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
搜索文档
传理想汽车或最快于下月发布首款AI眼镜
巨潮资讯· 2025-08-28 17:15
公司动态 - 理想汽车最快于下月发布首款AI眼镜 该产品将与理想新车共同现身[2] - 公司于今年6月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二级部门 均隶属于产品部 AI眼镜属于穿戴机器人部门[2] - AI眼镜更加注重AI语音交互 产品可能依托于去年12月推出的理想同学App 该App为多模态AI应用 可通过摄像头识别物品并提供语音交互信息[2] 行业趋势 - AI眼镜进入爆发前夜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始更多AI智能眼镜进入市场 包括Meta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新品发布[2]
港股概念追踪|Meta Connect大会将发布新AI眼镜 机构普遍看好产业链成长空间(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28 08:56
Meta Connect大会与新品发布 - Meta Connect大会将于9月17日至18日举行 预计发布带显示智能眼镜Celeste 第三代Ray-Ban Meta眼镜 运动款Oakley眼镜及全新元宇宙软件 从硬件 交互 软件层面重新定义AI眼镜 [1] - Meta公司AI眼镜Hypernova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产品生命周期两年 总出货量约15-20万部 售价约800美元 AI为最重要卖点 [1] 行业动态与市场前景 - 除Meta外 国内小米 Rokid 雷鸟 Xreal及国外谷歌 三星 苹果 亚马逊等头部公司AI/AR眼镜软硬件规划逐步清晰 [1] - AI模型能力提升背景下 眼镜产品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具备长期潜力 头部企业新品发布对产业链带来短期催化 [1] - Ray-Ban Meta眼镜上半年强劲增长逾两倍 小米AI眼镜设50万件出货量目标 各品牌产品管线丰富 生态系统与AI功能及场景持续扩展 为相关供应链下半年增长铺路 [2] 港股相关公司布局 - 康耐特光学有望受益AI眼镜行业升级趋势 AR近视解决方案向轻薄高性能一体化贴合升级 公司自2021年卡位XR一体化技术 引入股东歌尔股份战略合作 已获多家全球领先科技和消费电子龙头在研项目及小试订单 将在泰国新建XR配套镜片专用产线 [3] - 蓝思科技将独家供应Meta下一代Ray-Ban AI眼镜三大核心部件 该产品新增AR显示功能 相关部件已在制作中 [3] - TCL电子旗下雷鸟品牌发布AI拍摄眼镜新品雷鸟V3 定价1799元 [3] - 舜宇光学科技在AI眼镜视觉方案上拥有技术布局与产品方案 覆盖场景交互 信息交互和影像三大领域 实现基于单目 双目 dTOF等技术的全栈XR视觉方案 推动高分辨率 小型化 可变光圈等研发进展 满足SLAM 超广角 超长焦 眼动追踪等功能需求 [3] 科技巨头AI眼镜产品发布 - 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 定位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及随身的AI入口 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摄 视频通话 直播 超级小爱等功能 [4] - 百度发布小度AI眼镜 称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 [4] - 阿里巴巴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 主打全天候多场景随身超级助理定位 深度融合阿里生态与技术能力 [4]
Meta Connect大会将发布新AI眼镜 机构普遍看好产业链成长空间(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28 08:54
今年Meta Connect大会将于9月17日-18日拉开帷幕。 TCL电子(01070):2025年1月7日,TCL电子旗下雷鸟品牌发布AI拍摄眼镜新品雷鸟V3,产品定价1799 元。 舜宇光学科技(02382):舜宇智能光学在AI眼镜视觉方案上拥有技术布局与产品方案,特别是在场景交 互、信息交互和影像三大领域。公司实现了基于单目、双目、dTOF等技术的全栈XR视觉方案覆盖,并 不断推动高分辨率、小型化、可变光圈等方面的研发进展,满足行业对AI眼镜SLAM、超广角、超长 焦、眼动追踪等功能的需求。 小米集团-W(01810):Xiaomi小米在近期举办了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除了正式上市的小米YU7纯电 SUV,还发布了小米Watch S4 41mm、小米手环10、小米开放式耳机Pro,以及小米首款AI眼镜等众多 产品。其中,小米AI眼镜定位于"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 摄,视频通话、直播,超级小爱等功能。 据Meta CTO透露,会上Meta有望发布带显示智能眼镜Celeste、第三代RayBan-Meta眼镜以及运动款 Oakley眼镜,并可能展示全新的"元宇宙软件" ...
华泰证券:看好AI+AR眼镜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03
行业动态 - Meta Connect大会将于9月17日至18日举行 有望发布带显示智能眼镜Celeste、第三代RayBan-Meta眼镜及运动款Oakley眼镜 并展示全新元宇宙软件 [1] - 国内小米、Rokid、雷鸟、Xreal等公司已陆续推出AI/AR眼镜产品 [1] - 国外谷歌、三星、苹果、亚马逊等头部公司对AI/AR眼镜的软硬件规划逐步清晰 [1] 产品与技术 - Meta将通过硬件、交互、软件层面重新定义AI眼镜 [1] - 眼镜产品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具备长期潜力 主要受益于AI模型能力提升 [1] 市场观点 - 头部企业新品发布将对产业链带来短期催化 [1]
华泰证券:头部企业重磅新品发布在即,看好AI+AR眼镜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03
Meta Connect大会前瞻 - Meta将于9月17-18日举办Connect大会 计划发布带显示智能眼镜Celeste、第三代RayBan-Meta眼镜及运动款Oakley眼镜 [1] - 大会可能展示全新元宇宙软件 从硬件/交互/软件层面重新定义AI眼镜产品形态 [1]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小米/Rokid/雷鸟/Xreal等厂商年初以来已陆续推出AI/AR眼镜产品 [1] - 国际头部企业谷歌/三星/苹果/亚马逊对AI/AR眼镜的软硬件规划逐步清晰化 [1] 产品发展前景 - 眼镜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在AI模型能力提升背景下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1] - 头部企业新品发布预计对产业链形成短期催化效应 [1]
小米和苹果,被“偷袭”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7 15:08
行业增长态势 - 全球智能戒指2024年出货量占可穿戴设备整体0.3%,但增速达88.4%,远超行业整体6.1%的增速[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商平台智能指环销售额同比增幅达6401.7%,市场份额在手环、手表、指环三大品类中仅占0.1%[3] - 国内电商平台月销售额从2024年5月的5万多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394万元,品牌数量从3个增至34个[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智能戒指销量88万枚,其中Oura以80%份额居首,印度品牌Ultrahuman以12%份额位列第二[4] - 国产品牌RingConn在2025年618期间获得天猫智能指环类目销量、销售额双冠,其Gen 2产品成为双TOP1[7] - 三星Galaxy Ring国行版售价2999元,与手机、手表生态互联,2024年7月推出后显著提升国内社交媒体声量[6] - 市场形成三大梯队:RingConn为头部品牌;三星、三偌、SkyUnion属第二梯队;魅族等手机厂商将指环作为生态补充[7][8][9] 产品功能创新 - 基础功能包括血氧、心率、运动追踪,已成为行业标配[11] - 差异化功能扩展至睡眠呼吸暂停监测(RingConn Gen 2)、女性健康管理(RingConn Gen 2)、打鼾监测(三星Galaxy Ring)及无创血糖、ECG心电图、尿酸血脂监测[11] - 采用钛合金(RingConn Gen 2、三星Galaxy Ring)、陶瓷工艺(魅族StarV Ring2)等材质提升佩戴舒适度,VERTU推出售价达77000元的奢侈品系列[12] 技术优势与局限 - 手指部位皮肤薄且毛细血管丰富,监测准确度高于手腕设备[15] - 重量仅2-3克(RingConn Gen 2),支持24小时无感佩戴和防水场景,但健身时存在异物感和表面磨损风险[14] - 续航达3-15天(魅族StarV Ring2最长15天,RingConn Gen 2达10-12天,三星Galaxy Ring为7天),远超Apple Watch Series 10的18小时续航[18] - 设备寿命约10年(RingConn数据),因电池不可更换被部分消费者视为"一次性设备"[19] 市场进入策略 - 海外品牌Oura未进入中国市场,苹果iRing未落地,导致国内市场早期空白[4] - 国产品牌优先出海试水:RingConn通过海外众筹启动(2022年11月),Amovan登陆亚马逊(2023年9月),华米Amazfit Helio Ring主打欧美市场(2024年1月)[5] - 三星2024年7月推出Galaxy Ring后,直接推动国内消费者认知度和市场热度攀升[6]
小米和苹果,被一个“电子新贵”偷袭
虎嗅· 2025-08-27 13:36
行业概览 - 智能指环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新兴品类,2024年全球出货量占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的0.3%,但增速达88.4%,远超行业整体6.1%的增速 [5][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智能指环市场份额在手环、手表、指环三大品类中仅占0.1%,但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6401.7% [7] - 2024年5月国内电商平台智能指环销售额仅5万多元,品牌数量3个;至2025年6月,品牌数量达34个,月销售额超394万元 [18] 主要品牌竞争格局 - 芬兰公司Oura为全球智能戒指头号玩家,2023年全球销量88万枚中占80%份额,主要用户包括扎克伯格、谷爱凌等知名人士 [8][9] - 中国品牌RingConn通过海外众筹模式起步,2024年10月登陆天猫后迅速打开市场,2025年618期间获天猫智能指环类目销量、销售额双冠军 [13][20][21] - 三星2024年7月推出Galaxy Ring(国行版售价2999元),显著提升品类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带动社交媒体声量在7-9月持续攀升 [15][16] - 第二梯队品牌包括三星、三偌、SkyUnion等,手机厂商(如魅族)以生态补充为卖点,专业品牌则聚焦垂直健康监测领域 [22][23][24] 产品功能演进 - 基础健康监测功能(血氧、心率、运动追踪)已成为行业标配,竞争焦点转向监测范围与精度差异化 [26][27] - RingConn Gen 2新增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及女性健康管理功能,三星Galaxy Ring加入打鼾监测,部分产品拓展至无创血糖、ECG心电图、尿酸及血脂监测 [27] - 外观设计趋向时尚化与功能化:RingConn Gen 2采用钛合金主体与人体工学设计,三星使用钛金属边框,魅族StarV Ring2应用陶瓷工艺,VERTU推出高端系列(最高售价达77000元) [28] 核心竞争优势 - 无感佩戴体验:产品重量仅2-3克(以RingConn Gen 2为例),支持24小时佩戴及高防水等级,适用于睡眠、潜水等场景 [30][31][32] - 监测精准度优势:手指部位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相比手腕佩戴设备能获取更稳定的生物信号与更精确的生理数据 [36][37][38] - 续航能力突出:普遍续航3-5天(魅族产品达15天,RingConn Gen 2为10-12天,三星7天),远超Apple Watch Series 10的18小时续航 [40][41][42][43] 市场发展挑战 - 设备寿命存在争议:因轻薄设计未预留电池更换空间,电池衰竭后可能成为"一次性设备",但厂商宣称正常使用寿命可达10年 [44][45][46] - 特定场景适用性局限:健身时佩戴存在异物感,可能影响握力并导致设备表面磨损 [34]
上半年智能眼镜销量翻倍,小米们成幕后功臣,AR眼镜未来可期?
36氪· 2025-08-27 12:36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1] - 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1] 产品类型与功能演进 - 智能眼镜分为音频拍摄眼镜和AR眼镜两大类别,音频拍摄眼镜为市场销量主力军 [5] - AI眼镜支持语音对话、触控交互,实现智能问答、导航、翻译及拍摄功能 [5] - AR眼镜如Rokid Glasses具备智能提词、实时翻译、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 [13] - 带显示功能的AI+AR眼镜融合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 [5] 品牌竞争格局 - 小米AI眼镜发布后激活数量突破三万台,创中国AI眼镜销售速度纪录 [7] - 华为、界环、雷鸟等品牌在电商平台销量表现突出 [9] - 手机厂商凭借供应链管理优势获得成本控制和供货保障优势 [7][9] 技术发展与产品创新 - 雷鸟X3 Pro支持Apple Watch控制、镜腿五维导航、语音及手机控制四种交互方式 [15] - MR头显设备如vivo Vision探索版搭载Micro-OLED 8K屏及骁龙XR2+平台,但零售量同比暴跌25.6% [15] - MR设备需在内容生态、佩戴舒适度及价格方面进一步优化 [15][18] 价格趋势与市场普及 - 基础款智能眼镜价格降至数百元,光波导款售价约两三千元 [19] - 价格下降得益于供应链完善、国家补贴及电商促销活动 [19] - 低价策略加速市场普及,推动智能眼镜成为继手机、手表后的重要科技设备 [19][21]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技术层面需提升续航能力、佩戴舒适度及数据处理性能 [21] - 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仍需提高,需加强用户功能教育 [21] - 行业需建立完善标准与售后体系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22] - 未来智能眼镜将深入生活各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21][23]
郭明錤:预计Meta(META.US)AI眼镜Hypernova今年三季度量产 售价约800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8-27 10:56
产品规划与市场定位 - Meta公司AI眼镜Hypernova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 产品生命周期两年 总出货量15-20万部 [1] - 产品售价高达800美元 市占率可忽略不计 定位为实验性产品 [1] - 发布策略包括抢先Apple发布塑造品牌形象 积累生态经验及理解用户行为 [1] 技术特性与挑战 - AI为核心卖点 但整合AR的应用探索仍处早期阶段 [1] - 采用LCOS技术追求量产性 但存在外观设计/亮度/反应时间/续航能力等硬件挑战 [1] 行业市场预测 - 2026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300-1500万部(基于高通芯片出货预估) [1]
财经观察:从“新物种”到“必备品”,智能眼镜卡在哪?
环球时报· 2025-08-27 07:20
市场增长与规模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148.7万副,同比增长82.3% [3] -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49.4万副,同比增长116.1% [3] - 2025年全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全渠道零售量预计接近140万副,同比上涨216%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AI智能设备成交量同比增长118%,AI眼镜新品发布数量实现双位数增长,整体成交量较去年12月暴涨8倍 [1] - 具备AI功能的智能眼镜已占智能眼镜产品总量的78% [3] - 国内智能眼镜分为AI拍摄眼镜、AI音频眼镜、AI显示眼镜三大类,分别适用于社交互动、音频体验及专业领域 [4] 主要厂商与产品动态 - Meta计划推出首款带显示屏智能眼镜,定价约800美元,配套手势控制腕带支持拍照、通话等功能 [2] - Meta与雷朋合作的两代智能眼镜累计售出超200万副,智能眼镜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3倍 [2] - 谷歌与中国初创企业XREAL合作,计划明年推出搭载中企定制芯片的AR眼镜 [2] - 国内厂商推出至少二十余款品牌智能眼镜,价格集中在1000元至4000元区间,销量多者达数万副 [3] 行业挑战与问题 - 智能眼镜退货率居高不下,业内平均退货水平约40%,原因包括文件显示异常、语音识别错误、拍照响应慢等 [6] - 佩戴舒适感不足和续航短(仅2小时)成为消费者主要反馈问题 [6] - 智能眼镜需突破轻量(50克以内)、高性能(高亮度、清晰度、音质)和续航(8小时)的"不可能三角" [7] - 当前产品缺乏"不可替代性",技术突破尚未达到"iPhone时刻",仍属功能性迭代 [8] 中国企业优势与战略 - 中国企业在供应链与出海方面具显著优势,XREAL产品超60%关键部件为自主研发 [8] - 需加速技术创新(硬件性能、AI与AR融合)、强化品牌价值、构建生态系统(应用场景与内容平台) [8] - 需明确全球市场战略,加强海外渠道建设与本地化服务,并提升品质与可靠性以降低退货率 [9]