标,导致中科大、北航等专注基础研究的院校排名下滑[15] - 理工科强校主导排名跃升,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均实现超120位提升[12][14] 工科院校崛起驱动力 - 天津大学包揽全部6大国家级示范学院,100%专业上榜软科排名,依托天津新能源汽车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9][11] - 新晋QS500强高校如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均以工科底蕴为核心竞争力[19][20] - 深圳大学以75.07亿元预算居地方高校之首,55%经费投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学科[22][23] 新型研究型大学趋势 - 南方科技大学师均论文引用全球前15,为海外优青提供400-900万元科研经费,报录比低至2.25%[26][27] - 深圳理工大学首次招生即超越华南理工大学14分,新型大学多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28][29] - 此类高校师资豪华,如南方科技大学拥有61名院士,上海科技大学引进2位诺奖得主[32][33] 传统文理院校困境 - 南开大学因缺乏工科/医科应用学科,排名持续落后于"华东五校"[37] - 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排名,但2024年主动与清华大学推进新工科合作[38] - 国际排名仍影响就业政策,如新加坡COMPASS框架对QS前100给予20分加分[40][41] 战略选择建议 - 优先选择对接新能源、人工智能的工科强校如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42] - 地域赋能型大学如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依托城市资源实现超常规发展[43] - 高校排名洗牌反映国家战略转向,理工科成为核心发展赛道[44]
1.29亿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设备更新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7-03 14:3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布40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29亿元,涉及大地电磁仪、三维颗粒影像分析系统、多相流体运聚过程模拟实验仪器、显微拉曼光谱成像系统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7~8月 [1][2] 采购项目详情 地学院设备更新 - 大地电磁仪采购预算65万元,用于大地电磁测量、地磁与地电、重磁电综合实验等课程,电磁信号频率10Hz~96kHz,动态范围优于120dB,设备质保期2年 [4] - 三维颗粒影像分析系统、多相流体运聚过程模拟实验仪器等采购预算524万元,用于沙箱模拟速度场、位移场、应变场分析及石油与天然气运移与聚集物理模拟实验教学 [4] - 偏光显微镜32套、核磁共振波谱仪1套等采购预算2408万元,用于岩石矿物制样、观察、成分分析鉴定及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人工智能交互平台建设 [4]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设备 - 碳储地球化学实验教学系统、碳储注采全流程模拟教学实验平台等采购预算263万元,为《碳储注采工程》《碳储地球化学》等课程提供实验平台支撑 [6] - 碳捕集装置5套、二氧化碳二维可视化运移与封存定量分析系统1套采购预算330万元,满足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实验教学需求 [6] 人工智能学院设备 - 机器狗教学实验系统3套、无人车教学实验系统2套等采购预算653万元,支撑人工智能核心课程及油气智能应用课程教学 [8][9] - 油气人工智能应用关键场景数字孪生控制系统采购预算291万元,实现钻井、压裂与开发环节的数字映射与模拟仿真 [15] 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设备 - 有机小分子电催化氧化及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实验设备等采购预算1515万元,满足能源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实验课程需求 [16] - 气相色谱-多级质谱3套、液相色谱仪3套等采购预算836万元,服务于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 [16] 物理实验教学设备 - 量子纠缠密钥及隐形传态实验教学系统采购预算58万元,用于验证量子纠缠基本性质,复现2022年诺贝尔奖成果 [18] - 自感应探针原子力显微镜4套采购预算120万元,可实现纳米分辨形貌扫描成像、力曲线测量和纳米加工刻蚀等功能 [22] 其他重点设备 -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教学设备更新预算610万元,适应AI浪潮带来的计算机架构迭代发展 [7] - 多参数检测与智能仪器设计实验平台等采购预算501万元,支撑炼油化工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 [10]
书记谈丨监督护航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3 09:16
高等教育使命与纪检监察工作 - 高等教育被定位为塑造未来的政治工程,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需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4] - 高等教育是普惠民生的人民事业,需回应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4] - 高等教育作为驱动发展的战略引擎,需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5] 政治监督重点领域 - 聚焦"两个维护"深化监督,严查政治偏差和"中梗阻"问题,确保党中央教育决策部署落地 [6] - 围绕立德树人强化监督,覆盖思政课程、教材选用、师德师风等关键环节,防范错误思潮渗透 [6] - 推动高校党委落实管党治校责任,通过约谈、述责述廉等方式传导压力,严查失职渎职行为 [7] 正风肃纪反腐举措 - 重点整治招生录取、科研经费管理等领域的腐败问题,严打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 [8] - 持续纠治"四风"问题,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培育清正校风学风 [8] - 深化以案促改机制,通过警示教育、制度完善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系 [9] 服务国家战略的监督创新 - 监督高校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战略任务的资源倾斜情况 [10] - 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机制,保护干部创新积极性,防范廉政风险 [10] - 推动构建覆盖人财物事的权力监督体系,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学术评价等关键流程 [11] 纪检监察队伍能力建设 - 强化政治建设,提升政治判断力与斗争本领,铸就忠诚品格 [12] - 加强法治化、信息化履职能力培训,通过实战练兵提升专业水平 [12] - 严抓内部监督,防治"灯下黑",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13]
以学查改实效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3 09:1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高校立德树人任务落实 -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教育强国目标 [1] - 需通过学查改一体化推进作风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保障 [1] 理论学习与思想建设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党的创新理论 [2] - 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3] - 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等多渠道开展学习 [3] - 运用高校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强化纪律规矩意识 [3] 作风问题查摆机制 - 领导班子需带头查摆问题,带动教职工列出问题清单 [4] - 通过自查自纠、问卷调查等形式精准查找问题 [4] - 重点查摆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管理服务三方面问题 [4][5] - 需从理想信念、政绩观等层面剖析问题根源 [5] 问题整改实施方案 - 领导干部需带头整改,传导责任压力 [7] -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实施项目化整改管理 [7] - 结合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整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7] - 推动整改与高校人才培养、科研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